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
對於正常人來說,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彩色的。但如果筆者告訴大家,我們眼睛其實能夠清楚分辦色彩的視覺角度只有15度左右,其他周遭看到東西色彩其實只是我們構想出來的,大家能相信嗎?大家也許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明明眼前全部都是彩色東西,又怎會只有少部分是彩色呢?筆者初次接觸這個眼部構造理論時,也和大家抱著相同想法。原來人類眼睛視網膜上有一個結構名叫中央小窩,上面充滿着讓我們分辨色彩的錐細胞。當我們集中注意力觀看某物品時,中央小窩就會向着這物品專注着。科學家研究發現,眼部只有中央小窩能夠讓我們分辨顏色,隨着遠離中央小窩專注的部份,人們眼睛對於色彩的敏感程度會迅速下降,雖然人的視網膜滿佈其他能夠分辨光暗的幹細胞,但這些桿細胞只能夠讓人們分辨黑白色。也就是說,人們眼睛看到的七彩環境,其實都是人們腦部自行想像出來的,並不是真實看到的。這個概念對於不少人來說很難接受,因為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明明都是彩色,又怎會是虛構出來的?這就是本文的重點,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看到的東西,其實大家能夠肯定它們是真實嗎?
我們就連眼睛看到的顏色也可能是腦部虛構出來,試問我們還能夠希求自己對於周遭事物有多真實的了解?我們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知道的東西,多一些尋找事物背後的原理,能夠有效協助我們填補盲點。我們都會知道1+1等於2 ,等大家知道背後的道理嗎?為甚麼不是1+1等如3或等於4呢?凡事查根究底,抽絲剝繭,讓我們專注力聚焦在身邊不同的事物,我們對這個世界了解就會越多。相反,如果我們自以為自己眼前世界全都是真確的,這無疑就是給予我們大腦偷懶的機會,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英國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是一位充滿觀察力的偵探,每當他到達現場,都會仔細觀察周遭環境,從中找出一些破案關鍵。老實說,他比其他人優勝的地方就是他願意更加深入了解細節的每一部份,例如衣着、面部表情等等,這些細微的觀察,讓他能夠慢慢像砌圖般歸納出有意義的案情。上天給我們每人的都是公平的,每人都有五官,彼此能力大致相若(相對其他動物),有些人總能夠創造出更出色的東西,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專注度,專注力讓他們沉醉於自己工作中,從而找到突破機會。我們眼部結構局限了我們觀看周遭顏色的能力,但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後,不要被大腦誤導,滿足於現狀,反而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一些理所當然的東西經過反覆調查,便會發現其實我們了解的只是真相的冰山一角。我們越理解自己的不足,這代表我們了解這世界城多。我們求知欲越強,越能夠擺脫人類生理結構帶給我們自己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