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錯覺 (Illusion)

1
上一章:”權威性人格和從眾效應” 下一章:”自我肯定“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錯覺課題有關 那條線較長? 今天和大家玩一個十分著名的心理測驗。首先各位請看下圖,請問那條線比較長呢?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會認為下面的那條線比較長,對嗎? 現在請大家拿出一把間尺量度一下,就會發現兩條線長度其實是一樣的! 下面2條直線的分別是它們頭部和尾部有著不同的箭頭方向,這足以影響我們對於直線長度的錯誤估計,這就是著名的「萊耶錯覺圖」。這實驗告訴我們,很多時候「眼見未必為實」,因為我們思考系統往往會被直覺誤導,有些東西看起來以為理所當然,但其實如果仔細分析,結果會不一樣。要打破「萊耶錯覺圖」的困局,我們必需要適時壓抑自己的直覺思維,拿起間尺作理性的分析。這個實驗可以應用在生活上不同的地方,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必定正確的東西,其實經過詳細分析,就會發現結果截然不同。 不一樣的$7 人的心理十分奇妙,在不知不覺間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外國研究人員阿摩斯.·特維斯基和丹尼爾·卡尼漢就曾經做了一個相關實驗。 他們先告訴參加者,他們的任務是先買一支筆,在參加者所左位置附近有一間文具舖,這款筆的售價是25美金。正當參加者想付款之際,參加者忽然想起在距離這裏15分鐘路程外,有另一間文具舖正在促銷,這款筆只售$18 ,也就是說,參加者能夠因此節省7美金。大部份參加者都表示他們願意為了節省$7而步行15分鐘的路程。 工作人員然後又告訴參加者,當買完筆後,需要再買一件西裝,在附近有一間西裝店,售價為$455美金。正當參加者想付款之際,有另一位顧客告訴參加者在15分鐘路程外有間商店正在促銷,同款西裝只售$448美金,也就是說,參加者因此能夠節省7美金。結果,在這情況,大部份參加者都表示不願意為了節省$7而步行15分鐘。 心水清的朋友會發現,上面這兩個情境中,參加者都是能夠節省$7美元,理論上$7美元的價值是一樣的,但是參加者的選擇卻會截然不同,這是為甚麼呢?原因十分簡單,筆的售價比西裝的售價便宜得多, $7美元佔筆的售價($25)足足有28%,但$7美元佔西裝的售價($455)只有約1.5%,由此可見,筆的折扣遠比西裝的折扣為高,所以我們願意步行15分鐘節省這$7。但回到老問題,無論是購買西裝或筆,我們都是利用15分鐘的路程,節省$7 ,這產品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影響我們決定的只是我們的心態。 嘉士伯社會實驗:人不以貌相 嘉士伯是世界知名的啤酒廠,它曾經在廣告中融入了一些心理學的元素,帶出了一點道理。 這個廣告本身是一個心理實驗,在一間有150個座位的戲院中,其中148個座位都被預早安排好的工作人員坐滿。特別一提的是,這些工作人員都是身上有紋身的大隻佬,而他們的打扮都像騎著電單車的惡漢一樣。反正,正常人見到這些人也會心裡有點懼怕。 接著,無辜的一對情侶走進了戲院,他們看到了眼前148個大隻佬,顯然有點不知所措。這實驗進行了幾個回合,幾對情侶先後面對了這處境,結果有些情侶寧願不看電影,轉身便離開。有的則選擇硬著頭皮穿過人群,來到自己的座位。當他們坐下的時候,全場的人都為他們歡呼,和送上免費的嘉士伯啤酒。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觀人不能從他們的外表便下定論,因為我們見到的未必是他們真實的一面。 https://www.youtube.com/embed/zEnhYlzqKUk 深度知覺天生的嗎? 先和大家分享一件心理學界經常引用的趣事,S.B. 先生天生就是一個瞎子,直至他52歲的那年,接受了一項突破性眼科手術,他終於第一次能夠看到東西。S.B. 先生十分興奮,他馬上走到醫院的窗前,想欣賞一下這個世界。他將頭探出窗外,打算看一看街上川流不息的車子。這時S.B. 半個身子已經探出窗外,但他還沒有覺得有一點危險,幸好有護士及時將他拉回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S.B. 先生的經歷引起了心理學家的興趣,平常人看到周遭事物,會有遠近和深淺的感覺。例如,當我們站在懸崖邊時,會有危險的感覺,而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警號,警告我們不要再向前行,否則就會跌落懸崖。S.B. 先生的前半生都在沒有視力的情況下渡過,現在他終於能夠看見東西,但好像失去了深度的知覺,也就是說沒有遠近和深淺的概念。心理學家開始想,人類的深度知覺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的呢?對此,心理學家埃里諾.吉布森 (Eleanor Gibson) 和理查德.沃克 ( Richard Walk ) 利用一班六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一個實驗。 在實驗開始前,工作人員準備了一張1.2 米高的桌子,桌子的一半桌面是由實木造成的,上面塗著紅白格仔圖案。而桌子的另一邊則是一塊透明的大玻璃,透過玻璃能夠見到地面,地面上一樣塗著紅白格仔圖案。簡單來說,這桌子的設計就是想測試一下嬰兒對於高度(危險)的感覺。 工作人員找來了36名6至14個月大的嬰兒參加實驗。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將嬰兒放在桌子的中間,讓他們能夠選擇向哪個方向爬行。在實驗的第一部分,嬰兒的母親站在實心桌面的那邊,呼喚著嬰兒向著自己方向爬過來,結果有17名嬰兒果真聽著媽媽的指示,爬過實木桌面。 在實驗的另一部分,嬰兒的媽媽站在玻璃桌面一側,同樣呼喚著嬰兒。結果只有3名嬰兒願意爬過那玻璃桌面,爬到媽媽身邊。這嬰兒看見實木桌面和玻璃桌面有截然不同的反應,這說明:大部分參加實驗的嬰兒都已經有了深度知覺。但這代表這些嬰兒天生就有深度知覺嗎?這也不一定,因為這實驗的研究的對象年齡最少也有6個月大,他們剛出生至六個月期間,可能經歷了不少東西,讓他們訓練出深度知覺,而不一定是天生的。 那麼深度知覺是先天得來的,還是後天訓練出來的呢?根據SB 先生的例子,深度知覺應該是通過後天訓練出來的,因為如果這是先天的本能,他經手術後獲得光明後,就不會將身子危險地探出醫院大樓外看街上的車子。 事實上,對於深度知覺是先天形成的,還是後天訓練出來的,在心理學界還未有統一的答案,相信要經再深入的研究實驗,才能找出答案。大家對於這題目又有沒有甚麼特別的想法呢? 看不見的猩猩 在Christopher Chabris和 Daniel Simons的著作《看不見的猩猩》中,他們分享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們為實驗拍了一段影片,影片內容是一場藍球比賽。其中一隊球員穿著白色球衣,另一隊則穿著黑色球衣。參加者被告知的任務是留意影片中穿著白色球衣球員的傳球數目。實驗有趣之處是,工作人員在影片球賽中,安排了一位女士穿著扮猩猩的服飾在球場上走動,而且足足出現了9秒時間。大家想像一下,一隻猩猩狀的東西在球場上走動,這會是多麼引人注目的事。 實驗發現,在一萬多位看過影片的參加者中,只有一半人能夠發現到猩猩的存在。為甚麼會出現這情況呢?分析發現,原因和參加者在實驗中被委派的任務有關,他們把集中力高度集中在藍球比賽上,所以將在球場上經過的猩猩也留意不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035QRzHbc&t=1s 看不見的大猩猩:紅色加號實驗 有些人認為看不到的大猩猩實驗只是一個極端例子, 史提夫·莫斯特團隊於是又做了一個類似的心理學實驗,這實驗的過程盡量模仿「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他們將原本實驗中的球員改為白色和黑色字母,而那隻猩猩則由一個鮮艷的紅色加號代替。在實驗時,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記錄所有白色字母擊中指定窗戶的數目。 在實驗期間,一個紅色加號直線地穿過螢幕,特別一提的是,螢光幕上除了這個加號外,並沒有其他東西是紅色的,結果還是有30%的參加者從來沒有發現這個加號的存在。這個實驗回應了那些對「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的批評者,他們認為猩猩的深色造型和着黑色球衣的球員造型相似,才會被忽略。在這個實驗中,紅色加號和黑色字母形態和顏色截然不同,這個實驗在證明人們在專心做指定任務時,我們會將其他東西忽略。 這個實驗還有一個延伸的版本,在這個版本中,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同樣需要計算螢幕中白色字母擊中窗口的數目,而另一組參加者則在計算的同時,需要同時和朋友談電話。 結果發現,打電話的參加者和沒有打電話的參加者能夠計算的數目相若,也就是說,打電話並沒有影響參加者的計算能力。但沒有打電話的參加者只有30%沒有發現紅色加號經過螢幕,另一邊廂,一邊講電話的參加者則有90%人忽略了那紅色加號,這是十分值得我們關注的一點。這說明當我們駕車時講電話,也許不影響我們架車的能力,但卻會讓我們忽略駕車時周遭發生的突發情況,從而減低我們應變的能力,不少意外也是因此發生。 看不見的大猩猩:電單車實驗 當人們在將注意力專心在某事時,很容易會忽略身邊發生的其他事,縱然這些事可能影響深遠,以下是史提夫·莫斯特和羅伯特·亞斯圖進行的一個心理學實驗。他們首先邀請參加者登上一架「模擬駕駛器」,參加者就像駕駛着汽車一樣,他們需要依從着螢幕上藍色箭嘴方向前進。在實驗的過程中,參加者偶然會發現有些黃色箭嘴,但漸漸他們會將它們忽略。 突然之間,汽車來到了一個交叉路口,一架摩托車突然衝出,結果發現,如果摩托車是藍色的,幾乎所有參加者都能夠及時煞掣,避免了一次交通意外。但如果那架摩托車是黃色,那位駕駛摩托車的朋友並不太幸運,因為有36%的參加者會因為煞掣不及,撞向摩托車,而有部份參加者更加從來沒有嘗試過剎車。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專心進行某種工作時,我們很容易會忽略周遭發生的事物,也就是說,我們以為自己能夠看得到的東西遠比實際的少。 「打在郎身,痛在妾身」這句說話是對的 美國心理學家塔利亞·辛格(Tania...

【心理文章】權威性人格和從眾效應

1
上一章:”安慰劑效應” 下一章:”錯覺”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權威性人格和從眾效應 權威效應 有天,一位心理學家借用了一間公司的產品發佈會,進行一個心理實驗。首先,台下站滿着觀眾,他們都期待着新產品的發佈。在這時候,站在後台的心理學家用着老成的語調開始說:「我是這間公司的產品總監!今天,我要和大家宣佈,我們發明了一種新的氣體,能夠有安眠的作用。現在,工作人員會每人派大家一瓶這氣體,大家可以打開瓶蓋,輕抽一下,看看有沒有想睡覺的感覺。」 心理學家一邊說,工作人員一邊分發瓶子,結果,不少人都表示嗅了瓶內氣體後,都有昏昏欲睡的感覺。這時,心理學家走到台前說:「對不起!我欺騙了大家,這根本不是什麼安眠氣體,裏面裝的只是普通的空氣。」眾人聽到心理學家這樣說,嘖嘖稱奇,因為他們剛才嗅著瓶子的氣體,的確有點欲睡的感覺,但原來這只是普通的空氣。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心理學家解釋說:「大家剛才的行為明顯就是受到權威效應的影響,大家一開始聽到我是一位發明家,大家都相信了我接下來說的東西,影響了自己的潛意識,所以覺得這氣體有特別的功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管理的角度來說,權威性效應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領袖能夠利用自己的權威性,更容易說服下屬跟從自己的方向行事,做事會更加有效率。但壞處是,當領袖心懷不正,利用權威效應影響下屬,就會將自己的破壞力無限增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拉就是一個例子,希 延伸閱讀:科技可以犯錯,人們則不能! 服從權威的實驗 今天和大家分享心理學上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實驗,這是關於「服從權威的實驗」。當我們面對地位比自己強的人,我們會否不期然對於那人的說話言聽計從,即使對方提出的是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呢?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人,尤其是對於是非黑白十分明顯的事情,請你先看以下這個由米爾格蘭姆進行的實驗。 在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招來一批參加者,並對他們說這是一個關於「記憶和學習的科學研究」,在實驗過程中會利用一些懲罰去刺激並改善記憶力。在實驗中,參加者會充當「老師」的角色,他們需要在「學生」 (這些學生由工作人員扮演的 ) 答錯問題時,對學生加以電擊懲罰。而參加者和「學生」分別位於兩間房間,當中靠著通訊設備聯系著。而電擊的伏特會隨著答錯問題的次數而增加,當然學生因此受到的痛苦也會增加。 這裡特別一提的是,這些學生是由工作人員假扮的,他們將會受到的電擊懲罰也是假的,但他們會在實驗中假扮被電擊而受到的痛苦。 實驗主持人要求參加者需要在「學生」每次答錯問題後,對「學生」施加電擊,而且每次電擊的伏特會增加,直至學生不再回答錯誤為止。而主持人特別要求參加者必需要嚴格執行這懲罰制度,即使他們發現「學生」因為電擊受到多麼的痛苦。實驗開始了,參加者迎來一位五十多歲的學生,在實驗開始時,他先表達自己心臟有點毛病,但依然願意參加這實驗。在實驗開始不久,「學生」就開始犯上了錯誤,參加者也如主持人要求般,向「學生」施加電擊。隨著「學生」答錯的次數增加,電擊伏特不斷上升。以下為「學生」面對不同電擊的反應: 75伏特:「學生」開始發出一點不舒服的聲音,但參加者還是覺得沒有甚麼問題 150伏特:「學生」要求離開實驗; 180伏特:「學生」大叫自己無法再忍受這痛苦; 300伏特:「學生」表示自己希望馬上離開這實驗;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實驗的過程中,當主持人發現參加者有所猶豫時,就會跟他說:「實驗要求你繼續」或「你沒有選擇,請繼續。」這時「學生」甚至再強調自己心臟有毛病,希望馬上停止實驗。結果發現,超過65%的參加者對於「學生」施加了最高值的450伏特電擊,大部分人都沒有理會「學生」的哀求。這實驗的重要性在於,傳統的心理學家/普通人都會認為人們是有分析能力,當遇到不合理和不公義的事情時,人們就算未必能夠制止,也會懂得停止。但這實驗中,參加者面對一個心臟有毛病的「學生」,加上嚴格的實驗主持人,大部分人竟然會盲目聽從主持人的指令,對「學生」施加傷害,這實驗指出的正是這種盲目服從權威心理恐怖的地方。 羊群心理:毛毛蟲實驗 法國科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利用毛毛蟲做了一個關於羊群心理的實驗,他首先將一群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上,首尾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圈。然後法伯在其中一條毛毛蟲前放了一些它最喜歡吃的松葉,那毛毛蟲十分自然地吃了那些松葉。 過了幾分鐘,法伯又在那隻毛毛蟲前不遠處再放一些松葉,那毛毛蟲便開始追逐著那些松葉。有趣的是,法伯在實驗中只是給那隻特定的毛毛蟲松葉,但其他毛毛蟲竟然跟著那隻毛毛蟲一起動起來。法伯這個餵飼的動作只做了三次,但之後花瓶上的毛毛蟲竟然自動地沿著花瓶不斷打轉,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兩天、三天過去了,最後除了那條曾經得到餵飼的毛毛蟲外,其他都因為飢餓和疲勞致死。在眾多毛毛蟲中,只有一條吃到松葉,其他竟然漫無目的地跟著一起蠕動,這就是羊群心理。 ...

【心理文章】選擇和控制權的重要

1
上一章:”團隊” 下一章:”安慰劑效應”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選擇和控制權理論 關於控制慾的研究 在《哈佛幸福學》一書中提到一個關於控制慾的研究。首先,研究人員來到一間養老院,將老人家分為兩組。 然後,研究人員向每組老人家送上一盆盆栽。研究人員對其中一組老人家說:「這盆植物完全由你們照顧,澆水施肥等工作都由你們決定和控制。」研究人員稱這組老人家為「高控制組」。 研究人員然後對另一組老人家說:「這盆植物雖然送給你們,但你們不用打理,院內工作人員會代你們照顧。」這組被稱為「低控制組」。追蹤研究就這樣開展著,結果6個月後,低控制組中有30%老人家在期間去世,而高控制組則有15%老人家去世。 這反映老人家只要生活中有些寄托,由他們控制生活中的一些東西,對他們身心都會有正面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驗証實驗的結果,實驗還有另一部分,研究人員安排學生定期去探訪老人家。「高控制組」的老人能夠決定學生的探訪時間和見面時間的長短,「低控制組」則沒有這樣的權力。在研究後2個月後,工作人員發現,「高控制組」的老人比較快樂、健康和有活力。也許你會想,可能「高控制組」的老人本身就是這樣的呢?在研究結束後,「高控制組」有部分老人紛紛去世,研究人員推斷這些老人在研究結束後,頓然失去了控制權,人生就好像失去了寄托的樣子,這樣也直接影響了健康。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不確定的恐懼 研究人員招來一班參加者進行一個電擊實驗。參加者被分為兩組,分別是「高壓組」和「低壓組」,他們都需要分別接受20次電擊。針對高壓組的參加者,他們會連續接受20次高壓電擊,也就是說他們在實驗中經歷的全都是高壓電壓,而且他們一早已經被告知所承受的電擊都會屬於高壓電壓。 至於低壓組的參加者,他們會在實驗中接受17次和3次的低壓和高壓電擊,但他們無法知道下次的電擊會是「高壓」還是「低壓」。如果單從承受電壓的數量來說,高壓組參加者明顯承受較多較高的電壓。但透過實驗過程中的研究發現,低壓組參加者在實驗過程中遠遠比高壓組緊張,出現心跳加速和出汗的情況。原來低壓組的緊張源自他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雖然他們只有3次被高壓電擊的可能,但是他們不會知道這3次高壓電擊會在何時出現,於是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面對不確定性,會影響我們作出選擇 研究人員分別問參加者以下兩個情況: 如果你剛剛知道考試不合格,你會選擇去旅行嗎? 如果你剛剛知道考試合格,你會選擇去旅行嗎? 結果發現,無論考試合格與否,一樣有一半受訪者會選擇去旅行。 研究人員又問另一批參加者:「如果你們還未知道自己考試是否合格,你會選擇去旅行嗎?」結果發現不少受訪者都表示,希望等待考試成績公佈後才決定是否去旅行,即使有機會因此需要付出較貴的機票費用。 這結果十分有趣,對於已經知道考試結果的受訪者,無論他們是否合格,也有一半人表示會去旅行。那些考試合格的學生希望借旅行獎勵一下自己,那些不合格的人則希望透過旅行讓自己散散心。既然合格與否都有一半學生會選擇去旅行,但為甚麼他們在未知考試結果前,卻無法決定是否去旅行呢?答案是,對於未知考試結果的學生,他們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去支持自己去旅行的決定。如上面提到,「獎勵自己」和「讓自己散心」也是去旅行的理由。但當我們未知成績前,我們沒有辦法想出一個支持自己出行的理由,因此寧願付多一點錢,也不願意在現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選擇。 選擇真的令人更幸福? 經常聽人說:「有得揀總好過無得揀。」真的嗎?在外國一間大學就對這命題作出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是一班修讀黑白攝影課程的大學生。學生首先被要求拍攝12張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人物和風景照片,然後老師會和學生一對一授課,教導學生如何將照片沖曬出來。 當照片都沖曬出來後,老師跟同事說:「你可以挑選其中一張最喜歡的照片回家,其他照片則留在學校作為記錄。」研究有趣的地方是,有部分學生被告知當他們選定作品後,就不能再改變主意,這稱為無可逃避組。另一部分學生則被告知,就算拿著照片回到家中,他們還有數天時間可以考慮,如果他們改變主意,可以跟老師調換照片,這稱為可逃避組。 幾天後,老師讓學生填寫一份問卷,發現可逃避組學生對於自己選取的照片喜愛程度,遠不如無可逃避組的學生。值得留意的是,在挑選照片回家時,學生們都認為自己挑選了最好的照片,為甚麼喜好會在數天後出現如此的變化呢?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無可逃避組在拿了照片回家後,知道根本沒有再選擇和考慮的餘地,他們心態上早就接受了「這照片是最好的」,這信念沒有因為時間而動搖。相反,可逃避組學生就算回家後也能夠再挑選照片,甚至和老師更換照片,更多選擇顯然讓他們更加煩惱。 即時享受小禮物,還是忍耐等著大禮物? 著名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 和學生為了研究人們面對即時誘惑的控制能力,和對於未來發展的關系研究,並做了以下這個著名的心理實驗。 在實驗中,Walter請來一班四歲的小朋友,每位小朋友都被安排在一間獨立的房間中,房中只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一塊美味的餅乾和一個鈴鐺。工作人員跟小朋友說,如果他們想的話,可以隨時享用這塊美味的餅乾。如果他們拿不到桌上的餅乾時,他們甚至可以利用鈴鐺叫喚工作人員,由工作人員為他們取餅乾。這班小朋友同時被告知,如果他們能夠忍耐十五分鐘,先不享用桌上的餅乾,他們就會獲得更大的獎勵,就是兩塊美味的餅乾。 結果追蹤研究發現,能夠忍受桌上誘惑的小朋友都是因為能夠將注意力由桌上的餅乾轉移到其他地方,這反映他們有更強的自制力。實驗追蹤十多年後發現,擁有自制能力的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無論行為和智力都比較優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鳥籠效應 在1907年,哈佛大學教授詹姆斯剛退休,他的好朋友卡爾森送了一個鳥籠給他。詹姆斯就跟卡爾文森說:「我都不讓鳥的,為什麼送給我一個鳥籠呢?」卡爾森說:「你現在不養,並不代表你將來也不養,我敢打賭,很快你就會養鳥。」 詹姆斯聽得一頭霧水,但這畢竟是好朋友送給他的退休禮物,他只好收下,並放在家中客廳。其後,每一次有人探訪詹姆斯時,看到放於客廳的鳥籠,都會問:「你的雀鳥在哪裏呢?是不是死了?還是飛走了?」詹姆斯每一次都不厭其煩地回答說:「我從來都沒有養了過烏。」而那些客人聽到詹姆斯這樣的回答,都好像不相信的樣子,他們心想:「如果你不養鳥,為什麼會放一個空的鳥籠在這裏呢?」最後,詹姆士為了不用再解釋,就真的買了一隻鳥兒,放在鳥籠中。 大家覺得有趣嗎?詹姆斯本身沒有養過鳥兒,而且對養鳥沒有興趣,但卻為了家中一個空的鳥籠,最後決定買一隻鳥兒放進鳥籠中,這就是鳥籠效應。鳥籠效應的意思是,有時候我們思考會本末倒置,例如為了一個空的鳥籠買一隻從來沒有想過養的鳥;為了家中的一個空花瓶,定期花錢買一些鮮花回來。這些新買的東西或許是自己沒有興趣的,但為了滿足了鳥籠和花瓶,結果花了冤枉錢。 老實來說,這思維是基於人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因為有A,就要有B。但其實,我們只要將沒有用的鳥籠和花瓶拋棄,這樣我們就不用購買更多沒有用的東西。簡單來說,要解決鳥籠效應,我們就要用逆反思維。如果我們對養鳥沒有興趣,當別人問我們為什麼鳥籠裏沒有鳥時,也許將鳥籠拋棄是我們回答的最好方法。 獎勵和報酬不是萬能的 作為管理者,我們經常要考慮如何鼓勵團隊向着目標努力,不少管理者直向的分析是,給予獎勵和回報也許是鼓勵團隊努力的最好方法,但真的嗎? 在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就進行了一個心理實驗,以便了解報酬是否鼓勵團隊的萬靈丹。首先,他將實驗參加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為對照組。針對其中一組成員,工作人員將實驗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參加者需要自己解決一些難題,成功後不會給予任何獎勵。到了第二階段,參加者需要自己解決一些難題,如果成功解決就會獲得一美金的報酬。到了第三階段,這是參加者的自由時間,參加者可以選擇繼續解決難題,也可以選擇進行其他的活動,而即使參加者成功解題,也不會得到任何的報酬。 結果發現,那些曾經在第二階段中因為解題而獲得獎勵的參加者,到了第三階段,就會失去解決難題的興趣。而對照組的參加者,他們由頭到尾都沒有因為解決難題而得到任何報酬,他們反而在第三階段依然能夠維持着解題的興趣。這個實驗說明,給予報酬並不是萬能的,有時候,我們因為完成了某事而得到報酬,我們就會期盼未來完成相同的事時,也會獲得報酬。但如果我們發現,未來做相同的事時,並沒有報酬,我們同時也會失去了工作的動力。這也告訴我們,當我們工作時,我們必須要由心而發,對工作產生興趣,否則我們只是為了物質報酬而努力,這樣工作效率一定不會高,因為我們只是金錢的奴隸。 布里丹毛驢效應 布里丹是一位巴黎的大學哲學教授,他養了一隻驢子,他每天都會到市集買草料給驢子吃。有一天,買草的商人多送了一堆草給布里丹。由於布里丹是一位哲學家,他看到手上的兩束草,他就決定做一個實驗。他回到家中,就將驢子帶到花園中間,然後左驢子的左右方各放了一束數量相同的草,而且距離也是一樣的,他想觀察驢子會先吃那一對草。 等了一段時間,驢子還是沒有任何動靜,他先是看看左邊的草堆,然後又看看右邊的草堆,好像有選擇困難症的樣子。結果待了一整天,這隻驢子還是沒有選擇好該吃那束草。布里丹覺得十分奇怪,因為這隻驢子平時食量十分好,為什麼今天給牠兩堆草,牠反而不進食呢? 最後,布里丹悟出了一個道理,由於平日沒有選擇,驢子只能進食布里丹買給他的草。但是今天牠他突然有兩堆草作為選擇,兩堆草對牠來說是一模一樣的,於是他頓然產生了選擇困難症。這個事例告訴我們,選擇不是越多越好的,有時候選擇越多,反而會令我們無所適從。 多選擇,越難抉擇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經作了一個十分著名的研究。 主持人先讓參加者想像一個情境。 【情景一】如果你想買一部mp3機,剛巧在商店發現一款Sony mp3機正在做特價,只要$4399,比原價平很多,你會怎樣辦呢? 馬上購買那部Sony mp3機; 先看看其他品牌的mp3機; 【情景二】然後主持人再問參加者,你同樣想買一部mp3機,但你在商店除了發現Sony...

【心理文章】團隊

1
上一章:”心理價格預期” 下一章:“選擇和控制權的重要”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團隊議題理論 「我們」和「你們」的分別 美國著名學者尤查·本科勒(Yochai Benkler) 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針對上面題目進行了一系列心理學實驗。工作人員分別邀請支持希拉里和支持奧巴馬的民主黨員一起參加一個奉獻遊戲。在遊戲中,參加者需要決定願意為其他參加者奉獻多少金錢,結果發現參加者會願意為其他支持同一位總統候選人的參加者奉獻更多錢,反之亦然。 工作人員在民主黨召開大會之前又進行了一次相同的實驗,得出的結果一樣。接下來,民主黨決定統一戰線,推舉奧巴馬為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接着,工作人員又再一次進行相同的實驗,奇妙的東西出現了,原本支持希拉里的參加者和奧巴馬的支持者都放下成見,他們都願意為對方的支持者奉獻相同金額。作為民主黨黨員,民主黨內再沒有兩個派別,沒有「你們」和「我們」的分別,他們都齊心一致支持奧巴馬,現在他們唯一的對手變成了「共和黨」。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如果在團隊中分「你們」和「我們」,將會製造團隊分化。但如果我們能夠將團隊所有成員立場一致,向着目標進發,大家願意為團隊付出的東西將會更多。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找出真兇的最佳方法 心理學家凱瑟琳.菲利普斯(Katherine Phillip)、凱蒂.利耶奎斯(Katie Liljenquist)和瑪格麗特.尼爾 (Margaret Neale) 在一次實驗中,想了解團隊多樣化對於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在實驗時,他們分別邀請了兩組學生,每組四人討論一單謀殺案,他們需要透過証人的陳述、不在場証明等証據,討論並推斷出在三位疑兇中誰是兇手。特別的地方是,其中一組學生成員都是互相認識的,而且是朋友。另一組學生當中則有三位是朋友,另一位是陌生人。 結果發現,有陌生人的小組能夠找出真兇的成功率有75%,而全部由朋友組成的小組成功率只有54%。為甚麼會這樣呢?原來當小組內的成員都是朋友,大家討論時都會比較輕鬆,而且同聲同氣,很容易就會忽略案中一些關鍵位。相反如果小組中有陌生人,組內成員之間的互相依賴性就會大為減低,大家都會盡量將自己觀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整個小組的生產力得以提高。 群體極化 ( Group polarization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在群體中進行決策時,相對單獨決策時,得出來的決策往往會更加極端,原因如下: 由於有其他成員一起分擔風險,大家都偏向更加大膽和冒險; 不同成員對於某些議題有一致性的大方向,例如:我們都不同意這個商業點子,但背後可以有著不同的原因,當我們聽到其他成員的意見後,由於大方向是一致的,更多的點子強化了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立場會變得更加堅定; 部分人喜歡在群體中擔當比較突出的角色,既然如此,他們的想法就要更加突出,比其他人的想法極端,以吸引其他人的注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群體極化的例子,一些領袖更加會善用群體極化的特點引導民眾思維,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例如一些恐怖主義組織就是利用民眾群體極化特性,在人們間播種著對其他國家仇恨的種子,並讓它們在人們之間不斷發酵,最後讓人們產生出極端思維。這也許能夠解釋為甚麼恐怖份子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發動恐怖襲擊。然而,如果群體極化用在正義的方面也有它的好處,它能讓團隊成員更加團結,大家願意想出更加突格的點子,團隊能夠做出的事將會更加偉大。 幫助實驗 你會樂於助人嗎? 這是一條十分簡單的問題,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認為自己是一位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不過在心理學上,人們是否會樂於助人,很有可能取決於當時附近是否只有自己—人,還是有其他人存在。 社會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貝特(Richard Nisbett)和他的學生尤金.博吉達(Eugene Borgida)就對此在密歇根大學作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在實驗中,工作人員安排參加者分別進入一間獨立的房間,房間裡面有一支咪高風。工作人員指示參加者順序利用咪高風向其他參加者講述自己的生活和煩惱,特別的地方是,每次只有一位參加者能透過咪高風說話,這時其他人的咪高風就會自動關掉。這就是說,參加者之間是不能互相實時溝通和交流的,但他們卻知道其他參加者的存在。 研究人員在參加者中安插了一位「自己人」,他正是實驗的重心。當輪到他分享時,他說自己很難適應在紐約的生活,還說自己在緊張的時候會很容易抽搐。接著其他參加者也繼續順序說下去,當再輪到那位「自己人」說話時,他的語調變得更加緊張和顫抖,他說自己很緊張,希望有人能夠幫助他,他最後幾句是這樣說的:「有沒有人能夠救我呢,我就死了,我要死了……」然後他就再沒有發出聲音。這時下一位參加者的咪高風就打開了,其他參加者再沒有機會聽到「自己人」發出的叫聲。 大家猜一猜有幾多位參加者會主動為「自己人」提供協助呢?結果是,在15位參加者中,有3個人馬上對請求作出反應,有6位沒有作出回應,另外還有5位參加者只有在「自己人」語調出現明顯變化時才伸出援手。研究人員問大多數參加者為甚麼沒有馬上主動提供協助呢?他們表示因為知道有其他參加者的存在,他們認為其他參加者應該早就提出援手了,所以就沒有主動幫忙,研究人員稱這為「責任分散效應」。 ...

【心理文章】心理價格預期

2
上一章:” 責任分散效應” (旁觀者效應)  下一章:”團隊”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心理價格預期理論 心理價格預期調查 同一樣的產品,在不同的地方出售,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顧客願意付出的價錢也會有很大的分別。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一個針對就讀工商管理碩士生的消費調查。 調查人員向受訪者問以下2條問題,2條問題的差異用括號表示著。 「在炎炎夏日,你躺在沙灘上,只有冰水可以喝。這時你在想,如果現在可以飲一瓶十分喜愛品牌的啤酒就好了。在這個時候,躺在你旁邊的朋友站起來,正要到附近打電話,他表示能夠幫你去買一支啤酒回來。 在海灘附近只有一個賣啤酒的地方,就是(一間高級的度假酒店) 【一間小小的雜貨店】你朋友決定和你玩一個遊戲:「由於這裡只有那個賣啤酒的地方,那裡的酒可能會賣得很貴,但我待回不會告訴你那裡的酒賣多少錢,也就是說你沒有講價的可能。你現在告訴我,你願意為那瓶啤酒付出多少錢,如果那裡的售價比你預期的便宜,我就會幫你買回來,否則你還是乖乖的喝冰水吧!」 結果發現,受訪者平均願意在度假酒店付出7.25美金買一瓶啤酒,而只願意在雜貨店付出$4.10美元。這情況出現是因為人們對於酒店和雜貨店心理預期的不同,大部分人認為酒店比較高檔次,縱然在酒店和雜貨店售出的啤酒是一樣的,而且對於受訪者的享受是沒有分別的(因為他們只是待在沙灘上,不會享受到酒店奢華的服務),顧客還是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人類的心理想法的確十分有趣,不少商戶就是利用人們這種心理,將店鋪裝潢得華麗一些,增加顧客對產品的價格心理預期,顧客也樂於接受。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心理帳戶實驗 (1) :演出實驗 1981年,普林斯頓大學心理教授Dan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 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公佈他們研究人們在判策過程中的心理規律,他們曾經作了以下實驗。 首先,他們請來一班實驗參加者,讓他們分析如果遇到以下問題的應對方法: 情景1:參加者打算去劇院看表演,表演票價是 $10美金。但當參加者到達劇院時,發現不見了口袋裡的一張$10美元鈔票,參加者還會選擇繼續買票看表演嗎? 情景2:參加者打算去劇場看表演,並且已經買了表演的門票。但當參加者到達劇院時,發現自己口袋裡的門票不見了,參加者會選擇再買一張門票看表演嗎? 結果發現,在情景1中,在183名受訪者中有88%參加者表示會繼續購買門票看表演。在情景2中,在200名受訪者中則只有46%參加者表示會再買一張門票。更有趣的是,如果客觀分析,無論情景1和情景2,最後參加者都需要付出$20美金才能欣賞表演,但為甚麼兩個情景中參加者的選擇分別會那麼大呢? 根據Danniel的分析,情景1的參加者將門票的開支和口袋裡面的$10鈔票分開考慮,兩者並無關系,所以丟了鈔票,還是會看表演。但情景2則不同,因為參加者已經將那 $10購買了門票,兩者已經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門票丟了,參加者也不願意額外付$10看表演。 心理帳戶實驗 (2) :你會接受手術嗎? 在1981年,普林斯頓大學心理教授Danniel Kahneman針對人們在判策過程中的心理規律,作出了以下這個實驗。 他們請來一班實驗參加者,讓他們分析如果遇到以下問題的應對方法: 情景1:假如參加者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醫生建議他們做一個大手術,而醫生指出在100名接受這手術的病人中,5年後會有90人健康地生活下去; 情景2:假如參加者患有嚴重的心臟病,醫生建議他們做一個大手術,而醫生指出在100名接受這手術的病人中,5年後會有10人因為併發症死去; 實驗結果發現,情景1中的病人較願意進行手術,情景2則相反。有趣的是,無論情景1和情景2,手術的死亡率都是一樣的,不過對參加者卻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心理感覺。主要原因是,情景1中醫生主動提起的是手術的存活率,這是正面的訊息。而情景2,醫生則提到手術有可能引致的死亡率,這是負面的資訊,難怪病人卻步。 不一樣的五百元 情景一:節日大優惠來到了,你打算買一部手提電話,你在商場中見到一部心儀的手提電話,售價為$3000。正當你去付錢的時候,你同行的朋友說:「我知道距離這裡半小時路程的一間商店、只售$2500。」你會為了$500 而去較遠的商店購買嗎? 情景二:你打算買一部電視,它的售價是...

【心理文章】博奕與合作 ( Game Theory)

1
上一章:” 對比效應” 下一章:” 責任分散效應” (旁觀者效應)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博奕與合作 ( Game Theory) 囚徒的困境 在博奕學中,有個著名的例子名為「囚徒的困境」,是由梅里爾.弗勒德(Marrill Flood) 和梅爾文.德雷希爾 ( Melvin Dresher) 提出的。 警方拘捕甲、乙兩名嫌疑犯,由於沒有足夠証據馬上將兩人定罪,於是就將兩人分開查問,並給嫌疑犯以下的選項: A:如果你認罪並指証對方,對方則保持沉默的話,你會獲得釋放,另一人就會被判十年監; B:如果兩人都保持沉默,兩人都會被判半年監; C:如果兩人互相指証,兩人都會被判監五年; 大家想像一下,對於兩位嫌疑犯來說,他們最好的結果是兩人都保持沉默,警察由於沒有足夠証據指控他們,每人只需坐半年監,即這是對兩人最有好處的方案。但事情往往不會那麼簡單,因為兩人被關在不同的房間中,互相不能溝通,他們擔心如果自己保持沉默,而對方指証自己的話,自己有可能要坐十年監。為了安全計,他們很可能先下手為強先指証對方,因為就算對方同時指証自己,最多也是坐五年監(比十年為少) 。 囚徒的困境告訴我們,在資訊不流通的情況下,人們作出的選擇有可能會出現博奕,引致選擇和整體最佳利益有所出入,所以當我們決策時,應該盡量先確保我們和伙伴的資訊流通,減低因為擔心而引致的理性「錯誤」決定。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公平性對於博弈遊戲的影響 阿明·福爾克、厄恩斯特·費爾和俄斯·菲爾巴徹針對博弈遊戲進行了一個心理學實驗,首先他們將參加者分為兩組,然後給第一組參加者兩個選項,分別是和另一位參加者「五五分配」和「八二分配」利潤。而第二組參加者得到的選項分別是「八二分配」或「二八分配」。簡單來說,第一組參加者能夠選擇公平分配利潤,即五五分配。但第二組參加者無論作出如何選擇,都會有其中一人獲得較少。結果發現,第二組參加姐普遍會選擇「二八分配」,自己得到兩成,對方得到八成,也就是說寧願自己利益受損,讓別人得益。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結果,當人們知道接下來的選擇會讓其中一方損失,人們普遍會甘心受傷害的是自己,這實驗也告訴我們,人類不一定是自私的。 心理學家塔利亞·辛格Tania Singer針對博弈遊戲進行了另一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她將參加者分為兩組,第一位參加者能夠選擇是否和第二位參加者合作。當然,如果第一位參加者已表明不合作,第二位參加者也必定不會合作。但如果第一位參加者選擇合作,第二位參加者便能選擇合作或不合作。最好的情況當然是兩位參加者都願意互相合作,但如果第二位參加者比較自私,他在第一位參加者選擇合作後,自己決定不合作,他就能夠得到最多的利益,而第一位參加者則會損失慘重。 這實驗中還加設了重要的一環,就是其中一部分第二位參加者是能夠自己決定是否合作,有部份參加者則沒有決定權,他們需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示決定是否和第一位參加者合作。事後,工作人員讓參加者參看剛才和他們一起玩遊戲的參加者照片,並詢問他們是否認得對方,再問他們覺得對方可愛的程度。結果發現,如果第一位參加者發現第二位參加者能夠自我控制是否合作,而作出合作的決定,他們普遍對對方的面容會有較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對方不合作,或者他們作出的決定不是由心而發的,對他們的印象則會較模糊。 這兩個實驗是有關聯性的,這證明人們對於其他人有憐憫的心,在選擇的過程中如果讓別人受害,不少人會寧願自己承受這個害處,讓別人得益。當自己受害時,我們也會分析對方是否故意傷害自己,如果對方也是為勢所逼,不少人也會選擇原諒對方。 從博弈遊戲中看公平 瑞士經濟學家恩斯特·費爾(Ernst...

【心理文章】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

2
上一章:”破窗理論” 下一章:” 博奕與合作”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 對比效應:著名的啤酒實驗 在我們日常作出選擇的過程中,不知不覺間會被自己心理因素所影響,作出一些看似矛盾的決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由美國杜克大學喬·胡博教授(Joel Huber)在1982年做的一個實驗。在實驗中,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個小組。 首先,工作人員要求第一組參加者在以下兩款啤酒中作出選擇: 第一款啤酒:售價2.6美元,品酒員認為這酒有70分 第二款啤酒:售價1.8美元,品酒員認為這酒有50分 評分較高的啤酒,售價較貴,這十分合理。結果有57%的人選擇了第一款啤酒,而有43%參加者選擇了第二款啤酒。 接着,工作人員要求第二組參加者在以下三款啤酒中作出選擇: 第一款啤酒:售價2.6美元,品酒員認為這酒有70分 第二款啤酒:售價1.8美元,品酒員認為這酒有50分 第三款啤酒:售價1.8美元,品酒員認為這酒有40分 大家不妨猜想一下參加者會如何選擇。結果,有63%的人選擇了第二款啤酒,相對第一組參加者,這數字足足了增加20% !由於參加者是被隨機分配在兩個小組內的,理論上他們選擇應該是一致的,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分歧呢?在第一組中,由於參加者只有兩個選擇,價格較高但同時有質素的啤酒和質素較差但較便宜的啤酒,由於沒有其他酒作為對比參考,參加者只好按照自己對於質素的喜好和價錢的敏感度作出選擇。 而第二組實驗中,出現選擇分歧的關鍵就在第三款的啤酒出現,由於第三款啤酒售價和第二款啤酒一樣,但它的質素卻低10%,對於消費者來說,第三種啤酒明顯比第二種啤酒差,於是他們選擇第二種啤酒的誘因就大為增加。 這個心理現象稱為對比效應,當我們在兩個選擇中加入第三個類似的選擇,這很可能會引導消費者作出某個方向的選擇。下一次,我們會討論商人如何利用對比效應,引導消費者作出自己最希望達到的結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對比效應:《美國經濟學人》雜誌實驗 美國著名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里Dan Ariely 教授曾經利用《經濟學人》雜誌作了一個對比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參加者被分為兩組。第一組參加者要求在兩個訂閱《經濟學人》雜誌的方案中,選擇其一。 第一個方案:電子版: 59美元 第二個方案:實體版加電子版: 125美元 第二個方案比第一個方案多了實體版,而價錢則貴出了$66 ,參加者需要考慮是否值得多付$66以換取一本實體書。結果有68%的參加者最終選擇了只購買電子版,這選擇的原因可能是現在是網絡世界的年代,既有網上版,實體書也許變得不太重要。 接着,工作人員要求第二組參加者在以下三個訂購方案中作出選擇: 第一個方案:電子版: 59美元 第二個方案:實體版加電子版: 125美金 第三個方案:實體版: 125美金 在這個組別中,工作人員加入了125美金實體版的方案,也許你會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第二個方案和第三個方案價錢是一樣呢?其實這就是影響實驗結果關鍵之處。結果發現,沒有任何參加者會選擇第三個選擇,但有84%參加者選擇方案二,只有16%人選擇方案一。 聰明的讀者馬上會看出第一組參加者和第二細參加者選擇矛盾之處,第一組參加者認為電子版比較便宜,故此大部份參加者都會選擇只購買電子版。但在第二組參加者中,卻有84%人願意購買較昂貴的電子版加上實體版組合。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就在於第三個方案,工作人員當然預計沒有參加者會選擇第三個方案(即$125只有實體版),但有了這個選擇,就能夠顯出第二個方案優惠之處,吸引了參加者選擇這個方案。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明白到人們的選擇其實是十分主觀的,我們只要在制定策略時多加點功夫,就能夠引導他們向着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前去。 對比效應:數花瓣小女孩 在1964年美國總統大選,代表民主黨出戰的候選人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團隊製作了一個十分有感染力的廣告,廣告中一位小女孩正拿着一朵鮮花,她一邊數着:「一、二、三......」一邊用手將花瓣一片一片地摘下來並丟在地上。當小女孩數到十的時候,廣告中出現一把男聲,說道:「十、九、八、...」直至數到零的時候,廣告畫面變成了一個巨大核彈爆發的場景。小女孩的天真無邪,和導彈爆發的殘酷畫面形成強烈對比,這也是約翰遜想觀眾得到的感覺,他借此廣告提醒選民競爭對手貝利.戈德沃特Barry Goldwater...

【心理文章】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1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1982年由美國威爾森(James Q. Wilson)和凱林(George L. Kelling)這兩位犯罪學家提出了破窗理論。 破窗理論是指如果在一座大廈中,其中一個窗子損壞了, 而又沒有人作出及時修補,其他人便會覺得這地區是無人管理的, 從而引發更多人打破其他窗子。這理論告訴我們的是, 任何不良的行為都是有傳播性的, 如果不加以制止, 便會縱容更多的人做出這不良的行為。 為了証明破窗理論的存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找來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 他把其中一輛放在帕羅阿爾托的中產社區, 另一輛車子則放在治安相對混亂的紐約布朗克斯社區. 然後 ,他把停在紐約布朗克斯社區車子的車牌和車頂拆去,結果不用一天, 停在布朗克斯社區的車子已經被偷去。相反, 停在帕羅阿爾托中產社區的車子經過一星期依然完好無缺。然後,菲利普再把停在帕羅阿爾托的車子的玻璃打碎. 結果令人驚訝的是,車子不用一小時已經被人偷去了。 ...

【心理文章】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0
上一章:”錨定效應“ 下一章:”破窗理論”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稟賦效應」及「虧避風險理論」 稟賦效應 在《錯誤的行為》一書,作者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ter ) 曾經在課堂上做了以下這個研究。首先,他告訴同學:「一位五十歲的美國公民,一年中面臨的死亡風險大約是0.4%」,接著再問同學以下這兩個問題: 情境一:假設你來上這堂課,你有機會接觸到一種罕見的致命疾病。如果染上這種病,你會在下周無痛的情況下死去,而你患病的機會是千分之一。我們只有一支應付這疾病的解藥,這解藥會賣給出價最高的同學。當你服用了解藥,你因為參加課堂而死亡風險會減至零,你會願意付出多少錢購買這解藥呢? 情境二:學校醫院的研究人員正研究​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他們需要招募一班志願者。志願者的工作十分簡單,只需要走進房間待五分鐘,而因此患病的機率為千分之一。如果不幸患上這病,志願者會在第二周內無痛地去世。如果你參加這項研究,你會向研究人員收取多少錢的報酬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簡單來說,情境一中,如果你願意付出金錢,你因為上課的死亡風險會減低0.1%,而在情境二中,你因為參加研究的死亡風險則會增加0.1%。大家猜一猜受訪者對於上面兩個情景的答案會有甚麼不同呢?其中一位受訪者,表示他願意在情境一中付出2000美金作為購買解藥。而在情境二中,他表示工作人員需要付出50萬美金,他才願意參加研究。而其他受訪者的答案都是各有不同的,但他們答案的規律都和剛才那位參加者一樣。他們在情景一中願意付出的金錢遠比情景二金額少。為甚麼會這樣呢?明明情景一和情景二當中用金錢表達的死亡風險都是一樣的(0.1%),為甚麼人們認為它們價值會相差那麼大呢? 這和「稟賦效應」有關。「稟賦效應」是指當人們擁有一樣東西時,他們總會高估這樣東西的價值,當你需要放棄這東西時,你期望你能夠得到更多的補償。以上面實驗來說,情境二中,參加者需要因為實驗負擔多0.1%的死亡風險,這意味需要放棄0.1%的生存機會,人們對這風險定價自然較高。相反在情境一中,那解藥雖然能夠減低0.1%的死亡機率,但這對於參加者來說是額外的(不是本身擁有的),人們願意付出的金錢就較少。 稟賦效應:巧克力實驗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的經濟學家傑克·奈奇教授Jack Knetsch 曾經作了一個實驗,他將參加者隨機分為三組,第一組的參加者首先得到一個咖啡杯,第二組參加者得到一塊巧克力,而第三組參加者則能自由選擇要咖啡杯還是巧克力,當中有56%的參加者選擇了咖啡杯,餘下44%參加者選擇了巧克力,這說明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參加者選擇咖啡杯和巧克力的熱愛程度是差不多的。 接下來,工作人員詢問第一組的參加者是否願意放棄咖啡杯,以換取巧克力,結果只有11%的人願意。工作人員又詢問第二組的參加者是否願意放棄巧克力,以換取咖啡杯,結果只有10%的人願意交換。大家覺得有趣嗎?在第三組(對照組),參加者對於咖啡杯和巧克力熱愛程度是相約的,但當他們本身已經擁有某物品時,他們會不期然對自己手上的產品產生喜愛,認為自己的產品比其他東西好,不願意以放棄為前提和其他人交換。 不少商人利用消費者這種心理制定策略,例如退貨機制:當我們購買某產品後,如果不喜歡的話,能夠於30天內免費退換。商家就是認為消費者在購買某產品後,就會對產品產生感情,退貨的機率較低,所以願意提出這看似「洩底」的策略,讓消費者放心購買,以刺激消費意欲。 稟賦效應:籃球賽門票實驗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教授丹·艾瑞里團隊曾經進行了一個關於稟賦效應的心理實驗,一場著名的籃球賽正要舉行,不少學生都希望親身能夠買到籃球賽的門票,一睹球星風采。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場熱門球賽的門票總是供不應求的,有人歡喜有人愁,工作實驗人員想知道,那些有幸買到門票的朋友,是否會產生稟賦效應,即是如果自己擁有了某產品,自己對於這產品價值評估,會遠高於其他人評估的價值。簡單來說,自己覺得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不願輕易放棄。 在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預先取得了獲得門票的學生名單,和一些希望得到門票但不成功的學生名單。他們首先致電給那些沒有得到門票的學生,詢問他們願意付出多少價錢以取得門票,結果,他們平均願意付出的最高價格是175美金。接着,工作人員又詢問那些已經擁有門票的學生,他們願意以多少價格將門票賣給其他人,他們的平均出價是2400美金,大家可以從此看到稟賦效應的確存在,那些擁有門票的學生和沒有門票的學生對門票的價值評估足足相差了14倍!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心理文章】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1
上一章:”思考系統1 vs 思考系統2″ 下一章:”稟賦效應” 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錨定效應:設計考試的藝術 在《錯誤的行為》中,作者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ter ) 分享了一個親身經驗。理查德是一位經濟學老師,有次將班內的學生按著學習進度分為三組,以便針對不同能力學生提供最適切的照顧,這三組學生分別是: 熟練組:完全能夠掌握課程進度的資優生; 中等生:能夠掌握課程中基本概念的學生; 落後生:未能追上課程進度的學生; 為了分別同學不同的資質,理查德決定在期中考試下功夫,他故意在試卷中設定部分問題是特別難的,只有熟練組的同學才能答對。理查德在考試中的目的達到了,他終於知道不同學生的吸收程度,但這考試卻引起了學生對他的不滿。為甚麼呢?原來由於試卷有部分問題太難,大部分學生都不懂回答,結果班內學生的平均分只有72分。然而,理查德也已經跟學生們解釋,學校考試是以平均分作為等級劃分依據,也就是說學生的評級不會因為分數較低而影響他們的評分,學生顯然不太接受這解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剛才提到,理查德這樣設定試卷的原因是為了分辨學生的能力,他不願因為學生的不滿而放棄這重點,同時他也需要關顧學生的感受,他終於想出了一個方法。他將試卷的總分由100分提升至137分,結果學生的不滿程度果然消失了。在100分的試卷中取得72分,其實和137分中取得96分比例是差不多的,但學生的感覺則截然不同。原因是受到「錨定效應」的影響,一般學校的試卷都是以100分為滿分的,學生的感覺是越接近100分,成績就越好,反之亦然。當理查德提高了試卷的分數至137分,學生輕輕鬆鬆就能獲得90多分,他們自然會滿意自己的成續。當然如果醒目的同學按比例計算自己分數在100分試卷中的成績,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成績實際沒有想像的好。理查德也顧慮到這點,他故意將試卷總分定為137分,就是為了增加同學將分數轉化為100分為基礎的難度。 錨定效應:你認為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佔的比例是多少百分比呢? 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經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做了—個關於人們思考方法的實驗,他們要証明的是,人們在思考過程中往往會在周遭找一些事物為錨,這個錨會直接影響他們回答問題的答案。 研究人員制作了一個經改裝的幸運輪盤,雖然上面刻有0至100的號碼,但當轉動輪盤時,指針只會停在10和65兩個號碼上。研究人員先讓參加者記錄下指針停下來的數字,然後再問他們以下問題: 「你認為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佔的比例是多少百分比呢?」 老實來說,轉動幸運輪盤和上面這問題一點關系也沒有,不能為參加者提供任何答案提示。真的嗎?實驗發現,在輪盤看到10和65的參加者,他們對問題的平均估值為25%和45%,也就是說他們的答案和剛才看到輪盤的數字是比較接近的!為甚麼會這樣呢?剛才不是說輪盤和非州國家數目沒有任何關系的嗎?研究人員發現,因為參加者對於問題的答案完全沒有概念,他們為了回答問題,只能靠估計。他們為了盡可能讓自己的估計看起來更有根據,於是就想起剛才輪盤看到的數字,從而推斷出答案,這就是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第一印象最重要 上次,我們分享過巜怪誕行為學》作者 丹·艾瑞利進行的一個關於於錨定效應實驗,今次文章是這個實驗的延續篇,所以如果未看上篇文章的朋友,建議先看以下連結: 在實驗的第二階段,工作人員分別讓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參加者再聆聽一段噪音,然後分別對不同的參加者說:「現在假設給你50美分,你願意再聽一次嗎?」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利用電腦回答「是」或「否」。聰明的讀者必定知道,那50美金是工作人員為參加者設定的另一個「錨」。 接着,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在電腦中輸入自己如果需要聆聽噪音而希望得到的最低報酬。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10美分組)希望得到的最低報酬比第二組參加者( 90美分組)的低得多。這實驗說明,人們每對第一個「錨」的印象最深,對於商家來說,我們在定價的第一步必須十分小心,因為這會對消費者產生很大的影響。 錨定效應:嘈音值幾多錢 丹·艾瑞利為了研究錨定效應對人們作出決定的影響,進行了一個相關的實驗。 在實驗中,工作人員準備了3段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的噪音,然後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他們讓參加者坐在電腦屏幕前,並戴上耳機,電腦屏幕上顯示:「你們很快就會聽到一段讓你們感到不舒服的嘈音,我們這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參加者對這些嘈音的討厭程度。」當第一組參加者聆聽完噪音後,電腦屏幕就會出現以下字句:「假設我們想你再聽一次噪音,並會給你10美分作為報酬,你們會願意嗎?」 對於第二組參加者,基本上實驗流程也是一樣,但當參加者聽完噪音後,電腦屏幕就會出現以下字句:「假設我們想你們再聽一次噪音,並會給你90美分報酬,你們會願意嗎?」 兩組參加者能夠自由選擇是否願意接受這個條件。接著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提出他們最低限度想得到的報酬。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即我們告知將會額外給10美分以聆聽多一次噪音)表示最低限度希望得到的報酬平均值是33美分。而第二組參加者(即我們告知將會有額外給90美分以聆聽多一次噪音)表示最低限度希望得到的平均報酬是73美分,這數字比第一組參加者的平均值相差兩倍!由於兩組參加者是隨機組成的,這差異明顯是受到錨定效應所影響。 (adsbygoogle...

【寰宇奇聞錄】一間豪宅只值三張機票?

0
這單奇聞發生於1948年的上海,當時有一戶富有人家因為急事要離開上海,搬至南方。老實來說,這戶人家在上海本來生活不錯,有一間豪宅。但這家人由於某些原因,希望能夠盡快離開上海,於是他們就刊登廣告出售房間,很快有一買家表示對房子有興趣,於是就查詢價錢。屋主就開出價錢為四萬元,買家覺得價錢合理,就同意購入,並詢問業主何時能夠交樓。這時業主說:「我需要購買一家的機票離開上海,才能將房子交給你,但奈何現在機票難求,所以看來你要等一回。」這時買家笑一笑說:「這就容易辦,因為我本身是飛機師,我能夠為你購買機票。」業主聽到就十分開心,就問買家說:「現在一張機票大約幾多錢。」買家說:「大約一萬元吧!」結果,買家就為業主買了三張機票,而這三張機票的價值就幾乎等於房子的售價,其他人聽到這事都嘖嘖稱奇。老實來說,從這事可見這位屋主真的有十分緊急的情況急於離離開上海,否則也不會如此賤賣資產,一間豪宅只售出三張機票的價錢!不過,大家不要忽略,這事發生於1948年,這是航空還不普及的年代,一張機票的價值十分高,機票是稀有物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寰宇奇聞錄】幾百名德國人離奇失蹤/湖南老人失戀去練仙?

0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奇聞發生在1946年,當時二戰剛剛結束,國際關係仍然緊張,一片刀光劍影。德國經過希特拉的瘋狂領導,陷入嚴重的蕭條。話說在當年三月,德國柏林經常會出現離奇失蹤事件,人數多達數百人。根據調查人員發現,這些失蹤的人案情有着類似的地方。當局公布其中一單失蹤案件,事件涉及兩位德國警員,當時他們接報有一單位發生事故,於是他們身穿警察制服來到現場,從此便失去聯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事後,其他警察來到報案單位,尋找失蹤警察的下落,但發現屋內居住的人和報案紀錄不符,究竟是誰人報案?那些失蹤的警員又去了那裡呢?這些問題成為了當時不解的謎團。由於失蹤人口越來越多,引起當局的關注,當局甚至懷疑這些失蹤的案件背後涉及當時緊張的國際局勢,社會陷入驚慌之中,因為大家都害怕自己將會成為下一位失蹤案件的受害者。 第二件要和大家分享的失蹤事件發生於1948年的中國湖南,有一位72歲的理髮師結識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少女,並發展成為情侶。但經過一輪熱戀後,女生移情別戀,這位理髮師深受打擊,從此失蹤。當人們發現理髮師失蹤後,便開始找尋理髮師的蹤影。經過一輪搜索,有一些人表示,曾經看見理髮師走進深山一個山洞後,便沒有再出來。於是,他朋友便手持火把,走進山洞中,山洞位置偏僻,裡面陰暗,眾人在洞中搜索一會,終於有所發現,他們發現理髮師正睡在稻草上,發出呼呼的鼻寒聲。過了良久,理髮師終於張開眼睛,看見眾人,就說:「我在這裏已經五天沒有吃過東西,修成正果,變成神仙。」這事傳開後,城中人們都爭相來到洞中拜訪這位「活神仙」。更有趣的是,由於人們對於這位活神仙十分好奇,把這山洞當成景點看待,人流眾多,有些聰明的生意人甚至在山洞旁邊開設餐廳,生意火紅,成為一時奇聞。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寰宇奇聞錄】九歲產子丶醫生驚驚唔駛怕、真實被老鼠嚇死事件

0
在1968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一位九歲的女孩竟然誕下了一位嬰兒,當地政府雖不願透露這位女孩子的身份,但透露了這位嬰兒約重五磅(即約2.6公斤),健康情況良好。 關於醫學的奇聞真是經常有所聞,在1968年的中國廣州,有位病人正在進行開腦手術,也許手術的過程有點不順利,姓劉的醫生發現病人在手術中大量出血,於是有點慌張。在這時候,手術室裏的醫生和護士竟然一起舉起毛語錄,並高聲朗讀,他們表示希望透過毛語錄能夠增加這位醫生的勇氣和信心。 在1969年,香港發生一件開埠以來也沒有發生過的怪事,一名女工在紅磡餐廳工作時,被一隻突然跑過的老鼠嚇死。當同事發現女工時,她已經失去知覺,就是馬上被送到醫院,可惜已經返魂無術。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香港奇聞怪事錄】香港竟然發生逃婚事件?

0
這件事發生於1970年,話說當時香港正被英國管治,沙頭角地區分為英國管治的英界和中國管治的中界。話說有一名20歲李姓的女子,她姐姐嫁給了沙頭角英界的一位鄧姓村民,這位女子也跟着姐姐一起居住在英界之內。及後,這位女子與當地一位姓鄧的村民建立了親密關係,更加到達了談婚論嫁的階段。這位男生更加訂好酒席,打算大宴親朋,將這位女生迎娶過門。但在結婚日子之前,這位女生的媽媽竟然從華界來到,並將女兒帶回華界,並表明反對這場婚事。 接着,那位可憐的新郎正為婚事奔波時,才發現新娘子已經不見了,經過一輪搜尋之後,仍不見未婚妻的下落,他於是只好將酒席和金豬退回。事後,警方接報調查,發現這位女生並沒有任何本港的身分證,因此警方不能作出跟進事件則不了了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香港奇聞怪事錄】少女游水時被攻擊下體 / 少女祼浴被窺

0
這件恐怖的案件發生於1969年,兩名樣貌娟好的少女在九龍仔游泳池暢泳時,突然感到下體劇痛,起初,她們以為只是被人輕薄,但及後她們發現身邊的水都變成紅色,於是就大呼救命。在場救生員馬上下水將她們救回岸上。在另一邊廂,其他救生員發現有四名十多歲的青年人正跑著離開泳池,救生員將其中三名男生當場捕獲,但最終這幾位男生都沒有說出攻擊少女的原因,是為了好玩?還是尋仇?這也許永遠也是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另一件事發生於1948年的銅鑼灣,一名大約20多歲的少女,樣子娟好。在4月23日晚上大約八點,她約了朋友一起去觀看戲劇,由於當天天氣十分熱,於是她決定在出發前先洗個澡。當她脫了衣服,全身赤裸,正在洗澡的時候,一位同住的女鄰居忽然闖進,結果這位少女被看了全相。這位少女從來也沒有被人看過清白之身,雖然對方是一位女子,但她也感到十分尷尬和難堪,於是大發雷霆,不斷指罵這位闖進來的鄰居。這位鄰居表示自己也是女性,即使看到對方全相也沒有什麼特別,這位女生聽到自然更加憤怒,於是先而動口,後而動手,兩人竟然打起上來。結果,年輕女生不敵,被踢中下體,流血收場。女生的慘叫聲吸引更多鄰居來到現場,她的清白身也因此被更多民眾看見,最後更加需要被送往瑪麗醫院。如果這位女生知道事情會如此發展,她還會介意被這位鄰居看全相嗎?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香港奇聞怪事錄】少女準確預言自己生產後的死亡日期

0
這事發生於1965年,一名21歲的少女在贊育醫院誕下嬰兒後六天,竟然應驗着自己的預言而死去。這位女生在死亡前,曾經跟醫院內職員提過:「一位算命先生曾經為我算命,他表示我會在生產小孩後六天死亡。」這位女生主診醫生尼克森還提到「這女生在產下小朋友後五天都沒有說話,也沒有心情吃東西,也不為嬰兒餵奶,但當到了第六天的時候,她就說:『我就快要死了。』」這位醫生告訴記者,這位女生曾經告訴醫院裏的員工,在她進入醫院之前,曾經到訪一個算命檔口,算命師傅告訴自己將在生產後六天死亡。結果,這位女生真的在生產後六天便死亡,醫院上下都無不嘖嘖稱奇。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香港奇聞怪事錄】癡情男女又愛又恨,自己斬手又跳樓

0
 這件怪鬼事這單鬼事發生於1977年的尖沙咀山林道,話說當年7月2日,警方接報有一對男女通識在尖沙咀山林道的一座大廈墮樓,重傷昏迷,警方來到現場,發現第一樣怪事,就是那名男傷者的右手長被斬去,警方馬上將兩名傷者送到醫院救治。其後警方重組按情,發現這對男女對他們來說並不是陌生人,因為他們在過往一個月內,已經多次進出警局。 根據警方資料顯示,這對男女在墜樓前一個月,在新界青山劉家園附近草叢作出過分親暱行為,被剛巧巡邏經過的警察發現,並將他們拘捕回到警署,並作出檢控,他們需要於7月4日回到警署報到。但還未到7月4日,他們又做出了另外一件莫名其妙的事,話說這位男生十分嗜睹,在7月1日,他又和女朋友發生了很大的爭執,內容和男生好賭有關,最後這位男生為了証明自己有決心戒賭,竟然親手將自己的左手掌斬了下來。事後,由於痛苦難當,這男生拿着自己的斷手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經醫生診斷後,由於他的傷勢嚴重,醫生希望他能夠留院,但被他斷然拒絕,堅持出院。一個人能夠將自己的左手斬下來,實在十分恐怖。 但更恐怖的是,在翌日早上大約11點,這對男女竟然先後從居住的大廈墮樓,重傷倒地,當時男子上身赤裸,女性則穿着睡衣。警方調查後估計,這對男女早前應該在屋子裏發生爭執,在爭執過程中有人動武時失重心,於是兩人意外墮樓。這對情侶都算十分奇特,在公開場合過分親暱、男生因為戒賭自斷左手掌及後發生爭執導致墜樓重傷,單單這幾個橋段,已經足以拍成一部電影。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勵志文章】社會背景效應

0
經常聽人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能夠掌控自己的生命。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很多時候我們判斷別人時,很可能會利用對方的社會背景作出第一步的印象。打個比方說,一個腰纏萬貫富翁的兒子,我們總認為他是富二代,不用工作也能夠獲得富足的生活。面對這位富二代時,我們心裏不期然會產生羨慕、妒忌、甚至遙不可及的感覺。然而,我們對於這位富二代的感覺只是源自於我們自己的想法,在過程中考慮對方的出身背景,從而作出了直覺的分析。老實來說,這樣分析對於別人可能是不公平的,以富二代為例,生長在大富之家並不是他的選擇,但他卻能和我們一樣,每天努力工作、學習和善待他人,我們不應該以他的家庭背景對他作出主觀的評價。進一步說,要認識一個人,必須要從日常生活的交流、工作的過程和溝通中了解,否則社會中會出現無窮無盡的偏見,也會讓我們自己固步自封,影響個人發展。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與人之間的認識可以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是我們從第三方資料中對這人的了解,例如我們從新聞報道中知道某人是富二代或名人後代等等;第二部份是我們從別人口中得知這人的資訊,由於資訊來源這是我們認識的人,所以給我們印象會更加真實和立體,但依然不是第一身資訊:第三部份就是我們和目標人伙親身接觸和互動體驗,這也是認識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們從親身接觸中能夠作出深度的交流,作出的判斷將會篆最準確的,而且是最公平的。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勵志文章】如果你是露宿者,你會選擇1元還是10000元

0
有天,一位流浪漢在街頭遇到股神巴菲特,巴菲特看到這位流浪漢如此可憐,就對他說:「我想我能給你一點幫助,但你需要先回答我一個問題,如果我給你兩個選擇,要不我給你$1,或者給你$10000,你會如何選擇呢?」這位露宿者想着,眼前可是鼎鼎有名的股神巴菲特,他這個問題一定不會那麼簡單,正常人必定會選擇$10000,而非$1,但也許這是巴菲特對我的考驗,測試一下我是否一個貪心的人。於是,他就跟巴菲特說:「我選擇$1。」這位露宿者認為巴菲特最後一定會給自己$10000,因為$1根本不會對他生活產生什麼幫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延伸閱讀:彩券的詛咒 這時,巴菲特從口袋裏取出$1,並交到露宿者手上,說:「現在,這$1便屬於你了。」正當露宿者啞口無言的時候,巴菲特再從口袋裏取出一張卡片,並交到露宿者手上,卡片上寫着:「這張卡片價值$9999,請用你的汗水將這卡片的價值兌現出來吧!」然後巴菲特跟露宿者說:「卡片的價值加上剛才給你的$1,剛好就是$10000,希望你好好珍惜。」這時,流浪漢明白了巴菲特的意思,正所謂「給人沒漁穫,不如教人釣魚。」巴菲特沒有直接給露宿者豐足的財富,反而鼓勵露宿者努力利用自己雙手開創事業,這樣積極的想法是露宿者一輩子也沒有想過的。露宿者每天都流浪街頭,只是靠執垃圾和乞食過活,如果沒有巴菲特的提醒,也許他一生也會繼續如此渡過。當他接受了巴菲特卡片後,他開始發憤,經營一些二手品的買賣。他在平時執垃圾過程中發掘一些有價值的二手物品,轉售他人。結果他生意越做越大,創立了一間公司,而當他和其他人推銷公司時,他總會取出這張巴菲特給他的卡片,作為名人對自己的認證。事實上,這張卡片的確在他經營生意路上幫了不少忙,因為其他人認為巴菲特親自教導這位朋友,這位朋友提供的產品必定優越。 延伸閱讀: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 在香港也有一個類似的例子,話說有天李嘉誠坐車到達某處時,在他下車後,一個$1從他的褲袋裏跌在地上,差點就會掉進水渠。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場—位保安為他拾起這$1,並交回李嘉誠手上。這時,李嘉誠接過$1,並從口袋裏取出$100交到這位保安手上。這時,這位保安不懂如何反應,因為他只是幫李嘉誠執回$1,為什麼李嘉誠會給自己$100 ,也就是足足這$1一百倍的價值呢?這時李嘉誠解釋說:「你試想一下,如果剛才你沒有拾起這$1,這$1就會跌落水渠,永久失去功用。但現在你為我執回這$1,這$1價值依然能夠發揮下去,產生倍數效應。而我給你這$100 ,我相信你會將它善用,結果這$100又能發揮倍數效應,對整個社會都有好處。」李嘉誠的智慧實在令人佩服,當他作出思考時,他不單止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且還會關顧他人,甚至整個社會的利益。他作出決定時,他期望決定能夠讓其他人一起進步,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這樣開闊的心態實在難得,值得學習。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

【勵志文章】高盛總裁由清潔工助理做起

0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十分勵志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名叫西德尼.溫伯格(Sidney Weinberg) ,他是著名投資銀行高盛的前掌舵人,有「華爾街先生」封號,他也是高盛其中一位在位最長時間的掌舵人,足見他的地位超然。溫伯格進入金融市場的求職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話說當初他到華爾街求職時,他選中一座集中了頂級金融機構的高樓大廈,這座高樓大廈高23層,溫伯格決定由最頂一層開始,每層詢問所在的機構是否需要聘請員工。他每到達一層時,都會禮貌地詢問:「請問你們需要請人嗎?」他由早上八時一直在這大樓逐層詢問,直至下午六點,他來到了三樓,但是依然沒有找到相關的工作,而三樓正是高盛辦公室的樓層,他同樣禮貌詢問接待員:「請問你們需要請人嗎?」這位高盛員工跟溫伯格說:「對不起,我們今天已下班,你明天再來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也許這位高盛員工只是敷衍溫伯格,但溫伯格卻認真看待,他翌日早上八點就回到高盛辦工室,詢問接待處員工說:「請問這裏需要請人嗎?」這位接待員看見溫伯格如此堅持,就決定想一個方法讓溫伯格知難而退,於是就招來了寫字樓的清潔工,說:「你需要一個助手嗎?」清潔工當然希望有人協助,於是這位接待員就為溫伯格開出了一個條件:「你願意以每周$5美金成為清潔工的助手嗎?」這位接待員也許低估了溫伯格求職的決心,溫伯格沒有考慮便接受了這工作。在工作中, 溫伯格並沒有看輕清潔的工作,反而用心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溫伯格遇到了高盛合夥人保羅·薩克斯的兒子,兩人談得十分投契,溫伯格利用個人溝通技巧獲得了薩克斯垂青,收他為學生,最終,他不負期望,成為了高盛多年的掌舵人。溫伯格的成功並不是源自幸運,而是源自於他的堅持和積極性,首先他不怕被拒絕地詢問不同的企業是否有職位空缺,當他發現有機會時,儘管這只是一份清潔工作,他也用心做好,這種堅持正正是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有了努力, 加上一點幸運,溫伯格終於踏上了成功的道路。在21世紀的香港,我們也許覺得前途未明,但我們卻能掌握自己如何應對困境的態度,我們今天擁有的已經比前人多得多,大家必須要珍惜,努力做好,總會有一日看見晴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