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憤怒會導致欺詐行為 

0
杜克大學丹·艾瑞利教授曾經進行一個關於憤怒的實驗,他首先聘請了一位名叫丹尼爾的演員充當咖啡店員工。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批,為了觀察參加者即時反應,工作人員並沒有預先告知參加者實驗正在進行中。首先,工作人員邀請參加者填寫一份需時5分鐘的問卷,完成問卷後即可獲得5美元報酬。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針對第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稱這組參加者為被觸怒的一群,當參加者填寫完問卷後,丹尼爾就會將酬金交給參加者,但過程中,丹尼爾故意取出電話假裝需要接聽電話,然後高聲跟電話內的人談天說地,內容則是閒話,例如提及晚餐安排。這通電話長達12秒,參加者則需要靜靜等待丹尼爾將電話講完,才能領取酬金。當丹尼爾將酬金交到參加者手上後,參加者發現丹尼爾給了他們9美元,而非早前提到的5美元,大家猜想一下多少人會主動將多付的錢交回丹尼爾呢?  針對第二組參加者,這是對照組,工作人員同樣在參加者填寫問卷後主動給他們酬金,工作人員同樣將9美元交到參加者手上,看看多少人會將多出的酬金交回工作人員。結果發現,第二組參加者有45%人會主動交回多收的錢,而第一組參加者,即被觸怒的一群,只有14%參加者願意交回多出款項。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人總是有貪念的,無論我們是否有被人觸怒,依然有機會會對於眼前誘惑動心,這就是為什麼第二組參加者也有55%參加者會將多餘的錢據為己有。更有趣的是,如果我們被人觸怒時,我們更有動機進行一些欺詐的行為,以作為報復的手段。這實驗告訴我們,持久待人有禮是十分重要的。 

【歷史趣聞】五月花號,你不能不知的一艘船

0
1620年, 102名英國人乘坐著名的五月花號,從英國普利茅斯出發,目的地是大西洋另一端的紐約。這班人對未來充滿期待,希望能夠在美洲大展拳腳。理想總是需要磨練的,在航行途中,五月花號遇上惡劣天氣,導致偏航,經過66天的航程,五月花號最終未能夠抵達原定計劃目的地紐約,反而去了美洲較北的好望角。 當船上人員看到陸地的時候,發現這裏荒蕪一片,並不是想像的肥沃物阜,難免有點失望。船員因此引起激烈討論,有些人認為這裡跟自己想像的不同:「我們不是為了這樣的窮鄉僻壤而來,我們一定要繼續航行,尋找我們真正的目的地。」但另一派人表示:「我們已經經歷了很久惡劣的航程,如果繼續墨守成規,不懂變通的話,我們或許永遠都不能去到目的地,而且會失去生命。」對於冒險家來說,團隊是十分重要的,大家必須達成一致,成為命運共同體,於是,他們決定透過協商方式達成共識,最後大家都應該立下誓約,遵從大多數人的意見,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最後大家決定於美洲的普利茅斯登岸。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班人在英國普利茅斯出發,他們在美洲登陸的地方也叫普利茅斯,難道世界上會有那麼巧合的事?其實,這一切都不是巧合,美洲普利茅斯的地名是由這班英國人所改的,他們為了表示自己作為來自殖民地宗主國身份,為美洲不同地方改成英國地名,一來增加親切感,二來向世界宣示主權。 這班英國人在美洲登陸後,當地原住民教他們種植,讓他們得以生存下去。但這班原住民的善心卻為他們埋下了未來悽慘命運的下場,因為這班英國人不久之後就對原住民展開屠殺!

【心理文章】原諒你的小朋友,他們或許根本不明白你們的想法

0
很多時候,作為父母跟小朋友分享一些簡單概念,小朋友總是不明白,而且行為好像跟自己對着幹一樣,不管多麼友善的父母,也會有一刻感到煩躁。如果大家正處於這個階段,不妨先閱讀這篇文章,或許會對小朋友有另一種看法。 美國墨西哥一間大學曾經進行一個關於小朋友的研究,工作人員首先給參加者看兩個盒子,其中一個盒子明顯是用作放置糖果的糖果盒,另一個則是普通的白色盒子。然後,工作人員指着那個糖果盒,並詢問小朋友,裏面放的是什麼東西。大部份小朋友都會回答說:「當然是糖果。」這時候,工作人員會打開盒子給小朋友看,小朋友發現盒子空空如也,並沒有期望中的糖果。接著,工作人員讓參加者打開另一個盒子,他們發現白色盒子內放滿糖果。然後,工作人員將兩個盒子都覆蓋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過了一會兒,一位名叫葛蘭達的人進來課室,工作人員在小朋友的耳邊輕聲說:「葛蘭達十分喜歡吃糖果,你估計他會在哪裏尋找糖果呢?」這時候,大部份三歲半小朋友都會認為葛蘭達會打開那個白色盒子,因為他們剛才看見糖果就在白色的盒子裏。大家覺得有趣嗎?正常來說,人們看見糖果盒,自然認為糖果會在這個盒子裏。但只有三歲多的小朋友由於剛才看見糖果在白色盒子裏,他們便假定其他人同樣會知道自己剛才發現的東西,以為糖果在白色盒子裏。三歲小朋友將自己的觀察和想法套上了其他人的想法當中,造成了這個誤判。 工作人員針對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再進行一次相同的實驗,這班小朋友已經五歲。結果發現, 80%的五歲小朋友表示,葛蘭達會從糖果盒中尋找糖果,這個選擇明顯比較合理。這說明經過兩年的時間,小朋友腦部發育變得更加全面,他們除了明白自己的思維,更加會設身處地在其他人處境作出思考,並不會盲目將自己的想法硬套於其他人身上。大家可不要看輕這個進步,因為在人生中,我們明白自己想法重要,但明白其他人想法同樣重要,世界並不會圍着我們轉,我們必須要了解他人,適時配合,這樣我們人生才會更加快樂。

【心理文章】自我虐待能夠減輕罪惡感? 

0
記得小時候,經常聽到新聞報道有些人做出自殘行為,例如割脈自殺等。筆者想來想去也想不通為什麼會有人願意以傷害自己方式而獲得快感。事實上,不少曾經做出這些事的朋友,他們的確認為當他們做出這些自殘行為時,自己會獲得解決的感覺。最近,筆者看到了由提爾柏格大學教授英巴爾進行的一個實驗找到了答案。  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三組。工作人員要求第一組參加者思考一些過往發生讓他們感到罪惡感的東西;第二組參加者則被要求他們想像一些讓他們感到悲傷的東西;第三組參加者則被要求想像一些日常發生的東西,這些東西無分好壞;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當參加者思考一回後,工作人員就會宣布實驗進入第二部份,這部份中,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參加一個電擊實驗,首先工作人員會在參加者手上綁上一個電擊裝置,參加者能夠按照自己的容忍程度調節電擊力度,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不斷調高電擊程度,直至自己承受不了。結果發現,在實驗第一部份中被要求回想一些罪惡感的參加者,往往會在第二部份接受較高的電擊程度。相反,那些只是回想悲傷事件和日常事件的參加者,他們對於電擊接受程度則相若,而且比較輕微。  在這個實驗中,我們明白到如果我們做了一些壞事,產生罪惡感,或許我們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別人的監督,但其實我們的良心會對自己產生自責感。這些感覺平時或許不易察覺,但當機會來到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利用一些懲罰自己的方式從而釋放自己的罪惡感。社會上很多自殘行為,其實也是由於人們這個心理引致的。 

【歷史趣聞】荷蘭如何利用詭計騙取印第安人的曼克頓

0
g貪婪的人往往會利用自己的所學欺壓別人的善良和無知。在浩瀚歷史長河中,這些例子屢見不鮮。那些施展着詭計的人會利用華麗包裝自己,表示他們行為只是為了達到雙贏,但其實贏的只有他們。可惜,歷史從來都是由贏家撰寫的,一些看來荒誕莫名的行為,由於施展這些魔法的人最終成為了王者,他們行為因此而被美化和神化。 提起曼克頓,大家必定會想起美國紐約。時至今日,紐約依然是世界最繁榮的城市,曼克頓的興起其實和來自歐洲的殖民者有莫大關係,特別是荷蘭人。話說17世紀,荷蘭人來到了美國現在紐約市附近(當時的名字並非紐約,但為方便大家理解,我們不妨用現代名字表示),荷蘭人看見當時印第安人居住着的曼哈頓地區到有着豐富的潛力,他們就決定跟印第安人協商,希望透過買賣方式取得曼克頓土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有趣的是,印第安人從來沒有買賣觀念,他們一直在美洲這個樂土過着自由自在,沒有機心的生活,他們認為世界上的東西都不是屬於某個人的,而是共同享用。情況就像空氣一樣,沒有人能夠宣稱擁有空氣的擁有權,大家都能夠無償地呼吸空氣,所以當荷蘭人提出跟他們買賣土地的時候,他們聽到一頭霧水。荷蘭人詳細解釋,買賣的意思是希望印第安人能夠讓他們使用這片土地。沒有機心的印第安人當然表示同意,誰知他們這個決定,讓他們抱憾一生,因為殖民者不單佔領了這片土地,還將原住民印第安人趕出了這片樂土。更可悲的是,當時荷蘭人表示將以寶石作為交換土地的條件,但這些寶石原來並不是真品,而是荷蘭人製造出來的假品。 從殖民者來到美國初期的小故事,我們能夠體會到殖民時期殖民者的黑暗面,他們為了自己利益毫不理會道德問題。畢竟這些事件發生在數百年前,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能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但當我們看到今天強盛的美國,不妨多一些翻看歷史書,鑑估知今,我們對於今日某些正在冒起國家的行為,或許會多一些看法。唯一筆者能夠肯定的是:「天下烏鴉一樣黑。」任何事物有光明一面,必定也有黑暗一面,無法避免。我們千萬不要戴上有色眼鏡,只看自己願意看到的一面,否則在別人眼中自己只會是偏頗和無知的一群。

【心理文章】名牌和贋品對我們正直的影響 

0
今天和大家討論一個十分有趣的題目,名牌產品價值連城,有些買不起或不想為這些名牌付上高昂價格的朋友,會購買一些贋品冒充名牌。現在的製作科技先進,不少冒牌貨並不容易被察覺,因此擁有一個很大的市場。  杜克大學丹·艾瑞利教授曾經針對名牌進行一個研究,他將參加者分為三批, 並分別給予每批參加者一副太陽眼鏡。第一組參加者獲分發的是名牌Chloé 太陽眼鏡,工作人員告訴參加者這副是千真萬確的Chloé出品太陽眼鏡。第二組參加者獲分發的是冒牌Chloe 太陽眼鏡,但幾乎能以假亂真;第三組參加者獲分發一副Chloe太陽眼鏡,但工作人員並沒有告訴參加者這副眼鏡的真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然後,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佩戴這副眼鏡欣賞一下附近的景色,讓他們感受一下這副眼鏡是否合適自己。實驗來到了第二部份,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進行一個數學測驗,參加者被要求佩戴者副太陽眼鏡作答問題。然後,工作人員讓參加者自行核對答案,並告訴工作人員自己正確回答題目的數量。結果發現,30%佩戴正版太陽眼鏡的參加者虛報答對題目的數量;佩戴冒牌的參加者有74%虛報自己正確回答的數目;至於那些本身不知道這副眼鏡是正品還是冒牌貨的參加者,42%會虛報自己回答的數目。簡單來說,當我們知道自己佩戴的是冒牌貨,我們會有較大的動機作弊。相反,如果我們帶上的是能夠提升自己身份地位的名牌正品,這些名牌會擔當規管角色,減少我們作弊可能性,因為我們會覺得:「我們做事要對得起這個名牌。」,行事相對比較正直。  參考這個實驗結果,下次當我們發現一些朋友攜帶「冒牌貨」的時候,我們就要對他們加以防範,因為他們做出不道德行為機會相對較大。這顯示出心理有趣之處,原來我們的衣着和佩戴,間接也暴露了我們的行事作風。學懂心理學,能夠讓我們將對方看得赤裸裸,一切都在我們掌控之中。 

【心理文章】心智理論隨着年紀而變得成熟

0
美國懷俄明大學的海倫•巴奇曾經進行一個實驗,他希望找出不同年紀小朋友是否會就其他人說話調整自己想法,從而作出更明智決定。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工作人員取出一隻小狗模型,這隻狗看起來溫馴可愛,而且只是靜靜地望着參加者。這時候,一隻名叫翠西亞的毛公仔登場,工作人員假意地跟這隻布公仔說:「翠西亞,小狗希望你能夠摸一摸牠。」 這時候,翠西亞回答說:「我才不要,我覺得這隻狗會咬人。」大家可不要忘記,這只是一隻模型小狗,當然不會咬人,而且牠造型不是凶惡,只是一隻看起來溫馴的小狗模型。然後,工作人員詢問小孩子:「如果你想說服翠西亞摸一1摸隻小狗,你應該告訴這隻小狗很乖,還是這隻小狗很安靜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實驗來到第二部份,工作人員帶上了另外一隻名叫克里斯的毛公仔。工作人員重施故技地說:「克里斯,請你摸一摸這隻小狗。」克里斯馬上回答說:「不!因為我覺得這隻小狗吠得很大聲。」大家需要知道,這隻小狗模型不單止看起來溫馴,而且牠是不會發出叫聲的,一切都是克里斯借那兩隻毛公仔說出不同的處境。工作人員詢問參加者:「如果你想說服克里斯摸一摸小狗,你應該告訴克里斯這隻小狗很乖,還是這隻小狗很安靜呢?」 聰明的讀者必定明白工作人員的意思。參加者看見兩隻小狗都是同一個模型,但工作人員借兩隻布公仔的口中說出關於這隻小狗的不同想法,翠西亞提到這隻小狗有機會咬人,克里斯則提到這隻小狗叫得很大聲。究竟小孩子會否受到這兩隻布公仔說話的影響,因而作出不同判斷呢?結果發現,50%三歲的小朋友會按照布公仔的說法,做出截然不同的回應,例如跟翠西亞說這隻小狗很乖,跟克里說斯這隻小狗很安靜。四歲和五歲小朋友能夠解讀其他人心態的技能會年紀上升而上升。這個研究告訴我們,隨着小孩子年紀增長,心智會變得成熟,他們會懂得站在對方方向思考,知道對方正面對什麼困難,因而針對這些困難提供意見。

【心理文章】精神消耗對於誘惑的關係 

0
假如我們因為精神消耗導致疲勞,會否增加我們未能抵抗誘惑的機會呢?答案是正面的,當我們精神經過某些事情所消耗,我們其後處理事情時,就會出現疲勞情況,希望利用「走精面」方式處理問題,甚至會更容易接受作弊這些不道德的處事方法。  杜克大學丹·艾瑞利教授曾經進行一個研究,他將參加者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參加者在實驗第一部份先要進行一個精神消耗式練習,這個練習名叫史楚普作業。簡單來說, 工作人員會給參加者一張卡紙,上面印着75個英文字,這些文字分別是紅色red、藍色blue、和綠色green。有趣的是,這些英文字是由紅、藍、綠三色隨機印刷的,也就是英文字紅色的列印顏色未必一定是紅色,而可能是藍色和綠色。當參加者看見英文字紅色時,這個字可能是藍色或者是綠色印成的。然後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按着次序,朗讀卡紙上每一個字的顏色。假如那個字是由紅色印刷的,不管這個字的英文字是藍色或綠色的意思,參加者都必須朗讀紅色,這是一個極度消耗腦力的實驗,因為正常來說,當我們看見那個字詞,就很直接能夠讀出來他的意思。現在,字詞本身並不是重點,重點的是印刷的顏色,這顯然對於我們大腦思考加以限制,腦袋需要花上更多的力度處理和分析。而且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每讀錯一次,都必須重新再讀,直至完全正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針對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同樣給他們一張印有75個字的卡紙,但這些英文字和他們顏色是一樣的,例如英文字紅色是由紅色墨水印刷出來的,也就是字詞的意思和顏色是一致的。結果,工作人員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平均需要比第二組參加者花多三倍時間才能完成任務。  當完成這個任務後,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進行實驗第二部份,也就是這實驗的精華部分。工作人員讓參加者填寫一份關於佛羅里達州大學歷史的選擇測驗,例如這間學校是何時建立的?對於一般學生來說,這些題目都不算簡單,每題題都有四個答案讓參加者能夠從中選擇,參加者能夠將答案寫在回答卡紙上。這時候,工作人員告訴參加者,由於參加者是今天最後一位參加者,工作人員餘下兩張回答問題的卡紙,其中一張卡紙之前已經比其他參加者用過,雖然工作人員已經盡力擦去前一位參加者的答案,但答案依然依稀可見。參加者還可以選擇用一張全新的卡紙回答。大家先猜想一下,在實驗第一部份的精神消耗組參加者會較偏向選取別人用過的卡紙,還是一張新卡紙呢?結果發現,精神消耗組偏向會有較大動機選取別人已經填寫過的卡紙,也就是說他們會偏向採取作弊的方式,參考別人的答案填寫問卷。最後,工作人員發現精神消耗組獲得的獎金是非正常消耗組的197%,足見精神消耗組採用作弊方法比較流行。  大家可不要忘記,這些參加者很可能在做出選擇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過作弊問題,他們只是以簡單為前提,選取別人已經填寫過的問卷,在過程中,他們已經被自己的心理所影響。所以,我們需要盡量避免自己在疲倦情況下作出重要抉擇,因為這些抉擇很可能會讓我們做出一些和自己價值觀不相符的決定。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心理文章】忌諱死亡,誰才是正常

0
《曼森的頭髮》一書中,作者彼得•勞斯曾經參加一場晚宴時遇到一位奇女子,彼此談起天來。這位女子提到男朋友給她送了一份禮物。出於好奇的心,彼得就詢問這份禮物是什麼。 女生回答說:「這是一副屬於我的棺材。」 彼得差點連口中的食物都吐了出來:「什麼?棺材?」 女生點點頭說:「對的,他做了一副棺材,我將棺材放在客廳中,合適時候我就能夠用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彼得聽得目定口呆,他依然不相信自己聽到的東西,他就詢問女生有沒有一些照片能夠看一下。於是,女生就從手機打開照片,第一張照片看見一位男生正在組裝著木板。然後打開第二張照片,內容是一個已經製作好的棺材正放在女生客廳中,裏面放着一個身穿黑色衣服的假人,頭上還有一隻渡鴉標本。一瞬間,即使經驗豐富的彼特也發不出聲,因為他一輩子甚少看到這樣稀奇的畫面。 「這樣還是幾反常的。說真的,看到這樣的情景,有些人會覺得很奇怪。」彼得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就如實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女生看來對於彼得的反應已經司空見慣,笑笑地說:「我覺得你們才奇怪呢。」 「真的嗎?」 「當然啦,死亡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何須逃避呢?你們應該學習與死亡共存,並接受它。」女生回答說。 這位女生輕待生死,不認為死亡是什麼恐懼的猛獸,甚至已經為自己死亡作好準備,這樣豁達的情懷相信很少人擁有。筆者覺得這個例子十分有意思,原因是這位女生為我們提供一個嶄新的思考觀點,死亡是大自然的規律,不管貧富和權勢,最終難免一死,我們不能夠決定自己長生不老,卻能決定自己應對死亡的態度。當然,死亡是人生的終結,沒有人希望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我們也無需過分忌諱,反正積極讓自己活好每一天,讓自己不會後悔,這樣已經足夠。這位女生其中一句說話對於筆者來說有點當頭棒喝感覺,我們覺得別人談起死亡,甚至為死亡準備的時候,總會覺得他們有點怪怪的。但其實怪怪的可能是我們,因為我們不願意面對即將發生的事情,但由於我們是大眾思維,所以我們才能夠覺得對方怪怪地。但其實,逃避的是我們,怪的也是我們。

【心理文章】我們的論斷能夠改變別人的本質 

0
經常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意思是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十分困難,因為人們很多特質都是與生俱來,很難利用後天方法改變。真的嗎?不少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相關研究,證明人們心理很容易被其他人干擾,因而改變。外國心理學家曾經在學期初將一班學生分為兩組,並告訴老師其中一組學生在早前智能測驗中獲得較好成績,另一組學生則在智能測驗中表現平平無奇。結果一個學期過去,工作人員在期間並沒有干擾老師的教學,結果發現那組被預早告知在智能測驗獲得較好成績的學生普遍在考試獲得較高分數。事實上,所謂的智能測驗並無其事,工作人員只是隨機將學生分組,他們對學生的「標籤」卻影響了老師對學生一整個學期的評價,由於先入為主,老師認為在智能測驗中獲得較好成績的學生必定更加優秀,不管是學業成績,還是操行方面也一樣。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過程中我們甚至不會察覺。如實驗中的老師,他們並不相信自己會受到智能測驗成績影響自己對學生評價。關於標籤效應對我們心理的影響實驗還有很多,以下和大家分享幾個。  愛清潔實驗: 1975年,內布拉斯加大學心理學理查·米勒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將一班小五學生分為兩組,並告知其中一組學生老師十分欣賞他們的清潔程度;對照小組的學生則被告知老師希望他們能夠保持清潔。結果發現,那組一早被認定為清潔的學生,他們在日後行為果然變得更加清潔。  支持環保實驗:2007年,意大利龐.培法布拉經濟學教授曾經進行一個實驗,他和一間家品店合作,隨機將部份顧客標榜為「注意環保,愛護生態」份子,故意在銷售過程中對於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吹噓一番。結果發現,這組參加者最後購買環保效能較高的產品比重遠比對另一組為高。  還有一個實驗,工作人員預先將部份參加者標籤為「喜歡競爭」的人,結果發現那組參加者果然變得更具競爭性,甚至有少少侵略性。  上面的實驗說明只要我們利用一些簡單步驟,便足以影響人們的心理。由此可見,要改變人們的心理其實不困難,可怕的是我們被改變了而不自知。學懂一點心理學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否則我們很容易被別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做出一些違反本性的事。另一方面來說,只要我們學懂心理,我們便能夠利用別人的心理缺點,作出調整,讓別人聽從我們的方法而行。 

【心理文章】電視劇的假象

0
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的思想其實在不知不覺間隨着每天接收到的資訊受到改變。研究發現,現代人每天接收的資訊量達到140多份報紙,縱然有些資訊我們一看而過,但這些資訊往往在不知不覺間深入我們潛意識當中,影響我們的思維。有趣的是,很多時候我們在過程中毫不察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舉一個例子,當我們看電視劇的時候,總有些生離死別的情節,親友相聚醫院,陪同病人的最後一程。外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進行研究,發現96%受訪者認為自己臨終一刻依然能夠意識清醒,能夠跟親友作最後道別。但根據醫院的數據,很多時候人們去世的一刻已經處於彌留之際,沒有個人意識,不能夠跟別人作出交流。通過電視劇等媒體,不少人會理想化死亡過程,認為必定會有足夠時間回朔人生,跟親朋好友作出最後道別,寫下最後的遺願才安然離去。結果,不少人至死一刻沒有立下遺囑,這是因為他們對死亡過分理想,結果當突發情況發生,他們沒有足夠時間準備和處理。 如果談死亡十分沉重的話,我們不妨談談出生。不少朋友認為新生命誕生是能夠安排好的,我們能夠準確預計小孩子什麼時候出生,然後預早作出安排。事實上,不少朋友都是在家中忽然穿羊水,然後十分尷尬和混亂地攜帶物資到達醫院,這些物資因此稱為「走佬袋」。我們既不能控制小孩子來到世上的日期,也不能控制出生的時間,我們只能夠大約有一個不太準確的預產期。人生中實在有太多不能預計的事情,我們千萬不要受着俊男美女式的電視劇所影響,世界千篇一律,都是美好收場。我們要將最壞情況做好準備以免自己被突發事情殺個措手不及!

【勵志文章】三個關於林肯的小故事 

0
在不少美國民意調查中,林肯都被獲選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給別人的形象是正直和堅毅,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三個關於林肯誠實的小故事,讓大家參考一下。  話說林肯年輕的時候,曾經在伊利諾州一間小商店當店員,有天一位女子買了不少東西,經計算這位女子應付金額為2.625美元,這位女子不以為然,付錢後便離開。事後,林肯再次將單據計算一次,發覺那0.625是自己多算了,正常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金額,但林肯緊記心頭,當天晚上關店後,他走了幾里路,就是為了將這0.625美元交回那位女士手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又有一次,一位客人購買半磅茶葉,林肯將茶葉包裹給客人,然後客人便離開。期後林肯發現有四盎司茶葉留在剛才磅重的秤子上,林肯知道一定是剛才一時大意,沒有將所有茶葉包裹好。他馬上關店,先將茶葉交回客人手上,才重新開店。  林肯和朋友威廉.貝里在1932年開設了一間小商店。由於貝里酗酒,導致店舖債台高築,不久貝里更加因為意外死亡,可怕的是貝里並沒有留下任何遺產用作支付店舖債務用途。這時,林肯並沒有想過。逃避,反而獨力承擔起商店所有債務。結果,他足足用了16年才還清債務。  說實話,上面三件事對於不少現代人來說都不是什麼大事。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別人不知情下犯了一些錯誤,我們會主動承認錯誤,並作出改正嗎?林肯為了0.625美元和四安士茶葉,不怕辛苦將東西交還對方,這是多麼高尚的情操。及後和朋友合營商店導致債台高築速,相信不少現代朋友遇到這個情況會索性破產,將債務一筆勾銷,然後幾年後重新起步。但林肯足足用了16年時間還清債務,除了保護了債主的利益,自己也因此維持了品格高尚的情操。從林肯的故事,我們知道誠實的品格並不是一天就能獲得,而是需要我們貫徹執行,不論大小事項,一樣秉持相同處理手法,讓正直和誠實變成我們骨子裏的血液,方能練成。 

【創意文章】古羅馬滅火的方法

0
對古代人來說,火災是最危險的災害之一,大火能夠在短時間摧毀很多東西。例如1666年的倫敦大火由9月2日開始燃燒,直至4天後即9月5日才被撲滅。這場大火由一間小小麵包舖開始,最後導致超過13,000間住宅、87間教堂(包括著名的聖保羅教堂)受到破壞,倫敦當時六分之一建築物被燒毀,七萬人無家可歸。歸根究底,由於當時科技沒有現在先進,所以當火警發生後,人們往往只能夠看着大火將城市吞噬。 因此,古時人十分重視放火,古羅馬有一種職業叫「守夜人」,他們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留意晚上有沒有一些會導致火警的安全隱患。如果他們發現有些人行為有機會導致火警,他們有權力闖進這些屋子並制止相關行為,他們甚至能夠對相關人士施展體罰。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對於火警是何等重視。然而,火警是意外,意外即是意料之外,人們沒有方法能夠完全杜絕火警發生。當火警發生時,羅馬人會馬上利用簡單的滅火工具撲滅火警。如果火警蔓延速度太快,情況一發不可收拾的話,羅馬人會搬出一樣十分厲害的「武器」對付火警,這就是大炮!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大家沒有看錯,古羅馬人的確會利用大炮對付火警,當火警蔓延速度太快而且未能控制,古羅馬人就會毫不猶豫地向火場外的房子發炮摧毀,並將這位置夷平,形成一個阻隔火警蔓延的屏障。當時房子設備簡陋,都是利用沒有防火功能的物料建造,大炮將建築物夷平,讓大火失去了繼續蔓延機會,這是十分悲慘但有效的滅火方法。 時至今日,不少國家應對森林大火也是採用這種焦土方法,他們會在森林你某區域的樹木移除,形成一些區域沒有樹木,大火不能無限擴散,古羅馬人的智慧時至今日依然有效。 #古羅馬人的智慧  

【心理文章】香味會影響我們的仁慈心 

0
大家有沒有想過,香味對我們心理構成甚麼影響呢?最簡單的例子是,當我們在街上忽然聞到香水味道,香味馬上會引起我們的注意。儘管這位噴了香水的女士和我們只是萍水相逢,毫不相識,但香味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偷望她一眼。其實,做生意最重要就是獲得別人的注意力,只要能夠吸引到對方留意一下,我們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倫斯勒理工學院羅伯特·巴隆教授曾經在一間商場進行一個研究。他隨機抽取在商場逛街的人們成為實驗對象。這個實驗玩法十分簡單,工作人員在兩個固定地方希望路人能夠為自己提供協助,協助內容就是將一張紙幣打散為零錢。第一個實驗地方是一間販賣服飾的商店門外,第二個實驗地點則是一間正散發着濃烈香味的曲奇餅店外。結果發現,在服裝店外,男性和女性分別有22%及17%願意提供協助;在曲奇餅店外, 分別45%及61%的男性及女性願意提供協助。從這個實驗結果可知,香味的確能夠激起人們的善心,讓他們心情愉快,願意提供協助,而且願意協助的機率相差甚遠。簡單來說,當我們向對方請求時,我們必須認清位置,應該找一些能夠讓對方感到愉快的環境進行請求,這樣對方必定較容易接受我們的請求。  其實這個道理十分顯淺,當我們心情愉快的時候,我們看着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當我們看見有需要幫助的人時,我們會產生一種責任感,希望能夠一展所長。相反,如果我們本身感到不快樂,覺得自己反而需要別人的幫助,當別人向自己要求請求時,我們不單止不會激起善心,而且會有厭惡的感覺。 

【心理文章】助人的感染力 

0
不同心理學研究發現,當我們看見別人勇於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也會變得更有同理心。相反,如果身邊人都是冷漠的,我們很容易會受其影響,對於需要幫助的人坐視不理。  克里夫蘭州大學約翰威爾森曾經進行一個研究,他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並安排參加者和一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留在房間中。接着,另一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在旁邊房間慘叫一聲,並高呼:「天呀!我的腿很痛,我的腿好像斷了。」大家試想一下,究竟會有多少人聽到這樣的慘叫聲後會主動施出援手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針對其中一組參加者,房間中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聽到慘叫聲後會顯得十分緊張,馬上作狀衝往另一間房間提供協助。相反,針對另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聽到旁邊房間發出慘叫聲後視若無睹,彷彿沒有事情發生的樣子。結果,第一組參加者,即是另一位參加者主動願意提供協助的小組,參加者普遍會極為殷切地 (超過90% )主動為他人提供協助,而另一組參加者只有約一半的機會提供協助。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助人精神是能夠傳染的,如果我們希望在艱難時候獲得別人幫助,我們平時便要盡力幫助別人,在社會上建立起一種助人文化。文化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得的,而是需要通過大家努力互相感染,成為一種牢固的人民風貌。在街上,我們看見一個醉酒佬,是否願意主動向他們查詢有沒有能夠協助的地方呢?在街上,如果我們看見一位小朋友丟失了媽媽,我們會否主動停下腳步,協助小朋友呢?如果我們看見有露宿者在街頭瑟縮,我們會否主動為他們提供食物呢?大家不妨深思一下。 

【心理文章】尷尬的威力 

0
遇到尷尬的時候,大家自然會有不知所措的情況,如果這時候其他人利用我們心理的弱點作出請求,會對我們決定產生什麼影響呢?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亞尼·卡恩曾經進行一個相關研究,工作人員在一個公共廁所外大約只有三尺位置將路人截停,然後跟路人說:「唔好意思,我有些事急需處理,需要馬上離開。但我的朋友正需要手上這些資料,你能否幫我轉交給他?」如果參加者表示願意的話,工作人員就會告訴他們交收地點。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針對另一半參加者,工作人員同樣截停參加者,但地點不是公廁門外,而是正常的走廊。大家猜想一下,那組參加者會比較願意接受工作人員的請求呢?  工作人員發現,80%在公廁外被截停的參加者表示願意協助,走廊被截停的只有45%。工作人員認為這個實驗結果顯示當人們身處尷尬的位置時,尷尬感會讓他們應付不下,減少對其他事情的戒心,較願意接受其他人的要求,這時候他們心中只有一個願望,就是盡快離開這個尷尬的地方。這個實驗讓我們領悟到一個道理,如果我們想別人較容易接受我們的要求,不妨盡量安排在一些能讓對方感到尷尬的地方跟對方洽談,這時候讓對方感到尷尬的東西會成為我們的助攻,造成我們的成功。 

【心理文章】權威性危險:危險無處不在

0
不少人認為,一些具有權威性的人會比較正直,例如政客、老師、牧師等等。事實上,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的一個案例,正是一位看似道貌岸然的執法者,他在被捕前曾經強姦四位女性,當中更有一位是他的同事。根據和他曾經一起工作過的同事提到,他在日常工作中已經表露出一些越軌情況,但同事都對於上司加以容忍,形成溫水煮蛙局面。 2006年,一位資深的高階獄警約翰·哈爾被捕,他馬上認罪並被判處無期徒刑。案情提到犯人曾經強姦四名女性,其中一人在他施暴時反抗,因而被他大力掌摑導致下巴甩骹。更可惡的是,受害的四位女性中,年紀最小的只有12歲。根據案情表示,他一般都會利用方法騙她們上車,並帶到荒廢屋子,然後將屋子門反鎖,除了她們的衣服,對她們作出不同的侵犯行為。最後,他對她們施加強暴。說實話,這些受害人本身認為疑犯是一位可以信任的人,畢竟他是一位執法的獄警,獄警本應和罪惡勢不兩立,估不到他穿着獄警制服下面其實是一隻不折不扣的野獸。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大家有沒有試過曾經被別人一些權威性特質所影響,最後發現他們言過其實,只是充大頭鬼呢?說實話,筆者認為這些例子十分多。例如我們在課堂中專心聆聽老師所教授的知識,我們有沒有想過老師所教的知識或許會錯誤呢?另一個例子是,我們的車子壞了,需要到車房維修,有沒有發現不同車房技工指出車子問題各有不同,究竟誰才是正確呢?很多時候我們對別人的信任是基於他們的權威和專業。我們要多些批判性思考,不要馬上覺得他們說的是金科玉律,因為這個世界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得多,危險無處不在,只有多一些思考才能讓自己在危險中自保。

【心理文章】罪惡感能夠增加我們的善心? 

0
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丹尼斯·雷根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在街上隨機找來40位參加者,事先工作人員並沒有告訴參加者正在進行實驗,工作人員只是暗中觀察參加者遇上工作人員預設的劇本橋段時的反應。  針對一半參加者,工作人員預先安排工作人員假扮成為遊客,請參加者為他們拍一張照片。拍照期間,這位工作人員再三叮囑參加者,這部相機十分脆弱而貴重,操作時必須十分小心。接着,參加者便不以為意地為工作人員進行拍照。誰知,這部預先經過改裝的相機在拍攝期間卡着了,這時候工作人員面上露出了不開心的樣子,但他並沒有責怪這位參加者,並提到:「不緊要,不關你的事,是這部相機的問題。」由於工作人員與早已叮囑參加者這部相機十分昂貴,雖然工作人員說不用擔心,但已經足以引起參加者的內疚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針對第二組參加者,他們沒有那麼幸運。工作人員同樣要求參加者為他們拍攝,同樣指出相機價值昂貴。當參加者拍攝期間遇到相機卡着情況,工作人員便對參加者進行責備,表示這是因為他們操作失誤才導致相機故障。  接着,實驗來到第二部份,兩組參加者在路上看見另一位由工作人員打扮的路人,他的手袋破了一個洞,不少糖果從缺口跌在地上。大家試猜想一下,那組參加者會較願意提醒這位路人注意袋子有破損問題呢?結果發現,那組沒有被責備的參加者,55%會主動提醒工作人員袋子有破洞。相反,被責備的參加者則只有15%會主動提醒工作人員。這個實驗結果顯示,當我們產生內疚感時,我們會更加願意把握機會協助他人,因為在協助他人過程中,能夠彌補一點罪惡感。相反,如果我們因為某事已經被對方責難,我們便會認為自己已經得到報應,罪惡感相對減少,主動協助其他人的機會也會降低。  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讓其他人改善缺點,最好方法並不是責難他們,而是要對對方更好,讓對方產生罪惡感,良心責備,協助他們鞭策自己改善。 

【心理文章】感恩的好處 

0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羅伯特·埃蒙斯教授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邀請了192位大學生參與相關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三組。這個實驗為期10個星期,參加者每個星期需要回答一份問卷  針對第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試着回想一些值得他們感恩的事,並寫出五件在問卷上,讓自己回味一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針對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回想最近發生的一些讓自己煩躁不安的事,這些事可能來自工作、學業、家庭、財政和健康等等方面,並將這五件寫在問卷上,讓自己重溫一下。  針對第三組參加者,工作人員並沒有特意引導參加者思想感恩或讓他們煩躁的事,而是讓他們自由思考。  實驗結果如工作人員所料,被引導感恩的學生對於自己前一周生活評分,遠高於其餘兩組;而且他們對於未來一周的期待感也會較高。而且,工作人員發現懂得感恩的學生患上疾病的機會較少,而主動運動的機會亦會較高。由此可見,懂得感恩不單止能夠讓我們心情快樂,更加能夠讓我們身體更健康,當中原因是感恩心情讓我們能夠更加享受人生,主動為了保持健康體魄而努力,例如主動做運動,減少進食甜食,身體出現毛病時主動約見醫生等等。這些一點一滴的不同,造就懂得感恩的人一生幸福。 

【談判技巧】被動有時候是談判的優勢

0
司法心理學家凱莉·戴恩斯分享他一個親身盤問犯人的經歷。由於他是心理學家,所以他在查問的過程中運用了一些心理技巧,值得大家參考。警方懷疑疑犯霍岡曾經干犯了一宗入屋謀殺事件,但警方雖然經過調查發現疑犯很大機會就是案件中的兇手,但他們苦無明確的客觀證據,未能夠成功入案。於是,警方就希望拜恩斯能夠提供協助。 拜恩斯承接這案件後,首先查看了警方拘捕霍岡之後的審問內容。她發現警方在查問過程中採取了進取和直接的質問方式,例如警方問:「你可否解釋一下,你為什麼會有受害人的手錶呢?」聽到警方質問,霍岡往往會展示出極度自我保護式的回答方式,不斷帶着警察遊花園。例如回應警方以上問題, 霍岡回答說:「我不太記得了,我曾經跟過很多人買二手物品,或許這隻手錶是我從某人買回來的。」這樣模棱兩可的答案讓警方得不到明確的資訊,又覺得自己正被疑犯玩弄,所以他們採取更加激進的查問方式。凡事是雙向的,當警方採用更加激進方法時,霍岡表現得更加不合作。以下是警察和霍岡的一段對答。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警察:「你殺了他?對嗎?」 霍岡:「不是我。」 警察:「你是在床上打死受害人的。」 霍岡:「不是我,我並沒有打任何人。」 從參看警察和霍岡的對話影片中,拜恩斯發現一個特別的現象,每次霍岡表達完自己意見後,都會輕微點一點頭,然後兩隻手放在胸前,這兩個動作加起來雖然不明顯,但顯示霍岡明顯正在講大話。 當然,作為專業心理學家,拜恩斯並不能因為霍岡這肢體語言,便確定他就是殺人凶手,他必須用更精密方式進行調查。拜恩斯提出建議,要求警方採取被動的詢問方式,也就是說在審問過程中多一點讓疑犯擔當主導角色,讓他領導審訊過程。警方由於已經多次試過步步進逼的審問方式,也未見成效,所以他們也樂於採取拜恩斯的方法。在新一輪審問中,負責審問的警察盡量讓疑犯發言,並主導審訊過程。期間,疑犯提到自己十分關心自己在貨倉內存儲的古董武器,他知道如果自己被判刑的話,這些古董武器就會被銷毁,他認為這個決定對他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他提到:「我真的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會燒毁這些東西。因為那些東西根本沒有違法,不是嗎?這些古董武器真的已經被銷毁了嗎?」這時候,霍岡不知道自己這段對話已經暴露自己弱點,警員開始想:「為什麼霍岡會那麼關心那些古董武器呢?難道這些武器和案情有關?」警員一直保持沉默,讓疑犯在審問過程中暢所欲言,偶然,警察會追問一兩句:「那麼你真的有殺了受害人嗎?」疑犯依然會簡單回覆:「沒有」但在對話過程中,警方由於疑犯多次提到那些古董武器,顯然有點「無屍顯見屍」,而且在徵詢過程中,疑犯身體語言已經出賣了他,現在警方只需要仔細翻查一下疑犯的古董武器,必定能夠水落石出。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警方重新審視一次本身和案情並無太大關係的貨倉,結果在一個洗衣袋內發現了少許受害人殘餘血跡,因此能夠成功找到證據將疑犯入案。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個真實案例告訴我們懂得心理學的重要,有時候和對手談判,強勢並不是最好的方法。當我們對別人強勢,別人必定會對我們作出相應的強勢,正如我打你一拳,你必定會還手。相反,有時候我們如果主動讓別人主導過程,自己只是在被動角色聆聽和觀察對方的表現,我們能夠獲得的資訊將會更多。其實這個道理十分簡單,當我們主動出擊,就等於將我們的策略表露人前,人們自然能夠作出相應調整。相反,如果我們在談判過程中保持沉默,我們就在黑暗的一方,靜靜等待對方露出破綻,坐享漁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