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事既,你OK 既…… 

0
無事既,你OK 既……  # 多謝你這句提醒我正面對不幸事情 

【管理文章】上司,我想你教我處理問題,不是幫我處理問題 

0
筆者認識不少當領袖的朋友,對於自己協助下屬處理問題感到驕傲。每當他慨處理完問題後,就會跟下屬說:「我已經為你處理好了,不用擔心。」說實話,筆者認識這些朋友不是自大,他們是真心希望協助下屬處理問題,讓大家工作方便一點,也希望能夠減少下屬壓力。但研究發現,擁有這樣熱心協助自己的上司對於下屬來說未必是愉快的事,因為同事都希望自己能夠有能力解決問題,不希望長期依賴別人,如果遇到問題時總是以依附者角色獲得援助,工作不會有滿足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我們應該鼓勵下屬嘗試解決問題,過程中提供適切協助。第一次處理問題時,我們在過程中應該讓下屬和我們一起參與,我們分享方法,由他們執行,下屬能夠在實操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方便他們日後處理問題。過程中,下屬會覺得自己成長了,也會感受到上司的關懷,雙贏局面。相反,如果我們每次都是抱着處理好就算的態度,直接將事情處理好,不和下屬解釋當中關鍵,問題將會一次又一次重複出現,下屬永遠也不會進步。   

勝負當然重要,除非你是輸的一方 

0
勝負當然重要,除非你是輸的一方  # 過多的正能量只會讓我們放棄努力 

【心理文章】99.9%有效 

0
相信大家都曾經在不少廣告中聽過商家表示他們產品99.9%有效,大家會否對這說法感到一點好奇:「99.9%幾乎是100%,為什麼商家會保留這0.1%沒有效的機率呢?」其實,商家就是利用人們容易被數字影響的心理,蠱惑地向我們進行推銷。  商家99.9%有效的意思是說:「假如你購買了產品,發現這產品沒有效用,其實只是你不幸購買了那0.1%的產品,其他99.9%購買了產品的消費者,他們都是感到有效的,所以你購買了0.1%沒有效的產品只是你不幸運,和他們無關。」商家這樣是為自己戴了一頂安全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對於消費者來說, 99.9%是一個可靠的數字,幾乎和絕對有效沒有分別,這就是商家想達到廣告效果。作為精明消費者,我們看到這些蠱惑數字一定要加倍留意,我們要明白商家說出這數字,其實他們對於產品也未必抱着100%信心,我們可反問一句:「如果產品絕對有效,你又何必吝嗇那0.1%有效性呢?」在這廣告中,我們也明白「世事無絕對」,沒有東西是保證完美,這只是自欺欺人想法。有些人可能反駁說:「老實說, 99.9%也是不差數字,我們何必執着那0.1%呢?」如果大家有這想法,大家不妨抱着深一點福爾摩斯心態研究這問題,商家結論出這數字必定是經過臨床研究實驗,他們會將這些實驗來源標示在廣告不顯眼位置,例如利用極少字體擺放廣告下方,大家仔細留意便能夠發現它們進行實驗規模有多大,例如實驗人數、舉行時期等。大家不難發現,不少實驗是為了配合廣告效果特制的,實驗參加人數十分少,時間短,基本上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或者說,如果將實驗利用傳統學術方式進行,相信得出來的結果,將會截然不同。有趣的是,商家賣廣告方式並沒有觸犯任何法律,只是利用人們容易被數字影響心態度身訂造,消費者唯一能夠應對方式就是多一點用批判性思考,抽絲剝繭地懷疑相關內容。 

龜兔賽跑 中的龜最可憐,只有在別人放棄時才能獲勝 

0
龜兔賽跑 中的龜最可憐,只有在別人放棄時才能獲勝  # 努力需要,但加強實力更重要 

【心理文章】我們心理如何受影響而變得急躁 

0
筆者和大家分享一個親身經歷,筆者年輕考公開試時,一位坐在筆者前面的應試生穿著一件十分特別的黑色T恤,上面寫着:「你會肥佬」字眼。現在差不多20年過去,筆者對於這場考試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前面考生T恤字眼實在讓筆者有很大感受,彷佛沮咒筆者會在這場考試失利。雖然筆者有不錯的情商指數,但無可否認這件T恤的確對筆者考試有一點影響。人心理很奇怪,很容易受周遭事物影響,更可怕的是很多時候自己被影響也不自知。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外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快餐連鎖店,例如麥當勞、肯德基,店內設計會讓人有緊張和焦慮感覺,同時讓人覺得時間過得較快。這些連鎖店一般會用相比較鮮艷顏色作為主色,例如麥當勞的紅色、大家樂的黃色、大快活的橙色,大家坐在這些快餐店來時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趕緊吃完東西便離開,因為擺脫這種緊張感覺。這是心理學家為這些品牌創造出來的感覺,快餐店需要較高的流轉率,才能夠支持以較平價錢出售產品,它們需要想盡方法讓顧客快點吃完並離開,將座位留給下一轉客人。有些讀者可能不明白,時間理應是客觀的東西, 1小時有60分鐘, 1分鐘有60 秒,為什麼我們在某些環境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相關研究,工作人員先要求參加者欣賞歌劇《拉克美》中的一個片段,這片段長86秒。特別地方是,其中一部份學生所處的地方能夠看到一些快餐店標識 ,參加者未必能夠察覺這些標識存在,但他們的潛意識卻會。另一部份參加者所處的地方則沒有任何快餐店元素。結果發現,暴露在快餐店標識下的參加者,認為他們已經聆聽了很長時間,遠遠長過86秒,這反映他們比較沒有耐性和比較焦急,他們顯然已被快餐店標識影響。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我們生命不知不覺間會被周遭事物影響,一些定性為較快速的物品,例如快餐店,或一些比較鮮豔的顏色,例如紅色和橙色,當我們接觸到這些物品時,我們會不自覺地受到影響,對於產品設計者來說,能夠利用人們這種心理設計出讓消費者最舒服的產品和服務。例如,地鐵主要在地下幽閉隧道中行走,難免會讓人有一種不安感覺,地鐵往往會用上一些比較溫暖燈光,車廂內設計也會利用用光亮的燈光,讓人們感覺慢一點,心中舒適度也會提高一點。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一部地鐵車廂設計用上紅色和橙色為主色,相信大家站在車廂每時每刻也會想着何時能夠下車,地鐵卻在漫長的隧道中飛馳,良久沒有到達下站,這種感覺會是多麼糟糕。飛機機艙設計也是一樣,我們乘坐飛機動輒也要數小時,甚至上十小時,期間我們需要在幽閉機艙內生活,一般航空公司會將機艙顏色設計得柔和一點,讓人們覺得舒服些。凡事有例外,對於一些廉價航空,它們標榜快速和方便,他們會將機艙內座位利用較鮮艷顏色,例如亞洲航空。當然,這種設計有得有失,紅色座位會讓人有一種不耐煩感覺,但廉價航空一般將航程定於4小時之內,顏色對於人們帶來焦急感覺對於廉價航空來說影響不大,反而能夠深化他們「快速和方便」的品牌形象。 

【心理文章】原來麥當勞也可以很健康 

0
多倫多大學研究學者招來一批大學生參加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先請參加者專注望着電腦螢光幕上某個位置,然後數個「!」會在這個位置閃出一下,然後消失。接着幾乎同一個位置,螢光幕會出現一個字眼,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嘗試估計這個字究竟是什麼。同一時間在,螢光幕其他位置,會忽然出現一些不規律彩色方塊,目的就是擾亂參加者的注意力,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盡量無視這些騷擾物。聰明的讀者必定會知道,其實這些忽然閃動的彩色方塊並不是如此簡單,其實工作人員預早在這些區域中插入一些著名快餐店的標識,例如麥當勞和肯德基等等。由於這些標識出現時間十分短,加上工作人員早前提到這些只是普通的彩色方塊,沒有任何參加者會發現這些快餐店標識存在,實驗第一部份來到這裏便完成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實驗第二部份,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朗讀一篇三百多字關於多倫多的文章。工作人員想知道,那些在第一部份時,在不知情情況下看到一連串連鎖快餐標識的參加者,他們會否朗讀速度較快呢?結果如工作人員所料,那些不經不覺看過快餐店標識的參加者,他們需要69.5秒便能夠閱讀完整篇文章。相反控制組(即是他們螢光幕從來沒有出現過快餐店標識的參加者),他們需要84秒才能夠讀完整篇文章。快餐店顧名思義就是給人快速感覺,即使人們看到這些品牌標識,也會有一種快速和緊張感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有時候即使我們不用看到這些標識,只要這些標識存在我們四周,也能夠影響我們潛意識,讓我們行為變得更快。這個實驗也有正面一面,大家試想一下,我們能善用快餐店標識讓我們行動加快一點,例如在電腦桌面放一些快餐店標識,這或許能讓我們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但大家不能忽略的是,快餐店標識讓我們行動加快,同時也會讓我們感到緊張和焦慮,大家或許會在咖啡店內花時間看書,但相信沒有很多人能夠在麥當勞內專心待上兩小時閱讀,就是這個原理。我們可以適度利用這些快餐店標識放在辦公室內不顯眼位置,例如將一個小小麥當勞標識放在電腦桌面右下方,尺寸不用很大,因為實驗中參加者根本毫不察覺這些標識存在, 這些標識卻會漸漸影響我們的潛意識,既能提高我們工作效率,也不會讓我們感到過分緊張。 

【心理文章】如何影響愛侶於無形間 

0
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和男朋友/女朋友相處的時候,心中會有莫名其妙歡娛感覺。或許對方不用說半句話,只是靜靜坐在我們旁邊,也會感到愉快無比。這是一種讓科學家也難以解釋的特別感覺,這是人與人之間形成的特別生理反應。心理學家嘗試就這情況作出解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研究人員找來68對正同居的情侶,工作人員在三個星期內持續觀察這些情侶交感活動。工作人員要求這些情侶就一些愛情問題進行討論,例如對方特質,以及如果彼此分離會有什麼感覺。工作人員在這些參加者身上戴上特製的設備,能夠有效觀察他們的心率。結果發現,當其中一方心率比較快的時候,愛侶也會較喜歡他,認為他較有吸引力。雖然研究人員未能夠清楚解釋為什麼一人心臟情況會影響他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吸引力,但顯然這68對情侶告訴我們這規律是存在的。世界上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我們無法逐一解釋它們背後的原理,但我們卻能夠透過掌握這些東西增加自己吸引力和工作效率。多一些運動和維持良好心態,能夠有效讓我們心率處於正面規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見一些較吸引人士,總會用「陽光男孩」、「熱情少女」等較正面字眼形容,背後都是有一套規律驅使的,大家又準備好鍛鍊自己心率嗎? 

【心理文章】影響小朋友成長的關鍵 

0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三歲定八十」,意思是小朋友的個性在幼年時已經建立,而且足以影響日後成長。一個粗枝大葉的小朋友,長大後也必定是不拘小節;一個溫文有禮的小朋友長大後也會變得謙遜;心理學家曾經就這個說法進行研究,希望能夠了解兩者是否有必然關係。  1969年,學者波吉斯找來一班九個月大的嬰兒,實驗過程中,工作人員讓嬰兒玩玩具,同時利用標準貝里量表為小孩子進行成長評估。同時,工作人員利用儀器觀察嬰孩的心率(心率是指心臟收縮跳動頻率和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另外,工作人員詢問嬰兒父母有關孩子日常行為。實驗的第一階段就此完成。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大約兩年多後,工作人員再次邀請已經三歲的小朋友回到實驗室,工作人員除了觀察孩子長大後的行為,他們也會詢問父母其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特徵,結果發現嬰兒行為和成長後行為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簡單來說,一位嬰兒表現得沒有耐性,他未必會長大後表現不耐煩。那麼,究竟什麼因素會影響小孩子成長呢?研究人員發現,嬰兒心率跳動規律是關鍵,小朋友心率如果富有彈性,簡單來說即是遇上新事物時心率會急速轉變,但同時也會迅速回復平常,他們在成長過程會比較健康,較少遇上問題。相反,心理變化較少的小朋友會比較容易感到憤怒、壓力和焦慮,良久不會復原。這個結果不能理解,一個人心律跳動彈性越大,遇上挑戰時反應會較大,但很短時間內適應,不會將問題累積,情況就如一條狀態良好的橡筋能屈能伸,不容易折斷。  最後,究竟我們有什麼方法能夠維持良好心率呢?研究人員發現,適當運動讓我們體魄強健,心率自然正常。 

【勵志文章】談判技巧:錯的對象 

0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直和我們進行談判的對象其實並不是我們真正對手,我們一直想在對方身上取着數,其實只是自相殘殺,真正敵人正在暗角偷笑。現在我們看Netflix、迪士尼、亞馬遜影業每年都會製作很多自家影片,而非單單將現有荷里活電影或劇集上架,原來這和談判有很大關係。  Netflix剛創立時,只是一個電影串流平台,簡單來說就是將傳統電影或劇集不用DVD光碟形式租給客戶,而是轉到網上,讓客戶安在家中就能夠隨時看海量荷里活電影和劇集。Netflix為了獲得這些影片播映權,需要向荷里活製造商支付高昂的轉播權費用。隨着越來越多電影串流平台加入競爭,例如亞馬遜影業、迪士尼等等,電影串流平台競爭越來越大。起初,這些電影串流平台都以不同價格形式作出競爭,但很快他們知道對手間正為客戶提供的是同質物品,對於客戶來說彼此差別不大,反正那裏便宜就去那裏。另一方面,那些荷里活影相,他們眼見市場上眾多電影串流平台互相競爭,也就是說他們能夠將旗下影片價格相應提高,讓這些串流平台競爭者互相競逐,讓自己賺取更多利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漸漸,這些電影串流平台知道他們繼續惡性競爭對於利潤並沒有好處,只會減悠它們和荷里活大亨談判的籌碼。它們開始轉變方向,進而製作出更多自家影集,自家影集由它們自行投資和創作,一來能夠自己控制成本,二來這些影集是他們平台獨有的,成功將自己產品和對手變得差異化,只要自家劇集受到觀眾喜愛,觀眾自然別無選擇訂購它們,Netflix推出《紙牌屋》、《黑鏡》、《怪奇物語》等等一系列自家影集都大受好評。另外,大家也必定會留意到,這些串流平台影集的明星們大多不是一線明星,對於串流平台來說這能夠節省一些片酬成本,對於這些本身沒有機會在大螢幕充分表現自己的明星,能夠利用串流平台將自己向着全世界展示,達成共贏局面。  那些一直認為是我們死對頭的競爭對手,其實並不是我們真正的對手。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果我們和假想敵互相傷害的時候,打得半死時,真正敵人會從暗角走出來,坐響漁人之利。 

【勵志文章】談判技巧:如何認清對方底線 

0
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在談判過程中,先要了解對方底線,如果我們要求超過對方底線,我們不會期望對方會就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空間讓步。問題是,我們應該從什麼角度了解對方底線呢?正常談判中,對方不會主動告訴我們他們底線是甚麼,因為這會讓自己在談判中失去優勢。由於談判雙方彼此不會告訴對方實情,一方能夠在訊息不完全情況下向另一方套取越多資訊,贏面就會相對提高。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不少書本教我們在思考過程中代入他人角度,「假如我是對方,面對相同的問題,會如何處理?」代入法的確能夠讓我們多一個角度思考,但在談判過程中未必能夠發揮關鍵作用,原因我們立場不同往往會有主觀因素包含在內。打個比方,某天我們到年宵花市逛街,打算為家中購買一些裝飾花卉,我們看見一盤美麗的蘭花,就開始和這位花農進行價格談判。起初,這位花農對於這盆牡丹定價是$800 ,我們心中雖然喜歡這盤蘭花,但覺得花農正在「獅子開大口」,於是決定瘋狂殺價,我們表示只願意付$400購買這盆花。被殺價一半,花農自然不服氣,堅持只能夠略為減價,他表示這盆蘭花起碼也值$700。這時候,我們採取代入法,我們或許會想:「今天已經是年三十晚,如果花農今天還賣不出這些花,必定會賠大本,所以他一定會寧願用較平價錢出售產品,起碼賺回一點成本。」於是,我們相信對方的底價會是定價的一半左右,也就是$400 ,所以我們堅持只願意付出這個價格購買。結果, 花農一口拒絕,並沒有再向我進一步推銷。當天晚上,我們空手而歸,花農也賣不出這盆美麗的蘭花,花展結束後, 花農親手將這些美麗的鮮花放進垃圾桶。花農這樣做是不希望消費者覺得他們必定要將花賣光,否則會養成他們最後時間執平貨的習慣,日後所有消費者都抱着這態度要求他們減價,他們將會損失更大,所以他們寧願摧毁鮮花,也不願意賤價將花卉出售。這事正告訴我們,即使代入了花農想法,但由於我們主觀認為花農希望收回成本,結果錯誤判斷花農底線,導致談判未能達成結果。  亞馬遜是世界最大電商,當他進入印度市場時,也犯上了這個錯誤。話說當時亞馬遜兩個前員工在印度設立類似亞馬遜營運方式的網站,辦得有聲有色。亞馬遜要進入印度市場,最方便方法當然是直接將這個網站收歸己有,他們派出談判團隊跟這公司進行談判,對方開價10億美元。對於當時亞馬遜來說, 10億美元不算甚麼大錢,但對於印度市場,亞馬遜是否值得付出這樣巨額投資,亞馬遜管理層抱着懷疑心態。當時亞馬遜管理層認為這間公司索價天方夜譚,他們認為這間公司最終將會讓步,他們能夠以較平價錢收購。結果,他們看輕了這間公司的雄心,談判告吹了。接着,這間公司一直以凌厲趨勢發展,充分表現出他們作為地頭蟲優勢,一直和亞馬遜僵持不下,雙方在激烈競爭中未能獲得優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經過一輸惡鬥,這公司再次表示自己願意被收購,並物色潛在買家。亞馬遜和當時美國最大實體零售店沃爾瑪都表示有興趣收購這公司。結果,沃爾瑪成功以160億美元購入這間公司大部份股份,作價是當初給亞馬遜報價10倍以上,由此可見亞馬遜當初拒絕以10億美元收購這公司是錯失了一次黃金機會。更糟糕的是,這間公司最終落入亞馬遜死對頭沃爾瑪上,我相信對於亞馬遜管理層來說,這是一次重大的教訓。  說回頭,究竟我們有沒有方法能夠有效知道競爭對手底線呢?有的,我們應該找一位和談判利益沒有關系的第三者,例如公證行,他們由於和談判利益沒有直接關係,他們能夠以較客觀態度看待談判各個選項,進而為我們提供最合適的建議。當我們做出任何的決定時,盡量減少主觀和直覺因素,多角度和客觀看待事件,能夠讓我們掌握更多關於事情真實情況,有助於我們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心理文章】如何增加自己光環效應 

0
香港著名已故小說家倪匡先生曾經公開講過,他寫作靈感總是出於偶然,他往往有特定寫作方向,但當他執筆時,靈感會如泉水一般到來,彷彿天賜禮物一樣。更有趣的是,當他寫作道路達至高峰時,他忽然封筆表示寫作靈感配額已經用完,再沒有寫作材料。這個決定正和應他之前提到自己寫作靠靈感的說法,靈感用完自然寫不出新作品。大家有沒有發覺,很多成功人士都會表示自己成功出於偶然,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成功,彷彿如有神助般,就是這點神秘感讓人嘖嘖稱奇,我們會覺得他們是被上天選中的人,覺得他們更加珍貴,也會更願意追隨他們。  懂得心理,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上了當,成功人士製造忽然成功故事,因為這是他們推銷自己的最佳方法。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塔莉·芮奇曾經進行一個研究,他們將參加者分為三組,並分別給與三組參加者一個關於金舖的簡介刊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第一組參加者看到的金舖介紹中提到金礦發現是源於偶然,並不是開發商刻意尋找的;  第二組參加者看到的金舖介紹中提到金礦來源是生產商刻意勘探和發掘出來的;  第三組參加者看到的金舖介紹中對金礦來源金礦的來源隻字不提;  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即是知道金礦發現出於偶然)的參加者,表示對於這店產品有較大興趣。  筆者認為出現這結果原因是,偶然性讓這人/產品添加一點高貴感覺,彷佛他們是萬中無一被選中的人,他們必定比較優秀,自己也會抱以較欣賞角度看待。偶然性當中肯定包括幸運元素,正如「為什麼有些人總會中六合彩,有些人卻買了一輩子也是白買的。」我們心中對於那些中獎的人有妒忌感覺是正常的,同時我們也會羨慕他們的運氣,我們知道即使我們同時在同一個地方購買獎券,也不會得到同樣結果,這些幸運兒成功是偶然的,這種偶然性的可遇不可求的。 

【勵志文章】談判技巧:如何提高自己在談判中的底線 

0
筆者發現很多人在談判過程中,由於面對局勢訊息不完全,害怕因為自己過分堅持而導致談判觸礁,結果在過程中不斷退讓,即使最後達成共識,也未能夠達到自己期望的理想局面。談判中,我們底線、對方底線和客觀環境限制是影響結果的三大因素。我們在早前章節已經提過如何透過了解對方底線,從而向着目標擊破。今天,我們會分享如何增加自己抗逆能力,讓自己底線提高一點,不用在談判過程中無限退讓。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耶魯大學管理學教授拉維.達爾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並請參加者想像他們已經在求職過程中獲得了工作要約,接著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想像和未來老闆協商時,盡量為自己爭取多一點福利。針對第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向潛在老闆爭取前,先考慮新工作較多假期的好處。針對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想出有更多假期的一個好處和兩個壞處。大家可能會想,假期當然越多越好,又怎會有壞處呢?對的,人直覺總是會覺得假期越多越好,但只要我們願意思考,其實較多年假未必是全無壞處。例如,老闆不會因為我們有較多年假而對我們工作期望降低,較多年假代表我們需要將工作濃縮在工作日做好,這會導致我們平常超時工作機會增加,失去工作日和家人相處的寶貴時光,也會增加我們日常的工作壓力,這些都是獲得較多年假的對應壞處。  結果發現,第二組參加者,也就是被要求想像較多年假的一個好處和兩個壞處的參加譻,他們跟老闆爭取工作福利時會較進取,不願退讓。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他們在思考過程中想多一步。對於正常求職者物色新工作時,自然對新工作充滿憧憬,心態上會覺得新工作比舊的好,我們大腦作出這樣分析其實就是要說服自己轉工決定是正確的,這樣有機會導致誤判,讓我們對新工作有不現實期望。我們在思考過程中,強迫自己思考一點關於這份工作的缺點,這讓我們過份的正向思考暫停一下,逆反思考讓我們漸漸明白「凡事有兩面,有得必有失」,我們對新工作期望也會相應降低,我們期望新工作必須有較高的待遇,才願意跳出現在工作舒適圈,重新適應新工作環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回到談判現場,很多時候由於我們十分殷切和對方達成共識,我們期盼結果為我們帶來成功感,為了達成共識,我們不斷退讓,將底線無限至推後。這時候,我們不妨讓自己思考一下,即使達成談判共識,這共識是否百利而無一害呢?我們要求自己思考幾個即使達成共識後,或許會面對的挑戰和困難,這會強迫我們大腦產生一種矛盾感覺,明白與其急切達性至成果,不如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經驗告訴筆者,只要經過這個思考過程,我們立場會變得堅定,不會輕易退讓。 

【勵志文章】業餘愛好者 

0
大家有沒有發現,不少行業高手都是半途出家,例如理察布蘭森創立維珍航空時,他對航空業運作一知半解,最後卻能夠和英國航空分庭抗禮。馬斯克創辦的PayPal (電子支付系統)、Tesla (電動車)、SpaceX(太空研發公司)等不同公司涉及不同領域,覆蓋面非常大。說實話,一個正常人並沒有可能精於那麼多方面,他們究竟是怎樣做到呢?  答案很簡單,無論布蘭森和馬斯,他們本身都不是這些行業專家,而是這些行業業餘愛好者。由於他們對這些行業有興趣,願意花出無限時間作出研究,過程中他們不但不會感到辛苦,而且會覺得妙趣橫生,這些活動已經變成生活一部份。以馬斯克為例,他創立SpaceX 時,本希望從外面收購火箭作為起步工具,他山長水遠跑到俄羅斯,希望購買價格相宜火箭,但俄羅斯人報價讓他大吃一驚,從此他知道如果倚靠其他人火箭,成本將會難以負擔,他的夢想也不會實現。經此一役,他決定放棄倚賴外援,自行研發火箭。大家試想一下,研發火箭不是開玩笑般簡單,馬斯克不單要研發火箭,而且這些火箭是可重用的,這是太空科技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馬斯克由倚賴別人到自我研發,這轉念過程看似簡單,卻需要無限毅力和資源投入,如對這項目充滿興趣,實不易做到。業餘愛好者相對一般人來說,他們多了一點元素,就是他們本身喜愛這東西,願意為這東西無償地投入,投入中即使流下汗水和淚水,也會覺得滿足。亦因如此,他們願意不斷付出,即使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又在所不惜,這情況就有點像我們追女仔一樣,那種患得患失、曖昧吃檸檬的時光也是美好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布蘭森也是一樣,他初建維珍航空時資金不足,根本買不起飛機,他近乎哀求波音公司借出一架波音747客機成就夢想,接下來維珍航空初生旅程並不一帆風順,它被本身壟斷英國航空業的英國航空到處打壓,英國航空公司會聘用「打手」唱衰維珍航空,甚至對博公堂,大家可以想像維珍航空創立階段是多麼的困難。布蘭森現在擁有公司超過200間,涉及不同的行業,布蘭森愛好挑戰,對於不同行業都是業餘愛好者,願意花時間去學習探索,成就出他的商業王國。業餘愛好者比行業專家擁有更多的優勢是不介意付出、不計較回報,他們由心出發,這和計較錙銖的行業專家截然不同,所以說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於事業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勵志文章】最佳睡眠長度 

0
小時候,經常聽長輩說:「每天最少需要睡覺8小時,否則會影響健康。」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們,最合適睡覺長度是7小時,而非8小時。事實上,睡眠不足是現代都市人經常遇到的問題,在「= 《腦心理強化大全》一書中,提到睡眠不足6小時會帶來不少健康問題:「可以確定的是,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患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六倍、腦中風機會高4倍,心肌梗塞3倍、糖尿病3倍、高血壓2倍、感冒5.2倍、失智症5倍,憂鬱症5.8倍,自殺4.3倍,甚至有研究認為睡眠不足的人死亡率是一般人5.6倍。」相信看到上面數據,大家都會知道睡眠不足的影響有多大。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睡眠不足之所以會導致那麼多身體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促進食慾的荷爾蒙:飢餓素分泌增加,讓我們食慾提升25%左右,接下來後果自然就是身體吸收不了那麼多,並以肥胖體型反映負面的後果。食慾增加不單止會導致身體肥胖,也會導致我們對於不同食物過量吸收,容易導致各種疾病,例如糖尿病。除此之外,我們大腦中有一種名叫有一種名叫B類澱粉質,這種物質有機會導致腦神經細胞死亡,並出現各種記憶障礙症狀,最後變成失智症。要清除這種有毒物質,睡覺顯然是最好方法,科學家研究發現,只要我們每天睡滿7小時,就能夠有效減少相關物質在腦海中累積,反之亦然。 

【勵志文章】看看羅斯福怎樣說 

0
今天和大家分享美國其中一位最偉大總統小羅斯福的一段演說,他是這樣說的:「從雞蛋裏挑骨頭、在強者失敗時落井下石,或者指責正在做事的人為什麼不做得更好,這些行為都不是了不起的。真正了不起的人應該站在競技場上,臉上混雜着因為努力而沾滿的灰塵、汗水和鮮血,一再奮戰。這些人雖然會犯錯,也會經歷一次又一次失敗,因為努力、犯錯和失敗是密不可分的。這些人都知道,他們需要用盡全力,付出所有熱情投放到自己志向當中,這樣才有機會獲得最後的勝利。當然,勝利只是最好的結果,他們同時也明白事情有機會向壞方向發展,這時候也會感到雖敗猶榮。」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小羅斯福告訴我們,成功非必然,即使用盡努力也未必會獲得成功,但失敗起碼不會感到羞恥。相反,在努力過程中,必定會有很多人向我們潑冷水,作出惡意批評,我們無需理會這些流言蜚語,正所謂「夏蟲不可以語冰」,他們或許連我們正在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也不知道,又有什麼能力說三道四呢?在努力的某個階段,必定是孤獨的,只有我們能夠推動自己繼續前進。如果一個點子讓全部人也認為必會成功,競爭必定會變成紅海,難以突圍而出。成功的人必定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機遇,儘管旅途中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都會咬實牙關,努力面對。 

【勵志文章】蠢人基本定律

0
最近看了一本十分有趣的書,名叫《蠢人基本定律》,這書篇幅不多,不消15分鐘便能看完,但這本書點出的道理卻讓筆者留了深刻印象,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提到一個人是蠢人的機率,和這個人的其他特質並無任何關係。簡單來說,一個人可能有很多優點和才能,但同時也可以是一位蠢人。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看起來十分有才華的人,卻會犯上一些愚蠢的錯誤,這和他們成就南轅北轍,便是這個道理。吳亦凡是著名影星,本身有着出色才華,最後卻因為犯上桃色官非,被判13年監禁,失去一切繁華富貴,難道他不是蠢人嗎? 蠢人不單會對自己,也會對其他人帶來壞影響,這些負面影響大小則視乎兩大方面。第一,蠢人的基因承接他們家族遺傳,有些人出生於富貴或精英家族,他們本身因為這些家庭背景而有較大話語權,他們能夠發投的蠢人影響力自然較大;第二種蠢人透過他們後天努力,成為某方面專家、官員等很有影響力的人。現在科技發達,人們越來越容易透過不同渠道發表想法,疫情期間,大家不難發現不少根本和醫學無關的所謂「專家」走出來給大家意見,他們專長學科根本就不是和醫學有關,只是透過自己影響力隨口提出自己想法,這些想法往往是愚蠢的。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提出一些旁門左道對抗新冠病毒方法,這些方法雖然得不到主流醫學認同,但可惜的是特朗普本身影響力卻影響着他無數信徒,對主流抗疫帶來負面影響。 蠢人做事損人不利己,甚至會害到自己。近年爆發的俄烏戰爭便是例子,俄羅斯認為他們並不是入侵烏克蘭,只是透過軍事行動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從而維持俄羅斯邊境安全。結果,戰爭爆發三年,雙方膠着狀態,無論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都承受着巨大損失。 最後,作者表示蠢人會無緣無故地發動攻擊,他們在過程中得不到什麼好處,同時他們往往沒有什麼特別的攻擊計劃,選擇的時間和地點也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我們無法用理性判斷蠢人將會對我們發動攻擊的時間、方法及利用的藉口。因此,當蠢人攻擊我們的時候,我們往往沒有足夠時間作出準備,減少損失。

【勵志文章】領悟死亡教曉我們的東西

0
有天,一位著名企業家在報紙中看到關於自己去死的報導,寫着:「炸藥大王死了」,內容不單止沒有表揚他一生在科學的貢獻,反而用極多篇幅描述他一生透過販賣軍火導致他人死亡的事,彷彿將他形容為大魔頭的樣子。這位科學家看到這篇關於他的訃聞後,明白自己前半生做的事並不討好別人,也知道自己對世界帶來的禍害,立意改邪歸正,餘生將財富和知識都貢獻世界,創立我們熟悉的「諾貝爾獎」。上面故事主人翁就是發明火藥而致富的諾貝爾。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報導記者犯上了一個錯誤,他收錯了訊息,誤會以為諾貝爾已死,其實死的是諾貝爾哥哥,他早前因為心臟病去世。這個不美麗的錯誤造就了世界的改變,報道對諾貝爾產生極大影響,他開始反思:「難道我想別人在我的墓碑上寫上:『販賣軍火政富的人』的悼詞嗎?」訃聞本身就是讓生者懷緬亡者的描述,這篇「訃聞」讓諾貝爾痛定思痛,知道現在他所做的東西並不是世人所應許的。他決心改變形象,財富不再是他關心的東西,反而用盡努力改變自己本身從事軍火業對世界和平帶來的影響, 並創立諾貝爾獎,當中包括和平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從訃聞啟發人生的確是好方法,訃聞讓我們思考死亡,讓我們走出日常的舒適圈,迫使我們為生活作出一些抉擇。在《點止就要秀出來》一書中,作者舉出了幾個透過死亡感悟人生的真實例子。荷里活導演喬治盧卡斯小時候曾經發生嚴重交通意外,面對死亡,自此之後他明白到:「現在每一天都是多活的一天。」他珍惜時間享受人生,並向自己興趣發展,最後拍出《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知名的樂團火焰紅唇主音韋恩·柯尼16歲時曾經在快餐店工作時被人劫持,凶狠賊人威脅取去他性命,他事後回憶:「當時我認為我自己真的有機會死去,當我有這想法時,我思維產生了180度轉變,我想着:『我不要被動地坐在這裏等待事情發生,我要想着方法解決問題,即使別人認為我的處理方法像傻仔一樣,我可不在乎。』」 總括而言,死亡能夠讓我們重新審視人生,因為死亡是我們每人的終點,無論誰人也無法躲避,我們唯一能夠做到就是讓自己死亡之後不感到後悔。

【勵志文章】家中3位寶貝教曉我的東西:考試是學習成長的機會

0
有天,筆者問小朋友考試成績如何?小朋友馬上回答說:「爸爸,考試是學習成長的機會,是進步的過程,成績其實不太重要。」筆者聽到之後覺得肅然起敬,沒有再追問小朋友。 不論成績如何,小朋友能夠想出如此大道理,已經值得大人們學習。人們每天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喜歡和別人競爭,我們透過成敗,例如考試成績來判斷自己努力是否獲得成果,但思維正確嗎?如小朋友所說,考試的成績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過程中是否獲得成長和學習機會,這是我們自己才能夠感受得到的。即使我們在考試獲得很高分數,但原來只是因為老師試卷十分簡單,或者其他同學能力相差太遠導致,只有什麼意思呢? 說到這裏,有些讀者可能會問:「那麼你小孩子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嗎?」如果你有這個想法,顯然你還未明白這篇文章所說的東西,不妨從頭再看一次。哈哈!

【勵志文章】一個「執二攤」的故事

0
很多人會抗拒「執二攤」,因為我們覺得如果別人重視自己的話,理應第一時間尋找自己協助,而非當其他人放棄或失敗時,才找自己補上。當大家看完今天這個真實故事,或許會對「執二攤」有另一種想法。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琪羅是知名雕刻家,他最著名作品就是大衛像,相信無論你對藝術有多少了解,必定見過大衛像照片。然而,大衛像本身並不是米開朗基羅的工作。1464年,意大利政府計劃在佛羅倫斯一間教堂內放置12個大型舊約人物雕像,他們找來著名雕塑家杜喬負責這項目,但兩年後杜喬到由於個人原因退出項目。這時候政府還沒有想起米開朗基羅,他們找來另一位雕塑家羅塞利諾接手,但他不久後也放棄了。這時候,米開朗琪羅終於登場了,他在1501年正式被任命進行雕塑工作,他如有神助般獨力完成大衛像。如剛才提到,政府起初打算創造12個舊約人物雕塑,但由於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比原本設想的大得多,加上當時大理石價錢昂貴,政府決定只完成大衛像就算。接下來的問題是,米開朗琪羅設計的大衛像體積十分大,加上這雕塑全身裸體,放在教堂內不夠莊嚴,政府必須另尋位置安放大衛像。政府找來一班甚具名望的藝術家,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達文西,一起商議將這雕塑安放在裏。達文西看見這雕塑,便知道米開朗琪羅並非池中物,他害怕自己地位將會被動搖,於是利用自己權勢建議政府將大衛像隨便放置在城中某個沒有人流的公園一角。米開朗琪羅不是省油的燈,自然不會想自己心血結晶被放在沒有人看到的位置,在他堅持之下,大衛像最後放在當地市政廳門前。值得一提的是,米開朗琪羅設計大衛像時只有26歲,難怪達文西會視他為激烈競爭對手。 從米開朗琪羅的故事,我們明白「執二攤」未必一定是壞事,別人做不到的事情,由我們親手完成,不但能夠突顯我們能力,也能夠給自己一點挑戰,加倍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