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特朗普被暗殺,民意不勝之謎

特朗普於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曾經兩次遭到暗殺事件。其中一次發生在競選演講期間,他左耳中槍倒地,現場更加有位支持者中流彈即場死亡。事後專家研究發現,特朗普幸好當時剛巧轉身參看數據導致子彈角度偏差,否則子彈將會射穿特朗普頭顱,後果不堪設想。參考歷史,每當競選候選人遭遇刺殺事件,他們的民望會上升,讓他們在選舉輕易取勝,例如台灣總統陳水扁中槍事件。正當大家以為特朗普中槍事件會讓他輕鬆登上總統寶座時,民意並沒有反映出相關現象。隨着拜登退出和賀錦麗加入大選,特朗普支持度更開始落後於賀錦麗。2024年9月16日,特朗普於他的哥爾夫球場遭遇第二次企圖刺殺事件,一眾媒體正密切關注暗殺事件會否導致特朗普民望有所提升,但初步看來並沒有發生。

以往,人們對於受傷一方會抱着同情態度,受害方如果本身處於劣勢,會獲得民眾支持,反敗為勝,為何這套玩法現在好像不再奏效呢?筆者認為關鍵是由現在傳媒和社交媒體造成的,不同傳媒有不同立場和觀點,他們能夠透過記者文筆和拍攝手法引導觀眾至他們想表達的方向。社交媒體則更加極端,它們會利用大數據分析用家平常喜歡參看的內容,投其所好。假設一位用戶平時比較喜歡看共和黨新聞,社交媒體就會認定這用戶是共和黨粉絲,就會不斷給他看共和黨消息,形成一個訊息循環。這位用戶看得越多共和黨消息,這些訊息都是由其他用戶發出來的,彼此形成了同溫層,互相支持,使用者會誤以為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是和他們同聲同氣,其實只是社交媒體投其所好而矣。在社交媒體大數據影響下,人們接受資訊變得偏頗,社交媒體做法也無可厚非,投其所好的新聞可以增加用戶停留觀看時間,因此賺取更多的廣告費。這方法壞處導致人們接收資訊變得單方向,思考也會變得極端。對於那些本身不喜歡特朗普的民眾來說,他們看到特朗普被刺殺新聞,他們不單沒有半點憐惜之心,甚至會認為他罪有應得,理所當然,這種思考方法在相同立場用戶間流傳,彼此互相堅定支持讓這想法變得牢固,讓社會變得更偏激。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選舉中,那些形象在以前角度看來怪異無比,說話虛張聲勢的參選人也能夠勝出的原因。現在人們表現得越誇張,越容易吸引相同觀點的人支持,將他們推上權力寶座,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和美國特朗普就是當中的表表者。隨着社交媒體越來越發達,政府的規管未見加強,相信這種社會兩極充滿矛盾的氣氛將會加劇,這也告訴我們世界已經進入計工業革命後的另一新世紀,這是電腦科技的時代,究竟人們和高科技之間如何取得合作平衡,實在需要更多時間觀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