【心理文章】團隊

809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團隊議題理論

「我們」和「你們」的分別

美國著名學者尤查·本科勒(Yochai Benkler) 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針對上面題目進行了一系列心理學實驗。工作人員分別邀請支持希拉里和支持奧巴馬的民主黨員一起參加一個奉獻遊戲。在遊戲中,參加者需要決定願意為其他參加者奉獻多少金錢,結果發現參加者會願意為其他支持同一位總統候選人的參加者奉獻更多錢,反之亦然。

工作人員在民主黨召開大會之前又進行了一次相同的實驗,得出的結果一樣。接下來,民主黨決定統一戰線,推舉奧巴馬為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接着,工作人員又再一次進行相同的實驗,奇妙的東西出現了,原本支持希拉里的參加者和奧巴馬的支持者都放下成見,他們都願意為對方的支持者奉獻相同金額。作為民主黨黨員,民主黨內再沒有兩個派別,沒有「你們」和「我們」的分別,他們都齊心一致支持奧巴馬,現在他們唯一的對手變成了「共和黨」。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如果在團隊中分「你們」和「我們」,將會製造團隊分化。但如果我們能夠將團隊所有成員立場一致,向着目標進發,大家願意為團隊付出的東西將會更多。

找出真兇的最佳方法

心理學家凱瑟琳.菲利普斯(Katherine Phillip)、凱蒂.利耶奎斯(Katie Liljenquist)和瑪格麗特.尼爾 (Margaret Neale) 在一次實驗中,想了解團隊多樣化對於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在實驗時,他們分別邀請了兩組學生,每組四人討論一單謀殺案,他們需要透過証人的陳述、不在場証明等証據,討論並推斷出在三位疑兇中誰是兇手。特別的地方是,其中一組學生成員都是互相認識的,而且是朋友。另一組學生當中則有三位是朋友,另一位是陌生人。

結果發現,有陌生人的小組能夠找出真兇的成功率有75%,而全部由朋友組成的小組成功率只有54%。為甚麼會這樣呢?原來當小組內的成員都是朋友,大家討論時都會比較輕鬆,而且同聲同氣,很容易就會忽略案中一些關鍵位。相反如果小組中有陌生人,組內成員之間的互相依賴性就會大為減低,大家都會盡量將自己觀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整個小組的生產力得以提高。

群體極化 ( Group polarization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在群體中進行決策時,相對單獨決策時,得出來的決策往往會更加極端,原因如下:

  1. 由於有其他成員一起分擔風險,大家都偏向更加大膽和冒險;
  2. 不同成員對於某些議題有一致性的大方向,例如:我們都不同意這個商業點子,但背後可以有著不同的原因,當我們聽到其他成員的意見後,由於大方向是一致的,更多的點子強化了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立場會變得更加堅定;
  3. 部分人喜歡在群體中擔當比較突出的角色,既然如此,他們的想法就要更加突出,比其他人的想法極端,以吸引其他人的注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群體極化的例子,一些領袖更加會善用群體極化的特點引導民眾思維,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例如一些恐怖主義組織就是利用民眾群體極化特性,在人們間播種著對其他國家仇恨的種子,並讓它們在人們之間不斷發酵,最後讓人們產生出極端思維。這也許能夠解釋為甚麼恐怖份子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發動恐怖襲擊。然而,如果群體極化用在正義的方面也有它的好處,它能讓團隊成員更加團結,大家願意想出更加突格的點子,團隊能夠做出的事將會更加偉大。

幫助實驗

你會樂於助人嗎?

這是一條十分簡單的問題,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認為自己是一位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不過在心理學上,人們是否會樂於助人,很有可能取決於當時附近是否只有自己—人,還是有其他人存在。

社會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貝特(Richard Nisbett)和他的學生尤金.博吉達(Eugene Borgida)就對此在密歇根大學作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在實驗中,工作人員安排參加者分別進入一間獨立的房間,房間裡面有一支咪高風。工作人員指示參加者順序利用咪高風向其他參加者講述自己的生活和煩惱,特別的地方是,每次只有一位參加者能透過咪高風說話,這時其他人的咪高風就會自動關掉。這就是說,參加者之間是不能互相實時溝通和交流的,但他們卻知道其他參加者的存在。

研究人員在參加者中安插了一位「自己人」,他正是實驗的重心。當輪到他分享時,他說自己很難適應在紐約的生活,還說自己在緊張的時候會很容易抽搐。接著其他參加者也繼續順序說下去,當再輪到那位「自己人」說話時,他的語調變得更加緊張和顫抖,他說自己很緊張,希望有人能夠幫助他,他最後幾句是這樣說的:「有沒有人能夠救我呢,我就死了,我要死了……」然後他就再沒有發出聲音。這時下一位參加者的咪高風就打開了,其他參加者再沒有機會聽到「自己人」發出的叫聲。

大家猜一猜有幾多位參加者會主動為「自己人」提供協助呢?結果是,在15位參加者中,有3個人馬上對請求作出反應,有6位沒有作出回應,另外還有5位參加者只有在「自己人」語調出現明顯變化時才伸出援手。研究人員問大多數參加者為甚麼沒有馬上主動提供協助呢?他們表示因為知道有其他參加者的存在,他們認為其他參加者應該早就提出援手了,所以就沒有主動幫忙,研究人員稱這為「責任分散效應」。

請求的藝術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甚麼有些人會較容易向別人請求幫助,有些人則處處碰壁呢?不錯,向別人請求的方法也許起了很關鍵的因素。

心理學家就進行了一個關於這題目的實驗。工作人員將這實驗分別在兩個社區進行。首先,工作人員以增加社區內市民交通意識為題目,希望兩區的市民都能在家中後院豎立一個大型的「小心駕駛」告示牌。 工作人員對兩個社區不同的做法在於,如果第一個社區居民拒絕這建議後,工作人員不會再有進一步的行動。另一邊廂,如果第二區居民拒絕豎立大型廣告牌的建議,工作人員會再作另一個請求,就是在屋子的窗戶上貼上一張只有三寸大小的「做個安全駕駛者」貼紙,由於這個貼紙十分小,對於居民影響不大,幾乎所有居民都接受了這建議。

實驗至此還未完成,在幾個星期後,工作人員重新回到兩個社區,再次提到希望居民在後院豎立一個大型的「小心駕駛」的告示牌,結果十分有趣,第一區居民只有17%接受這建議,反而第二區則有76%居民接受這建議!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第二區居民早前已經接受了在窗戶上貼上面積細小貼紙的建議,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參與了這項目,俗語有話「送佛送到西」,他們自然有較大的動機接受工作人員第二次豎立大型告示牌的建議。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不妨先由小事開始,讓人們提供協助的門檻降低一些,之後再遞序漸進,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金錢獎勵不是萬能的

理學家曾經作了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分別邀請兩組小朋友參加實驗。工作人員首先請第一組小朋友繪畫一幅圖畫,並表明完成後會給他們獎金為獎勵。另一邊廂,工作人員請第二組小朋友繪畫一幅畫,但只是對他們說:「我想看看你的畫。」

結果,第一組及第二組小朋友都喜歡自己完成的作品,工作人員也照實驗開始時所說,給第一組小朋友獎金,而對第二組小朋友只得到幾句讚美的說話。這樣看起來,第二組小朋友因為這幅繪畫得到的回報較第一組小朋友少些。

三個星期之後,實驗人員追蹤這些小朋友的繪畫習慣。神奇的事情出現了,工作人員發現第一組小朋友大多沒有養成繪畫的習慣,而且對於繪畫沒有甚麼興趣,當停止向他們發放獎金後,不少第一組小朋友更加會停止畫畫。反而第二組小朋友則和實驗時候一樣,喜歡繪畫的過程

這實驗告訴我們,物質的鼓勵只能鼓動人們短時間內完成某些東西,人們只會當這些行為是獲得物質回報的任務一部分。當他們得不到回報時,他們也會失去了努力的動力。相反,如果我們幫助人們建立興趣,他們就會將興趣當為習慣,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路法西效應

法西效應又名為魔鬼效應。路法西是基督教中的一個名字,它代表著魔鬼墜落前的名稱。傳說中路法西本來是一位天使,隨著年月的過去,路法西漸漸變得驕傲,祂甚至連上帝也不看眼內。一天,上帝和聖子一起巡視天庭,並著所有天使向聖子下跪。這時路法西不願向聖子下跪,一怒之下率領三分之一天使叛變。不過叛變失敗,路法西被逐出天堂,墜落成為魔鬼。路法西於是在地獄建立起了一個和天堂差不多的世界,祂也成為了地獄之王,又名撒旦。

所謂的路法西效應,其實就是指一些本來向善的人,因為一些特定的情況,竟然會轉變成為一些他們原本十分厭惡的人,展示出人性醜惡的一面。

路法西效應的理論基礎源自在史丹佛監獄的一個實驗。實驗由美國心理學家津巴多設計和執行。在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將18名參加者分別委派成為兩個對立的角色,9位學生當上了獄卒,另外9位則扮作囚犯。這18名學生在實驗期間就根據他們的角色在監獄內生活。當上獄卒的同學,需要跟正常的獄卒一樣,用著嚴格的方法管理囚犯。 而扮作囚犯的同學則要完全代入角色身份,對於監獄生活絕對服從。

很快,神奇的事情出現了。那些扮作獄卒的同學越來越暴力地對待囚犯,他們無論在語氣和行為都比剛開始時更加暴力,甚至會折磨囚犯。在另一邊廂,那些扮作囚犯的學生則變得越來越被動,甚至失去自信心,整個人變得服從性很強,但大家可要知道他們本來沒有做過壞事,這只是一場角色扮演。

津巴多從此推斷出人們會受所處的情境和圍氛影響,在行為、思想和性格都會產生變化,以迎合身邊人,因而失去自我,這就是「路法西效應」。

薪酬和業績掛鉤好?還是統一薪金好?

大家先考慮一下上面的問題,作為員工,我們希望自己的工資和工作能力掛鉤,能者多勞,還是希望公司同級員工統一薪金好呢?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認為薪酬和業績掛鉤較好,因為只要自己更努力,就會獲得更高的報酬。但研究發現,無論薪酬和業績掛鉤和統一薪金制度,對於員工工作效率來說也有相同的效果,並沒有證據其中一種薪酬制度比較好。

但工作人員發現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如果企業採用的是薪酬和業績掛鉤制度,但最後同級員工薪酬基本相同,並沒有反映到他們工作能力不同,這樣員工對公司反感會增加。工作人員表示出現這原因是因為員工期盼着自己的業績能夠反映在工資上,如果事實並不如此,他們就會感到非常失望,工作的動力也會因此減低。

面對面溝通的重要

在20世紀90年代,心理學家戴維·薩利(David Sally) 進行了多達100次的囚徒困境博弈實驗,結果發現只要工作人員讓參加者能夠互相溝通,他們達成合作的機會會增加45%。工作人員表示出現這結果的原因是,當人們面對面談話,大家會直接許下承諾,而這些承諾就會成為互相約束的規範,即使有些承諾是在實驗中並不能實現出來的。

通過這些實驗,我們明白面對面溝通的重要,透過深度交流,增加彼此信任,大家合作的程度會增加。

肥胖真是可以傳染的

在1971年至2003年期間,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ustakis) 進行了一個名為「佛明漢心臟實驗」。在這研究中共有12,000多名受訪者,工作人員細心觀察這些受訪者和他們的社會結連,並進行分析。他們發現如果參加者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是肥胖的,這位參加者肥胖的機會比正常高得多。工作人員起初得出一個結論,肥胖的人喜歡和肥胖的人結交在一起,正如中國人有一句說話:「近朱者赤,更墨者黑。」

但隨着長時間追蹤研究,他們發現事情並不是這樣的,他們發現不少參加者本身是不肥的,但當身邊人變肥後,自己才跟着變肥。也就是說,肥胖就像有傳染性一樣,能夠讓身邊人陸續變化。實驗研究,當你朋友變肥後,你變肥的風險會增加57% ;如果你的兄弟姊妹變肥,你變肥的風險會增加40%:如果你的配偶變肥,你變成風險會增加37%。簡單來說,這實驗說明不是胖子喜歡跟胖子聚集在一起,而是當我們接近胖子後,我們變胖的風險會增加。

雙胞胎心有靈犀實驗

2008年美國雜誌《美國政治科學評論》中提到,詹姆斯·富勒(James Fowler) 、勞拉.貝克(Laura baker)和克里斯托弗·道斯(Christopher Dawes )在洛杉磯進行的一個實驗。實驗中,工作人員採訪了400個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

參加研究的雙胞胎都是一起長大的,也就是說生活和成長背景幾乎相同,結果發現相對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在「投票或不投票」的問題上表現比較一致,這表示即使是雙胞胎,他們心有靈犀的程度還是取決於他們是同卵還是非同卵雙胞胎。

黑猩猩的政治Chimpanzee Politics

弗朗斯·德瓦爾在《黑猩猩的政治》一書中提到了他對於三隻黑猩猩的觀察結果,牠們的名字分別是耶羅恩、魯伊特和尼基。耶羅因最年長,而尼基的年紀最細。在觀察當中,德瓦爾已發現尼基10分聰明,牠首先幫助魯伊特推翻耶羅恩的統治,然後又和耶羅恩結盟,推翻魯伊特,最後成為三隻猩猩的首領。

尼基聰明地利用不同時間和不同隊友結盟,讓自己成為最終的勝利者。這個觀察告訴我們,無論人類還是動物,適時和他人合作都是增強自己能力的好方法。

反饋的重要:撲克牌的實驗

外國學者曾經針對反饋進行了一個心理學實驗,工作人員在課堂上邀請全班同學成為實驗的參加者。每位參加者會獲得一張撲克牌,他們需要將撲克牌置於自己的額頭上,也就是說,參加者總是能夠互相看見對方的撲克牌的數字,但卻不能看見自己的撲克牌數字。

這個實驗十分簡單,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盡量和一些比自己撲克牌數字大的參加者交換撲克牌,但大家必須緊記,參加者自己是不知道自己撲克牌的數字。這個實驗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裏,由於所有參加者都知道這實驗的目標是讓自己的撲克牌數字增加,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撲克牌數字是什麼,但我們都知道A、K是最大的撲克牌,所以人們都會集中衝向擁有這兩款撲克牌的參加者,要求交換。

這實驗繼續進行,結果到了實驗結束時,工作人員發現擁有相似數字撲克牌的人漸漸會集聚在一起,這就是實驗想帶出的結果,就是反饋的重要。我們雖然對很多事情不了解,但我們卻能從別人的溝通和交流,獲得一些有用的資訊。 

訊息真的是越多越好?股票實驗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如果我得到越多的訊息,我們就能夠作出更加準確的決定,真的嗎?如果你的答案是「是」,你就要更加專心留意這個心理學實驗。

這個實驗是由理查徳·塞勒團隊進行的,他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他們能夠利用資金購買A和B兩款基金產品, A是債券式基金,升降幅度不是特別大,所以收入不會特別高,也不會特別低。B則是股票式基金, 和大家認知一樣,股票升降的幅度十分大,難以預測。這個實驗模擬整個投資周期是25年,參加者能夠選擇得到股票資訊的相關周期,分別是每月、每年或每五年,工作人員會按照參加者的選擇定期給他們一些關於市場的資訊。基於普通人認為:「資訊越多越好」,大部份參加者都會選擇每月提供資訊的選項。

在實驗的另一部份,參加者同樣需要參加相同的基金購買實驗,但今次他們不能選擇獲得資訊的周期,並由工作人員主動提供,也就是說,有些參加者每月會得到相關的資訊,有些則每五年才會得到一次。結果發現,那些每五年才得到一次資訊的參加者,他們總的來說獲利較高。厲害了吧?原來,我們一直以為資訊越多越好的概念是錯誤的,每月得到一次資訊的參加者的資訊量是每五年才得到一次資訊的參加者60倍之多,但他們的獲利能力卻較低。這是因為當市場上充斥不同的資訊時,這些資訊難分真與假,更重要的是,市場上的資訊太多,而這些資訊卻會不斷影響我們的投資決定,結果我們買入賣出,得到的回報卻沒有想像般好。另一個導致實驗結果的原因是,當缺乏資訊時,人們會趨向平穩,例如購買更多債券型股票,這些回報雖然較低,但風險亦相對較低。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