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邱吉爾】當自己的意見被人誤解時

323

大家有沒有試過,當我們在小組提出一些建議,但不被接受。最後小組採取了另外一個方案,並獲得成功。期後,其他組員揶揄我們:「好彩我們一早就採取這個方法,沒有採取你的方案,否則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功。」面對別人這樣的質疑,大家會有什麼感覺呢?相信不少人會因此失去自信。但這想法絕對是錯誤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別人方法成功並不代表我們方法失敗,當計劃採取了別人的方法,這意味我們的計劃並沒有機會施展出來,這最多只能夠說明我們的計劃未經驗證是否能夠成功,但絕對不是「非黑即白」地被判斷為失敗。

當盟軍正在商討如何能夠橫渡英倫海峽,展開霸王計劃反攻歐洲本土的時候,當時有不少傳言表示邱吉爾對於盟軍橫渡英倫海峽進攻法國方案並不支持,甚至加以阻撓。傳言聲稱邱吉爾希望將盟軍兵力調動至地中海東部或巴爾幹半島附近,並在那裏展開反攻計劃。所謂的霸王計劃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諾曼第登陸戰的代號。歷史向來是由勝利者編寫的,由於諾曼第登陸戰是二戰轉捩點,對於解放歐洲意義重大,這戰役的成功同時讓邱吉爾承擔了巨大壓力,因為當時不少主流意見認為邱吉爾在霸王計劃實踐之前曾經多番阻攔,差點還讓這個計劃消失了。

邱吉爾在《二戰回憶錄》一書中提到,他從來沒有反對霸王計劃,他甚至預早積極進行兩棲登陸艇的研發和生產,以讓盟軍反攻時有更堅實的軍備基礎。他在書中解釋自己曾經表示盟軍應該調到五分之四軍力參與霸王計劃,餘下五分一兵力則用來投放於地中海東部及巴爾幹半島地區。也就是說,邱吉爾從來沒有反對霸王計劃的意思,只是希望盟軍能夠保持一定軍力兼顧其他戰場,這個道理就是「不要將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究竟當時邱吉爾的真實心中想法是怎樣呢,相信沒有人能夠正確答得到,畢竟「只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無法清楚其他人心中的想法。

邱吉爾當時表示自己只是希望能夠抽取少部份兵力以分擔盟軍風險,從邏輯上來說,分散風險總比將所有風險集合為好。盟軍最後沒有採用邱吉爾方法,但依然在諾曼第登陸戰中獲得勝利。事後,邱吉爾在回憶錄提到,不少人認為他阻礙霸王計劃是對他不公平的,事實上他認為如果盟軍願意採取他早前提出的方法,一樣能夠在戰爭中取勝。但盟軍沒有採用他的方法,只有在這戰役中取勝,這並不能說明他的方法不成功,只是沒有實踐的機會矣。邱吉爾提出這個想法是十分有哲學性的,一個方法未獲採用,其實並不代表這計劃不成功,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沖這個方法。在日常工作上,我們也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多進邱吉爾提到的這個之後發覺分鐘,有時候我們和團隊其他成員意見箱(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方法正確,這是我們的建議或許因為某些原因而未被採用,我們不需因此灰心,因為這不代表我們早前提的建議不成功,當別人對我們的政策作出質疑時,我們千萬不要氣餒,因為這是對不能夠顯出我們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