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心理學文章】恐懼的原型

每個人都必定會體驗過恐懼,恐懼是人類的正常心理,當我們面對一些自己不太認識或沒有見過的事情,心中自然會有些不確定的感覺,這就是恐懼。在《恐懼的原型》一書中,來自德國的心理學家弗里茲李曼嘗試將人們恐懼感覺分為四種,分別是:

一:害怕將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

二:害怕做自己(憂鬱人格)

三:害怕變化(強迫人格)

四:害怕必然性(歇斯底里人格)

作者提到,人們的成長經歷是造就不同人格的主要因素。

延伸閱讀:自大其實是恐懼的掩飾

一:害怕將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

對於這一類人,他們並不願意將自己真實一面暴露在別人面前,他們希望掩飾自己,因此他們難以和別人建立信任,總是希望和別人維持一段距離。他們就像刺蝟一樣,當其他人和自己過於接近的時候,身上的利刺就會自動竪起來保護自己。如果別人過於接近自己的時候,他們甚至會做出對其他人有攻擊性的舉動。他們會竭力讓自己獨立生活, 不倚賴任何人。同時,他們也不對為任何人負責。簡單來說,擁有分裂人格的朋友有高度的獨立性,他們希望和其他人維持一段的距離,害怕和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為什麼會這樣呢?人們本身就是群居動物,為什麼這類朋友會喜歡獨來獨往呢?心理學家發現這和他們成長背景有重要關係。通常父母對孩子表現得忽冷忽熱,會讓孩子難以捉摸父母對於自己的情感,結果他們的性格漸漸改變,他們會覺得只有自己能夠保護自己,因此建立起和別人之間的圍牆,不願意和別人建立親密關係。

二:害怕做自己(憂鬱人格)

和分裂人格相反,憂鬱人格的朋友十分喜歡群居生活,他們害怕被孤立,他們渴望建立親密關係,甚至對別人產生嚴重倚賴感。由於他們需要愛和關懷,他們渴望和別人接觸,由於害怕疏離,他們甚至會犧牲自己利益以取悅他人。每當不幸事件發生時,他們總會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不斷退讓,只希望獲得別人的原諒,這種人格的配合度很高。 不過,聰明的讀者可能馬上想到,擁有憂鬱人格的朋友在生活中經常讓步,但不幸事情總不會是由他們引起的,憂鬱性人格的朋友有時候為了取悅別人甚至會違背了一些做人基本原則,因而產生抑鬱和不愉快感覺。更可怕的是,這種朋友會漸漸失去自我。為了迎合別人,甚至會讓對方將自己揸得乾乾淨淨,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朋友面對家庭暴力的情況下,還是採取忍讓的態度,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離不開配偶,即使配偶對自己百般留難,自己也只能逆來順受。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通常擁有這性格的朋友成長過程中,父母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可能會對孩子流露出些嫌棄的情感,例如經常跟他們說:「如果沒有生你就好了。」漸漸,這些朋友真的覺得自己的存在是一個錯誤,產生自卑感覺,引發出日後的抑鬱人格。

延伸閱讀:你有患上錯失恐懼症嗎?

三:害怕變化(強迫人格)

強迫人格的朋友害怕變化,堅持原則,他們思想早已被早注入他們腦海中的金科玉律所佔據,他們不希望他們認知的知識和概念有任何變化,甚至會對變化作出排斥。21世紀中,強迫人格的朋友會覺得十分辛苦,因為世界變化很快,無論科技、政治、文化、經濟都有新的運作模式,他們對於變化的抗拒讓自己變得落伍和脫節,但他們內心還是堅信自己是正確的,這種現實和想像的分歧讓他們感到難以適應,甚至崩潰。

四:害怕必然性(歇斯底里人格)

這種人格的朋友表面自信,有一種玩世不恭,唯我獨尊的感覺,但只要大家對於這類朋友多一點了解,就會發現他們內心的空虛和寂寞。他們自己本身嚮往自由,不希望過着沉悶的生活。在這方面,他們和強迫性人格的朋友截然不同。有趣的是,歇斯底里人格的朋友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標準和其他人的標準是不同的,他們往往希望自己比其他人擁有較高的自由度,這類人格最容易顯現於婚姻中,他們認為自己有多個伴侶並沒有很大的問題,最重要就是他們擁有選擇的自由。

如文章開頭提到,恐懼是人們經常會遇到的情感,只是我們遇到恐懼時作出的反應程度大或少,以及我們如何將恐懼轉化成為行動表達出來。事實上,我們現在明白恐懼能夠轉化成為不同的行為,要釋除恐懼,我們就先要了解引發恐懼背後的原因,由恐懼的緣起作出拆解,這樣才能將恐懼徹底解決。當然,大家不用對於恐懼過分擔心,恐懼人皆有之,問題是如何有效地將它們釋放出來。

延伸閱讀:你願意和一隻流浪兔在冷天雪地待上四天嗎?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