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有關於我們對於事物了解程度的課題有關
生命的價值
行為經濟學家托馬斯.謝林 ( Thomas Schelling) 在一篇著名的論文提到:「如果一位長著棕色的六歲女孩需要幾千美元做手術,這樣她就能活到聖誕節。這方消息一出,人們寄去救她的錢能夠塞滿一個郵局。但是如果取消一項銷售稅,會引至馬薩諸塞州的醫療設施老化而沒有資金維修,這會引致很多病人因為得不到適切的檢查而死亡,但這不會令很多人為此流下同情眼淚或捐款。」
為甚麼會這樣的呢?托馬斯認為文中的那女孩和 因為沒有足夠醫療設施而死亡的病人最大的分別是,那女孩是「可識別的生命」(identified life ),也就是說人們清楚知道這女孩是誰,他們清楚知道這女孩急需得到他們的幫助。 人們一般對於「可識別的生命」是比較重視的,不願見到認識的人受苦。
相反,病人因為醫療設施老化而失去生命,人們都不知道這些病人是誰,因此激不起他們的同情心。 有趣的地方是,人們資助那女孩治病,能夠救活的只有那女孩的生命,人們認為十分值得的。人們交付的銷售稅卻能救上成千上萬的病人,人們卻不以為然,這就是行為經濟學有趣的地方。
你真的知道正確答案?
今天再和大家分享一個「後見之明」的研究。研究人員將參加者分為2組,一組名為「問題組」,另一組名為「問題及答案組」。
對於「問題組」,研究人員問他們:「菲羅.T.法恩斯沃思 發明了甚麼?」這組參加者大多認為這問題十分難,沒有可能知道正確答案。
對於「問題及答案組」,研究人員除了問他們上面的問題,還主動為他們送上答案「電視機」,研究人員再問他們如果沒有預先被告知答案,他們有多大的可能知道答案。有趣的情況出現了,幾乎所有「問題及答案組」的參加者都認為這問題十分簡單,即使沒有預先知道答案也不難答到。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思考有盲點,很多時候我們基於現在擁有的資訊,反推過往發生的事,事實上這會嚴重高估我們的預知能力。
好感是怎樣練成的
本文十分適合男士們閱讀,因為可以幫助你大大增加獲得心儀女生好感的機會。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在密歇根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進行的實驗,在實驗期間,研究人員在這兩間學校的校報廣告版面刊登以下幾個土耳其單詞( kadirga, saricik, biwonjni, nansoma, iktitaf) ,而每個廣告版面只會刊登其中一個字詞,而且刊登重覆的頻率也不一樣,由2次、5次、10次、25次不等。其中一個單詞在一間學校校報出現頻率最多,在另一間出現的次數則較少。當然,有些學生會對於校報裡面有這些特別的廣告產生好奇,這時校報的負責人就會跟他們說:「打廣告的客戶不願公開身份。」
當一連串神秘的廣告刊登後,研究人員就在兩間大學內向學生派發問卷,問卷上列出上面提到的土耳其詞語,並請學生指出對哪些詞語較有好感,哪些則較為反感?結果發現,那些在校報出現次數較多的詞語較能獲得學生的好感。研究人員將這現象稱為「曝光效應」,當人們時常看到某東西時,儘管自己本來未必認識那東西,卻會因為見到次數增加而產生好感。各位單身男士,如果遇到心儀的女生,根據「曝光效應」最好的做法可能就是盡量增加自己在那位女生面前出現的機會啦!
琳達是一位怎樣的女生?
著名心理學家阿莫斯和丹尼爾曾經做了一個心理實驗,在實驗中,他們先給參加者看一段關於一位名叫琳達的女生特征:
「琳達今年31歲,單身,說話風格直率,個性開朗,主修哲學。在讀書時期,她已經十分關注歧視和社會主義,也會參加反核遊行。」
接著,阿莫斯將參加者分為兩組,每組參加者接著收到以下其中四個關於琳達的描述,再讓參加者分析那些描述是否正確的。特別一提的是,「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和「琳達是銀行出納員,平時積極參加婦女運動」這兩句描述,只會在其中一組參加者中出現,這也是這個實驗的關鍵。
1. 琳達是一位小學老師;
2. 琳達在書店工作,而且有參加瑜珈班
3. 琳達積極參與女性主義活動;
4. 琳達是一位社會工作者,而且具有精神病學專業背景;
5. 琳達是婦女選民聯盟的成員;
6. 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
7. 琳達是一位保險業務員;
8. 琳達是銀行出納員,平時積極參加婦女運動;
結果發現,拿到「琳達是銀行出納員,平時積極參加婦女運動」的參加者認為這表述正確的比例高於拿到「琳達是一位銀行出納員」的參加者比例。大家想深一層,單看上面關於琳達的特征,我們其實是沒有可能知道琳達的真正身份,也沒有理性的分析角度說明上面的描述的真確程度有所分別。說到底,參加者還是被自己的主觀感覺所影響,當他們先入為主,知道琳達「年輕、主修哲學、關注歧視和社會主義……」等特征,就斷定她是一位積極參加婦女運動份子。
邊際報酬遞減定律
俄羅斯作家克雷洛夫曾經寫了一篇著名的寓言《傑米楊的魚湯》,故事講述傑米楊是一位十分好客的人。有天,一位朋友從遠方到來,傑米楊特意為這位朋友烹調了一味他的燃手好菜:魚湯,讓朋友好好品嚐。當他朋友吃第一碗時,覺得十分美味,對傑米楊的廚藝讚不絕口。於是,傑米楊又給了朋友第二碗,這時朋友覺得已經有點飽,加上湯比較熱,但他還是喝了下去。
過了不久,傑米楊再次為朋友送上第三碗湯。這時,朋友終於忍不住放下碗子,便離開了,而且再也不敢來探訪傑米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多麼好的東西,也不是越多越好。當我們初次得到喜歡的物品時,我們會十分驚喜和開心,但除著我們得到越來,這東西就會顯得不珍貴,甚至會覺得平平無奇,極端的情況就和故事中的朋友一樣,產生反效果。這就是經濟學上的邊際報酬遞減定律。
反饋的重要
再和大家分享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參與實驗的老師首先將學生分為三組,分別係A、B和C組,老師會給這三組同學教授同一樣的知識,對於A組同學,老師每日下課前都會向他們跟進學習進度, 老師則會和B組同學每周跟進一次學習進度。C組同學就沒有那麼幸運,老師永遠也不會和他們一起跟進學習進度,這個學習模式一直持續了八個星期。
之後, A組和C組的學習模式倒轉,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八星期,老師並不會和A組同學跟進學習進度,卻會每天和C組同學跟進學習進度。老師一直在觀察各組學生的學習情況,結果發現,當A組同學有老師每日跟進進度的時候,成績最好。而當A組沒有老師跟進時,成績則大幅退步。C組同學也有類似的結果,當沒有老師跟進時,他們的成績最差,但當有老師每日跟進進度時,他們的成績會突飛猛進。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反饋的重要。當我們定時為他人提供意見,也為他們的進步提供燃料。
正面問句和否定問句,足以影響你的選擇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雪佛( Eldar Shafir)曾經作了一個研究,他先向參加者介紹兩位虛擬人物的背景資料。
A先生和B先生正參加一場選舉。以現有的資訊分析,A先生的能力比較曾通,而B先生的能力則比較強,但同時有著比較明顯的缺點。
以下是關於A先生和B先生的描述:
A先生是一位實業家,他從大學開始熱心公益,並順利在法學院畢業。他有兩個女兒在鎮上讀小學,而他的太太則是一位家庭主婦;
B先生曾經擔任國會副議長,他曾經為了在地方興建兒童醫院而發起籌款活動。他在美國名校取得了MBA學位。之前,他曾經捲入了一件貪污事件,而他現在則與一位性感女星訂婚。
在實驗的第一部分,雪佛問參加者,你較為「不想」投那位先生呢?有8%受訪者表示不想投給A先生,而有92%受訪者不想投給B先生。
在實驗的第二部分,雪佛問參加者,你較為「想」投那位先生的呢?有79%受訪者表示想投給A先生,而有21%受訪者想投給B先生。
雖然在兩個情景中,A先生都會贏出選舉,但大家有留意到在情景一,B先生的支持度只有8% (因為92% 不想投給B先生) ,而在情景二則有21%受訪者想投給B先生,也就是說B先生的支持度在情景二中多了一倍多。
為甚麼會出現這情況的呢?原來這是關於我們發問時用了「否面」的問法,還是「正面」的問法。如果我們用否面問法,例如你不想投給那位參加者,我們就會比較著重考慮那人負面的一面。我們用正面的問法時,例如你想投給那位參加者,我們就會較為著重那人正面的一面。
認識的重要:Kiva.org 跨國借錢模式
KIVA.org 是一個跨國借錢組織,它創立的其中一個目標是為活在貧窮國家的創業朋友建立一個借錢平台,好讓他們能夠向富裕國家的人借錢,從而建立自己的生意,最後達到脫貧的效果。老實來說,這些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借錢給貧窮國家的人生意,除了利息收入外,並沒有什麼好處,而且風險更大,畢竟這是跨國的借款,壞帳的機會相對較高。
Kiva.org 究竟有什麼方法吸引富裕國家人願意借錢給貧窮國家的人呢?方法就是利用平台讓富裕國家的債主在借錢之前多一點了解債仔的基本情況,例如他們的身份背景、借錢目的和發展目標等等。透過這些資訊,債主雖然沒有太大明確的利益,但他們好像親身參與了這計劃一樣,感覺到自己確實幫助了別人,於是更加願意借錢給這些有需要的人,他們的考慮不再是利益關係,而是多了一份助人的責任。
資訊越多,顧客購買的動機越大
在心理學名著《影響力》一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關於顧客資訊稀缺性,導致他們對產品的需求大增的案例。話說有一個商人經營著一間進口牛肉公司,他希望將學校學到的商業識運用在經營生意當中,他想起了經濟學的「稀缺性」,他想讓消費者感受到產品的稀缺性,從而刺激他們的購買慾,於是他請銷售人員向不同的消費者利用不同的推銷方法。
第一群客戶:在推銷時,銷售人員只會作出簡單的產品陳述
第二群客戶:在推銷時,銷售人員除了作出簡單的產品陳述,還會向消費者表達未來數個月進口牛肉有可能出現短缺的信息
第三群客戶:在推銷時,銷售人員除了會作出簡單的產品陳述,還會向消費者表達未來數月進口牛肉有可能出現短缺的訊息,而且會告訴消費者短缺訊息的來源是來自一個權威的機構;
這位商人開始這個實驗後,進口牛肉的生意果然大增,而要帶動生意上升的正是第三群客戶,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牛肉會出現短缺,而且短缺的信息來自於他們認可的權威組織,他們知道自己如果想買進口牛肉,就必須要盡快購買,從而激起了他們的購買慾。實驗結果顯示,第三群客戶購買牛肉的數量是第一群客戶(即銷售人員只對他們作出簡單的陳述)六倍,由此可見在消費者心目中製造稀缺性的重要性。
我們的記憶會隨着決定而轉變
澳大利心理學家斯蒂芬妮·沙曼利用了電影「阿飛正傳」其中一個橋段,進行了一個心理實驗,她首先邀請參加者欣賞電影中的其中一個情節,主角克雷正在尋求幫助,他需要決定放棄身體中的其中一個器官,以換取繼續生存的機會。
當看完影片後,工作人員問參加者:「如果大家不幸患上了一種十分嚴重而且危急的疾病,你會選擇用風險較大的激進式治療法?還是會採用較為保守,康復時間較長的保守式療法呢?參加者需要馬上回答這問題,並在12個月後重新回到實驗室再次回答這問題。
老實來說,參加者無論回答採用哪種治療方法都是可以的,並不會影響實驗的結果。工作人員比較參加者12個月後的答案,發現有23%的人改變了選擇。這絕對不出奇,因為在12個月期間,參加者也許跟朋友談天、參考其他新的資訊,導致自己的選擇有所改變。最有趣的地方是,在這些更變了答案的參加者中,有75%人認為自己的答案從來沒有改變。心理學家分析認為這是因為人們為了強化現在選擇的答案,因而改變了自己的記憶,這實驗告訴我們對於往事的記憶其實是不太可信的。
1986年1月28日,美國太空船「挑戰者號」在起飛不久後發生爆炸,實驗人員在災難後第二日在埃默里大學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要求參加者在問卷上描述他們如何得知這場災難。(得悉這個消息的時間、消息尼來源、當他們得悉這消息時正和誰在一起、他們當時的想法等。)由於這個實驗在空難發生後第二天便進行,所以參加者對於自己的記憶是十分深刻的。
這個實驗並沒有就此完成,兩年半後,工作人員再次邀請同一班參加者填寫關於那場這個災難的細節,問卷問題和兩年半前的那一份問卷一模一樣。結果,工作人員發現參加者在兩年後填寫的這份問卷答案和早前填寫的截然不同,這實驗說明,隨着時間過去,我們對於過往發生的事會變得模糊,甚至會杜撰出一些事實來填補我們的記憶缺失,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從來也不會知道自己的記憶出了問題,甚至十分自信地告訴別人:「我對那件事的記憶十分清晰!」
資訊實驗:你知道的並沒有你想像的多
我們已經在多篇文章提到,我們經常會高估自己的觀察力,很多我們以為瞭如指掌的東西,其實我們只是一知半解,因為人們有著不少視覺盲點。丹尼爾·萊文就曾經利用電影來進行了一個實驗。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請參加者要集中注意一段影片的內容,包括一切的細節。
影片的內容是兩位朋友在交談的片段,攝影師有時會影着其中一人作大特寫,有時則同時影着兩人的交談過程。
當影片播放完畢後,工作人員就問參加者:「你是否注意到影片裏面有一些前後不一致的地方呢?」例如影片中東西擺放位置有沒有轉變?主角的衣服有沒有轉變?結果,有七成參加者十分有信心自己能夠觀察到影片中的轉變。但實驗人員發現,窗簾在影片中作出了更換,但竟然有90%的參加者未有發現這個轉變。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窗簾的面積不小,理論上十分容易察覺,何況工作人員早已提醒參加者要專心留意影片中的細節,但為什麼參加者仍然沒有發現呢?心理學稱這個為視覺盲點,我們越關心留意述某事,我們就越要忽略旁邊的細節。例如影片主題是兩位朋友在談天的過程,參加者都專心地留意着,所以對於背景中的窗簾變更毫不察覺。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