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邱吉爾】領袖的果斷

301

挪威一直是歐洲的中立國,一直希望在國際紛爭中置身事外,針對德國對其他國家的侵略行為,挪威一直視而不見,只要德國不侵犯自己,她希望一直維持中立地位。挪威以中立國身份吃兩家茶禮,首先她認為希特拉不會違反歷史傳統,攻打中立國;另一方面,她知道英法聯軍也不會入侵自己。挪威以中立旗幟希望讓自己成為二戰中的淨土。

世事往往沒有想像般完美,德國知道挪威中立國身份,經常利用挪威作為物資運送通道,包括武器等等,這對於盟軍來說是很大的安全威脅。1940年2月,邱吉爾收到可靠情報,表示一艘正載着290名英國人質的德國戰艦正取道挪威海峽回德國途中。事實上,這艘德國戰艦惡名昭彰,經常攻擊盟軍戰船,並拘捕上船上人員作為人質,如果這戰艦成功回到德國,船上人質便會被關進臭名遠播的集中營。英國馬上對挪威作出請求,希望她能夠截停戰艦,登船搜索。但挪威始終以中立國身份自居,拒絕英國要求,表示這艘戰艦已經在一日前被檢查過,船上並沒有武器。正常來說,邱吉爾每天需要處理無數國家大事,一艘戰艦的行蹤本身不是他需要重點理會的範疇,但是邱吉爾知道船上有290名英國人的生命,於是他決定親自處理。

邱吉爾指令當時在挪威附近的英國戰艦船長先向挪威政府確認英軍能否登上這艘德國戰艦檢查,確定船上有沒有英國人質,並陪同戰艦一起前往目的地。如果挪威政府不配合,船長需要派出英軍佔領戰艦,並釋放船上人質。如果挪威出動軍事阻止,英軍可以警告挪威軍方離開。假設挪威先向英軍開火,除非到了危急存亡關頭,英軍盡量不要還擊。但如果情況嚴重,英軍可以選擇用自衛為出發點用適當火力反擊,但留意不能夠超出必要的程度。如果對方停火,英軍也必須停火。

英國船長維安收到邱吉爾命令後,當天晚上就駕駛着英國戰艦「科薩克號」開進挪威峽灣,他先登上駐守在當地的挪威戰艦,期望和挪威軍方先進行協商。但挪威軍方一再表示,這艘德國戰艦前一天已經被搜索過,船上並沒有武器,也沒有英國人提到的人質。這情況可尷尬了,維安應該遵從首相命令和挪威軍方對着幹,還是應該相信挪威軍方的說法,轉移向邱吉爾報告呢?

這時候一個改變事態的契機出現,這艘德國戰艦乘機逃走,過程中和英國戰艦發生碰撞,結果擱淺了。這時,維安便利用德國先動手為理由,派兵登上德國戰艦,結果在德國船上發生了戰鬥,最後德國戰艦士兵投降。英國士兵在這艘戰艦上搜索後果然發現了290多名英國人被囚禁在幽閉船艙內。有趣的是,早前挪威軍方多次表示,已經沒搜索過這艘德國戰艦並沒有發現武器,但英國軍方在船上發現了兩支高射機關炮和四支機關槍,這些都不是體積小的武器,如果挪威軍方有認真登船搜索過,必定會有所發現。這清楚表明,挪威政府根本沒有登上過這艘德國戰艦,他們只是隨便說已經檢查過船上並沒有發現武器,便打算打發英軍離開。

任務當天,邱吉爾一直在指揮事態發展,他知道事件嚴重性,如果英軍強行登上德國戰艦但沒有發現,將會成為國際話柄,這也和英國一向表示追求和平立場背道而馳。幸好,這艘德國戰艦見到英軍接觸挪威海軍後,或許因為心虛希望盡快離開,期間意外撞向英國艦艇,讓英軍有介入的原因。另外英軍也如邱吉爾情報一樣,在船上拯救了290名人質,這事件說明邱吉爾的果斷和執行力在戰爭中發揮了多麼關鍵的作用。當然,邱吉爾在執行計劃前,顯然對於所收到的情報很有信心,而且他在採取激烈行動之前,曾經先讓英國船長和挪威當局溝通,希望透過外交層面解決問題。當他知道挪威當局愛理不理,不急自己所急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命令下屬執行計劃,這次任務的成功絕非僥倖,而是經過邱吉爾周詳計劃。打個比方說,如果挪威當局認真看待事件,讓英軍和平地登上這艘德國戰艦搜索,相信這件事不用任何人命傷亡下也能夠獲得解決。所以,即使最壞的情況出現,英軍在船上並沒有發現任何人質,但英國已經盡最大的努力釋出善意,邱吉爾總不能能對290名英國人質性命不顧。邱吉爾果斷管理方法,背後建基於堅實的訊息和下屬的執行力,當中雖有幸運成份,但實力佔多數。

回到21世紀,英國前首相貝理雅在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後,和美國布殊政府一起宣稱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結果大軍開進伊拉克作地氈式搜索,結果一點大殺傷力武器也找不到,成為國際笑話。布殊和貝利雅進軍伊拉克,是為了報仇?還是真的擁有明確證據呢?或許他們心存僥倖,以為薩達姆作為暴君必定擁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可以「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這作風顯然斷送了英國和美國多年來建立的威信。在文章結尾突然提出英美聯軍入侵伊拉克的事例,就是希望告訴大家,邱吉爾在挪威峽灣成功軍事介入並不是想像般簡單,邱吉爾成功源自於他的果斷和擁有真確情報來源。我們做事不能抱著「一面衝」態度而行,否則當幸運之神不眷顧我們的時候,我們便會遭受巨大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