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談判技巧:了解和我們談判者身份和所代表的人 

151

勵志文章

很多時候,和我們談判對象其實並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背後的人或組織。由於他們身份限制,即使他們願意妥協,他們也未必有這個資格作出決定,所以我們在開展談判前要先了解對方背後身份和組織。進一步說,我們在談判時,除了需要代入對方談判者角色思考,更需要代入他背後所代表的人和組織身份思考。 

有次,有位同事意外損毁客戶一些設備,本身這些設備不值什麼錢,本身花很少錢就能夠簡單找人維修妥當。但是,由於筆者客戶是一間大公司,他們有完善制度,不容許外判商自己在未經同意下將設備維修好了事。由於這設備並不是什麼貴重東西,根據筆者經驗維修只需要$1000-$2000。按照一般維修流程,筆者預先請客戶代表就這項目報價,客戶不久就找來一間外判維修商報價,索價超過一萬元。如上面提到,這規模維修一般只需要一至兩千元,就是說這間外判維修商索價離譜,完全不合理。這時候,筆者跟客戶坦言說:「我覺得這報價十分不合理,相信你也會有同感。」客戶露出一點不好意思的表情,說:「其實我也知道,這樣工程頂多也只需要數千元便能解決,可惜我們背後是大公司,我也無法從簡處理。」 

從這事例可見,我們談判對象即使認同我們的想法,但由於身份關系,他們不能夠坦白說出來,畢竟他們也需要關顧自己所代表單位的利益。坦白說,在很多談判中,大部份人都不是代表自己立場,而是代表背後組織發言,所以即使被鬧得面紅耳赤,也不會輕易讓步,這時候我們即使堅持下去,對方也不會屈服,因為他們連屈服的資格也沒有。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們要在談判中獲得進展,就需要了解談判中的關鍵人物的真正想法和立場,再直擊紅心。有些人會問:「我們又怎能輕易知道對方的話事人立場如何呢?」其實這不困難,我們能夠透過日常見識有所啟發。以筆者上述例子,筆者知道對方的是間大公司,有着完善制度管理。同時筆者知道維修這設備正常只需要一至兩千元,筆者就跟對方代表說:「我完全明白你立場,也不想令你難做。但我相信你也知道維修這設備並不需要那麼高昂價錢。我公司絕對願意為自己責任作出賠償,但如果數額那麼不合理,筆者還是需要向其他股東交代,難免他們會對於這樣的賠償產生質疑,甚至採取其他行動保障自己權益,例如將事件及賠償金額公開,到時候或許會影響雙方關係及你們名聲。」這裏必須強調的是,大家在陳述利害時需要注意態度,不要囂張和抱着威脅態度,而是要跟對方說道理,否則會給人「惡人先告狀」想法,更加難達致共識。 

在筆者的例子,對方聽到筆者想法,召開內部會議,不久就表示願意以更優惠價錢處理賠償問題。筆者在談判中能夠力保不失的原因是,筆者十分清楚對方背景,筆者明白和對手其實只是代表着大集團的小角色,撇開公職身份後,其實只是一位普通人,筆者和他花盡唇舌游說其實是不管用的。同時,筆者明白需要讓這間公司知道,他索取的賠償金額是不合理的,不單止會導致筆者公司有財務損失,也會導致他們名聲受影響,讓他們不能夠「事不關己,己不勞心」,逼使他們公司管理層也需要認真看待事件,尋求一個讓大家覺得舒服的解決方法。總括而言,不管我們有多麼厲害的談判技巧,還是要找出談判者背後所代表的人和組織,再針對對方關注東西制定針對性策略,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