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悲傷的五個階段 

467

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家伊利沙伯在著作《死亡與臨終》一書中提到她從臨終病人的觀察中獲得啟發,總結出人們面對悲傷的五個階段,分別是: 

  1. 否認 
  1. 憤怒 
  1. 討價還價 
  1. 抑鬱症 
  1. 接受 

然而,在這幾十年間,伊利沙伯這套悲傷五個階段理論不斷被人挑戰,但亦無損這理論在心理學上的影響力。 

一:否認階段 

當災難發生初期,人們會認為現在面對的處境並不是真實的,也許只是一場夢。例如醫生剛告訴自己患上絕症,不少人都會以為醫生診斷錯誤,不願接受。 

二:憤怒階段 

當日子一天一天過,人們在沒有辦法否認災難來臨的事實,就會變得憤怒,他們心想:「為什麼這些不幸事情會出現在自己身上呢?」自己每天都做善事,對其他人都十分友善,為什麼自己會落得如此下場,這個世界真的不公平。在這個階段的朋友很容易會怨天尤人,心情陷入憤怒狀態。 

三:討價還價階段 

人們由懷疑逆境來臨到接受逆境已到,接著來到第三階段,他們希望和逆境討價還價。一些患上絕症的病人會祈禱:「我明白自己已經患上了絕症,但我的孫兒還有兩年就大學畢業,我十分希望能夠參加他的畢業禮,如果能夠給我多一點時間活著,我就心滿意足了。」有時候,我們更加會願意犧牲一些東西以博取上天接受我們的交易,例如不少人會到寺廟奉獻金錢,也會在這段時間比平常更加願意助人,其實這些都是當時人希望和逆境作交易而作出一點付出。 

四:抑鬱階段 

當我們透過嘗試和逆境交易也不能獲得憐憫,問題依然未解決,這時候我們便會產生抑鬱狀態。因為我們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做採取挽回劣勢,我們心情會感到十分不快樂,有一點萬念俱灰感覺。這時候人們會走進山洞中,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整天都悶悶不樂、沉默不語。 

五:接受階段 

由於我們知道逆境已經無法逆轉,漸漸我們會變得接受現實,從山洞裏走出來,希望能夠用最後努力作出為最壞打算作最合適安排。例如一些患上重病的朋友,他們在最後的歲月會忽然變得樂觀,主動和身邊人交代身後事,不再忌諱死亡。 

上面就是悲傷五部曲,但如文章開頭提到,直至現在,不少心理學家依然對於這理論有所懷疑,原因如下: 

一:從臨床觀察中,未必所有人在絕望階段都會經歷上述五個階段的所有步伐; 

二:即使人在絕望中出現上述五個階段的情況,出現的次序依然有機會不一樣, 

當然,不同人有不同的感覺,我們無法確定悲傷的人是否一定會遭遇上面五種感覺。但這理論的關鍵在於讓我們及早預防逆境時可些遇到的心理變化,增加我們心理彈性,應付日常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