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談判技巧:循序漸進

0
二戰初期,戰場主要在歐洲和亞洲,由於相隔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國在二戰初期投入並不多。眼見歐洲盟友戰火連天,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於美國在未來是否參與戰爭支援盟友有着自己想法,但從來沒有公開表述。事實上,不少歷史學家都認為羅斯福一直希望美國能夠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支援他在英國的好朋友邱吉爾。但是, 美國國民當時普遍支持孤立主義,也就是說不希望美國捲入大戰當中,羅斯福要獲得國民同意出兵參與一場和美國本土沒有太大關係的世界大戰,羅斯福面對壓力確實不少。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羅斯福決心要讓美國在世界大戰中擔當一定角色,他明白國民需要一步步改變,於是透過演講表述自己對於世界局勢發展的看法,對於美國參與世界大戰也制定了對應的流程。第一步,他明白國民不希望自己子女當上士兵支援歐亞戰場,羅斯福於是提出以租借武器方式援助英國,讓英國能夠有足夠武器抵抗德國侵略。羅斯福在演講中利用一個故事向國民解釋現在面對的情況:「如果我們鄰居着火,這時我們家中剛巧有滅火工具,我們應該先將滅火工具借給鄰居,待他將火救熄後,我們再討論他們是否會還給我們滅火工具,還是給我們現金補償呢?」 這故事讓國民明白到唇齒相依的關係,如果美國在歐洲盟友例如英國和法國相繼落入德國納粹主義手上,美國總有一天會不能獨善其身,既然如此,美國應該和盟友一起並肩作戰,抵抗納粹主義。事實上,歷史證明羅斯福的說話是正確的,日本不久之後入侵珍珠港,證明美國國民一向認為的孤立政策其實是過於理想。羅斯福發表這場給演講後,政府通過租借法案,為受到戰火而失去大量武器的盟國提供武器,這是美國參與二戰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羅斯福是一位很好的談判家,他明白到美國大部份的國民都支持孤立政策,他要在短時間說服國民大規模參加二戰是不可能的,於是他用循序漸進方式,先利用租借武器方式,讓國民容易一點接受。接下來,經過羅斯福總統一段時間的反覆宣揚,讓國民明白獨善其身的天真,美國終於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全面參戰,最終結束這場災難性的戰爭,羅斯福也因此成為了二戰的英雄,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循序漸進能夠讓人們容易接受一些本身不接受的東西。美國曾經有心理學家在一個城鎮進行一個實驗,這個城鎮經常會出現交通事故,起初實驗人員逐戶要求當地居民能夠在花園當眼位置豎立一個巨大的「安全駕駛」告示牌,絕大部分居民都不願意參與這計劃,因為他們認為巨大告示牌會影響他們景觀和霸佔了他們的私人位置。接着,工作人員再跟這些居民作出一個簡單的要求,希望他們在窗戶上貼一個小小的「小心駕駛」貼紙。由於貼紙十分小,大部份居民都不好意思拒絕,於是都容許實驗人員在窗戶上張貼貼紙。大家可能會問:「這小小的貼紙根本不能讓駕駛人士看得到,怎會有用呢?」神奇的東西出現了,幾個星期後,這班實驗人員再次詢問這班已經容許實驗人員在家中貼貼紙的居民,希望他們能夠在後花園豎立大型的「告示牌」,結果發現有不少居民在今次都願意借出位置豎立告示牌。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關鍵就在那張小小的貼紙上。當居民容許實驗人員張貼那小小貼紙的時候,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參與了「小心駕駛」推廣活動,他們多了一份責任感,希望活動見到成效,於是他們之後收到實驗人員豎立告示牌的請求時,他們都較容易接受。這個實驗清楚告訴我們循序漸進的重要,當我們和別人需要進行談判時,將一些對方本身很難接受的要求分拆成為不同的階段,先讓對方接受較簡單的部份,對方願意繼續參與和同意我們其後的要求機會會大大增加。

【勵志文章】假如沒有這位老師,福特汽車可能不存左

0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福特汽車,這是世界上最大車廠之一,他創辦人亨利.福特是現代汽車業的領軍人物,他創立的流水式生產系統讓生產流程更快,讓其車廠產出能夠傲視同濟,成為美國汽車生產商王者,而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管理技巧。話說,有次他詢問人事部其他車廠工人的工資時,發現其他車廠工人工資大約只有2美元,而且需要員工經常透過長時間工作而獲得,當時不少企業家可以說是利用員工的血汗以獲得利潤。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時候,福特斷然決定將員工工資調升至5美元,是其他公司的兩倍之多,工作時間訂為每日8小時,讓員工有足夠作息時間。由於福特公司採取流水式生產,利用制度提昇生產效率,即使員工花上較少時間,也能夠產出更多,讓福特汽車能夠有本錢在縮減工時下增加工資成本。這制度對於當時來說美國工業界來說影響很大,因為當時工業家大多以自己利益為先,很少會顧及工人利益。這方案讓福特汽車成為打工仔夢寐以求的工作。福特告訴我們,雇主能夠賺多一點錢,不一定需要犧牲員工利益,而是能夠透過制度和科技達致雙贏局面。 福特的成功並不是一鳴驚人,他自少沉醉於科技當中。他喜歡和同學一起在學校進行不同實驗,而且想到就做,有時候甚至不會知會老師。有次,福特和一班同學正研發蒸汽機,誰知實驗時發生意外,蒸氣機爆炸,在學校引起了一場火警。老師當然痛斥了福特一番,但老師過後忍不住對福特說:「雖然你失敗了,但你創造的東西確實有點意思,希望你下次能夠再做好一點。」福特聽到老師這樣說,兩行眼淚幾乎流下來,他知道老師心裡是欣賞自己的創意和嘗試,他答應老師在他想到更好處理方法時,他不會再貿然做實驗。老師一句說話,對福特產生無比的支持,繼續於科學發展,最終成為世界知名汽車生產商。有時候,我們一句說話足以影響別人的一輩子,一句積極鼓勵的說話,讓別人能夠乘風破浪,勇於面對挑戰,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吝嗇對別人的讚美。

【心理文章】小朋友比我們想像聰明得多

0
對於有子女的父母來說,嬰孩時代的小朋友是十分得意的,他們似懂非懂,經常會逗我們快樂。對於科學家來說,嬰孩時期的小朋友究竟有沒有自我思考和理解別人能力一直是研究項目。簡單來說,小朋友能否像大人一樣,能夠設身處地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從而作出配合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着小朋友年紀增長,他們越能夠明白其他人想法,從而作出配合。外國心理學家瓊安·佩斯金曾經進行一個實驗,他希望測試一下小朋友保守秘密的能力。他首先安排一班小朋友在課室中,然後一位老師捧着一個蛋糕進入課室,並收在隱蔽位置。這位老師跟小朋友說:「這個蛋糕是我為另一位老師安排的生日驚喜,請你務必為我保守秘密。」接着,這位老師便會離開,獨自留下這位小朋友在課室中。不久,生日的老師進入房間中,他的角色就是觀察小朋友會否真的如工作人員要求把守秘密。 結果發現,只有30%的三歲小朋友能夠保守秘密。 同一時間,70%和90%的四歲及五歲小朋友能夠保守秘密。簡單來說,年紀越大的小朋友保守秘密能力越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小朋友隨着年紀增長,他們心智開始發育,他們不單止能夠在自己的想法設想,而且能夠代入其他人的角度思想,明白別人做事的動機,願意作出配合。對於三歲小朋友,他們不明白對方為什麼別人要自己守秘密,因此不認為秘密是為珍貴和必須遵守的,但他們立心是善良的,只是沒有這個意識要守秘密。隨着年月的增長,他們除了了解自己的想法,更加會設身處地,從別人的角度思考,他們明白守秘密的原因是為了給別人驚喜,他們就會調整自己心態作出配合。

【管理文章】以撤退決定戰略

0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父母是礦主,礦產十分豐富,取之不盡。當我們繼承父母資產後,我們會如何做呢?」根據筆者的訪問,不少朋友會認為最好是將礦場交給專業人士管理,自己得過着優哉游哉玩樂生活。看到這裡,有些人也許會說筆者沒有大志,我們應該利用父母留下來資產再接再厲,為家族再創高峰,增添光輝。但大家要明白一點,勤力不一定有回報,有時候懂得放手和將任務交給專業人士也是管理的一種。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生活在香港的朋友都必定有聽過鋪王鄧鏡波的名字,他生前以投資店舖獲得巨額財富而出名,旗下資產數以百億計,可惜的是,他有一個十分生性的孩子,這位孩子不希望單單和父親一樣只靠收租賺取收入,希望幹一些實事,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他就任不久便開設了連鎖酒店集團,收購護老院等等,但可惜他缺少了運氣,香港近三年飽受社運和疫情衝擊,酒店業首當其衝。護老院收入也不似預期,最終已大幅折讓虧蝕情況下才能夠脫手。更可怕的是,為了成就孩子夢想,鄧鏡波早已向銀行及其他財務公司借取大量金錢,當疫情來襲,集團出現資金斷裂,出現債務危機。鄧鏡波也坦言,他們已經香港銀行借盡了信貸額度,他們就連利息較高的財務公司也需要借款,由此可見情況是多麼的惡劣。 人長大了,我們漸漸明白做事三分靠實力, 七分憑運氣。如果自己沒有運氣,不管我們多麼努力,也不會獲得好成果。我們要切記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否則運氣未如想像般前來到,我們需要承受的回力鏢效果將會十分難捱。努力是必須的,但風險管理同樣重要,每當我們進行一樣投資時,必須考慮自己能夠承擔風險的能力。即使最壞情況發生,也必須確保自己能力全身而退。近年不少朋友都說美國擔當世界警察的角色好像失色了不少,其實這是美國近幾十年來參與國際大小衝突期間悟出來的智慧。美國在韓戰和越戰中投放了大量兵力,損失慘重。這些國家本身和美國本土相隔十分遙遠,美國漸漸覺得為了這些國家白白犧牲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於是他們提出「以撤退決定戰略」的思考模式。每次參與國際衝突時,他們都會先考慮自己是否有能力在戰場上全身而退,如果沒有,這場軍事干預就不值得參加,不應該將美國士兵帶到戰場犧牲。由於有了這個「以撤退決定戰略」概念,大家發覺美國近年參與的國際事務通常都不會調動軍隊,反而會以提供武器和制裁方式,在別人眼中看起來美國好像處於弱勢,但其實他們是採取風險管理策略,將自己承受的損失維持在最低的水平而矣。

【心理文章】物極必反:過分抑壓的部落

0
今天和大家介紹一個來自新幾內亞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他的名字叫蓋布希族,這個少數民族著名的地方是他們擁有十分高的道德標準,族人之間相敬如賓,不會互相欺凌。遇到問題時,他們會採用溝通達成共識,很少會利用其他少數部落以武力方式解決問題。說到這裏,大家必定以為這個少數民族就像烏托邦,生活在世外桃源一樣。但是,原來蓋布希族的謀殺率是少數民族中其中一個最高的部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心理學家認為出現這情況的原因是,蓋布希族人由於在日常生活中被長期抑壓人們本身擁有的獸性,凡事堅持以道德為第一及唯一的處事標準,結果他們表面相敬如賓,內心仇恨卻一點一滴累積着,當爆破一刻,即會引起巨大的反效果。當大家知道在公開場合無法達成自己的慾望,就會採用私了方式處理,於是引申出高謀殺率等行為。大家可能會問:「謀殺不是不道德嗎?既然這民族十分注重道德,為什麼他們也會採用這種方式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人們都是雙面的,我們看見別人表象就像冰山浮出海面的部份,每個人看不到的部份其實可能和表象截然不同,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整座冰山的一角而已。 不少經常發生地震的地區,政府都會定期對一些誘發地震的斷層採取一些舒壓措施,例如利用人為方式讓當地發生一些小型地震,目的就是讓地心能量能夠稍為釋除,以免壓力不斷在地心積聚,當地震發生時由於壓力過大導致災難性地震。防範於未然,主動讓問題分解成小部件,逐一解決,這能夠讓我們處理的時候得心應手。

【勵志文章】珍愛別人的物品,比愛護自己的物品更重要

0
這是筆者的親身經驗,筆者是一個喜歡駕車,但只是當車子為方便的代步工具,平時甚少洗車和保養汽車,同事見到筆者的私家車,都會取笑它為「污糟貓」,取笑筆者懶惰不洗車。說實話,筆者完全不介意別人的看法,對於筆者來說,汽車只是代步的工具,不是用來炫耀自己,只要自己坐得舒服即可,無需向其他人負責。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有天由於工作需要,筆者需要駕駛另一位同事的私家車工作。旅途中,筆者用極安全的車速駕駛着用車,車上其他同事取笑筆者,說:「為什麼今天你駕駛着這車,車速會開得那麼慢,你是不是害怕呢?」筆者回答說:「說實話,以筆者每天駕車的經驗,對於駕駛任何私家車都不會感到有難度。但現在筆者駕駛的是別人的車子,不屬於自己,我必須要向車主負責,駕駛必須比自己的車更加小心,避免任何意外發生。這是對於自己以及對於別人的尊重。」 我們愛護別人的物品,必須比愛護自己物品更加緊張,因為私人物品屬於自己,如果自己不小心弄壞,自己只需要向自己負責。但如果不小心弄壞別人的物品,我們則需要向其他人負責。有人會想,即使我不小心弄壞其他人的物品,通常對方都會說:「不緊要,小事。」其實事情真的是那麼簡單嗎?難道你的物品被其他人破壞後,你真的會無動於衷,心裡全無感覺嗎?人心肉做,我們必須代入其他人想法,設身處地,然後我們作出的決定必定會不一樣。

【歷史文章】此時此刻,除了敵人,我不想懲罰任何人

0
在二戰爆發前,歐洲各國盛行綏靖政策,希望透過容忍方式滿足希特拉入侵弱國行為。英國及法國等國家更加認為主動削減軍備能夠有效達致國際和平。結果,在缺乏精銳部隊情況下,法國在不足一個月便淪陷了,英國相對較好的是和德國相隔了英倫海峽,進攻英國需要倚賴空軍。但是,英國在戰爭初期也有經歷一段艱難歲月,邱吉爾之前的首相大幅削減軍備,他接任初期,英國只有45架可用的戰鬥機,試問又怎能夠和德國高速發展的空軍抗衡呢?這時候有人問邱吉爾:「你會想懲罰之前政府的主事人嗎?就是因為他們的政策,導致英國缺乏足夠軍備抵抗德國。」這時候,邱吉爾淡然說:「除了敵人,我現在並沒有興趣懲罰任何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邱吉爾這段對答大方得體,說明他早已看穿全局,明白利害關係。很多時候,當問題出現時,人們最喜歡的做法就是找人背上黑鑊子,然後將所有過錯都推在他身上。但這樣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一個人背上所有罪名,會對解決現在困境有幫助嗎?我們是想找一個發洩對象,還是想將問題徹底解決呢?邱吉爾清楚知道二戰是由德國發起的,他眼中的敵人只有德國,至於前任政府作為雖然有所偏差,但他們都不是災難的始作俑者,前任政府成員也是忠心衛國,實不應該因為第三方發動的戰爭而遭受責罰。邱吉爾這種胸襟得到人們甚至前朝官員的敬重,前首相張伯倫本身就是綏靖主義的堅實支持者,但他在邱吉爾邀請下繼續留任內閣,直至死的一刻。邱吉爾的胸襟讓政見和他不同的人也願意和他合作,這是很高的境界。正常人心理都希望其他人能夠附和自己意見,尤其是領袖,因為當別人提出相反意見時,我們需要大費周章解釋和處理分歧,自己的建議更加有可能被對方排斥,但缺乏別人的鞭策會導致我們進入思考盲點 ,未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事實上,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當人們詢問邱吉爾會否對於發動戰爭的德國採取報復行動。邱吉爾回答這人說:「發動戰爭的只有希特拉及其相關官員,其他生活在德國的平民百姓和我們一樣只是受害者,而且他們的情況比我們更差,因為他們不能選擇自己的領導人,但卻因為生活我在當地,他們不得不附和政府立場,他們的情況其實比我們更可憐。」由此可見,邱吉爾不單止體恤本國的政治家,就連別國的平民百姓也有所關顧,這種胸襟並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勵志文章】美國罕有譴責烏克蘭的原因

0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一直以烏克蘭盟友的姿態對其作出各樣支持,包括提供武器,以及精準情報。大家可不要看輕這個情報系統,因為他足以讓俄羅斯的軍事佈置表露無遺,讓烏克蘭能夠如魚得水地攻擊俄羅斯,這也是為什麼烏克蘭能夠以較弱兵力連番取勝的原因。但2022年10月,美國政府罕有地譴責烏克蘭,原因為何呢?原來,美國一直和烏克蘭建立盟友關係,但同時向烏克蘭表明自己無意在過程中跟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也不希望烏克蘭將美國拉進這潭濁水當中,所以烏克蘭不應該利用美國提供的情報作為攻擊俄羅斯官員等行動,以免引起俄羅斯對美國的極大仇恨。 2022年8月,俄羅斯極右翼思想家杜金女兒杜金娜在莫斯科附近汽車被炸死,官方調查發現汽車內裝有炸彈,這是有預謀的謀殺行為。除了俄羅斯對事件作了深入調查,美國也想了解清楚事件來龍去脈,畢竟在這戰爭中,美國擔當的角色不少。日前,美國情報機構終於有了調查結果,言之鑿鑿地為事件下了定論,他們認為這件暗殺事件是由烏克蘭一手策劃的,也就是說,烏克蘭有可能利用美國提供的情報,找出了杜金的位置,然後施展這場暗殺計劃,這顯然嚴重違反烏克蘭當初跟美國的合作承諾。美國馬上向烏克蘭作出強烈譴責,因為這行為無疑是出賣美國,將美俄關係放置於刀鋒上。當然,在筆者執筆時,美國還沒有提及任何實質懲罰烏克蘭的措施,但這事件顯然會影響美國和烏克蘭及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美國公關事件的調查結果目的也是為了厘清自己在這暗殺事件中的關系,以免觸怒俄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件事會如何發酵需要繼續緊密留意國際新聞,筆者今天想和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人們總的希望挑戰別人底線,有時候挑戰的還是比自己強千萬倍的對手,難度真的能夠抱着「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態度混水摸魚嗎? 2015年,租車平台Uber進入中國市場,一如以往, Uber會為新司機提供各種優惠和回贈,以吸引他們使用Uber系統。但不久發現Uber提供回贈金額和正為他們服務司機數量出現重大差異,也就是說很多人利用假帳戶騙取Uber,他們賺取回贈後不會真的為Uber服務,導致Uber蒙羞重大損失。這時候, Uber想出了一個應對方法,它們決定欺騙蘋果公司,利用應用程式取得用戶指紋資料,即使用戶刪除相關程式, Uber也能夠繼續獲得相關資料。蘋果公司十分注重客戶資料安全,有清楚指引給各程式生產商,確得它們不會違反指引。若有發現,蘋果公司會將相關程式永遠下架。大家試想像一下,現在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正即使用蘋果iPhone手機,如果蘋果公司將某個程式下架,無疑就是將這個程式判了死刑。Uber欺騙蘋果公司的行為明顯就是挑戰蘋果公司的底線,他們還故意設立了「地理圍欄」,讓蘋果公司不容易發現自己欺騙行為,這說明他們是有動機和抱著希望欺騙到底心態。結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蘋果公司最終也發現了Uber的陰謀,蘋果公司話事人庫克親自處理, Uber創辦人卡蘭尼克負荊請罪,親自向庫克解釋,卡蘭尼克初時以為蘋果公司必定會將Uber下架,他知道自己超越了蘋果公司制定的紅線。幸好,庫克網開一面,但十分明確地告訴Uber,如再有發現,必定會毫不猶豫地將Uber下架,也就是說Uber會在這個地球上近乎消失! Uber和烏克蘭一樣,他們都或許抱着僥倖心態,他們在得到別人支持下,忘記了感恩的重要,反而為了自己利益犧牲曾經幫助自己的人利益。大家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美國支持,烏克蘭能夠支持到今天嗎?如果沒有蘋果公司的平台, Uber能夠接觸那麼多的客人嗎?飲水思源,如果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不報恩之餘,而且還將對方至於刀鋒上,最終受害的必定會是自己,因為出蠱惑的行為就像玩着俄羅斯輪盤,當運氣差的時候,自己必會雙倍承受。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迪士尼郵輪快訊 ( 持續更新 )

0
【2022年10月7日】迪士尼郵輪將會收購環球夢號? 根據德國媒體報道,迪士尼郵輪有機會收購已經進入清盤階段的星夢郵輪環球夢號,這艘已經建造超過八成的郵輪自從雲頂香港進入破產流程後,便處於停工狀態。直至今天,船廠依然沒有確定這艘遊輪新買家是誰,但從各方消息顯示,迪士尼郵輪很可能就是這位新買家,用作開拓亞洲市場之用。 不過,筆者認為環球夢號雖然是20萬噸船,但能夠乘坐乘客數量差不多超過九千人,這對於迪士尼這個中高端郵輪品牌來說,載客人數或許太多了,未知船公司會否先進行改裝,否則迪士尼又能如何能夠接待那麼多的乘客同時維持高級質素,這就拭目以待。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心理文章】感謝恐懼

0
大家有沒有想過,人類為什麼會有恐懼感覺呢?恐懼會讓我們感到不安和壓力,但如果沒有恐懼感,我們甚至會失去生命。大家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站在懸崖邊,直望下去萬尺懸崖,正常人必定會有恐懼的感覺,接着我們會提高警戒,例如扶著欄杆,或者盡量不接近懸崖邊緣位置。恐懼感讓我們遠離危險。相反,如果有些人不懂恐懼,將會是十分危險的。 達爾文曾經提過,他有一次在倫敦動物園觀察動物時,他和毒性很強的黑曼巴蛇只是隔着一塊玻璃,這條毒蛇當時正表露出攻擊狀態,和達爾文對峙着。達爾文回憶說:「本身我對於這條毒蛇全無懼怕,但當這條毒蛇做出攻擊姿態時,我的決心突然煙消雲散,我甚至在不自覺下後退了一兩步。面對一個從來沒有想像過的危險情景,我們的意志會變得毫無作用。」擁有恐懼感覺,其實是我們的福氣,大腦中的杏仁核是控制我們恐懼感覺的部份,如果這部份受到破壞,將會嚴重影響我們對於恐懼的感覺判斷。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曼森的頭髮》一書中提到,一位擁有3個孩子的44歲婦人名叫沙曼,她大腦中的杏仁核出現問題,結果變成一位不懂恐懼的人。有次,一位賊人將刀子架在她頸上,表示要殺死她。這時候,沙曼只是冷冷地回答說:「要殺便殺。」有次,她先生對她施展家暴,甚至差點將她打死, 沙曼事後回憶時感覺十分平淡,完全沒有恐懼感覺。簡單來說,沙曼大腦中的杏仁核受到破壞,她雖然失去了恐懼感,不會為每天發生的事情擔心,但卻讓自己暴露在更大危險當中,因為失去警戒心。這情況跟某些朋友失去痛覺一樣,失去痛覺,我們當然不會感到痛苦,但受傷也會不知道,結果有機會因為一些很輕微的意外而不察覺導致嚴重的後果,例如失血致死。 恐懼本身不是壞東西,因為它能夠喚醒我們的注意力,遠離危險,我們要感恩在進化的過程中保留了這種特質。當恐懼的時候,我們不要讓自己有太大壓力,因為恐懼這感覺已經足夠喚醒我們注意力,我們只要循序漸進,憑着自己知識和判斷,便能夠將事情井然有序地解決。

【歷史文章】敦克爾克的奇蹟

0
二戰初期,德國對法國展開全面進攻,期間出現了兩個讓人們大跌眼鏡的情況,第一個是法國的快速潰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為了抵抗德國入侵,建起馬奇諾防線,大家都為這條防線能夠有效抵抗德國入侵。但在二戰爆發後,不用一個月,德國已經將法國及英國聯軍趕至海邊,法國本土落入德國手上已成事實。法國的軍事薄弱和戰鬥力低下,讓當時國際大跌眼鏡,就連希特拉也難以置信。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第二個讓人的眼鏡的卻是一件奇蹟,這件奇蹟出現救回了數十萬盟軍的性命,也讓盟軍在二戰中能夠保留精銳部隊,繼續作戰。話說英法盟軍被德軍趕至敦克爾克海邊,當時盟軍數量差不多50萬人,他們全都擠擁在敦克爾克這個小小的海灘上,面前是茫茫大海,後方則佈滿德國追兵。正常來說,德軍這時候氣勢如虹,無論在軍事和士氣上都比盟軍優越,如果這時候德國士兵圍攻敦克爾克,相信數十萬盟軍必定全軍覆沒,後果堪虞。而且這些盟軍可是英國和法國精銳部隊,如果被一網成擒的話,二戰歷史將會被改寫。 有趣的是,希特拉在關鍵時候向軍隊下達了一道命令,就是停止前進。這意味給了盟軍有足夠時間大撤退,將士兵從法國本土遷移至英國。時至今日,歷史學家還未知道希特拉當時為什麼會下達這命令,放虎歸山。有歷史學家認為希特拉是故意這樣做的,因為他自己也不相信能夠在那麼短時間完全潰敗法國,他不想英國感受到強烈威脅而作出強烈反應,於是他希望借助停戰和法國政府簽訂協議,讓英國放下一點戒心。另外,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德國知道英國軍事實力並不如法國那麼參差,而英國和歐洲本土相隔英倫海峽,希特拉當時需要渡海進攻英國也未必勝券在握,於是希特拉希望和英國達成協議,讓自己有一些重整軍備。無論原因為何,希特拉這個「停止前進」命令讓盟軍得以利用這關鍵兩天從敦克爾克撤退,超過40萬盟軍離開歐洲大陸來到英國,他們雖然失去了精良的武器,但卻保留著珍貴的作戰人才。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敦克爾克絕對是現代軍事的一個奇蹟,但這個奇蹟並不是必然的,如果盟軍如法國士兵一樣,面對德軍入侵不戰而降,毫無戰意,即使希特拉放他們一條生路,他們也不會把握,結果還是投降或滅亡。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盟軍雖然不敵德國,但他們咬實牙關,抱着信念,退至敦克爾克海灘保持實力,足以扭轉二戰戰果。很多時候,奇蹟會出現在我們絕望之際,只要我們不放棄,就有機會獲得成功,奇蹟的出現足以讓大局徹底扭轉,我們每一個人一生只需要遇到一個這樣的奇蹟便足夠,關鍵是我們要懂得裝備自己,當奇蹟來到時能夠把握著。

【管理文章】 Uber的黑球、白球、灰球戰略 

0
提起Uber ,對於不少政府來說它總是以「壞學生」形象出現,他的出現就是要顛覆傳統交通運作模式。以往,的士在全世界都是受保護行業,的士有牌價,背後擁有這些的士牌的車主和政客有千絲萬縷關係,因此長期處於受到政府保護狀態。但是,Uber的出現正一步步威脅他們的利益,由於Uber能夠讓普通車主也能夠載客取酬,而且他們的私家車比的士更舒服,服務也比的士更優越,馬上影響了傳統的士行業生計,引起了行業原有持份者強烈反對。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Uber不是省油的燈,由創立一刻起,它便知道自己必須挑戰法律。在他們眼中,一些法律如果原本就是不公平的,根本就無需遵守,他們是為公義而戰。而且, Uber管理層甚具機動性,往往能夠多管齊下,利用不同策略,包括游說、威迫、甚至欺騙方法讓當地政府接納自己,或者準確點說:「你由於無法消滅我,而被迫和我共存」。2015年,Uber正要進入美國其中一個相對思想開通的城市波特蘭,波特蘭前一年剛好批准同樣是以共享概念創立的Airbnb房屋租賃業務合法經營。因此Uber認為他應該以波特蘭為起點,邁向合法經營之路。  當Uber 和波特蘭政府聯系的時候,由於的士被高度壟斷,而這些金主和政府有着密不可分關係,所以波特蘭政府對於Uber採取態度甚為強硬。於是, Uber採取了著名的黑波和白波策略,雙管齊下。首先,Uber請到當時著名的政治說客普洛斯充當游說工作,普洛斯和政府關系一向良好,不少人認為奧巴馬當年能夠贏得總統寶座,也是出於普洛斯的功勞。普洛斯客夫利用優美的說話技巧,以及人際網絡希望說服波特蘭政府能夠容許Uber合法經營。但面對利益,政府顯然不會那麼容易讓步,他們告訴普洛斯:「我們不能容忍一些不合法的東西凌駕法律而生存。」顯然, Uber並沒有期望桃普洛斯的游說工作能夠達到很大成果,他們同時採取了黑波策略,明確告訴當局無論支持與否,他們都已經決定正式投入服務。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黑波策略顯然就是跟政府對着幹,毫不退縮,其實這才配合Uber一向的性格。...

【心理文章】聰明的腦袋過濾需要我們留意的東西

0
根據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指出,1986年的時候,人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相等於40份報紙的內容。到了2006年,人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倍增四倍,相等於174份報紙的內容。由此可見,隨着資訊發達,人們越來越容易接收到新的資訊,資訊並不是越多越好,過多的資訊會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取捨。畢竟人們時間有限,過多的資訊會讓我們無法吸收。幸好,我們聰明的腦袋能在我們接收過程中作出一點過濾工作,將一些正常沒有用處的資訊過濾,減低我們的腦負荷。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給予參加者看一系列照片,包括森林和公園等場景。參加者被告知工作人員預早在這些照片中做了一些手腳,工作人員將部份照片進行了一些輕微修改,導致照片中的人和事略有不同,而這些不同的照片每次只會出現0.25秒,然後便會回復原本的樣子。這些更改的照片會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幾次。參加者需要留意照片中那些部份進行了修改,並告知工作人員。實驗會在參加者告知發現變更內容或表示未能發現變更內容後結束。 結果, 95%參加者在參看照片10秒後便能夠留意到照片中的人物變化, 81%參加者能夠看到動物的變化。相反,能夠看到植物變化的參加者不足60%。也就是說,參加者普遍能夠看到動物和人物的改變,為什麼會出現這情況呢?因為正常人知道動物和人都是會活動的,因此他們對於動物會比較留意;另外,工作人員表示,人們對於一些較容易產生危險的東西會較為重視,對於樹木這些本身就是靜態的東西,我們的大腦會加以忽略,即使照片中出現植物不同的變動,人們也較難發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說實話,人們對於身邊東西改變視而不見時有發生,外國就曾經有一個著名的「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留意籃球場上兩隊正在對壘的籃球員傳球數目,期間有一隻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大猩猩在球場中央停頓一段長時間,他甚至模擬猩猩用雙手拍打自己胸口,結果實驗過後,大部份人都沒有發現這隻大猩猩的存在!工作人員研究表示,這是由於人們在實驗開始時被委派了一個任務,就是需要點算傳球的數目,這個任務佔據了參加者大部份的專注力,因此他們完全忽略球場上其他變化,即使這些變化是一些十分特別和戲劇性的變化,參加者也懵然不知。 總括來說,我們大腦能夠幫助我們在每天排山倒海的資訊中作出過濾,讓我們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但有時候,大腦不能會過濾了一些重要因素,例如球場上的大猩猩,讓我們有思考盲點,造成決策誤判。

【心理文章】我要杜絕一切損失的可能!

0
大家先思考一下以下兩個情況,會作出如何選擇? 第一個情景: 選擇一:向上拋銀幣,如果銀幣落下來出現正面,你就能夠獲得$200美元 。相反如果銀幣出現反面,可當作沒事發生,既不會得到獎金,也不會有所損失; 選擇二:直接獲得$100美金 第二個情景: 選擇一:向上泡銀幣,如果出現正面的情況,就需要向工作人員支付$200。但如果銀幣出現反面,則不需要付錢。 選擇二:直接支付$100美金給 不過兩種選擇都是實驗中的選項,但是兩種選擇都是一樣的。面對兩個不同的選擇對象。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在情景一中,較多參加者會選擇方案二,也就是說他們不願意承擔任何風險,直接取走那$100美金便好了。這說明人們在正常情況下不喜歡冒險,反而希望能夠穩陣取得既定利益即可。即使我們知道冒上一點風險能夠有機會獲得更高回報,我們也不願意犯險,因為我們明白,袋進口袋裏的錢才真正是自己的,如果需要冒上額外風險而變得一無所有,我們寧願獲得較少,但較穩定的回報。 在情景二中,工作人員發現大部份參加者都選擇方案二,也就是說面對兩個虧損情景中,參加者寧願抱着「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心態,希望能夠透過冒險方式讓自己的損失降低。人們出現這想法的原因是,當我們無法逃避損失時,我們希望盡量將自己損失降低,即使需要冒上一些風險也是值得的。出現這現象的原因是,風險和損失都是負面的東西,面對負面東西時,我們既然無法完全避免損失,我們就會選擇一些盡量將自己損失減低的方,冒險搏一搏就是不少人會採取的方法。 這個實驗正好解釋為什麼我們在購買股票時,看着股票上漲,我們止賺離場動機會較大,因為我們希望將股票上升賺到的錢袋進口袋裏,而不是等待股票下跌時蒙受損失。相反,股票下跌的時候,由於已經損失了,我們希望抱住搏一搏心態,期望股票未來能夠重新上揚,不單止收回失地,更能夠獲得利潤。事實上,人們這種利用風險逃避損失的心態往往會導致我們蒙受更大的損失,因為他會阻止我們做出一些明智決定,例如忍痛止蝕離場。

【心理文章】明知賠了本,也要爭取公平

0
Netflix創造的網上串流平台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娛樂經營模式。在Netflix出現前,人們欣賞電影除了到戲院觀看,另一個方法就是到DVD租賃店租用DVD回家欣賞。 Netflix成功開拓出線上電視串流平台,人們只需要擁有一部智能電視及能夠上網,就能夠在家中隨心所欲地欣賞數之不盡的娛樂節目。大家不難想像,即使我們到DVD租賃店租借DVD,每次最多只能租借數套電影回家看。但在電影串流平台,我們利用一個遙控器,就能夠在成千上萬計的影片中挑選自己所愛,而且節省到DVD租賃店挑選的路程和時間。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但是Netflix的轉型過程也經歷過痛苦過程。2011年,Netflix還有DVD租賃業務的時候,當時消費者能夠以組合形式,以每月9.99美元同時享用DVD租借及網上串流平台服務。由於Netflix認為網上串流平台是大趨勢,而且DVD租賃業務成本較高昂,他們希望透過誘因引導消費者逐漸習慣使用網上串流平台, 漸漸淘汰傳統租DVD業務。Netflix推出了全新計劃,消費者只需要每月付出7.99美元,就能夠使用網上串流平台,但不包括DVD租借業務。如果消費者想同時利用網上串流平台及DVD租借服務,他們就需要附上比原本高6美元的支出。這政策一推出, Netflix用戶強烈反感,他們甚至發起取消訂閱活動。 有趣的是,根據Netflix數據顯示,訂戶同時使用DVD租借服務和網上串流平台的機會不高,一般只是二選其一,也就是說,這計劃理論上對於消費者影響不大,而且他們還能夠因為新方案而獲得每月$2額外優惠,理論上是這一個共贏方案。為什麼用戶反應會那麼大呢?原來,這是人們追求「公平」心理作用作祟。由於消費者習慣能夠同時享用Netflix的DVD租借和網上串流平台服務, Netflix雖然將月費減了兩元,但取消了一半服務,由以往能夠同時享用DVD租借及網上串流平台,變成只能享用網上串流平台服務,因此訂閱者反而認為自己賠了大本,被Netflix取了着數。因此他們完全無視自己本身就不需要同時享用兩種服務的客觀情況,他們眼中只有不公平,就算犧牲自己利益,也要堅決抵制。結果, Netflix需要撤回這方案,才能平復消費者的怒火。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10年過去,相信沒有人再會租用DVD,...

【心理文章】假如我們缺少了多巴胺

0
多巴胺是一種幫助我們細胞傳遞訊息的化學物質,主要協助我們大腦傳遞關於興奮、開心和情慾感覺。假如我們缺少了多巴胺,我們就會對於追求幸福快樂失去動機。簡單來說,多巴胺就像郵差一樣,幫助我們傳遞各種快樂的想法,讓我們愛上這感覺,並持續追求。例如我們因為性行為獲得快感,多巴胺就會在大腦傳遞這種快樂的情感,讓我們記錄下來,下次便會極力爭取再次進行這行為。 psychology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假如缺少多巴胺,我們依然會感受到性愛的快感,但我們就會缺少下次追逐的動機。缺少了多巴胺,我們依然會「喜愛」這個行為,但我們卻會失去「想要」這個動機。美國密西根大學貝瑞吉教授曾經利用老鼠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將老鼠分為兩批,並將其中一批老鼠進行改造,抑制他們體內的多巴胺。結果發現,缺少了多巴胺的老鼠依然會喜愛零食,並感到開心,但牠們就會失去尋找美味食物的動機。 多巴胺對於我們人生來說十分重要,因為讓我們感受到快樂之餘,能夠鼓勵我們對於這種快樂產生需求,願意為爭取快樂作出努力。如果沒有這種物質,我們雖然會因為生活上的事情感到快樂,但快樂之後不懂爭取,一切隨遇而安,結果快樂不是掌握在我們手上,而只是受到命運安排。有了多巴胺,我們會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加以追求,讓我們的生活得以不斷改進。

【心理文章】儀式的重要

0
不同組織有不同的儀式,例如筆者小時候參加童軍,在教會參加Awana,在每次集會前,都會進行一些簡單的儀式,例如我們會一起宣誓,會盡所能完成當天任務。長大後,我們加入一些行業組織,每年都會舉行一些就職典禮,主禮嘉賓向我們頒發一些委任狀。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儀式上的東西其實十分無聊,不若省掉這些時間,直入正題,豈不是能夠增加工作效率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儀式能夠增加團隊成員歸屬感,因為不少儀式是某些團隊獨有的,如果不是團隊成員,其他人無法得知儀式內容,更加不能參與,儀式能夠增加團隊成昌員的凝聚力和優越感。當人們對於團體有歸屬感,他們願意為團隊付出更多,所以花點時間來凝聚成員,對於團隊發展有很大幫助。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批,針對第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給予參加者一塊朱古力,讓他們享用。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同樣給參加者一塊朱古力,但要求參加者在進食之前需要進行一系列步驟,例如將朱古力弄成碎片,然後用特別方法開啟朱古力包裝。結果發現,第二組參加者雖然花多了一點時間才能夠吃到朱古力,但在準備過程中,他們獲得對應快感,讓他們享受這塊朱古力的整體快樂程度提高。 近年興起的蛋糕及各種手工藝製作課程,其實也是捉緊人們這種心理。老實說,製作這些蛋糕或手工藝品,成本十分低,但導師透過教導人們一起參與,製作自己獨一無二的手工藝品,人們就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他們作品,不單單是一件手工藝品,而是自己心血結晶,他們也願意付出貴幾倍的價錢也在所不惜。自己製作工藝品,花上較多的時間及金錢,但過程我們對於這物品的價值調高了不少,這就是儀式的威力。

【勵志文章】英女皇的軟實力

0
最近,英女皇駕崩,這位在位70多年的君主深受世界各地民眾和領袖應許,無不感到痛惜。就連一些政治立場一向相佐的國家,也發出了相關悼文。大家或許會認為,那些國家發出悼文只是例行公事,並不代表他們心中真的欣賞英女皇。但有些東西我們還是能夠可以辨別出真心和假意的。英女皇去世後不久,不少英聯邦國家政府都下半旗致哀。就連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現在國力比英國強得多的美國,拜登政府也宣布在白宮及其政府機構下半旗向英女皇作出悼念。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大家留意的是,英女皇逝世後,英國並沒有要求其他國家對英女皇作出致敬或悼念,其他國家都是自發作出相關悼念,這足以說明英國的軟實力是何等厲害。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並不需要依賴自己權勢和地位迫使對方折服。有聲望的人即使去世了,依然能夠發揮出無比影響力。說實話,英女皇可以說是英國最有權勢的人,她有超過50億英鎊財富,有着各種特權,例如她是全國唯一一位能夠合法沒有駕駛執照開車的人,她有特權任命首相或赦免任何罪犯。但同時,這些特權在絕大部份情況下是用來「裝飾」的,英女皇從不會濫用這些特權,做出一些讓皇室以致大英帝國難堪的事,這樣讓她獲得了民眾支持和應許。另一方面,英女皇可以說是英國最沒有權力的人,在英國君主立憲制度下,英國皇室名義上是國家的主人,但他們不會干預政治,英女皇甚至連普通民眾能夠對政治表達意見和立場的方法也沒有,因為她一字值千金,如果她對政治加上個人意見,可能會對君主立憲制度構成重大傷害。然而,新上任的查理斯王子民眾較低原因就是他十分熱衷政治,結果皇權和政治互相衝突,引起了人們的憂慮。擁有權力和是否動用權力是兩個議題,如何利用權力讓別人放心就是英女皇在位70年一直秉持着的管理手法。有時候,她不用發揮權力,只需輕輕表態,足以左右全國,以致世界的走向,這就是真正的影響力。 英女皇上任70年,她上任後第一位任命的首相就是邱吉爾,當時二戰進行中,邱吉爾曾經說過:「英國及其他英聯邦國家,只有數千萬人口,卻控制着全球超過2億人口」,這絕對不是容易事,日不落帝國的成功全仗於英國的軟實力。大家試想像一下,英國只是一個島國,他距離殖民地千里,單靠本國軍力又如何能夠妥善控制所有殖民地呢?時至今日,英聯邦國家雖然已經獨立了,但他們對於英國,以致英女皇還是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一切都源自於大英帝國的管理系統,以及其軟實力的影響。

 【心理文章】倫敦將會滅亡?

0
1761年,倫敦掀起將會滅城的預言。這個預言源於當年2月8日,倫敦發生一場地震,導致部份地區幾座建築物倒塌。事隔一個月,在3月8日,倫敦北部再次發生一場地震,由於兩場地震剛好相隔一個月,當時有人開始提出倫敦地震將會陸續有來,而且一次會比一次嚴重。這時候,皇家近衛騎兵團的中尉貝爾指出,下一場地震一定會在4月8日發生。 貝爾不單在自己腦海中想像4月8日出現的恐怖場景,讓自己蒙受不少心理壓力。4月5日那天,他終於承受不了壓力,他跑到街上瘋狂地跟路人警告倫敦即將滅亡的預言。當時,不少人都以為貝爾瘋癲了,只當他笑話看待。但有趣的是,有些人認為貝爾言之成理,他們以訛傳訛,三人成虎,很快倫敦即將滅亡的預言在當地人的耳中不斷像病毒般傳開,並獲得成千上萬的人相信。大家都認為4月8日是關鍵日子,人們為了避免地震,於是紛紛預早訂購倫敦附近城市的酒店,希望能夠避開地震的發生。結果,附近的酒店乘機調高房價,依然供不應求,部份租不到房間的「逃難者」更加需要在附近城鎮紮營留宿,大家可以想像到當時人們對於4月8日倫敦即將發生毁滅性地震的預算是多麼的信任。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回到倫敦市,部份人起初不相信4月8日會發生巨型地震,他們甚至恥笑那些逃跑的人,但隨着社會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他們心態竟然開始改變,他們開始想:「如果那班人說的東西真的是正確,我們豈不是在這裏坐以待斃?」於是,他們竟然開始和逃難者一起,一起離關倫敦。4月8日終於來到了,所有倫敦人都在不同地方觀察着和等待着,結果那天倫敦並沒有地震發生,泰晤士河河水水位一切正常,部份居民開始回復正常生活。最後,這次倫敦地震的預言始作俑者貝爾由於預言失準失去了既往地位,更加對自己產生嚴重的懷疑,最後成為一位瘋癲患者,被關進瘋人院。 從這個真實事例可見,一個普通人也能夠讓一個預言影響全個城鎮的人,起初就算有些人堅持理智分析,不相信預言發生,但隨着身邊越來越多人相信,這些理智的人也會失去堅持,對自己判斷產生了懷疑,最後全個城鎮的人也會陷入恐慌當中,這就是群體不理智形成的例子。

【心理文章】在疫情時,抬高價格有錯嗎?

0
大家還記得,在疫情剛發生的時候,人們為了測試自己是否患上新型冠狀病毒,都會搶購檢測棒。記得檢測棒剛推出的時候,售價非常昂貴,一支動輒需要超過$100 ,幾個月後的今天,一支檢測棒不需要$10。同一支檢測棒,幾個月內價格跌至十分之一,令人不禁想,在檢測棒剛推出的時候,那些商家會否賺得太多呢?檢測棒製造成本本身就是十分便宜,由於剛推出的時候供給太少,商家承機抬高價格出售,以賺取更高利潤,這又有沒有問題呢? 商家知道市面缺少某些物品,因而抬高產品價格出售,這些利潤往往被人們稱為「人血饅頭」,因為他們之所以能夠賺取暴利,就是因為人們都需要這產品,而且產品剛巧在商人手上,所以他們定價可以不跟邏輯,沒有基礎地提高價格,以賺取最大利潤。對商家提高價格不滿的人所持的觀點是,由於人們在物資短缺的時刻,他們根本上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夠承受高昂價格,因此商家行為就像一位持着武器要求無辜的受害者交出錢包的大盜一樣,他們認為政府應該對於商家抬高價格加以干預,以讓人們能夠獲得相關產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但是對於一些嚮往自由經濟的朋友來說,政府干預是不應該的,而且也沒有需要。自由經濟學者認為市場價格應該由需求和供給決定,以達致均衡。商家之所以能夠牟取暴利就是因為當時需求比供給多很多,高昂的價格就是為了讓產品能夠落在最願意付出價格的朋友手上。更重要的是,高昂的價格會吸引更多商家盡快增加生產,投入市場,因為商人總是希望能夠在市場上分一杯羹。價格越高,商家能夠賺得越多,他們盡快增加生產動機就越大,市場供需求失衡也會更快地決。相反,如果政府加以干預,商家由於利錢降低,他們投入快速生產動機自然會減低,對於整個經濟來說也不是一個好現象。當然,自由經濟學派忽略了一個因素,雖然讓供給和需求制定價格能夠讓最願意付出金錢的人獲得產品,但他們卻沒有考慮很多人並不是不願意付出高昂價格,而是他們承受不了高昂的價格。打個比方說,$1000對於香港首富李嘉誠來說根本不是什麼錢,但對於一個基層市民來說可能是一整個月的開支預算。如果單單利用市場供需決定產品價格,在緊急的時候,只是最有錢的人能夠優先獲得相關產品,之後是否公平呢?特別是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食水。 在自由定價和政府干預的中間,或許能夠找到一個中間點,平衡各方利益。以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開發為例,如果藥廠按照市場需求來定價,相信只有富有國家能夠在第一階段購買疫苗,反而疫情較嚴重的貧窮國家則未能獲分配疫苗。針對此,各大藥廠和相關的世界衛生組織建立起一套機制,他們會願意交出疫苗配方讓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藥廠利用他們的藥方製造疫苗,這些國家就能夠利用較低的成本獲得疫苗,從而讓大眾能夠使用。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關於自由定價是否應該利用有形之手加以干預,相信這個議題討論一輩子也不會有共識的答案,但重點是無論用哪種方法,只要大眾能夠在緊急時候在力之所及的情況下取得必要產品,這已經足夠。大家對於這個議題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