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談邱吉爾】下屬應該知道的東西 

先說明一點,邱吉爾60多歲才當上英國首相,他前半生官途不順,或多或少是由於他做事作風和政治理念和主流意見不同引致的。事實上,他做事作風和政治理念不同卻讓他成功當上一位出息的戰時首相。戰爭期間,國家需要強人領導,不能利用如常領導方法處事。邱吉爾被任命成為戰時首相是沒有經過民選出來,而是經過國王直接任命。對於崇尚民主的英國來說,這情況十分少見,在邱吉爾領導時期,一些傳統看似民主不可或缺的東西,由於需要應付納粹主義入侵,邱吉爾果斷地拒絕,其中一樣就是國民能夠獲得的資訊,也就是現代社會經常談及的「知情權」。 

1940年7月某天,一位戰時內閣以外的高級官員,對於自己未能知道關於戰爭的最新軍事策略感到不快,他覺得自己的官階應該能夠知道所有關於軍事上的全部情況。邱吉爾回答,關於政府機密資料,包括作戰計劃永遠只能夠讓政府內極少部份人知道,以免消息洩漏,或以訛傳我,導致計劃失敗。邱吉爾還有解釋,對於一些已經發生的事,負責官員可以向下屬和國民多一點解釋當初決定的原因和現況。但對於一些未發生的計劃,千萬不要多談。 

1941年4月,德國隆美爾將軍漸露頭角,他對於大英帝國在北非的利益構成嚴重威脅。如果隆美爾將軍率先在北非建立勢力,德國將會奪取蘇彝士運河及中東等地豐富資源,也會導致駐守在埃及的精銳英軍陷入險境。當時駐守在埃及的英軍是一批精銳的部隊,但他們沒有足夠坦克應對德國未來的入侵,邱吉爾認為如果由於資源缺乏導致當地英軍落敗,這將會是十分可笑和不值得的,於是他決定調動英國本土大批坦克到埃及支援當地英軍。 

由於隆美爾勢力發展很快,運送坦克刻不容緩,由英國出發往埃及最快的方式無疑就是通過由意大利擁有制海權的地中海。一年前,邱吉爾曾經向海軍提出通過地中海運送坦克至埃及的方法,但遭到海軍高層群起反對,他們認為應該採用較迂迴但安全得多的好望角路線,即英國將坦克沿非洲南下,然後經好望角掉頭進入印度洋,再經紅海運到埃及。這個方法雖然安全得多,但卻需要多花一個多月時間,這對於戰爭時期是十分奢侈的事。由於隆美爾勢力迅速擴張,所以當邱吉爾這次重新提出取道地中海運送坦克時,海軍只能接受。而邱吉爾在出發前向軍官作出明確指令,艦隊即將橫越地中海的路線並不能告訴下級知道,船上極大部分人依然收到的訊息是船隻將會經好望角來到埃及。結果,邱吉爾這次移形換影策略十分成功,經過受到意大利控制的水域也安然渡過,只有少量的損失,大部份坦克都能夠完整地送到埃及。 

這件事的其中一個重點是,邱吉爾對於船隻航線只讓船上主要決策人知道,船上其他下屬一直蒙在鼓裏,為什麼會這樣呢?邱吉爾明白一個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謠言,如果這些訊息落入德國或意大利情報人員耳中,就會提早在地中海設置嚴密關防,大大影響計劃成功可能性。在團體生活中,設立不同崗位和階級結構,其實就是為了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能力越高的人能獲得資訊越多,但他們同時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們不能夠濫用民主和自由的旗幟,表示自己對於各種事情都擁有知情權,因為如果這變成事實,對於大局既是不好,也會造就其他的不同公平性問題。在此,筆者無意判斷邱吉爾這種信息階級化是否合適,但從歷史上看來,和平時期人們對於邱吉爾這種作風並不受落,這也是為什麼他只有在戰爭時期沒有經過民主選舉下才能當上首相。最後補充一點,邱吉爾並不是一位階級鬥爭者,他沒有歧視窮人意思,大家甚至從各歷史事件中知道他十分關顧低下階層,他只是認為有些事情不用那麼多人知道,尤其是那些不用擔當決策角色的人,以免節外生枝而已。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