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頂香港】星夢郵輪 / 麗星郵輪 最新消息不斷更新

0
如果想了解由雲頂香港舊老闆創立的全新郵輪品牌【名勝世界郵輪Resorts World Cruises】最新消息,請按此! 2022年1月19日是雲頂香港 ( 星夢郵輪 / 麗星郵輪)十分重要的一天,當天,雲頂香港宣佈已經清盤呈請並委任清盤人,表示公司已經盡力向各債權人作出商討,但依然沒有方法能夠清理債務。雲頂香港資金將於2022年1月底前耗盡,公司將會無 能償還到期債務; 近日,互聯網不斷有雲頂香港最新消息流出,筆者現整理一下,供大家參考。但特別一提的是,以下大部分分享資訊皆未經雲頂香港官方提出,故可信性由讀者自行分析;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2022年7月12日】雙魚星號已到達拆船廠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心理文章】從共濟會入會儀式悟出的道理

0
提起美國共濟會,大家都會有一種神秘感覺,這是一個由古時一班石匠合組出來的神秘組織,這個組織雖然不是宗教,但卻長久吸引著不少人的注目,其中一個原因是能夠加入共濟會的成員都是社會名流和出色的人士,歷代不少美國總統也是來自共濟會成員。今天,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新會員加入共濟會時需經歷的儀式。根據資料顯示,新入會成員在入會儀式中會被蒙上雙眼,他們會被帶到一間房子內接着,他們需要除去上半身的衣服,露出胸口,這會讓他上身一絲不掛的情況下感到尷尬和不安。然後,那些協助入會儀式的共濟會成員會利用一把利器輕輕地貼在新會員胸上,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如果被一把利器緊貼着胸口,縱然這把刀沒有真正刺進自己皮肉,但大家能夠想到他們心裏會是多麼的驚慌。接着,新會員會被解開蒙着眼睛的布,這時他會看到在場所有會員都拿着劍對着他,並告知他作為共濟會成員的責任,提醒他不要洩漏任何關於共濟會秘密。新會員需要明確表示願意配合這些規條,才能夠真正成為共濟會成員。 大家會否覺得共濟會入會儀式有點那個,新入會成員在入會過程中需要經歷尷尬和驚慌。原來,共濟會這樣的入會儀式是十分重要的,能讓會員更珍惜加入共濟會的機會,日後能夠發揮更大作用。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1959年,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團隊進行了一個實驗,這個實驗想研究一班女性參加者在獲批准成為某組織成員前,如需要經歷較艱難的挑戰,會否增加他們對於加入這組織的渴望。 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三組,第一組參加者在入會篩選過程中,需要接受一個讓她們難堪的挑戰,工作人員會要求他們在公開情況朗讀一些和性有關字眼,以及朗讀一篇行文十分露骨的色情文章,反正就是要讓女生覺得尷尬和羞恥; 第二組參加者同樣需要朗讀一些關於性的文章,但這篇文章的字詞就比較中性,參加者難堪程度相對會較低; 第三組參加者在篩選過程中完全不涉及性的話題,他們也不會覺得難堪。 然後,工作人員會告知參加者已經通過測試並能夠加入組織,並讓參加者聆聽一段關於這組織的會議紀錄,參加者需要就這段會議紀錄的錄音打分數,以表達自己愉快程度。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亦即在實驗第一部份感到最難堪的參加者)認為他們聆聽錄音的時候最愉快。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或犧牲以獲得某東西。由於過程中流下汗水和付出了不少心力,我們會更加珍惜之後獲得的成果,從而增加自己對這東西的歸屬感。所以,回應題目關於共濟會的入會儀式,新會員在眾目睽睽下感到難堪和恐懼,其實只是為了喚起新會員對於共濟會的歸屬感,真的是「苦口婆心」的策略呀!

【勵志文章】對不起,你寫的是什麼?

0
有天,一位學生拿着老師剛點評的作業問老師:「老師,對不起,我看不清楚你的評語寫甚麼?」 老師回答說:「我是叫你注意字體寫得清楚一點。」 這絕對是一個笑話,老師認為學生字體不佳,結果自己字體也好不了多少,學生反過來詢問老師評語內容,好不尷尬。這個笑話內含寓意,我們論斷別人的時候,應該先留意一下自己有沒有相同的缺點,否則只會是笑話一則。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心理文章】機師症候群

0
1982年,佛羅里達航空90號航班起飛不久便墜落在波多馬克河,機上80名人員,只有5名生還者。這場空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事後調查人員為了找出空難原因,就從飛機黑盒入手,黑盒記錄了各種飛行數據,以及駕駛室內機師們的對話。結果他們從機師對話找到這次空難的關鍵,以下是空難發生之前駕駛室內機師的對話內容:  (在飛機起飛之前)  副機師:我們應該再檢查一次機翼上的冰!(這好像有點不對勁)  機師:不用了,我們還有1分鐘就要起飛了。  副機師:但我看這儀器好像有點不正常。  機師:這沒有問題的!  副機師有點猶豫,但終於回答說:也許這真的沒有問題吧。  最後,飛機終於起飛了,起飛後不久,飛機發出不正常的噪音,接著飛機沒有如預期一樣飛到高空。  這時副機師說:我們現在好像不斷下跌呢?  機師回答:我知道。  正副機師的錄音對話到這裏就停止了,接着就是一連串的爆炸聲,佛羅里達航空90號航班在冰冷的河道上墜毁了。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下屬發現了一些問題,起初願意向上司報告,但經過上司反覆的忽視,漸漸就會失去報告的動機,即使看到問題也不願再報告。更嚴重的情況是,如果下屬覺得上司比自己有經驗,當自己看到一些問題向上司反映,但上司淡然以對,漸漸他們就會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認為有問題的是自己,很快他們就會失去批判性思考,盲目追從着上司指令。如果整個團隊也是全部倚賴着上司的單一指令,這絕對是不健康的,因為沒有人是永遠正確的,團隊可貴之處就是結合了不同人的思考方式,透過互相提醒和分享,得出最有效的方案。從佛羅里達號90號班機墜毁事件,我們能夠清楚看到副機師由於權威性人格,對機師絕對服從,因而對自己的判斷不堅持,結果釀成一場空難。當然,事故中的機師也有很大的責任,因為他沒有聽從下屬意見,盲目追趕時間而忽略安全,也是責無旁貸的。 

【勵志文章】向澤連斯基學公關

0
俄羅斯正對烏克蘭發動前所未有的侵略,目前戰果如何尚未有定案,俄羅斯本身以為能夠輕易取下烏克蘭,但烏克蘭卻頑抗了一個月之多,而且越戰越勇,形勢甚至有逆轉之態,烏克蘭甚至有能力攻擊俄羅斯邊境城市。筆者沒有水晶球,無法估計這場戰爭最後誰會勝出,唯一肯定的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會是這場戰爭中的大贏家。戰爭爆發後,他民調支持度大幅上升至95%,而且他的名字在國際間被廣泛討論,成為了一位保家衛國的英雄。今天,筆者和大家談談澤連斯基近月來策略成功的地方,讓大家在管理方面借鑒一下。 一: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從戰爭開始前,以致戰爭爆發後,澤連斯基都以保家衛國戰士形態出動,他放下西裝,穿上戎裝,多次表明會和烏克蘭共存亡,而且多次在戰場上出現。當坊間指出澤連斯基有機會獲得其他國家協助下潛逃,或者已經離開國家之際,他總會善用互聯網亮相,表明自己還身在烏克蘭境內,並無退縮意思。他的鬥志不單止讓國民折服,這能夠從他支持度大幅提升足以證明。另外也讓其他國家感到汗顏,英法德等國由起初無動於衷,只是發表幾封毫無意義的聲名,轉為捐贈武器,甚至提供實質的金錢援助。這一切都需要歸功於澤連斯基的堅毅不屈,讓其他國家知道烏克蘭這個總統並不是鬧着玩的,他們也不好意思袖手旁觀,無論是否真心真意,也只好提出一些更加實質的援助,以彰顯自己有同理心和對正義的支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二:善於講故事 澤連斯基本身是一位喜劇演員,管理團隊中有不少成員也是來自昔日電視台的同事,因此他有高超的故事包裝技巧,能夠將國內正面對的問題以故事形式清楚表述出來,成功吸引人們眼球。在戰爭爆發初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其中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蛇島」,有日,互聯網上忽然流傳着一段來自蛇島守衛士兵的錄音,士兵表示自己會奮戰到最後一刻,並叫俄羅斯滾蛋。全世界媒體也接收到這段錄音,但戰爭期間資訊並不流通,沒有人知道這班士兵最後下場。在這時候,澤連斯基成功為這段錄音包裝了一個美麗和動人的故事,他表示島上所有士兵已經在和俄羅斯作戰中犧牲,他們並戰鬥到最後一刻,值得表揚,並聲言會為他們頒發英雄勳章。澤連斯基這段說話為士兵奮戰定了性,也為烏克蘭塑造了一個全民抗敵,上下一心的形象。即使遠在香港的筆者,看到蛇島上士兵的事蹟,也不敢肅然起敬。這個故事讓全世界知道,烏克蘭並不是省油的燈,並不會輕易屈服於強權之下。但為什麼筆者上面多次用「故事」來形容澤連斯基關於蛇島士兵死守的事情呢? 在澤連斯基告訴大家蛇島士兵死守犧牲後,俄羅斯馬上否認相關事件,數天後,就連烏克蘭海軍也在Facebook公開表示:「我們的兄弟都生存著,島上的守衛和海軍陸戰隊士兵兩次抵禦俄羅斯的攻擊,最後因為炮彈糧絕,只能夠投降。」也就是說,連烏克蘭官方也否認了澤連斯基最初的故事。但故事的真假不重要,因為人們心理就是是比較相信首次聽到的東西,即「先入為主」心理,當澤連斯基第一時間公佈關於士兵英勇犧牲的故事,大家都會信以為真,日後即使有澄清內容推出,除了媒體不會熱切報道,大眾也不會對澄清內容抱有關心,人們心理就是喜歡選擇性收聽。澤連斯基善於將正在發生的危機以故事包裝,以煽情方式表達,讓世人都相信俄羅斯是大魔頭,烏克蘭是不折不扣的受害者,為他們贏取了不少同情分。 三:出色的演說技巧 在戰爭爆發後,澤連斯基曾經多次在不同國際場合上發表演說,演說對象都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國家首領。在演講中,澤連斯基善用溫和但具有攻擊力的說法,讓聽眾動容。而且,澤連斯基很清楚自己國家需要的是什麼,他明確地在演說中向各國要求援助,為的不單止是自己、烏克蘭,而是為了全世界的安全。澤連斯基說得慷慨陳詞,不卑不亢,讓各國領導人以至平民百姓思考現時的世代亂象,自己的是否需要提供一點協助。事實上,澤連斯基在每次演說後,也獲得各國政府不同程度的援助,足見他的成功。澤連斯基要求一些跨國公司加入抵制俄羅斯,否則便是與惡為伍的時候,跨國公司紛紛響應,退出俄羅斯市場,就連最初態度強硬的UNIQLO也宣布退出俄羅斯市場。 然而,澤連斯基明白演講並不是一次過就能夠達到目標,這有點像釣魚一樣,演講技巧在乎收放自如,讓對方有一點空間進行思考,又要適時拉緊防止對方逃出自己五指山。大家留意一下澤連斯基有時會指責西方列強袖手旁觀視而不見,有時又會感謝對方的協助。歐美列強在澤連斯基發表演說前根本不知道澤連斯基下一次發表演說時會指責自己還是會感謝自己,基於這不確定性,而且道德高地正在澤連斯基一方,列強都寧願先提供協助,以免自己陷入缺乏同理心的指責當中。澤連斯基有一點讓別人看不透,善用「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談判策略,讓西方列強不知不覺間被他操控著。 憑最近報道顯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還有一段時間才結束,但如上文中提到,無論戰爭結果如何,澤連斯基必定會在歷史上留下一頁,而且他的形象看起來會是正面的。接下來,我們會繼續留意事態發展,尋找更多關於這位戰士領袖的特質,和大家分享報告。

【心理文章】如何讓人洗澡快一點

0
1992年,加州大學克里斯·迪克森團隊在一個泳池進行一個實驗,目標是想看看能否讓人們洗澡時間縮短,從而節約用水。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三批,工作人員預早在更衣室前等候剛剛游完水的女生,他們詢問第一組參加者一些關於日常洗澡習慣,例如是否支持節約用水、使用番梘或洗頭液時會不會先關掉水龍頭、會不會控制自己洗澡時間等等; 針對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預先準備好有關游泳池更衣室節約用水宣傳資料,並要求參加者在上面簽名以表示支持;針對第三組參加者,他們既需要回答工作人員關於日常洗澡習慣的問題,又要在宣傳資料上簽名表示支持節約用水。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接着,工作人員便讓參加者在更衣室內洗澡。正當參加者以為實驗已經完成的時候,其實工作人員正一直觀察着各位參加者。他們想觀察第一批、第二批及第三批參加者洗澡時間會否變化。結果發現,第三組參加者洗澡時間最短,他們在實驗第一部份被工作人員詢問關於自己的洗澡習慣,又再在節約用水宣傳品上簽名。這個實驗巧妙地利用了人們「認知失調」的心理現象, 成功改變參加者行為。對於一般人來說,正常洗澡習慣是相對比較浪費用水的,尤其在不用付錢的公眾地方,例如使用番梘時不會關掉水龍頭,也不會留意自己洗澡時間長短。在實驗第一部份,工作人員詢問參加者日常洗澡習慣,目的就是讓參加者知道自己平時洗澡習慣是浪費用水的。接着,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簽上一份節約用水聲明書,聲明書內容明顯和參加者日常洗澡習慣有所衝突,形成參加者認知失調,因為他們承諾自己會節約用水,但自己日常習慣卻相反而行。為了讓自己言行一致,他們接下來在更衣室洗澡時間會相對縮短,這就是為什麼第三組參加者洗澡時間會相對第一及第二組參加者為短。 現在,我們明白利用人們認知失調的心理狀態,能夠有助改變他們習慣,我們應該如何執行呢?簡單來說,我們在正式向人們提出要求時,不妨先讓他們說出他們平時的習慣。當他們發現現時習慣和我們其後合理要求不同時,他們就會產生認知失調。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想鼓勵路人遵守公共交通燈,我們不妨先詢問他們平時過馬路的習慣,例如有沒有衝紅燈等等。然後緊接着,我們告訴他們安全過馬路需要注意的地方,並希望他們承諾日後會遵守,最好得到對方書面承諾,效果更佳。認知失調造成我們思想矛盾,而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言行一政,當我們發現自己出現矛盾的時候,就會透過改變行為,讓行為和思想達致一致。

【勵志文章】天氣熱,所以你更加要跳進火爐 

0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拉比和學生在街上走動,學生忍不住炎熱的天氣,就對拉比說:「現在天氣那麼熱,我們能夠在哪裏避一避太陽呢?」  拉比回答:「你看看那裏有正運作的火爐,你直接跳進去吧!」  「火爐溫度肯定比現在街上溫度高,跳進火爐又怎能夠解決現在炎熱的問題呢?」學生不解說。   拉比回答說:「當你跳進火爐,你就會發現現在的煩惱根本就不是什麼值得一提的事。」  拉比的說話很有智慧,當我們跳進火爐,我們面對的是生死攸關問題,這時候我們並不會關心炎熱天氣為自己帶來的辛苦感覺。這故事告訴我們,平時生活中,我們有一些瑣碎煩惱其實是幸福,因為這說明我們暫時還未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大煩惱。當大煩惱來到的時候,我們根本沒有心情和興致理會這些小煩惱。小病是福,偶爾小病也許會為我們生活帶來不便,但如果有天我們不幸患上絕症,相信我們會覺得日常生活中的小病根本就不是什麼煩惱!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最緊要懂得認錯

0
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未必每個人都會願意認錯。不認錯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從未察覺自己所犯的錯誤,有的人則為了面子而不認錯。但從不同故事中發現,如果我們錯了的時候,懂得及時認錯,問題會較容易解決。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撰寫《卡耐基溝通與人際關係》一書中提到他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 卡耐基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卡耐基經常帶着小狗到森林散步。由於森林裡面其他人不多,所以卡耐基沒有為小狗戴上皮帶和口罩,希望讓小狗能夠有一點自由自在的感覺。但有天卡耐基放狗的時候,一位騎警剛巧經過,他就跟卡耐基說:「為什麼你會讓這隻狗到處亂跑?為什麼你不用皮帶或口罩?你知道你已經犯法嗎?」這位騎警態度權威,彷彿就像班長捉了一位壞學生的樣子。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不少人如果受到警察這樣質問,心中多少也有點不服氣,但當時卡耐基全無這樣的感覺,他十分和善地對騎警說:「是的,我知道。但我以為在這渺無人煙的地方,不會有什麼危險。」騎警並沒有因為卡耐基溫和態度而讓步,他用着嚴肅的語氣繼續說:「你以為!你以為!法律一點也不在乎你們怎麼以為!這隻狗很可能會咬傷其他小孩或松鼠,你知道嗎?這次我不處罰你,但如果我下次再看見你不為狗戴上口罩或皮帶,你就要直接向法官解釋理由。」卡耐基依然維持着溫和態度向騎警表示,自己日後必定會嚴守法律。 卡耐基和我們一樣,心中總有一點反叛性格。而且在實際環境中,這個原始森林本身人不多,卡耐基認為再次遇到這位警察的機會很少,於是他隔一個星期再次帶着小狗在森林中散步,這次他同樣沒有為狗繫上皮帶或口罩。世事就是那麼湊巧,這位警察再次遇上了卡耐基。這時,卡耐基沒有對警察說甚麼理由,只是說:「尊敬的警察先生,這次我又比你捉着了,證據確鑿,我已經沒有什麼藉口。上星期你還警告過我,如果不為小狗戴上口罩或皮帶,就不能在這裏放狗,否則便要接受處罰。」 有趣的是,警察今次態度比較溫和地說:「是的,我是這麼說過。我也明白,你的小狗在這裏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步,是很大的誘惑。」卡耐基馬上和應警察說:「對的,真的是很大的誘惑。不過我明白自己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其實,卡耐基每一句說話都在引導警察,而警察的確也中計了,說:「你看這隻小狗多麼的細小,相信應該不會傷害到什麼人。」卡耐基接着說:「但牠還是有可能傷害小松鼠。」 警察回答說:「啊,你別將問題看得那麼嚴重。你聽我說,你現在將這隻小狗帶到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就當今天這件事沒有發生。」卡耐基也就順利逃過了警察的拘捕。和警察的對話中,卡耐基究竟用了什麼法寶,讓這位本來嚴肅的警察不單止放下了敵對態度,而且更加主動放過卡耐基呢?答案就是卡耐基勇於認錯的精神。在卡耐基第二次碰到警察的時候,他知道這位警察的警告並不是鬧着玩的,如果不讓他有一個很好的下台階,自己必定會被告上法庭。於是,他搶先認錯,表示自己記得警察上星期的教誨,並且主動提出自己應該受到法律制裁。卡耐基將自己刻意貶低,從而讓警察覺得自己能夠掌控卡耐基的生死,這位警察自然感受到自己的權威和備受重視的感覺。老實說,如果這位警察將卡耐基告上法庭,法官並不會對這位警察感謝,但他看到眼前謙卑的卡耐基,他知道如果自己放過卡耐基一條生路,自己有點像「救世主」的角色,於是他態度變得溫和。永遠給予對手一個落台階,能夠讓我們在衝突中從容而退,特別是我們處於下風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備受重視,當遇到衝突的時候,我們故意將光環交給對方,對方得到尊重,自然會願意作出更大的讓步,我們其實在不知不覺間也獲得了勝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了嗎?一戰的啟示 

0
真的沒有想過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竟然可能經歷到「第三次世界大戰」,俄羅斯在2022年2月無預警下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引起人們對於全面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引起憂慮。事實上,各國在面對這場戰爭的時候都加倍小心,大家都知道一個錯誤的決定足以引發一場能夠毁滅世界性的大戰。這就是為什麼烏克蘭多次要求北約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飛區,北約國家也無動於衷,因為如果禁飛區設立,也就是說北約需要攻擊在烏克蘭上空的任何飛機,當中必定包括俄羅斯戰機,這足以引發俄羅斯和歐洲諸國的戰爭,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世界各國都希望避免全球性戰爭爆發,因為地球已經歷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識過戰爭對於人們的禍害。有些歷史學家用一生努力也想研究出對上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以及當時政府能否預早採取相應措施,避免戰爭爆發。可惜大部份歷史學家都認為,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無法避免的,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被刺殺事件雖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但即使這事沒有爆發,相信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無可避免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歐洲各國因為工業革命導致科技和經濟迅速發展,各國政府為了增強國力,他們都將經濟發展帶來的利潤投放到軍備發展,而且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當一面,甚至控制其他國家,於是軍備競賽在歐洲各國中醞釀着,加上歐洲各國屬於不同民族,彼此有着不同的理念和想法,當時整個歐洲就一儼如一個火藥庫,只要一點花火就會觸發一場大戰。而奧匈帝國皇儲被刺殺事件也充滿巧合,而且悲劇結果本身是能夠避免的,但有時命運就是隨機地發生着。  話說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法蘭茲·斐迪南大公來到了南斯拉夫心臟地帶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當天一班年輕的塞爾維亞恐怖分子正計劃刺殺到訪的奧匈帝國王儲。他們在大街上向皇儲乘坐的車子投射了一個炸彈,但炸彈射不中皇儲,卻誤傷了在場的其他官員。事發後,這群失手的塞爾維亞年青人四處逃跑,逃得無影無蹤。斐迪南大公並沒有因為這次偷襲改變行程,他繼續前往當地總督司令部進行訪問,其後更打算去醫院探望早前在炸彈襲擊中受傷的官員。世事就像命中注定一樣,斐迪南大公在前往醫院途中司機行錯了路,司機需要倒車離開,而當時汽車技術並沒有現在般先進,倒車有機會導致汽車熄火,而當時斐迪南大公乘坐的車子亦遇上了這情況。而車子停着的地方旁邊有一間咖啡店,一位年輕人正坐在咖啡店中反省着早前的失敗,原來他就是早上發動炸彈襲擊的其中一位塞爾維亞青年,當他知道斐迪南大公正在自己身邊不遠處,他知道這是天賜的機會,於是他緩緩地走到斐迪南大公面前,向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太太開了槍,皇儲和太太當場死亡,而這位觸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塞爾維亞年青人名叫普林西普,當年只有17歲。由於當時奧匈帝國法律並不能處決未成年的人,於是他沒有被判死刑。事後,一位心理學醫生詢問普林西普是否應為自己行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感到後悔,他表示絕無悔意,因為他覺得即使他沒有做這件事,各國依然會找到其他藉口發動戰爭。我們無法否認,普林西普這說法是正確的,無論當時的民族意識、軍備競賽、以致經濟環境,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是會爆發的,問題是觸發點如何。學習歷史,我們除了需要知道事件發生經過,更要全面了解歷史,多一點了解一件歷史事件周遭的其他事情,事件總是環環相扣,開闊的眼光讓我們能夠對事情了解更加全面,對某些大事發生也可以有更透徹的理解。 

【勵志文章】談判技巧:讓別人參與其中

0
卡耐基在《卡耐基溝通與人際關係》一書中和我們分享了一個關於一位服裝設計師如何說服客人接受自己產品的一個秘密方法。這位設計師的名叫韋森,他的工作就是設計一些服裝草圖,並將設計售賣給具知名度的設計師或衣服生產商,以便推出市場。對一些知名度不高的設計師,他們如果能夠將自己設計草圖推銷給一些已經成名的設計師,他們的產品會更加容易推出市場,自己也能夠累積經驗以踏上更高的台階。韋森每星期都會拜訪紐約一位著名的服裝設計師,這位設計師每次都會花時間接見韋森,並讓他推銷,但卻從來沒有接受過韋森的設計。每一次見面後,設計師都會跟韋森說:「對不起,韋森,我們今天又做不成生意了。」 經過了150次的失敗,韋森知道長此下去,並不會改變這位設計師的想法,他並不會重視自己的設計,自然不會給自己機會。於是,他就決定改用了另一個方法向設計師推銷。有天,他和設計師見面的時候,完全沒有提及推銷自己設計的事情,反而主動地說:「我有些事情想你幫忙一下。」著名設計師露出奇怪的表情,可能心想「這位小夥子有什麼需要我幫忙呢?」但他還是讓韋森繼續說下去。韋森說:「這裏有幾張我還未完成的設計草圖,請問你能否幫我一下,給我一些建議,以符合你的要求呢?」這位設計師顯然被韋森這個突如其來的要求嚇到了,他沒有馬上回答韋森,只是淡然地說:「你將這些設計圖放在這裏,過幾天再來找我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韋森就將設計圖留在設計師的家,幾天之後再拜會這位設計師。設計師果然利用這幾天認真看了韋森的設計圖,並給予不少意見。接着,韋森就按照設計師的意見修改設計,結果那位著名設計師將韋森修改後的設計圖全都買了,這時,韋森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前我不斷向他推銷都是一心想將自己設計概念推銷出去,從來沒有想過對方是否重視這些概念。但當我轉變方法,讓他參與其中,他自己成為了作品的設計師,最後不用我推銷,他自己也將這些設計買了下來。」 韋森的案例很值得我們參考,很多時候我們和別人溝通的時候,都會單方面希望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並獲得別人認同。可惜的是,世界上不同人有着不同想法,我們很難會找到想法和自己一致的對手。如果我們只是抱着將自己的概念原封不動地推銷給別人,別人很難會輕易接受我們的推銷。韋森十分聰明地讓對方一起參與自己的計劃,讓他對於項目有歸屬感和認同感,這樣就是最有效的推銷技巧。

【勵志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無限制潛艇戰

0
為了包裝戰爭,發動戰爭一方通常會表示自己行動是為了攻擊一些敵對政權/組織不友善行為,不是針對平民百姓,總會假惺惺地在戰爭中提出一些看似「善良」的方案,讓飽受戰爭摧殘的人們有一絲希望。例如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多次表示願意設立「人道走廊」讓一些願意離開烏克蘭的平民能夠安全和在受保護的情況下離開國境。這些烏克蘭人本身就是生活在自己的家園,俄羅斯發動戰爭,還假惺惺地說將會保護這些被戰火影響的烏克蘭人,究竟這些逃難人是否需要對於俄羅斯充滿感恩的心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歷史是重複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潛艇初次亮相,旋即成為軍事強國互相角力的重要武器。潛艇的發明改變了海上戰爭模式,戰艦忽然多了一樣強勁的對手,而且這對手深藏在海底深處,不容易被發現,但自己卻能被對方的魚雷無聲無息地擊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德國就是當時擁有最強潛艇實力的國家,當時德國希望盡快打敗英國,由於英國和法國聯手,拖慢了德國殲滅法國的速度。德國知道英國是一個島國,物資運送十分倚賴海上運輸,德國如果能夠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就能夠對英國作出重大的打擊。在1916年,德國單方面宣布放棄以往國際戰爭中並不會攻擊軍事船隻以外船隊的慣例,他們許可潛水艇對於水域中的任何船隻發動無限制攻擊。結果,德國無限制潛艇攻擊策略果然奏效,大量英國商船及補給船被擊沉,導致英國本土面對極之嚴峻的糧食及物資危機。 無論烏克蘭的人道走廊和國際戰爭中並不會攻擊軍事船隻以外船隊的慣例,這些措施都是脆弱的,而且掌握在少數掌權者手上,只要當權者感情變差或改變初衷,這些看似戰爭中的救生艇便會馬上消失。當我們看到新聞報道中提到戰爭中一些看似「良善」的措施,尤其是出自發動戰爭一方時,我們不禁要想,這些是偽善,還是這些豺狼正盤算着更大的陰謀呢?戰爭本身就不應該發生,我們不能夠因為美化發動戰爭的黑暗面,就接受採取一些假惺惺的偽善措施。作為居住在地球村的一份子,我們更加要努力讀多一點歷史書,清晰自己思維,以免被人誤導,看來這是生活在21世紀十分重要的法門。  

【勵志文章】巴黎聖母院大火

0
2019年4月15日,對法國巴黎人來說,這是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天,當地擁有超過九百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發生了強烈大火,全國市民都為着這座歷史瑰寶擔心,看着雄雄烈火,人們都不禁想:「也許我們保不住巴黎聖母院了。」 事實上,巴黎政府一直對於木製屋頂的巴黎聖母院發生潛在火警危機有着準備。他們在2018年更加曾經在聖母院內進行了兩次實地防火演習。而且有一位常住消防員在聖母院內當值,每天他也會到聖母院屋頂巡視,確保火警不會發生。但意外就是意料之外,不管多麼周密的準備,意外還是會發生。2019年4月15日晚上大約6:50 ,巴黎聖母院屋頂發生了火警。起初,工作人員接收到火警警報後到屋頂調查,由於走向錯誤方向,於是以為沒有發生火警,白白浪費了15分鐘。當火警被發現後,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儘管消防員已經在接報後10分鐘到達現場,但發現火勢已經失去控制。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巴黎的象徵,當天政府動用了全市60個消防局的消防員搶救聖母院,消防員人數多達五百多人,這是前所未有的調動規模。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特別一提的是,巴黎聖母院保存着不少珍貴聖物,救援人員其中一樣重要工作就是要將這些聖物搬離聖母院,並暫時安放在市政大廳,因為大家不能夠想像如果巴黎失去這些聖物的後果。 由於巴黎聖母院已經聳立了差不多一千年,部份結構比較脆弱,所以消防員在搶救的時候不敢採用過於進取的方式,例如空中拯救,以免對聖母院結構構成進一步傷害。大火無情,處處進逼,整座巴黎聖母院屋頂很快便被烈焰吞噬。更加有一段時間,在場的消防員因為安全原因被迫離開火場。很快,大火快將要將聖母院的鐘樓塔燒毁,塔上的木架掛住八個巨大的銅鐘,如果木架被大火焚毁,銅鐘便會直接掉到地上,巨大衝力將會導致整座巴黎聖母院崩塌。這時候,消防員能夠選擇的選項已經不多,他們為了拯救聖母院,找來了20位死士,登上鐘樓塔。這時大火已經讓木架起並,消防員每一步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險,但他們知道現在他們的任務都正在改寫歷史。成功和失敗不能由他們決定,但他們卻能決定自己是否已經盡力做好。 最後一刻,神蹟出現了,大火竟然在鐘樓面前變弱,最後更加受到控制,消防員馬上反客為主,最終在大火7小時後受控。當消防員拖着疲倦身軀離開大火現場,當地人民都夾道歡呼,為他們喝采,但消防員在受訪過程中,表示他們並沒有做了什麼偉大的事情,他們只是做好本分。從這場巴黎聖母院的大火,筆者有以下啟發: 一: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總會發生。以巴黎聖母院為例,由於歷史久遠,加上屋頂木製結構,當局早已為巴黎聖母院潛在火警危機進行準備,甚至長期派出一位消防員駐守聖母院,但意外依然發生。我們必須調整心態,當意外發生時,不要自怨自艾,只要自己及早預防,其他事情就隨遇而安便可。 二:意外發生的時候,我們用盡所有方法將影響降低。在聖母院發生大火後,這觸動了整個巴黎的神經,當局讓全市所有消防局都派出消防隊參與救援,這是前所未有的規模,但也彰顯出政府對於這次救援行動的重視。法國總統和總理都在事發後來到現場視察,讓人們感到政府是在意這次救援工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三:危機雖急切,但千萬不要亂石投林。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後,當局知道巴黎聖母院已經有1000年歷史,結構相對比較脆弱,教堂內有不少珍貴文物,如果聖母院倒塌,將會帶來災難性後果。所以消防員並沒有採用過分進取的方法滅火,在撲滅火警和維護教堂完整性中作出取捨,時間用長了一點,但教堂大部份結構得以保存,這已經是最大的成功。 四:筆者在眾多的影片中看到最感動的一幕,就是消防員在筋疲力竭離開聖母院之際,市民夾道歡迎,這對盡力救助聖母院一整天的消防員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同時,消防員表現得不卑不亢,不將功勞攬在自己的身上,表示自己只是做好責任,畢竟聖母院發生火警是大家都不想發生的,他們也不想擁有這樣的功勞。

【勵志文章】由被質疑變成被讚賞的甘甜

0
筆者公司承接的部份項目要求較高。有次,其中一個項目需要對方主管一起和司機進行面試,方可正式投入服務。在這次面試會後,項目主管私下跟筆者說:「請問你能否試下跟司機談談,能否將他的頭髮染回黑色。」原來,這位應徵者由於年紀已經60多歲,頭髮早已花白,這個項目對於外判商員工外型要求比較高,於是就作出了這要求。 由於這是客人的要求,筆者也直接向這位應徵者轉達了相關要求。但筆者和這位應徵者說:「這是客人的要求,但筆者和你的心態是連在一起的,你不用強作答應,如果你真的不願意染頭髮,筆者可以代為反映。」這位面試應徵者回答說:「我是絕對不會染頭髮的,如果因為頭髮的顏色來判斷我的工作能力我是不會接受的。何況在過往的工作生涯中,從來沒有一位上司會不滿意我的工作。」筆者自然明白這位應徵者的感受,於是就向項目負責人表示司機不願意為了工作而染黑頭髮。幸好,對方也沒有強人所難,這位司機能夠順利上任。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由於筆者需要平衡項目和司機的權益,於是筆者決定利用一段時間物色新的項目給這位司機,讓他有另一個崗位可供選擇。另外,筆者也為這項目另覓一位新司機。正當筆者向項目主管提出有新司機能夠上任的時候,這位主管有點不好意思地跟筆者說:「唔好意思,我們現在不想換司機,因為這位司機十分完美,包括我們管理層也讚不絕口。」大家可不要忘記,這項目負責人起初認為司機需要將花白的頭髮染黑,因為怕會影響他們項目形象,但經過數月的觀察,他們對這位司機徹底改觀了。 於是,筆者將客人評價告訴了這位司機,他覺得十分開心。他對筆者說:「本身,當我聽到他們需要我染髮才能工作,我心裏的確不舒服,因為這說明他們對事不對人,現在起碼證明了我的能力。」筆者十分同意,說:「如果一個人本身對另一個人有很好的印象,接下來繼續維持好印象的難度不高。但是如果一個人本身在別人眼中印象不太好,要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則十分困難。現在你能夠扭轉劣勢,讓別人欣賞自己,你的確完成了很大的成就。」年紀不是判斷工作能力的因素,這位司機讓人刮目相看的例子告訴我們什麼是「寶刀未老」。而值得讚賞的除了這位司機外,還有我的客戶,因為這客戶雖然起初對於司機的年紀有所擔憂,但他還是相信筆者眼光及篩選技巧,對筆者投以信任的一票,讓這位司機有機會表現自己,這也需要相當的氣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談判技巧:永遠留一線

0
當我們和別人談判時,往往需要向對方開出一些條件,以換取對方答應另一些條件。談判過程中,別人之所以會和你達成共識,除了是因為條件本身的內容,更大部份原因是由於對方相信你。舉個例子,如果在街上,一位陌生人表示如果你願意即時借貸100萬,他明天就會還給你200萬 ,你會相信這位陌生人而借錢嗎?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答應。談判要成功,就必須要有信任基礎。亦因如此,我們必須要努力維持自己形象和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基礎。在提出條件的時候,如果發現條件中有些對對方不利的地方,必須開誠布公,讓對方有足夠的思考空間,並且和這些不利條件劃清界線,讓對方感覺到自己也是為對方設想的。一次談判的失敗並不重要,因為在交易過程中,我們有無數的合作機會,如果我們為了獲得一次成功而欺騙對方,實在會得不償失。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筆者的客戶中,有位客戶對於外判員工要求十分高,他們希望筆者聘用員工前,先讓他們過目。於是,筆者篩選應徵者後,就選出了一位筆者認為最合適的應徵者讓客戶考慮。由於疫情關係,客戶和應徵者面試以Zoom進行,透過電腦螢幕,相信各位讀者都會明白彼此會有一定距離,效果一定沒有面對面見面好。結果,客戶和這位應徵者面試後,就私下跟筆者表示他們認為這位應徵者不太合適。這時,筆者沒有硬推銷這位應徵者,只是跟對方說:「好的,沒有問題,無論如何我都會尊重你們的決定。但純粹溫馨提提,這位應徵者是經過筆者公司既有篩選流程而到達這程序的,正常工作能力有一定的保證。但我同時明白,工作很多時候需要人和人的配合,如果你們認為這位應徵者不是合適人選,我會先作準備,再物色人選。」接着,筆者更加提出一些後備方案供客戶參考,客戶聽到筆者這樣說,便說會跟上司再研究一下,並回覆情況。 過了10分鐘,客戶就回覆筆者,他們表示願意給予這位應徵者一個星期試用期,好讓應徵者表現自己。結果,這位應徵者在這間公司已經工作了超過一年,對方無論客戶和管理層都對這位同事讚不絕口。「以貌取人」是不少人經常會犯的錯誤,有時候當我們作為中間人,我們需要將一樣別人起初不太滿意的東西推銷出去,我們無需要故意隱藏他的缺點,如上述面試中,即使利用網絡面試,但筆者並沒有故意隱藏應徵者的身形。而且,筆者在過程中讓客戶有充分選擇空間,同時也表達出筆者曾經就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和準備,以便增加客戶對筆者的信任。結果,由於客戶相信筆者公司聘用員工的流程,決定給予這位應徵者一個工作機會,這位應徵者也成功把握了機會,努力做好,形成雙贏局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話說回來,有時候我們推出的產品不一定跟預期般好,所以我們凡事必須留一線,保障自己。打個比方說,如果上述應徵者工作表現真的不如筆者預期,如果筆者沒有預早向客人公開這位應徵者的潛在缺點,相信客戶對於這位司機的負面印象也會直接烙印在他們對筆者的印象。建立信心需要很長時間,但摧毁卻只需要很短時間,我們必須要努力維繫自己的名望,坦白就是不二的良方。

【勵志文章】冷漠是攻擊自己的強力武器

0
很多人說:「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當我們看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也許會覺得別人無需要自己幫助,自己也無需要將麻煩攬在身上,結果冷漠不經覺間在社會上流行,情況不斷惡化,自己最終也會身受其害。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希特拉崛起的時候,他曾經做出了多項違反《凡爾賽和約》的行為,包括擴充軍隊,增添潛艇和空軍,而《凡爾賽和約》正是英法等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用來管束德國軍事發展的條約,希特拉無視這和約,顯然就是向英法等國發起了和平的警號。 1935年,英國更加和德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解除了凡爾賽和約部份規定。同年,意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德國公然支持意大利的侵略行為。美國在1935年簽訂中立法案,表示無意干涉國際間的糾紛。1936年,德國希特拉公開支持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管治。列強袖手旁觀,並沒有採取實質的行動制止這些極端入侵行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1938年,希特拉進攻蘇抬得地區和奧地利的時候,英國和法國並沒有加以制止,甚至有不少歷史證據顯示他們是默許可希特拉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們本身也認為凡爾賽和約對德國來說不太公平,他們希望憑藉給希特拉一些甜頭,讓希特拉接受建立持久和平的局面。1938年,德國發生了水晶之夜事件,無數猶太人住所和商店被破壞,當局指出這些破壞是由猶太人自己造成的,並將無數猶太人驅逐出境,放置於集中營。但當時人民都知道,水晶之夜無疑是德國政府自己製造出來的,這是他們實行種族隔離和滅絕的一個舉動。水晶之夜發生後,英法等國對於希特拉舉動依然無動於衷,當有一些呼聲要求澳洲協助收留這些痛失家園的猶太人時,澳洲當時領袖更加淡然地說:「澳洲從來都沒有種族問題,現在也無意將種族問題攬在身上。」結果,希特拉乘機利用這機會坐大,而他也明白到世界上其他國家並不會對自己行為作出管束,於是他一步步將行動升級,最終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不少歷史學家分析,如果英國和法國等強國在希特拉剛冒起時便加以打擊,希特拉很大機會不能在德國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有機會能夠避免。由於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心態,希特拉利用西方其他鄰國的綏靖政策獲得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漸漸建構起一支強勁的軍隊。結果,當英法領導人醒覺的時候,他們軍備已經遠遠落後德國,不久之後法國落入了德國的控制,英國也被迫退守離開歐洲本土大陸。相信如果不是希特拉其後拉開戰線,加上美軍參戰,相信希特拉已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勝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給我們的教訓是,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合理行為加以忍讓,敵人就會抱着感恩心態幫助我們。事實上,袖手旁觀只是一種鴕鳥政策,隨着日子過去,敵人必定會變本加厲,更加不會賣我們的帳。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局面,假設英法覺得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過分嚴苛,就應該適時修正,透過調整策略讓德國能夠合理地遵守,這樣才能夠遏制德國過分的侵略行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談判技巧:清楚說出自己底線

0
大家有沒有試過,當和別人談判的時候,大家爭論半天還得不到共識,結果鬧得火紅火熱,最後分手收場。最簡單的例子是,相信大家也試過跟朋友吵架,我們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錯的一定在對方身上,如果對方死不認錯,我們不單氣難下,而且會認為對方蠻不講理。但是,如果你以上帝的角度觀看全局,也許對方會認為蠻不講理的正正是你。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很簡單,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但其實別人對自己毫不了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我們認為自己有道理,所以覺得對方應該在談判中示弱,但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他不單止不明白你為什麼怒氣衝冠,更加會覺得你蠻不講理,毫無理據。結果,雙方誤會隨着交談過程而升溫,導致誤會越來越大。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每個人都是不同個體,我們沒有辦法清楚了解其他人的想法,也不要期望其他人會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當遇到需要討論的事情時,我們必須盡力讓別人了解自己,大家有了一些較為實質的討論範疇,大家再從這些項目中逐點研究討論,得出共識的機會自然大增。打個比方說,一位女孩子經常抱怨男朋友對自己不好,而這位男朋友正是一位腰纏萬貫的富家子弟,他看見女朋友抱怨,就以為女朋友希望獲得更多物質生活。起初,這位男生會經常購買名牌物品送給這位女孩,讓她享受富足的物質生活。但這位女孩子對於男朋友的抱怨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隨着時間增加。漸漸,這位男生認為這位女生不知足,甚至認為這位女生有企圖想欺騙自己的金錢。結果,這位男生對於女朋友起了戒心,他們之間的爭吵日漸增加,最後更加弄得分手收場。事後,這位女生跟朋友說,她從不稀罕這男生提供的富足生活,她巳希望擁有一位貼心的男朋友,願意為自己付出時間,而這體驗是千金萬兩都購買不到的。 故事提到的男生自以為為女朋友提供富足的生活,便盡男朋友的責任,女朋友應該覺得感恩,但他從來沒有認真了解過女朋友希望獲得的是什麼。相反,這位女朋友也沒有坦誠地跟男朋友說出自己希望獲得的不是物質生活,而是陪伴。因為誤解和缺乏溝通,這對本身能夠修成正果的情侶,落得分手收場,這是十分可惜的。事實上,假定別人了解自己心意是不少人經常犯上的錯誤。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是我們自視過高的心態,以為自己總是站在聚光燈下面,別人每分每秒也會注視自己,從而了解自己的一切。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也是因為這種想法導致不少不必要的誤會。主動讓其他人了解自己,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坦誠將自己底線告訴別人,其實也是對於別人和自己的一種解脫,因為對方能夠按照你的要求作出調整,自己也能夠從中得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談判技巧:我贏了,又如何?

0
香港其中一間最大的建築公司俊和行政總裁彭一邦曾經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公司在發展路途上其中一件丑時就是和長實李嘉誠因為慈山寺建築問題對簿公堂,雖然法官最後判決長實需要賠償俊和9700萬元,原因是長實在工程中對於俊和有過分苛刻要求,例如一塊來自以色列的防彈玻璃項目足足改動了六次。 雖然贏了官司,俊和卻失去了和長實的以後合作機會。訪問中,彭一邦表示自事件後和長實合作的機會十分少,唯有希望時間淡忘一切。筆者雖然不是彭一邦,無法得知他接受這訪問的內心感受,但從他的字裏行間,仍然能夠感受到他對於這件官司的無奈和後悔。他曾經提到,俊和從來沒有試過和業主打官司:「這絕對不值得,和業主關係變成這樣是醜事,希望這事是第一次,都係最後一次。」俊和從這場官司「贏了粒糖,輸了間廠」。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在談判中勝出也未必是好事。談判關鍵是希望我們和對手達致雙贏,如果勝出的只有我們,其實這也是我們的失敗,因為別人將不會再我們合作,失去了發展機會,長遠得不償失。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俊和在這案例中犯上了兩個錯誤,其中一個錯誤是沒有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對於俊和和長實這些大公司,他們每個決定都是經過管理層和法律部門深思熟慮而作出的,對於自己是否能夠在法庭上勝出必定有一定把握。但俊和顯然沒有考慮自己的地位,他本身是長實的供應商,在香港俊和規模的建築供應商雖然不多,但對於長實來說仍有選擇。俊和透過法庭讓自己和長實關係迅速破壞,贏了1億,但失去了未來合作的無數個億。有些時候,作出讓步並不是認輸,只是看清現實,為自己爭取更多的選擇,彭一邦在訪問中承認了這一點。這個錯誤是因為雙方都低估了對方的決心,相信在俊和和長實談判初期,雙方也不會以打官司作為首選方案,但隨着雙方都不願讓步,刀光劍影,大家越來越沒有退路,一來為了面子,二來為了利益,最後終於對簿公堂。俊和在和長實的談判中,顯然沒有利用時機鳴金收兵,當然也許會因此賠上部份利益,但至少和對方維持良好關係。記着,如果讓對手沒有退路,同時也讓自己沒有退路,最終受傷害的也只會是自己。

【勵志文章】福爾摩斯先生收

0
最近閱讀一個系列的小說,名叫《福爾摩斯先生收》。先說,筆者甚少閱讀小說,但在書局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因為福爾摩斯是著名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的作品,他筆下的福爾摩斯是19世紀一名偵探家,他和好朋友華生醫生一起憑着精密的觀察和分析技巧,破解一個又一個謎案。福爾摩斯小說廣受歡迎,就算你從來沒有看過福爾摩斯小說,也必定有聽過他的名字。 美國新進作家麥可·羅伯森近年創作了一套頗受歡迎的小說系列,名叫福爾摩斯先生收》,有趣的地方是,福爾摩斯從來沒有在故事中出現,故事主角也不是一名偵探,只是一名普通的律師。原來,主角雷斯和福爾摩斯唯一的交感就是他正租住在福爾摩斯的故居貝西斯街221號B單位。由於他居住在福爾摩斯的故居,所以經常會收到人們寄給福爾摩斯的信件,故事也從其中一封來信而展開。筆者並不會在這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這故事的內容,如果大家有興趣,可到圖書館參閱。筆者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這系列書本作者羅伯森的創意,他巧妙地利用了福爾摩斯的名聲,為自己作品配上了光環。當讀者看見福爾摩斯的名稱,自然就會想起這本書是和偵探小說有關,福爾摩斯為這本書帶來了正面的效果,因為福爾摩斯小說系列本身就是世上最著名和好看的偵探小說。大家都期盼着這本和福爾摩斯有關的小說,內容一定不會太差。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然而,羅伯森對於福爾摩斯的消費僅限於書名和福爾摩斯的故居地址。小說的內容基本上和福爾摩斯原著沒有任何關係,羅伯森利用自己的創意自創作,建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偵探小說世界。羅伯森這樣的佈局十分聰明,一來部份讀者會因為福爾摩斯的名聲而購買這系列書本,同時羅伯森能夠另闢新路,毫不跟從福爾摩斯原著故事走向,讓自己獲得更大的自由度。 這裏必須提醒的是,「參考」和「抄參」只是一線之差,羅伯森參考了福爾摩斯作為偵探的特質,創造出新的小說系列。他完全沒有抄襲柯南道爾創作的意思。事實上,不少人在創作路途上,為了貪求方便,卻會直接偷襲成功人士的作品,並重新包裝成為自己的作品,以賺取利潤,這種方法則不可取,例如盛行一時的翻版光碟和複印書。創意能夠讓我們創造出新的物品,對社會產生貢獻。創意加上對前人作品的參考,可以讓我們作品達到新的高度。相反,如果我們只是盲目抄襲,不單止會損害原創者的利益,而且會導致人們不願意創作,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死於冷漠

0
2022年1月19日,著名瑞士攝影師羅貝爾在浪漫之都巴黎街頭失救而死。羅貝爾以拍攝西班牙佛朗哥舞蹈聞名於世, 85歲的羅貝爾事發當時正在法國巴黎繁忙街道上散步,由於跌倒失去知覺。結果,羅貝爾在九個小時後才被路人發現,送往醫院後被判斷死於低溫症。大家不禁會問,羅貝爾在法國繁忙的道路上昏倒,理應有很多路人會看到狀況,並且提供協助,這悲劇為什麼會發生呢?不少人認為這事情發生是因為路人的冷漠,大家都對於其他人視而不見,即使看到其他人需要協助,也不願意主動伸出援手。 事後,羅貝爾的好朋友在網上分享了這事,希望人們能夠反思一下,自己對於身邊事的關懷是否足夠。但這位朋友一再強調,當我們譴責路人冷漠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反思一下自己如果身在現場,又是否真的會主動提供協助呢?最簡單的做法是,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大家在街上有遇到過乞兒或流浪漢嗎?如果有,大家還記得他們的樣子嗎?大家有主動了解一下他們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需要嗎?筆者大膽估計,不少朋友就連自己早上路過的地方究竟有沒有流浪漢也不知道,更加不要說主動提供協助。大家不用太不開心,因為自我保護意識是人類的特性,很多時候我們不會主動了解其他人。筆者曾經就這個問題詢問過不少朋友,最後發現,很多朋友都表示如果自己在事發當天經過羅貝爾身旁,自己很大機會也會忽視了這位倒在地上的老人家。但筆者的朋友都不是冷血的,他們一向都熱心助人,並會參加公益活動。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事實上,這種集體冷漠情況並不罕見。202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洲,一名女子在繁忙的地鐵車廂內慘被陌生人性侵。當時車廂內至少有10名乘客,但他們對於受害者被性侵的過程一直視而不見。這位受害人起初受到兇手恩戈的非禮,起初她還是竭力抵抗,但力度始終不及男生,結果最後被性侵,過程足足長達45分鐘。更恐怖的是,車廂內超過10名乘客不單止沒有為這位受害人提供協助,他們竟然拿着手機攝錄著過程,但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阻止一件罪案的發生。事後,當局發言人表示:「當時有起碼十人看到犯人對於這位女子的行為,但當我們查找當時是否有人正在打電話報警時,發現答案是沒有。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人們舉起手機,正在拍照和錄影。我們相信如果地鐵上有乘客早少少報警,這場不幸事件將會能早一點解決,對受害人傷害也會減低。」 出現這情況的原因是,很多時候我們對於身邊發生的事充滿盲點,當我們專心於某事,例如走路的時候,我們對於身旁發生的其他事會加以忽略。要解決,我們就需要讓自己對四周觀察變成生活常態,這樣起碼會留意到昏倒在地上的羅貝爾。這還不足夠,當我們發現附近有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時,我們需要養成主動協助的習慣,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不簡單,因為這違反了我們的生活常態。例如我們要主動協助流浪者,就會影響我們上班的時間,有可能會對我們的生活構成影響,不少人都不願意付出這樣的風險來幫助別人。改造自己需要一定毅力,讓協助別人成為自己的習慣,變得理所當然,就像小狗聽到鈴聲就知道快要吃飯的樣子。當我們看見有需要協助的人,就會主動提供協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天呀,為什麼不給我一次機會!

0
一天,傑克駕駛着車子高速地在公路行駛,在一個分叉路, 另一架車突然之間高速而至,傑克發現時已經收制不及,結果兩車撞在一起,傑克傷重死亡。 傑克死後來到天堂,上帝問他有沒有什麼遺言。傑克有點憤怒地對上帝說:「為什麼你不給我一次機會?」上帝說:「我不明你是什麼意思,如果你駕駛的時候能夠以安全車速行駛,這場意外是可以避免的,你怎麼還能怪我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傑克心中當然知道自己超速是不當的,但他依然相信上帝應該先給他機會。上帝看到傑克有點不服氣,於是繼續說:「我想問你,在你的駕駛經驗中,每天架車時,是不是都有超速的情況?」傑克細想一下,他本身就是一位性急的人,的確每天駕駛途中都會有超速情況,於是就點點頭。這時上帝接着說:「那麼在你駕駛經驗中,曾經發生過幾多次意外呢?」傑克回想一下,他人生中的確沒有發生過甚麼交通意外,於是就搖著頭。這時,上帝笑着說:「這不就證明我已經給你很多的機會,只是你不懂珍惜嗎?」傑克明白上帝的意思,縱然心中不快,但他知道自己的確經常超速,但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交通意外,上帝已經給他很多機會。 推卸責任是不少人經常犯上的錯誤。每當不幸情況發生,我們都會盡量將責任放在其他人身上,彷彿自己總是受害者的樣子。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這些意外出現早有前因,只是我們沒有留意,或者加以忽視。以駕車例子為例,我們早知道開車時使用手提電話或超速有機會導致交通意外,但是不少人依然會這樣做。我們縱然知道不參照交通燈過馬路有機會被車撞倒,但不少貪快的人依然會這樣做;縱然我們知道不努力工作會被解僱,但不少人依然會在工作時間處理私事。當我們問為什麼別人不給自己機會,先要自問一下為什麼自己不珍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