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駕車心理學:駕車永遠不能用「抵」來形容 

94

心理文章

首先,筆者是一位駕車人士,本身也喜歡駕車樂趣。各位駕車朋友,有沒有想過駕車是一個十分花錢的玩意呢?首先,我們要購買一部車子,一部二手車動輒也要數萬元,雖然不算大數目,但購車後需要進行一系列手續,例如向政府購買牌費,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這等等加起來可是一筆不少的數目,而且需要每年繳付,也就是說我們車子即使停泊在車場全年不動,也需要支付這些固定開支。 

當然,有些朋友會說:「由於牌費和保險費是固定開支,只要我們開多一點車子,就能夠將相關開支攤分,顯得比較化算。」筆者也曾經利用這心理安慰自己,但很快便發現這心態其實是錯誤的,尤其對於現在油價高漲的年代,我們駕車越多,耗油量越多,結果我們為車子投放的成本亦會越來越高。經濟學上有個名為機會成本的概念,意思是一些已經發生的成本並不會因為我們將來行為而改變,例如我們已經在巴士站等了30分鐘,這並不代表巴士將會在短時間內到達,因此機會成本不應視為我們對於未來決定的參考因素。我們購買二手車的價錢、給政府的牌費和給保險公司的保費,這些都是機會成本,我們早已付清了相關費用,我們即使開多一點還是開少一點車,也不會讓我們節省相關成本,即使我們心態上覺得可以,其實只是自欺欺人。以剛才等巴士例子,我們等了30分鐘也沒有巴士,有些人會想:「正常巴士間距是15分鐘左右,現在巴士已經比原定班次遲了15分鐘,看起來下班車很快便會到達,我還是再等一回, 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真的嗎?你等了30分鐘就代表下一班車即將到來?當然不是,因為或許巴士在早前路段由於交通意外導致不能通過,在道路解封前,你即使在站頭多等1小時也未必會等到上車的機會。如果我們抱着「多等一會」便會有車的心態,受害的只會是自己,因為我們失去了理性分析,這只是一廂情願的主觀思考。相反,在等待巴士期間,如果我們發現既定班次良久沒有到達,我們應該嘗試了解延誤的原因,例如向巴士公司查詢,查看Google Maps附近是否有交通擠塞等等,我們應該用一些客觀行動了解問題核心,從而作出合適決定。 

回到駕車例子,我們認為駕車次數越多,即能夠省卻越多成本的想法其實只是讓我們心態上好過一點,對於我們荷包不但沒有好處,還有傷害。在油價飛漲年代,為了逃避機會成本的影響,我們不妨多考慮其他通勤方法,例如思考:「會否乘坐Uber/的士能夠享受和駕車差不多的私隱度,而且成本可能比我們養一部車子還要呢?」最後,筆者重申自己也是一位喜歡開車的人,駕車能夠為生活帶來歡樂,這不能夠單單以金錢價值來衡量。這就像我們到電影院看電影不單止沒有收入,反而需要支付戲票,但我們在欣賞電影過程中能夠獲得愉快感覺,這樣已經足夠! 

https://www.benarticle.com/winston-churc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