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心理文章】你喜歡的究竟是品牌,還是口味?  

心理文章

日前,筆者和一位朋友到餐廳吃飯。飽餐後,待應問我們想吃甚麼甜品,並將一張雪糕紙交給我們,表示每人能夠選一樣。雪糕紙上面列明三款雪糕,分別是士多啤梨味、芒果味和朱古力味。筆者由於喜歡朱古力,不加思索就選擇了朱古力味,朋友則選擇了士多啤梨味。 

數分鐘後,侍應將雪糕送到我們面前,筆者的朱古力味雪糕是 Movenpick ,朋友的士多啤梨味雪糕則是Häagen-Dazs 。說實話,兩款雪糕品牌都是中高端的, 當 然 Movenpick 比Häagen-Dazs價格再高一點。朋友看見自己手上的Häagen-Dazs雪糕,面露一點不悅,輕聲說:「原來士多啤梨味雪糕是Häagen-Dazs,我還是想要 Movenpick 雪糕。」他就請侍應為他換了和筆者一樣的朱古力口味雪糕。 

這件事對筆者來說留下很深印象,筆者覺得朋友心態十分有趣,卻又是很多人遇到相同情況下的選擇。當朋友剛看到雪糕紙時,二話不說便選擇了士多啤梨味雪糕,顯然他本身比較喜歡士多啤梨口味。但當他看見筆者雪糕品牌比他高級,便忽然改變主意,這時候他的喜好由雪糕口味變成了雪糕品牌的高級程度。大家不妨思考一下,大家在享受產品時感到愉快的程度會受到產品本身質素影響較大(例如口味),還是品牌影響較大呢?根據朋友經驗告訴筆者,品牌效應或許比產品質素更重要,起碼在能夠選擇的時候,朋友寧願放棄自己喜歡的口味,而選擇較為高級的品牌。當我們享受較高級品牌產品時,我們會覺得較為「抵」,儘管這品牌的產品口味並不是我們最喜歡的。 

如果大家認為筆者朋友例子只是異例,那麼請大家回到70年代的美國,那時候百事可樂初登場,它為了挑戰可口可樂傳統領導地位,在全國不同城市街頭展開了盲目測試。工作人員預先將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分別倒在兩個透明杯子裏,杯子並沒有任何標識,然後讓受試者品嚐兩款可樂,讓他們選出自己比較喜歡口味。結果發現,在嘗試產品前,消費者普遍認為可口可樂比較好味,也是自己比較喜歡的品牌。但這個盲目測試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大部份參加者選出較好味的都是百事可樂。盲目測試能夠讓我們在沒有被品牌效應干擾下,我們發自內心地感受產品,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產品。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告訴我們,人們是膚淺的,當我們知道某些產品出自名牌或價錢較高昂,我們就會認為他們質素較高。事實上,這也是名牌收取較高價錢也能夠深受歡迎的主因,人們不是真的考慮產品質素,只是看到名牌高端形象作出選擇,同時心態上也會覺得這些產品質素較高。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