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心理文章】享用這瓶酒,你究竟省了錢,還是花了錢? 

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實驗,他們詢問參加者,假設你在期貨市場以$20美元購買了一支上等美酒。過了一段時間,這支酒在一個拍賣會上能夠售出75美元。這時候,你決定將這支酒留給自己享用,你會認為自己享用這支酒需要付出成本有多少呢?以下是一些選項,大家不妨試試選擇。 

一: 沒有成本,因為我們早已為這瓶酒付過錢; 

二: 20美元,也就是我們在期貨市場購買的價錢; 

三: 20美元,另加期間的利息; 

四: 75美元,因為我們能夠在拍賣場上以這價格將酒出售; 

五:不但沒有成本,而且我們在享受過程中省掉55美元; 

以下是各參加者選擇各方案的百分比 

一: 30% 

二: 18% 

三: 7% 

四: 20% 

五:25% 

筆者想特別和大家分析一下選擇五,竟然有為數不少的人認為享用一瓶美酒能夠節省金錢!而這瓶酒本身是我們花上20美元購買得來的。為什麼會這樣子呢?這說明人們對於日常消費會在心中分為不同項目,例如本身我們用20美元購買一支美酒期貨,這對我們來說是投資類別,我們期望這支美酒能夠為我們獲得回報。其後美酒升值,這時候我們改變主意,希望享受這支美酒,美酒頓然在心態上變成消費項目。由於我們知道現在美酒價值為75美元,而我們早前購買成本是20美元,所以我們認為自己在這個消費過程中節省55美元。我們當時的思考模式是這樣的:「不管我們手上有沒有這支美酒,我們也會希望能夠享受這支美酒,所以我們最壞情況會在市場上以市價75美元購買。但現在我們由於預早已經以20美元購買到美酒,所以相對以75美元購買,我們節省了55美元。」

 

這就是人們心理賬戶奧妙之處,明明付了錢,但我們卻會認為自己節省了錢。心理帳戶無處不在,例如我們花上$1000看電影會覺得十分昂貴,但如果我們付出$1000為小孩子交學費,我們則會覺得理所當然,這是我們心態上認為電影是不必要開支,小孩子學費則是有意義的開支,我們心態上為不同開支進行劃分,結果導致同樣金額付出,會導致我們心態上不同感覺。不少公司會因為心理帳戶訂定不同銷售策略,利誘我們。例如,Lego積木公司成功將自己積木玩具定位成不是玩具,而是能夠啟發小孩子創意的「工具」,當人們選購禮物時,心態上會將lego 當作有教育意義的工具,不單單只是遊戲,他們會更加願意購買。蘋果公司的AppleCare又是一例,本身蘋果產品不是便宜的產品,但蘋果公司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成為忠誠顧客,不要轉投其他公司懷抱,他們推出Apple Care計劃,顧客只需要在購買新產品的時候付上一點保養費,在保養期內即使產品出現任何問題(包括人為問題),也能夠獲得免費維修,甚至更換。蘋果公司將產品售價和保養費用分開,目的就是想將兩筆費用分別放置在人們的不同心理帳戶當中,讓他們能夠覺得更化算。例如,一部iPhone 14 pro 動輒都售賣超過9000港幣,但購買Apple Care只需要$2000 。購買Apple Care後,消費者就不用擔心iPhone在保養期內出現任何問題,大家都會樂於付出這費用。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蘋果公司不將Apple Care 價錢含在產品售價呢?」這就是蘋果公司利用我們的心理賬戶,他們不希望我們覺得iPhone價格太貴,始終超過一萬元買一部電話,並不是所有人願意負擔的。將產品和保養費分開,無疑就是擊中消費者不同心理賬戶,讓大家一來有選擇,二來覺得他們正在購買兩種服務,顯得比較便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