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談邱吉爾】為着自己應得的堅持

大家有沒有試過跟別人合作的時候,當成功後分配成果時,總有些隊員喜歡爭功勞,表示自己是團隊中最有價值的成員,成功取決於他們的努力。如果團隊成員大家都有努力,實在不應該讓某些人獨霸功勞,這時候你們會如何處理呢?根據筆者經驗,很多人遇到這些「積極分子」爭功勞時,他們都會視而不見,這不是因為他們認同這些人做法,只是不好意思加以干預,只能夠將不服氣埋藏自己內心中。

1943年,邱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一起展開歐洲反攻計劃,他們首先希望讓意大利能夠重新回到同盟國懷抱,遠離德國納粹主義,因此他們展開了「火炬計劃」,其後不久他們成功將意大利首領墨索里尼推翻,這時候他們需要爭取時間向意大利人民發表宣言,鼓勵意大利人能夠鼓起勇氣,和正義一方對抗德國納粹主義。由於當時美國正式參與戰爭,而英國在過往兩年孤軍作戰,消耗了不少兵力,所以在火炬計劃中美國逐漸擔上領袖角色,英國則屈居副手。美國羅斯福總統在1943年7月打算向意大利人發表宣言,他禮貌上先將宣言內容發給邱吉爾參看,邱吉爾一看心知不妙,因為羅斯福將美國視為解放意大利唯一功臣,這無疑是抹殺了英國二戰過程中的努力。在羅斯福本身草擬的宣言中,只有一個地方提及英國人的貢獻,在宣言其他地方,全部都是以美國及盟軍表示英美的合作,顯然輕視了英國在戰爭中的貢獻和地位。如果邱吉爾讓羅斯福這讓發表宣言,不單止會讓英國喪權辱國,更加會導致自己在國內聲望大受影響,因為英國人會認為邱吉爾並沒有盡能力維護英國應有的名聲,明明火炬計劃是由英國及美國一起策劃的軍事行動,又怎能夠讓美國獨佔功勞呢?

邱吉爾不是省油的燈,他馬上致電羅斯福,並提到以下的重點:

一:邱吉爾同意火炬計劃是由美國帶領的軍事行動,邱吉爾充當羅斯福的副手;

二:在這些軍事行動中,英國和美國是平等合作夥伴關係,就各種武器及軍隊的投入比例來說,雙方投入均等,不應該有某一方聲稱自己出力較多;

三:二戰期間,我們和意大利發生戰爭時間比美國長得多,流出更多血汗。但明白現在向意大利發表的宣言最好統一發放,我們不介意由美國總統發出這個宣言,但希望這宣言能夠同時代表我們兩個國家,一起向意大利人們對話;

四:邱吉爾希望羅斯福能夠關顧雙方友誼,希望就宣言中一些內容作出調整,以免引起英國人不愉快情感;

五:我們希望能夠在宣言中加上「我也代表英國國王殿下政府發出這宣言」,這樣英國國王也能夠在這宣言中獲得一點光彩。對於戰爭來說,軍隊十分重要,在羅斯福的宣言中只提及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將軍指揮得力,宣言中也應同時提及代表英國參加盟軍副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簡單來說,邱吉爾希望在宣言中美國和英國出現次數均等,彰顯兩國在戰爭中付出努力一樣,平衡各方利益。

邱吉爾對於美國羅斯福總統的宣言不公之處加以提出,並沒有因為怕麻煩和怕得罪羅斯福而有半點讓步。當然和羅斯福的溝通過程中,邱吉爾始終保持着謙卑和禮貌態度,抱着解決問題和平衡各方利益態度,讓羅斯福能夠重新思考宣言的內容是否公允。最後,羅斯福認為邱吉爾提出的內容有道理,於是加以修改。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邱吉爾做事多麼細緻,他連一封新聞稿也認真看待,因為他知道這新聞稿是看不到的武器,如果處理不周,將會影響英國在國際的形象,更加會威脅到自己管治地位。邱吉爾面對不公事情,他並不會輕易讓步,據理力爭,雖然美國在火炬計劃擔當領袖的角色,但邱吉爾認為美國不能獨佔功勞,因為英國在過程中投放的軍力和美國相若,實在應該得到同等的重視。回到日常生活,我們面對一些喜歡爭功勞的隊友,大家不妨參考邱吉爾這個真實的事例,主動跟他們冷靜地談及小組分工及各人貢獻,不要視若無睹。否則他們只會變本加厲,將功勞獨佔,這樣對我們和其他成員都不公平。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