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選擇和控制權的重要

950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選擇和控制權理論

關於控制慾的研究

在《哈佛幸福學》一書中提到一個關於控制慾的研究。首先,研究人員來到一間養老院,將老人家分為兩組。

然後,研究人員向每組老人家送上一盆盆栽。研究人員對其中一組老人家說:「這盆植物完全由你們照顧,澆水施肥等工作都由你們決定和控制。」研究人員稱這組老人家為「高控制組」。

研究人員然後對另一組老人家說:「這盆植物雖然送給你們,但你們不用打理,院內工作人員會代你們照顧。」這組被稱為「低控制組」。追蹤研究就這樣開展著,結果6個月後,低控制組中有30%老人家在期間去世,而高控制組則有15%老人家去世。 這反映老人家只要生活中有些寄托,由他們控制生活中的一些東西,對他們身心都會有正面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驗証實驗的結果,實驗還有另一部分,研究人員安排學生定期去探訪老人家。「高控制組」的老人能夠決定學生的探訪時間和見面時間的長短,「低控制組」則沒有這樣的權力。在研究後2個月後,工作人員發現,「高控制組」的老人比較快樂、健康和有活力。也許你會想,可能「高控制組」的老人本身就是這樣的呢?在研究結束後,「高控制組」有部分老人紛紛去世,研究人員推斷這些老人在研究結束後,頓然失去了控制權,人生就好像失去了寄托的樣子,這樣也直接影響了健康。

不確定的恐懼

研究人員招來一班參加者進行一個電擊實驗。參加者被分為兩組,分別是「高壓組」和「低壓組」,他們都需要分別接受20次電擊。針對高壓組的參加者,他們會連續接受20次高壓電擊,也就是說他們在實驗中經歷的全都是高壓電壓,而且他們一早已經被告知所承受的電擊都會屬於高壓電壓。

至於低壓組的參加者,他們會在實驗中接受17次和3次的低壓和高壓電擊,但他們無法知道下次的電擊會是「高壓」還是「低壓」。如果單從承受電壓的數量來說,高壓組參加者明顯承受較多較高的電壓。但透過實驗過程中的研究發現,低壓組參加者在實驗過程中遠遠比高壓組緊張,出現心跳加速和出汗的情況。原來低壓組的緊張源自他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雖然他們只有3次被高壓電擊的可能,但是他們不會知道這3次高壓電擊會在何時出現,於是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面對不確定性,會影響我們作出選擇

研究人員分別問參加者以下兩個情況:

  1. 如果你剛剛知道考試不合格,你會選擇去旅行嗎?
  2. 如果你剛剛知道考試合格,你會選擇去旅行嗎?

結果發現,無論考試合格與否,一樣有一半受訪者會選擇去旅行。

研究人員又問另一批參加者:「如果你們還未知道自己考試是否合格,你會選擇去旅行嗎?」結果發現不少受訪者都表示,希望等待考試成績公佈後才決定是否去旅行,即使有機會因此需要付出較貴的機票費用。

這結果十分有趣,對於已經知道考試結果的受訪者,無論他們是否合格,也有一半人表示會去旅行。那些考試合格的學生希望借旅行獎勵一下自己,那些不合格的人則希望透過旅行讓自己散散心。既然合格與否都有一半學生會選擇去旅行,但為甚麼他們在未知考試結果前,卻無法決定是否去旅行呢?答案是,對於未知考試結果的學生,他們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去支持自己去旅行的決定。如上面提到,「獎勵自己」和「讓自己散心」也是去旅行的理由。但當我們未知成績前,我們沒有辦法想出一個支持自己出行的理由,因此寧願付多一點錢,也不願意在現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選擇。

選擇真的令人更幸福?

經常聽人說:「有得揀總好過無得揀。」真的嗎?在外國一間大學就對這命題作出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是一班修讀黑白攝影課程的大學生。學生首先被要求拍攝12張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人物和風景照片,然後老師會和學生一對一授課,教導學生如何將照片沖曬出來。

當照片都沖曬出來後,老師跟同事說:「你可以挑選其中一張最喜歡的照片回家,其他照片則留在學校作為記錄。」研究有趣的地方是,有部分學生被告知當他們選定作品後,就不能再改變主意,這稱為無可逃避組。另一部分學生則被告知,就算拿著照片回到家中,他們還有數天時間可以考慮,如果他們改變主意,可以跟老師調換照片,這稱為可逃避組。

幾天後,老師讓學生填寫一份問卷,發現可逃避組學生對於自己選取的照片喜愛程度,遠不如無可逃避組的學生。值得留意的是,在挑選照片回家時,學生們都認為自己挑選了最好的照片,為甚麼喜好會在數天後出現如此的變化呢?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無可逃避組在拿了照片回家後,知道根本沒有再選擇和考慮的餘地,他們心態上早就接受了「這照片是最好的」,這信念沒有因為時間而動搖。相反,可逃避組學生就算回家後也能夠再挑選照片,甚至和老師更換照片,更多選擇顯然讓他們更加煩惱。

即時享受小禮物,還是忍耐等著大禮物?

著名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 和學生為了研究人們面對即時誘惑的控制能力,和對於未來發展的關系研究,並做了以下這個著名的心理實驗。

在實驗中,Walter請來一班四歲的小朋友,每位小朋友都被安排在一間獨立的房間中,房中只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一塊美味的餅乾和一個鈴鐺。工作人員跟小朋友說,如果他們想的話,可以隨時享用這塊美味的餅乾。如果他們拿不到桌上的餅乾時,他們甚至可以利用鈴鐺叫喚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為他們取餅乾。這班小朋友同時被告知,如果他們能夠忍耐十五分鐘,先不享用桌上的餅乾,他們就會獲得更大的獎勵,就是兩塊美味的餅乾。

結果追蹤研究發現,能夠忍受桌上誘惑的小朋友都是因為能夠將注意力由桌上的餅乾轉移到其他地方,這反映他們有更強的自制力。實驗追蹤十多年後發現,擁有自制能力的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無論行為和智力都比較優越。

鳥籠效應

在1907年,哈佛大學教授詹姆斯剛退休,他的好朋友卡爾森送了一個鳥籠給他。詹姆斯就跟卡爾文森說:「我都不讓鳥的,為什麼送給我一個鳥籠呢?」卡爾森說:「你現在不養,並不代表你將來也不養,我敢打賭,很快你就會養鳥。」

詹姆斯聽得一頭霧水,但這畢竟是好朋友送給他的退休禮物,他只好收下,並放在家中客廳。其後,每一次有人探訪詹姆斯時,看到放於客廳的鳥籠,都會問:「你的雀鳥在哪裏呢?是不是死了?還是飛走了?」詹姆斯每一次都不厭其煩地回答說:「我從來都沒有養了過烏。」而那些客人聽到詹姆斯這樣的回答,都好像不相信的樣子,他們心想:「如果你不養鳥,為什麼會放一個空的鳥籠在這裏呢?」最後,詹姆士為了不用再解釋,就真的買了一隻鳥兒,放在鳥籠中。

大家覺得有趣嗎?詹姆斯本身沒有養過鳥兒,而且對養鳥沒有興趣,但卻為了家中一個空的鳥籠,最後決定買一隻鳥兒放進鳥籠中,這就是鳥籠效應。鳥籠效應的意思是,有時候我們思考會本末倒置,例如為了一個空的鳥籠買一隻從來沒有想過養的鳥;為了家中的一個空花瓶,定期花錢買一些鮮花回來。這些新買的東西或許是自己沒有興趣的,但為了滿足了鳥籠和花瓶,結果花了冤枉錢。

老實來說,這思維是基於人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因為有A,就要有B。但其實,我們只要將沒有用的鳥籠和花瓶拋棄,這樣我們就不用購買更多沒有用的東西。簡單來說,要解決鳥籠效應,我們就要用逆反思維。如果我們對養鳥沒有興趣,當別人問我們為什麼鳥籠裏沒有鳥時,也許將鳥籠拋棄是我們回答的最好方法。

獎勵和報酬不是萬能的

作為管理者,我們經常要考慮如何鼓勵團隊向着目標努力,不少管理者直向的分析是,給予獎勵和回報也許是鼓勵團隊努力的最好方法,但真的嗎?

在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就進行了一個心理實驗,以便了解報酬是否鼓勵團隊的萬靈丹。首先,他將實驗參加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為對照組。針對其中一組成員,工作人員將實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參加者需要自己解決一些難題,成功後不會給予任何獎勵。到了第二階段,參加者需要自己解決一些難題,如果成功解決就會獲得一美金的報酬。到了第三階段,這是參加者的自由時間,參加者可以選擇繼續解決難題,也可以選擇進行其他的活動,而即使參加者成功解題,也不會得到任何的報酬。

結果發現,那些曾經在第二階段中因為解題而獲得獎勵的參加者,到了第三階段,就會失去解決難題的興趣。而對照組的參加者,他們由頭到尾都沒有因為解決難題而得到任何報酬,他們反而在第三階段依然能夠維持着解題的興趣。這個實驗說明,給予報酬並不是萬能的,有時候,我們因為完成了某事而得到報酬,我們就會期盼未來完成相同的事時,也會獲得報酬。但如果我們發現,未來做相同的事時,並沒有報酬,我們同時也會失去了工作的動力。這也告訴我們,當我們工作時,我們必須要由心而發,對工作產生興趣,否則我們只是為了物質報酬而努力,這樣工作效率一定不會高,因為我們只是金錢的奴隸。

布里丹毛驢效應

布里丹是一位巴黎的大學哲學教授,他養了一隻驢子,他每天都會到市集買草料給驢子吃。有一天,買草的商人多送了一堆草給布里丹。由於布里丹是一位哲學家,他看到手上的兩束草,他就決定做一個實驗。他回到家中,就將驢子帶到花園中間,然後左驢子的左右方各放了一束數量相同的草,而且距離也是一樣的,他想觀察驢子會先吃那一對草。

等了一段時間,驢子還是沒有任何動靜,他先是看看左邊的草堆,然後又看看右邊的草堆,好像有選擇困難症的樣子。結果待了一整天,這隻驢子還是沒有選擇好該吃那束草。布里丹覺得十分奇怪,因為這隻驢子平時食量十分好,為什麼今天給牠兩堆草,牠反而不進食呢?

最後,布里丹悟出了一個道理,由於平日沒有選擇,驢子只能進食布里丹買給他的草。但是今天牠他突然有兩堆草作為選擇,兩堆草對牠來說是一模一樣的,於是他頓然產生了選擇困難症。這個事例告訴我們,選擇不是越多越好的,有時候選擇越多,反而會令我們無所適從。

多選擇,越難抉擇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經作了一個十分著名的研究。

主持人先讓參加者想像一個情境。

【情景一】如果你想買一部mp3機,剛巧在商店發現一款Sony mp3機正在做特價,只要$4399,比原價平很多,你會怎樣辦呢?

  1. 馬上購買那部Sony mp3機;
  2. 先看看其他品牌的mp3機;

【情景二】然後主持人再問參加者,你同樣想買一部mp3機,但你在商店除了發現Sony 在做特價外,你發現三星的mp3 機也在做特價,而且品質好好,價錢只需要 $6999,比原價平好多,你又會怎樣選擇呢?

  1. 馬上購買那部Sony mp3機;
  2. 先看看其他品牌的mp3機;
  3. 馬上購買那三星mp3 機;

結果發現,在情景一,當受訪者只有兩個選項時,有三分之二受訪者會馬上購買Sony mp3機。在情景二中,馬上購買Sony mp3機的受訪者只有四分之一,有二分之一的參加者會選擇暫時不購買,而餘下的受訪者則會購買三星 mp3機。

這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有更多選擇時,我們就越難作出抉擇。在情景一,由於只有Sony 在做特價,受訪者自然因為特價找到了購買Sony mp3 機的理由。但當情景二中,Sony 和三星一起特價,受訪者的腦袋就會開始無盡的分析:究竟兩款特價後,哪款會比較便宜呢? 兩款都在做特價,哪款比較好用呢?最後我們難以在兩者中作出選擇,只是決定暫不購買。

當有三個選項時,人們會比較喜歡排在中間的選項

情景一:店員正向客人介紹某品牌的兩款手機,其中一款售價是$1999 ,另一款更多功能的手機售價為$2999 。結果,這兩款手機各有50%的顧客選購;

情景二:店員在向客人推介上面兩款手機外,另外推介了一款性能更加好的手機,售價自然更貴$3999。參考情景一顧客的選擇,理論上除了購買$3999 手機的消費者外,餘下的消費者應該有一半選擇$1999 的手機,一半則購買$2999的。

結果並不是這樣,當有三個選擇時,最多消費者選擇購買了售價在中間的手機。為甚麼會出現這情況呢?原因是當我們只有兩個選擇時,我們很難判斷那個選項比較好,但如果選項增加至三個,我們就會不期然認為定價排在中間的選項也許是最化算的。我們也許會想,我不用最貴、功能最好的手機,但我也不希望手機的功能是最差的,於是我們就選擇了中間的選項。

不少商家也會利用我們這心理,設計產品的清單,酒吧就是一個好例子。在酒吧中,我們發現有些酒十分昂貴,基本上正常人是不會購買的,一年也未必能夠賣出一支,為甚麼酒吧還是要將這酒放在清單中呢?答案就是這酒的功用是為消費者作出了一個指標,當我們看到那昂貴的酒,再比較一下最平的酒,我們很可能就會選擇定價中間的酒,而這也是酒吧最暢銷的酒。心理學影響我們的消費習慣,商家也是利用著我們的心理,引導我們走向他們想達到的目標。

能對事情控制的重要

對於每個人來說,能夠控制一點東西是十分重要的。當然,每個人的控制欲會有所不同,有些人希望控制身邊所有東西,有些人只希望管好自己份內之事便可。但無論如何,一個人能夠按自己的喜好和要求控制到某些事情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心裡就會產生無助感!

在外國曾經有著這樣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2組,2組成員都需要在一個充滿嘈音的環境下完成指定任務。工作人員跟其中一組成員說:「你們手上有個按鈕,你們能夠隨時按鍵停止嘈音。當然,如果你們忍受到的話,盡量不要按鍵。」而另一組則沒有那麼幸運,他們沒有選擇,只能在嘈音下完成任務。

結果實驗完成後,工作人員發現,能夠控制嘈音的小組都沒有按過停止嘈音的鍵,但他們完成任務的質素比另一組沒有選擇的小組高得多。這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對某些事物有控制權時,我們的忍耐力和工作能力會比較強。這是因為我們對事物有控制權,我們明白即使現在的方案行不通,我們還能試用其他方法,當然我們還是會盡力用現有的方法做好事情。這就是為甚麼那些參加者都沒有按下停止嘈音鍵,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所以做事起來更加用心。反而對照組完全沒有選擇,他們也許會覺得一切都不是由他們控制的,包括任務的結果,做事起來自然會比較馬虎。

棉花糖實驗

在六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進行了一個十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在實驗中,工作人員招來一班小朋友,並告知他們:「由於參加今次活動,你能夠獲得一樣食物作為獎勵,你可以從棉花糖、朱古力、餅乾等食物中選擇一樣。」

正當小朋友十分開心,正要選擇喜愛食物的時候,工作人員又說:「你們如果現在選擇食物,你們只能獲得一件。但如果你願意等待一回,例如15分鐘,你就能夠得到更多的食物。」小朋友聽到工作人員這建議,取態各有不同。有的堅持「早吃早享受」,有的就認為「等一回以獲得更多食物是不錯的選擇。」

工作人員接著對這班小朋友追蹤研究發現,那些在實驗中願意控制即時享用獎品的小朋友,較有堅毅能力,日後通常會獲得較美好的人生,例如:考試成績較佳、身體健康指數較佳…這實驗告訴我們,自我控制能力讓我們學會犧牲和付出,這些都會直接影響我們能夠發揮的成就。

自由定價的好處

在21世紀,由於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家定價需要考量的因素越來越多,這是因為客人隨着更多選擇,對價錢的敏感度也越來越高。

在2007年,英國搖滾樂隊「電台司令」在網上推出他們的新唱片。在這個年代,從事音樂事業十分艱難,因為盜版流行,人們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只需要在網上搜索一下,就能夠找到偶像的新歌。更重要的是,偶像們不敢太過責怪下載盜版的歌迷,否則會導致自己和歌迷形成隔閡,失去歌迷的支持。「電台司令」想出了一個聰明的定價方式,他們沒有為唱片定價,而是讓人們在下載唱片時自行決定付多少錢,而且沒有最低出價限制。

結果,三分之二購買的人都支付了五至十五美金,這個利潤遠比出實體唱片為高。更重要的是,由於沒有最低消費限制,下載唱片的人數比其他明碼實價的網絡唱片多很多。結果,「電台司令」這網上唱片十分成功,為他們賺取到超出期望的利潤。

讓消費者自行定價,歌手將定價的責任交托在消費者身上,消費者需要憑着自己的良知和對歌手的尊重而決定價錢,有了這個自我約束規範,他們定價也不會太低,這也造就了「自由定價」的成功。

我們容許興建核電廠並不是為了金錢回報?

學者曾經在瑞士就於當地興建一間核廢料堆放場作了一個民意調查,他們詢問當地居民是否願意在這地方興建一間核廢料堆放場,在詢問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特意指出這個核廢料堆放場對於國家長遠發展十分重要,結果有半數居民表示同意興建。

在另一邊廂,工作人員詢問另一班居民是否願意在他們附近興建核廢料堆放場,但工作人員同時表示國會已經通過了興建的議案,並將會為居民提供一定金額的補償。結果,只有四分之一居民同意興建。從這個實驗顯示,當我們請求別人幫助時,加上物質的補助未必一定是好事,反而我們應該喚醒參與者的責任感。

每個人都是會懶惰的:不相信的請看這實驗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教授丹·艾瑞里曾經針對懶惰和自律進行了一個心理實驗,這個實驗分別在三個由他任教的班別進行。他首先跟第一組學生說:「這個學期共有12週,大家在這個學期需要交三篇論文,這三篇論文對於期末考試成績佔着相當重要的比重。你們能夠選擇這三篇論文在學期那個時間提交,唯一的條件是,你們現在就要決定這三篇論文在什麼時候提交,決定之後不能更改。當然你們能夠提早交論文,但不會獲得加分,但如果你們遲交論文,每一日會扣總分的1%為懲罰。」

這時,一些聰明的學生馬上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只要將論文提交的日期設定為學期最後一天,這樣就可以了!」老師接着說:「如果你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你的確可以這樣做。」

接着,老師又跟第二班學生說:「你們可以選擇在學期中任何時候提交論文,早交不會加分,遲交也不會扣分。」對於學生來說,這個安排下的學生有絕對的自由,他們能夠按照着自己的進度決定何時提交論文。

到了第三班學生,老師沒有給予學生何時提交論文的自由,而是硬性規定了三篇論文必須於第四週、第八週和第十二週提交,學生不能作出調整,學生完全沒有決定何時提交論文的自由。

大家試猜一下,那一組的學生的論文成績會最好呢?實驗發現,第三班學生的成績最好,而他們完全沒有自己決定提交論文時間的自由。相反,那組完全沒有規範提交論文時間的學生成績最差。而第一班學生成績則介乎另外兩組的中間。為什麼會這樣呢?工作人員認為這是因為人們是有惰性的,如果我們做事完全沒有束縛,我們就會將事情拖着做,結果到了截止日期前,才臨急抱佛腳,事情當然做得不好。相反,如果我們有適當的自由,例如第一班學生,我們能夠選擇何時提交論文,但需要及早規劃,之後必須按照這個規劃而行,這樣我們就能夠利用守則規範自己的行為,讓自己惰性減低。最後,如果我們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我們只能按着時間表而行,只要設計時間表的人想法合理,我們照着辦獲得的成績就會最好。

規範的重要:算術實驗例子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教授丹·艾瑞里及其團隊針對學生的道德規範進行了一個心理實驗,這個實驗分三批學生進行,他們都需要參加同一個數學算術測試,工作人員會因應學生答對的題目數目,發放對應的獎勵金。

第一組參加者完成測試後,需要直接將試卷交給工作人員核對,工作人員按照參加者答對的數目發放獎金。第二組參加者完成測試後,能夠將試卷自己保存,只需要告訴工作人員自己答對的數目,工作人員就會以信任的基礎,將相應的獎金交給參加者。

第三組參加者在進行測驗前,工作人員先讓他們參看試卷上的「道德規範聲明」,上面提着:「我知道並允許本次實驗結果登上麻省理工學院道德規範記錄。」然後,參加者完成實驗後,同樣能夠自己保存試卷,只需告訴工作人員自己答對的數目,工作員就會將對應的獎金交給參加者。

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平均搭對3題,第二組參加者平均答中5.5題,這結果顯示參加者會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誇大自己答中題目(天均跨大兩題)。更有趣的情況是,第三組參加者和第二組參加者基本上面對相同的情況,他們同樣能夠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作弊,但由於他們在參加實驗前曾經參看「道德規範聲明」,並在上面簽名,他們最後表示自己平均答中了三題,也就是和沒有作弊的第一組參加者成績一樣。這個實驗說明,一些社會規範和道德教育,往往能夠在人們心中形成一些自我約束,管束着自己的行為,這也許比法律和懲罰更加有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充當陪審團時,我們需要宣誓,宣誓本身是沒有什麼懲罰性的,如果我們宣誓後,我們不遵守,別人也很難追究,但當我們宣誓後,宣誓就會在我們心中完成一種道德規範,我們需要向自己負責,所以宣誓是有用的。最簡單的例子是,我們結婚時和配偶宣誓終身廝守,一生無悔,其實也是出於同一道理。

道德的抉擇:偷可樂,還是偷現金?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教授丹·艾瑞里及其團隊針對人們是否自律進行了一個心理學實驗,這個實驗在麻省理工大學學生宿舍內進行,工作人員首先在沒有學生知道的情況下將一定數量的可樂放進宿舍的雪櫃中,他們想看看這些可樂能夠擺放在雪櫃多少天,然後就會被學生們取光。

這個實驗特別之處在於工作人員除了將可樂放在雪櫃中,而且利用一個托盤放著可樂,工作人員在托盤上放了一些美金。工作人員想知道面對可樂和美金,在沒有人發覺的情況下,學生會偷走可樂,還是美金呢?工作人員每天也會記錄雪櫃內可樂和美金的情況,結果發現,可口可樂在72小時內便全部不見了,但放在盤上的美金則原封不動,沒有被學生取走。

這個實驗的結果十分有趣,說明人們在確定其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很容易會抵受不住誘惑,為了自己的利益取走一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但金錢總是有一種魔力,人們總是覺得如果取走金錢,這是違法的行為,所以金錢本身有一種抗拒的,也許這是我們從小被教育,錢是個人的財產,我們不應輕易取走別人的財產,所以有一種自制能力。但想深一層,那些可樂放在雪櫃中,這何嘗不是別人的財產呢?

如果能夠作弊,你會作弊嗎?

如題目:「如果保證不會被人發覺的情況下你能夠作弊 ,你會選擇作弊嗎?」如果你的答案是:「不會!」請你在思考一下,「如果在保證別人不會發現你的情況下作弊,而且作弊後會因為成績較佳已獲得更高的報酬,你會選擇作弊嗎?」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教授丹·艾瑞利團隊曾經做了一個針對作弊的心理學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三組,每組的參加者都需要做20題十分簡單的數學題,他們每答對一題數學題便可以得到50美分的獎勵。

工作人員針對三組參加者,採取了不同的對卷方法。

第一組參加者:參加者回答完試卷後,直接將時間交給工作人員,並由工作人員即時核對,並分發獲得的獎金

第二組參加者:參加者完成試卷後,並不需要將試卷交給工作人員,他們只需要告訴工作人員自己答對了多少題,工作人員便會發放相應的獎金

第三組參加者:參加者完成試券後,和第二組參加者一樣,不用將試卷交給工作人員,同樣只需要告訴工作人員自己答對題目的數目,但特別的地方是,工作人員發放的不是獎金,而是相應的籌碼,參加者能夠攜帶籌碼到另一間房向工作人員領取對應的獎金,每個籌碼的價值也是50美分。

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平均答中了3.5題,第二組參加者平均向工作人員表示自己答中了6.2題,而第三組參加者則向工作人員表示自己答中了9.4題。老實說,這個結果十分合理,因為如果能夠在保證別人不知的情況下,為了利益,參加者絕對有作弊的誘因,所以第二組參加者有動機誇大自己答對題目的數目。更有趣的是,第三組參加者得到的不是獎金,而是對應金額的籌碼,他們作弊的機率比第二組參加者更高出了三份一,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因為參加者知道獎品不是金錢,他們本身作弊的罪惡感相應減少,他們更加有藉口為自己作弊(縱然他們最後還是能夠用籌碼兌換相應的現金。)

自己選擇往往是最好的

有時候,當我們已經得到某東西時,往往會高估這東西的價值。心理學家埃倫·蘭格(Ellen Langer) 曾經進行了一個實驗,她將參加者分為兩組,參加者能以1美金獲得一張獎券。特別的是,第一組參加者能夠自己選擇自己想要的獎券,而第二組參加者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只能隨機抽取一張獎券。

接着到了獎券成績公布前一天,工作員再次詢問參加者,願意用多少錢將獎券賣給工作人員。結果發現,之前能夠自行選擇獎券的參加者平均願意以8.67美元售賣獎券,而隨機獲得獎券的參加者則平均願意以1.96美元出售獎券,兩者相差極大。但大家細想一下,無論自行選擇或隨機得到獎券,其實這張獎券中獎機率也是一樣的,而且他們都是同樣付了1美元成本獲得獎券,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分歧呢,這說明了人們總是覺得自己選擇的東西是最好的,得到後不願放棄。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