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責任分散效應:8個真實的例子 

918

心理文章

1964年某個晚上,在酒吧工作的吉蒂如常下班回家,回家路上她遇到了一位已經等待了她很久的獵人。當吉蒂經過某個路口的時候,獵人衝出並向吉蒂身上刺了多刀。吉蒂馬上呼叫求助,她的叫聲響遍了這個原本寧靜的小區,一些居住在附近的人亮起了燈,獵人露出驚慌表情,馬上瑟縮到附近遮掩處。吉蒂用盡努力高聲呼喊,有些人走到窗前看着下面發生什麼事。但過了一會,吉蒂暫停了呼叫,四周住宅除了零星燈光外,並無其他動靜。那位獵人再次走到吉蒂身邊,再次向她發動攻擊。吉蒂的呼叫聲再次讓附近民居再次亮起燈火,獵人再次逃到那個遮掩位置。其後,獵人發現四周並無動靜,便再次襲擊吉蒂。這個情況最少重複了三次,時間長遠30多分鐘,最後吉蒂在事件中失去了生命。而最終被捕的獵人曾向警方表示,如果當時有一人在家中對他大叫,他也會收手逃走。 

這件事驚動了警方及傳媒,警方調查發現案發時最少有38名目擊者,但他們在過程中並沒有任何反應,就連簡單的報警動作也沒有。事件經傳媒大肆報道,全國人民馬上抨擊這個小區居民冷血,面對不公義事情也不挺身而出。這事也引起心理學家注意,並提出「責任分散效應」理論,經過一系列實驗證明,當人們認為身邊有其他人存在的時候,遇到有需要協助的人士,人們普遍會採取冷漠忽略態度,因為他們認為即使自己不加以協助,其他人也會協助。由於每人都抱著這個想法,最後需要幫助的人並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幫助。 

關於「責任分散效應」實驗,請按這連結

責任分散效應例子俯拾皆是, 

2022年在法國浪漫之都巴黎,瑞士著名攝影師羅貝爾由於急病在繁忙街頭暈倒,他倒下的地方人流川流不息,但他足足暈了9小時才被人發現,這時他已經返魂無術; 

2009年中國,一名只有兩歲的小女孩在街上被一架私家車撞倒,這位司機撞到小孩後不但沒有加以協助,而且更倒車再次轍過小女孩。期間街上有超過15名路人經過,但也沒有提供協助,最後這位小女孩慘遭第二部車子再次撞到,才由第19名經過的善心人救起,可惜送院後死亡; 

2019年台灣一名鐵路警察在處理一單補票事件時,被乘客用利器襲擊,當時這位警察為免其他無辜乘客受傷,於是奮力捉着兇徒。由於他被兇徒刺傷,導致身體部份器官外露,血流如注,但身邊卻沒有路人加以協助。結果,他以一人之力捉着壞人足足45秒,才得到支援,他最後傷重死亡。 

200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間高中發生一單嚴重強姦事件,一名只有15歲的女生在參加舞會時,被七名男生強姦,整個過程長達兩小時,在場最少有20名目擊者。根據他們回憶,當時這位女生正被男性拳打腳踢,有的目擊者更加以為這位女生必死無疑,但他們還是沒有提供適切協助,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更加拿起相機,寧願將這恐怖一幕記錄下來,也不協助這女生。 

2006年,一位法國猶太人在巴黎被最少20名摩洛哥人綁架。被綁架的24日中,這位可憐的猶太人全身被捆綁,只露出口部用作飲食用途。綁匪利用各種方法虐待受害者,包括切斷他的手指、用火燒他身體,這位猶太人不斷發出慘烈呼叫聲,叫聲大小足夠引起了居住在周遭的居民注意,可惜的是沒有一名居民在聽到慘叫聲後主動協助,最終這位可憐的猶太人失去生命,而他被發現的時候全身八成皮膚被燒焦,幾乎識認不了他的身份。 

2011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一個海灘,警方接報一名53歲男子在海中嘗試自殺。消防員和警察來到現場,他們很快發現站在海中央男生,警察和消防員都沒有馬上下水救人,反而靜靜觀察着。當時警察認為消防員會首先落水救人,消防員則覺得警察會先行動,最後這位男士可能因為體力不支或體溫過低在海中倒下,送往醫院被證實死亡。事實上,消防員和警察早已到場,如果他們願意及早施以援手,這位男士或許能夠救回一命。 

2017年,在美國安德魯安頓大學宿舍,一位學生由於醉酒,不小心跌倒撞到頭部,在場學生並沒有馬上報警或將傷者送到醫院接受治理,反而認為這位傷者只是飲醉了酒,結果20小時後,這位男生才被送到醫院,失去生命。' 

大家可不要以為責任分散效應和我們沒有關係,其實每個人都會受到這心理影響。例如,在寒冷冬天的鬧市街頭,看到露宿者們瑟縮街頭,身邊有無數路人經過,卻沒有一人願意為他伸出換手;在街上看見一位小孩丟失了父母,正在徬徨無助之際,我們又會否主動提供協助;在斑馬線看見一位盲人正迷失方向,我們又會否主動提出指引呢? 

本文提到來自世界各地關於責任分散效應的真實案例,目的是告訴大家這心理現象其實是人們的本性,人們有一種「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心態,特別是有其他人在場的情況下,我們會喜歡將自己瑟縮一角,讓其他人處理事件,結果每人抱着這個想法,最終沒有人認真處理,導致不幸事件發生。在接下來章節,筆者會為大家提出如何減低這心理現象的方法 

#責任分散效應 

https://www.benarticle.com/winston-churc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