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模糊歸因理論 

0
心理文章 「親愛的讀者,筆者告訴你,我曾經花了一段時間研究隔空傳心術,只要和別人有所交感,就能夠看穿他的人生,並能夠提供適切建議。現在你看着我的文章,彼此已經算是有交感,筆者也已經利用隔空傳心術為你算過人生,現在打算和你分享一下。首先,你的人生算是充滿挑戰,你少時候經常會生病,但這些病不算嚴重,但每年總有一兩次。隨着你長大,你漸漸發現自己在創意方面有天份,你經常聽到長輩意見後會認為自己能夠想到更好方法解決問題。可惜,你個性有些懶惰,經常想到但不執行,結果仍是行着舊方法。你是一個性格很好的人,當別人向你抱怨或欺負你的時候,你總是默默承受,反正能夠過活便好了。」  讀者看到筆者上面對於你的分析,是否感到認同?筆者已經向不少人分享過上面的「睇相佬」感言,大部份受試者都認為筆者說法甚為準確,能夠反映他們人生和個性。現在,筆者要說一句「反高潮」的說話,其實筆者根本就不懂睇相,上面針對各位評論只是亂說一通。有趣的是,為什麼大家看到上面關於自己的評語,會覺得是為自己度身訂造,不認為有問題呢?原因是筆者寫這些評語的時候,用詞十分模糊,放諸四海而皆準。試問哪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生過病呢?試問哪人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遇過挑戰呢?試問哪人在成長過程沒有試過被人欺負時默默承受呢?其實,筆者所說的內容全是老生常談,毫無意義,卻能起對號入座作用,讓大家聽得動聽悅耳。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不少風水師都是利用這種模糊表達方式,讓我們聽得入耳,其實他們都是出色的演講師。他們首先利用一些放諸四海皆準的說法打開話題,讓我們建立對他們的信心。接着,他們會按照我們表情和動作,盡情編造故事。很多時候,我們找風水師都是因為生活上遭遇了一些變化,例如遇上一些不開心事情希望得到解答,或者一些經營生意的朋友希望業務有所突破;風水師一年到晚接觸很多類似的人,在他們腦中早已建立一個數據庫,他們將不同客戶經歷匯合一起,結合出一些共通點,然後只是向客戶展示他們的「研究結果」,難怪大家會覺得這些內容似曾相識。  模糊歸因理論,是人們經常犯上的一種心理錯誤,人們總喜歡聽到一些和自己相關的事,尤其是正面的話語,只要人們懂得說話技巧,我們便會對號入座,認為對方說話其準,其實我們有這想法只是因為我們缺乏邏輯分析力而矣。 

【心理文章】破窗效應如何導致責任分散效應 

0
心理文章 團體生活中,團體規模越大,成員認為自己需要承擔責任越少,形成責任分散效應。有時候,當一班烏合之眾組合起來,受着周遭環境影響,一起向壞方向思考,有機會將壞行為無限擴大。破窗效應是指如果一座大樓中有個窗子遭到無聊人破壞,但沒有被馬上修理。接着,越來越多窗子會被路人打破,這是因為路人看見第一個窗子被打破後沒有被修理,他們會認為這座房子是沒人管理的,也會肆意破壞,形成「人做我做」局面。外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相關實驗,工作人員將兩部車放在街上,其中一部車子完整無缺,另一部車子則被預先除掉車牌及部份零件。結果發現,那部完整無缺的車子在街上停放一星期後依然保持完整,另一部本身殘缺車子,在實驗開始後不夠一天便被偷走了。接着,工作人員將那部完整無缺的車子加以破壞,放回社區,結果發現同樣在短時間內被偷走。這實驗告訴我們,當人們發現某些物品看似沒有人擁有或打理的時候,人們的歪心就會動起來,我們或許會將這些物品據為己有,或許會對這些物品加以破壞以釋放平時生活壓力。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不能忽視的是,在破窗效應中,我們看見破損的窗子,但我們並不知道這是由誰人破壞的,我們心中也明白其他人同樣難以追究這破窗的始作俑者。人們只是看着這破損的窗子,同樣認為即使自己破壞更多窗子,也不會被其他人發覺,才會夠膽照著辦,將破窗效應規模擴大。打個比方說,在不少主題樂園中也會因應劇情需要,將一些場景製造得殘缺不堪,但我們知道這些只是場景設計,加上這些設施趙佈滿工作人員和閉路電視,我們不會有破壞的念頭。破窗效應得以蔓延開去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知道錯誤責任難以被追究,才會放心肆意行事。  相反,如果我們知道責任是能夠被追究的,即是我們看見別人破壞了某些東西,我們還是不會採取相關的行動。情況就如我們參加拳擊比賽,我們知道在比賽中和別人打架是合法的,即使過程中弄傷對方自己也沒有責任(當然在合乎比賽規例的情況下) 。所以,拳手在比賽中往往不會留手,但他們還是會遵從在場評判指示,當評判認為對方傷得太重,或者需要暫時休息時,拳手會馬上停手,利用自己的理性克服衝動的獸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的就是要設定如拳賽評判的角色,讓人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受到規管的,自己對於自己行為是需要負責任的,讓責任未至於會分散至模棱兩可境界。 

【心理文章】事後歸因理論 

0
心理文章 事後歸因理論是人類經常犯的思考盲點。筆者曾經在一本書中看過一個例子,澳洲有一個州名叫新南威爾士, 當地有班農夫移居至同樣屬於澳洲的維多利亞州。有趣的地方是,調查人員發現這班農夫移居後,維多利亞州信箱數目增加了相同數量,於是有人認為,那些從新南威爾士州移居至維多利亞洲的農夫瞬間變成了一個個郵筒,相信不少朋友聽到上面這例子,都會覺得荒誕莫名,一個活生生的人又怎會變成郵筒呢?大家可別取笑這個想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也受過類似謬誤影響,這就是著名的事後歸因謬論。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簡單來說,事後歸因謬論意思是人們單純從結果倒推原因,結果和原因彼此之間其實並無直接關係。以上面例子,維多利亞州的郵筒數量增加,可能是由很多原因造成,居民移居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也可能是由於當地郵政局推廣郵寄服務、當地出生人口增加等等不同因素導致的,我們不能夠單純從農夫移居數目和郵箱增加數目一樣,便妄下判斷。  股票市場是事後歸因謬誤常見的地方,有些公司在公佈的業績十分亮麗,但股票卻大跌。股票經紀會告訴我們,股票下跌原因是由於公司業績雖好,但比市場預期還是差了一點,所以股票下跌;有時候,當公司業績未如理想的時候,股票卻大升,股票經紀會說大眾預期公司表現更差,所以今次業績對於股民來說已經能夠交功課,所以股價回會升。  有些人說,股票經紀是以股價說故事。當然,筆者並不是說所有股票經紀的說話也是不可取的,因為他們部份內容也是根據數據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提出的建議,這也是股票經紀至今仍沒有被淘汰的原因。事後歸因理論是否出現主要在於結果和原因中間有沒有明確關係,如果只是穿鑿附會,沒有明確因果關係,就會出現這種心理盲點。 

【管理文章】別讓錯誤像骨牌效應散播開去 

0
管理文章 1978年6月9日, 骨牌愛好者史培卡利用10萬塊骨牌創作了一個巨大藝術品,他打算打破當時利用最多骨牌同時倒下的世界紀錄。為了讓這次活動更有意義,史培卡邀請了一位血癌病患者,為他推倒第一塊骨牌,直至這一刻,活動還算順利。當這位病人推倒第一塊骨牌後,在場的記者都屏息以待,等待骨牌撞向前一塊骨牌,產生骨牌效應。這時候,一位記者的頸牌意外地跌進了這埋骨牌當中,馬上在骨牌的中段產生了災難性的骨牌效應。大家不難想像史培卡當時心情會是多麼緊張,他正要打破世界紀錄,但這張可惡的員工證產生的骨牌效應卻可能導致他籌備已久的挑戰以失敗告終。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時候,史培卡十分機警,他馬上取走了部份骨牌,中斷由剛才那張記者證導致的骨牌效應。結果,半個小時後,史培卡以97,500塊骨牌刷新了世界紀錄。史培卡這次成功除了由於他高超的骨牌擺放技巧,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急中生智,當突發問題出現時能夠盡快找出根源堵截,以免問題災難式擴散。筆者經常提到,錯誤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出色的人面對困難時總會展示出較高情商指數,冷靜處理問題,找出問題核心加以解決!有時候,短暫的停止有效將問題中斷,對我們修正後再重新開始,以免問題無限擴大。根據骨牌效應, 一塊小小的骨牌經過倍數效應,產生的能量足以推倒一座摩天大廈。  2023年初,香港教育界發生了一單趣聞,一間為香港很多學校提供午餐的外賣製造商由於管理問題導致不少學生進食後出現食物中毒症狀。這間外賣供應商決定停止向學校提供午餐兩天,讓他們能夠針對廠房進行深度清潔!他們顯然希望利用暫時停止方法,將問題不要繼續擴散開去。但是,他們在停頓時並沒有考慮其他持份者利益,學校和學生倚賴午餐供應商穩定地提供食物,忽然有兩天沒有得到午餐供應,午餐供應商無疑將自己缺失轉介至學校身上,結果問題越鬧越大。從這事看邦,當問題出現時,馬上找出源頭制止是必須的,但同時我們需要顧及其他持份者利益,否則在別人眼中我們得益了,卻損害了他人的利益,適得其反。 

【心理文章】當身邊有其他人,事情就不關我事了 

0
心理文章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告訴參加者,實驗將會透過網上聊天室進行。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組,第一組參加者在網上聊天時,除了能夠看見自己名字,也能夠看見其他正在聊天室參加者的名字;第二組參加者只能夠看見自己名字,卻看見不了其他參加者名字,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參加者存在。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實驗開始了,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開始陸續在聊天室發泄一些自己負面情緒,好像要生要死的樣子。這時候,主持人暗中觀察參加者會否在聊天室主動為這些充滿負能量的參加者主動開解。結果如實驗主持人所料,參加者在聊天室看到有其他參加者名字存在,他們願意主動開解機會相對較低。相反,如果參加者在聊天室中只看見自己名字,他們主動開解機率較高。人們總有一種「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心態,如果我們發現事情和自己無關,特別是一些麻煩事,我們認為自己最好還是不理會,除非我們知道自己是當時唯一面對問題的人。如果身邊沒有其他人能夠提供協助,自己顯然和事情拉上一定關係,我們會更願意出手處理。  無論我們所屬的組織規模大小,良好分工也是必不可少的。組織越大,責任分散效應影響越大,組織規模大小對於組織是否能夠更有效解決問題沒有必然關係。重要的是,組織成員需要知道自己的責任和本分,各司其職,這樣即使組織規模不大,但也能夠發揮出無窮威力!  #責任分散效應 

【心理文章】為什麼為非作歹者會越來越覺得自己行為沒有問題呢? 

0
心理文章 中國人有句說話:「三歲定八十」,意思是一個人的性格在年幼時便會定型,隨着年月增長,性格會越來越堅定。一個性格溫馴的小朋友,長大後也會彬彬有禮,待人以善;一個性格倔強的小朋友,長大後未見得會變得隨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杜克大學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相關研究,希望找出當中原因。  這個實驗十分簡單,參加者需要估算眼前一個瓶子裏硬幣數目。工作人員首將參加者分為兩組,每組參加者成員需要和另外一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一起進行實驗。針對第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和隊友一起合作,他們猜想的答案越準確,他們就能夠獲得越多獎金;針對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誤導隊員,只要隊員高估或低估數目越多,參加者便能夠獲得較多獎金;工作人員為了監察參加者腦部活動,在實驗過程中為參加者連接了功能性磁振造影機,結果如工作人員所料,當參加者需要說慌的時候,大腦杏仁核活動比較活躍,這表示參加者因為講大話而感到尷尬。有趣的是,隨時間過去,即使參加依然需要講大話,但他們大腦中的杏仁核活動情況逐漸減少。這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初次講大話或需要做一些讓自己不自然的事,我們腦部活動會較為激烈,畢竟初次犯事,我們不知後果,良心責備也會導致我們有些不安感覺。隨着做壞事次數越來越多,我們不再覺得這些壞事有什麼特別,這些行為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有時候,我們會為一些壞人做的壞事感到奇怪,心想:「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出這樣的行為呢?」「難道他們都沒有良心嗎?」其實,他們腦海中對這事的感覺或許沒有我們強烈,因為他們已經習以為常,變成一種本能反應。相反,對於我們這些奉公守法的人來說,從來沒有想過有人會做出這樣荒誕莫名的行為,自然會感到衝擊,腦部活動也會較為活躍。 

【心理文章】重複效應 

0
心理文章 史丹福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扎卡里·托馬拉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希望了解重複思考會否導致人們對於事件看法有所不同。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並要求他們討論對於槍械管制的立場。針對第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直接查詢他們對於槍械管制的看法,並需馬上表明立場。針對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向參加者確定立場前,先向他們問及六個關於槍械管制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和參加者對於槍械管制立場有關,也就是說參加者需要在短時間內重複自己立場六次。  結果發現,第二組參加者在實驗後普遍展示出他們對於自己立場較為堅定,而且不容易被改變。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他們在短時間內需要不斷重申自己立場,所以在腦海中產生根深蒂固感覺,越來越堅定,不易被動搖。相反,對於只是簡單陳述一次立場的參加者,由於他們本身也未必對這事有堅定的信念,如果在過程中接收到其他資訊,有機會導致他們自我懷疑,甚至改變初衷。在不少團體(特別是紀律部隊),也會要求成員經常展示自己對於組織的忠誠和紀律,例如童軍每星期集會的第一個工作就是集合一起宣誓,表示自己將會對組織和社會有貢獻,其實就是利用反覆重申的方法讓童軍增加自己對於團體立場的認同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當我們接觸某東西越多,我們對這東西產生的好感也會逐漸增加。我們對這東西的感覺,會由理性分析變成情感支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認為身邊人處事方法是正確的,但在外人第三者角度看起來,我們則是偏幫無理據。近年國際形勢越來越紛亂,壁壘分明,每個國家之間矛盾越來越大,重複效應在當中起著關鍵作用。不同國家政府不斷向國民發表對其國家利益有關的立場,讓國民反覆接收,漸漸成為不可動搖的看法。可惜的是,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立場,導致各國人民間矛盾越來越大。  當然,如果我們將重複效應採用於善良一面,則能夠發揮強大作用。例如作為家長,我們每天都跟小孩子灌輸助人為先習慣,反覆提醒,小孩子日積月累就會將助人變成他們一生習以為常的習慣。重複效應告訴我們, 我們立場和看法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爾是需要經過反覆思考和知識補足而成的。 

【談判技巧】主流社會的排他性 

0
談判技巧 每個社會都會有獨自的文化背景,這會影響當地政策,以及當地人們生活習慣和理念。人們經常說東西文化大不同,西方相對自由、民主和開放。東方則相對重視守規矩和保守;我們活在不同地方,當地主流意見會對我們生活習慣構成重大影響。舉個例子,西方人對於性愛來說是相對開放的,大家都習慣拍散拖或一夜情,反正大家開心便好了,社會基本上就是流行着這種性開放態度。相反,作為東方人,如果我們在香港經常向身邊人提及色情話題,相信輕則會被周遭人側目,甚至歧視。這就是主流意見對於少數人意見的排斥,這情況並不是某個地方獨有,而是全世界一樣。  肥胖是西方人經常面對的身體問題,為了消除肥胖問題,科學家提出不同意見和方法。幾十年前,當時西方主流意見認為脂肪是導致人們肥胖關鍵。他們有這樣的分析其實也合理,肥胖症代表人們身體有多餘脂肪,要消除肥胖,就要從減少身體吸入脂肪份量。1972年,一位名叫約翰尤德的科學家暗自思考: 「現在人們已經透過不同方法減少對脂肪的吸收,例如減少吃肉類,多吃穀物,如果傳統科學認為脂肪是導致肥胖的關鍵,這樣飲食習慣改變,理應能讓人們的肥胖症得以舒緩,但為什麼社會上肥胖的人卻越來越多呢?」這時候,尤德開始研究,發現導致肥胖症的主因並不是脂肪,而是人們對於糖分的吸收。也就是說,解決肥胖症需要減糖生活。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當時,尤德興致勃勃地向其他科學家提出自己觀點,但由於當時科學界主流意見是脂肪才是導致肥胖的關鍵,不少科學家對於這學說著書立說,早以為自己背上一個無形的枷鎖,如果現在改變立場,彷彿自己承認一向信奉的東西其實是錯誤的,這對於有頭有面的科學家來說,這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他們群起駁斥尤德的想法,並予以忽略,甚至不讓他參加一些具聲望的國際科學會議,尤德所屬學校就連本身答應讓尤德退休後繼續留在學校研究的承諾也推翻了,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影響學校聲譽。由此可見,當時尤德遭受科學主流意見排斥多麼厲害,他的論點直至1995年去世時也沒有獲得別人認同。相信近十年,大家都會發現,科學主流意見開始改變風向,認為糖分也是導致肥胖症的關鍵因素。大家發現不少傳統飲料都推出了低糖或無糖選擇,科學界顯然承認了糖分對人們健康的影響。  尤德的經歷是悲劇,他雖然比主流科學家想得更遠,想法方向也是正確的,可惜當時科學界主流意見和他想法相反,而他的論點正正威脅傳統科學界聲望,因此遭到排斥。尤德故事告訴我們,主流意見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我們在提出和主流意見有衝突的論據時,必須做好將會遭受冷落的心理準備。尤德花了一輩子時間說服其他科學家接受糖分是致肥的論調也不成功,但他的論說最終為人類未來的科學發展打開了一扇窗。當主流意見開始減弱的時候,其他科學家承接着尤德的研究繼續發展,終於讓他的論點發揚光大。如果我們有幸想法和主流意見一樣,大家也要提醒自己多角度思考和聆聽,永遠保持自己有錯的機會。事實上,如果社會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想法,這個社會是不會進步的,因為想法只有一個,方向也只有一個,這只會徒然浪費人們的智慧。我們應該感恩團體內有不同的聲音和意見,這些聲音正正會為我們提供新的點子啟發,擺脫既有思維。 

【心理文章】責任分散效應:社群人越多,人們越抽離 

0
心理文章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這個研究結果很有意思,當人們在群體當中,如果在場人(包括自己)都進行一些不合乎道德的問題時,我們很容易會將自己責任分攤在周遭人的身上。我們會認為自己參與其中,但需要承擔責任卻會較少,因而做出更加荒誕行為。相反,如果只有我們一人,當我們進行不正當行為時,我們心態上會知道自己需要獨力承擔後果,心理壓力會較大,對自己行為管束也會較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掀起反猶太人熱,數以百萬計猶太人慘遭迫害,他們不單止財產被充公,甚至被送進集中營,九死一生。戰後,不少德國人都認為自己在戰時是為勢所迫,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針對他們迫害猶太人的指控並不成立。這些德國人顯然受到責任分散效應影響。法國國家鐵路公司在二戰時,曾經協助德國將猶太人送到集中營,他們運送超過七萬名猶太人,當中只有三千人能夠幸存下來。其後,受害者將法國國家鐵路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鐵路公司代表表示當時他們也是受制於人,如果這說法屬實,當時公司主事人顯然也是犯上了責任分散效應。在和平日子中,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將活人送到死亡之地,但在戰火期間,由於看到其他人的作惡,鐵路公司主事人也許認為配合納粹主義能夠為自己帶來一線生機,同時他看到納粹主義這做出各樣瘋狂行為也沒有惡報,反而氣勢凌人,所以他們也願意參與其中,做出這些荒誕莫名的行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外國心理學家經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機觀察參加者在思考過程中,大腦的內側前額葉皮質的反應。根據生物學家多年研究,發現當人們想起自己的時候,內側前額葉皮質反應會較為活躍。實驗中,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思考一些關於一些是非黑白的問題,例如讓參加者想想自己有沒有試過偷別人放在雪櫃內的東西等等。結果發現,如果參加者獨自接受這些提問,他們內側前額葉皮質反應會較活躍,這代表他們在思考過程中比較着重自己。相反,如果參加者和其他人一起進行實驗,他們的內側前額葉皮質相對比較平靜,這說明他們認為這些問題內容和自己沒有太大關係。  社群內人數越多,大家便會互相將責任攤分,做壞事產生的後果將會以倍數計算,上面提到的案例都是責任分散效應的負面效果,但如果我們懂得將這心理使用在正面方面,得出正面的效果也能以倍數計算。舉個例子,有時候我們想出一些計劃能夠幫助公司踏上一個台階,如果孤身一人,我們未必夠膽向上司提出建議,因為害怕上司不接受的話,自己可能官位不保。相反,如果經過小組討論後得出新想法,彼此互相支持,大家就會更加願意跟上司分享看法,因為我們知道,上司即使有可能不同意我們,但他看見小組成員眾志成城,也不至於過分苛責,因而提出建議的風險成本將會降低得多。  #責任分散效應 

【心理文章】權威與正義的執着 

0
心理文章 心理學家曾經進行一個研究,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批,並請他們成為一個招聘會的主持人, 他們需要按工作人員指示向前來應聘者進行對答。這些應聘者其實都是由實驗工作人員假扮的,實驗目的是了解參加者面對比自己更有權威性的指令時會作出何等反應。工作人員預先準備好15句正常會讓應聘者難堪的說話,例如:「你這樣的表現必定會被篩選出局。」、「這份工作對你來說實在太難了。這些評語攻擊性是遞增的,工作人員想制造就是想讓應聘者覺得越來越難堪的效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如筆者上面提到,應聘者其實是工作人員假扮的。實驗過程中,應聘者聽到參加者不斷說出難聽的話,露出越來越難堪的樣子,他們乞求由參加者充當的主持人能夠網開一面,不要再對他們作出如此難堪的為難,畢竟他們只是求一份工作而矣。工作人員發現,如果參加者背後有由工作人員假扮的終極話事人施加壓力,92%參加者會按指示唸完所有對白,但如果沒有終極話事人的壓力,沒有一位參加者會唸完所有對白。  我們當然知道利用說話讓別人難堪是不正確的,在沒有壓力情況下,我們不會希望為別人帶來傷害。但當周遭出現比我們更有權勢和地位的人時,我們的正義感馬上變得蕩然無存,我們甚至會成為權威人士的武器,是甚麼原因導致這樣的轉變呢?原來,當我們獨自處理問題時,我們會認為處理問題責任在自己身上,我們需要向自己交代,我們會做出一些自己認為最合適的行為。相反,當更有權勢的人向我們發號施令時,由於這人地位和支配能力比我們強,我們理所當然認為他們是項目最高負責人,他們既有權力指令我們,便會承擔相關責任,所以我們不加思索後果也會執行他們指派的任務,做出一些平時我們不會做的荒誕行為。二戰時,不少納粹士兵都做出冷血無情的行為,戰後他們在審訊時,往往會表示事發時他們只是作為軍人遵從上司的指令,並沒有問題,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責任分散效應。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任何群體都有階級之分,階級會導致不同人擁有不同程度的權力。如果位處權力最高位置的人濫用權力或能力不足,有機會導致團隊走歪路,解決方法就是需要在團體中創造出互相制衡的機制。情況有點像鬥獸棋,大象是鬥獸棋中最有能力的棋子,牠幾乎能夠殺死所有其他動物,但牠有一個死敵,就是弱小的老鼠。老鼠體積最小,任何動物(除了大象)都能夠將牠殺死,但牠卻能殺死最強大的大象,這就是鬥獸棋中的制衡機制。回到日常組織,領導無疑是組織的靈魂,他們每一句說話都充滿的份量,問題是有沒有方法能夠制衡他們,以免他們做出一些荒誕行為。假如領導做出一些過分行為,公司有沒有制度能夠處理他們。舉一個例子,麥當勞公司在2019年決定毫無預警下開除執行官伊斯特布魯克,原因是布魯克被發現在職場上和另一位女同事發生曖昧關係。有些讀者可能認為,布魯克或許對麥當勞貢獻不夠大,公司才會借機解決他。  事實上,布魯克對於麥當勞來說是一員勁將,他在2013年加入麥當勞,當時麥當勞業績正面臨挑戰,無論營業額和純利都有下滑跡象,布魯克加入公司後成功為麥當勞進行轉型,包括數碼化改革,讓麥當勞業務蒸蒸日上,所以如果是因為工作表現而解僱布魯克,這是一個愚蠢的決定。事實上,麥當勞也重申表示,他們極之重視管理者品行,即使這位領導為公司帶來了不少汗馬功勞,如私德有虧,公司還是會二話不說將其解僱,以維持公司優良管理文化,這就是組織利用制度控制領導人權力運用的例子。  人們面對權力時,會出現恐懼是正常的,邪惡的領袖亦是因為人們這種心理導致管理時能夠為所欲為,良好的組織需要制訂對應系統制衡相關權力,以免出現失衡情況。  #責任分散效應

【心理文章】我們都是編劇家 

0
心理文章 編劇家需要撰寫劇本,一個出色的故事除了需要有震撼人心的結果,更加需要豐富劇情引伸至這個結局,讓人追看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為生活上不同事情作出解釋,這時候我們便會編劇家上身,利用手上資料創造故事,反正故事看起來「合情合理」即可。結果,每人都只會選擇一些對自己有利事情和觀點進行發揮,結果當然充滿偏頗。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紐約時報》曾經有個報道,提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研究發現不同國家人們花在餐飲時間越短,國家經濟增長率就會越高。驟眼看來,這觀點甚有道理,人們花在飲食時間越少, 人們便有更多時間工作,天道酬勤,這個地方經濟自然也會較好。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就17個國家人們進行問卷調查,分類出兩組國家,分別是進食時間較短的國家,主要由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組成,他們平均用膳時間每天為75分鐘;第二組國家則由日本、法國和紐西蘭組成,他們平均每天花110分鐘用膳。結果發現,第一組國家(也就是國民進食時間較短的國家) ,經濟增長率較其他國家高,記者因而得出吃飯時間長短,和國家經濟增長成反比的結論。  真的嗎?吃飯時間較少,真的能夠導致經濟增長較多?如果這個理論確切無誤,相信不少人都願意將自己每天吃飯時間減少,以獲取最多財富。但大家試想一下,生活在非洲貧民區的朋友,他們每天連基本溫飽也沒有,甚至根本沒有發任何時間吃飯,但他們依然是那麼貧窮,這又是為什麼呢?唯一解釋就是,人們吃飯時間根本和經濟增長並沒有關係。研究人員只是剛好在一大堆數字中發現基於不同國家文化不同,人們用於吃飯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接著再將各國經濟數據羅列出來進行比較,他們只是剛巧發現這個數據上的巧合而矣。更有趣的是,這個研究只是針對17個國家進行調查,覆蓋率基本不全面,並不包含一些貧窮地區,這些地區人們連基本溫飽也沒有,自然花不了多少時間在吃飯方面,但他們經濟也不見得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人們都是出色的編劇家,我們喜歡按照自己想達到的結果編造故事。有時候,編造這些故事的是有權威的專家或組織,由於他們的認收性,我們參閱這些論點時往往不會抱懷疑態度,照單全收,這就是為什麼歪理能夠在短時間在社區傳播的原因。 

【管理文章】豐田章男竟然說自己將會是豐田最大的風險 

0
管理文章 豐田現任社長豐田章男宣布,自己將會在4月1日卸任,並交由凌志總裁佐藤恆治接任自己職位。豐田章男對於豐田能夠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廠過程中功不可沒,他2009年就任後,豐田市值已經上升了兩倍。既然如此,為什麼豐田章男會在這時候宣布將管治權交給新領導人呢?根據豐田章男描述:「現在豐田面對最大的經營風險就是我繼續擔當社長。」他意思是說自己已經是造車業的老一代人,他思維有局限性,而現在世界已經進入新世代,他必須要在這時候引退,讓下一代能夠利用創新思維,制定策略,以免豐田出現衰敗機會。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豐田章男這樣描述不無道理,同時也彰顯出他是一位為公司著想的好領袖。電動車是近年造車業的潮流,豐田章男卻多次表示他對電動車將會成為潮流抱有懷疑。2022年豐田章男更向傳媒表示,他認為行業內有「沉默的大多數」,他們都認為電動車不是業界唯一發展出路,當然他並不是全然否決電動車發展的可能性,事實上豐田也有開發電動車,但對於這間世界最大汽車製造商來說,豐田電動車開發方面來說的確有點輸在起跑線。筆者經常提到,世界大潮流並不會因為一、兩個人,或一間企業(即使這間是龍頭企業)觀點而停滯不前。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2002年7月至9月的財務報表可見,作為電動車龍頭企業Tesla的淨利潤已經首次超越豐田,雖然同期豐田售賣車數比Tesla高出7.6倍,但Tesla每部車淨利潤則比豐田高出8倍。由此可見,豐田已經到了不能不變的時間了。歷史告訴我們,企業不進則退,諾基亞曾經是世界上最大手機製造商,但由於不願進入智能手機時代,結果被淘汰;曾經因為生產出每人都能夠負擔的照相機,而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快圖美由於不願進入數碼相機市場,弄得破產下場;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豐田章男正帶領豐田處於企業業績高峰期,這時候他急流勇退,他明白自己思想未必適應新能源世代,他甘願交出管治權,接任的領導人佐藤恆治也表明他接任後會致力開拓新能源車款,目的就是讓豐田雖然輸在起跑線,但憑藉公司堅實基礎,盡快反超前。急流勇退其實也是一種管理藝術,不管多麼有才華的人,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時代,我們雖然能夠透過閱讀和吸取知識來豐富自己面對潮流轉變,但有時候思維框架是經過很長時間建構出來的,而非我們希望改變則能改變。從火線上退下來並不代表我們示弱,因為我們能夠繼續用另一個角色,例如顧問方式,繼續向公司出謀獻策,與新管理者一起相輔相乘地讓企業繼續壯大。 

【勵志文章】英格蘭200年的追芝士餅比賽 

0
勵志文章 約200年來,位於英格蘭西部的格洛斯特郡每年都會上演吸引超過一萬人欣賞的「追芝士餅比賽」,用來比賽的芝士餅重3公斤。  比賽開始時,工作人員會將這塊圓形的芝士餅從山坡頂向下推,參加者唯一目標就是要跑得比這塊芝士餅更快,將其捉着。起初,山坡斜度一比二,接著山坡變得越來越斜,斜度變成1比1。在場看比賽的觀眾看着上百名參賽者追逐着這塊速度驚人的芝士餅,不久參賽者們紛紛失去重心,由跑變成滾下山波,讓人忍俊不禁。更有趣的是,每年參加比賽的時候,參加者總是認為自己絕對有能力抓著正滾下山的芝士餅,但每年結果都是芝士餅隨着比賽開始拋離參賽者越來越遠,不少參加者更加因為滾下山坡而弄得遍體鱗傷,需要送到醫院治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比賽顯示人類的自大,芝士餅在滾下山坡時速度不斷遞增,這是由地心吸力引致的。人類奔跑時,同樣會受到地心吸力影響不斷加速,但每當我們雙腳觸碰地下時,地下會向我們身體產生相應的反作用力,讓我們減速,這點注定人類奔跑的速度絕對沒有可能比得上那塊芝士餅。更嚴重的是,在人們奔跑下山坡時,雙腿會受到地面反作用力影響,上半身則會受到重力影響,結果人們很容易失去平衡,除非人們雙腳能夠越跑越快,否則就會出現跌低甚至滾動情況,情況就如以下影片中的參賽者一樣。  這個追芝士餅比賽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明白自己強項和極限,也要對於正在進行的事情有基本認識,如果我們懂得牛頓發現的第一至第三運動定律,便能客觀分析人們根本不可能比得上不斷在斜坡加速的芝士餅,我們就連參加這個比賽的動機也不會產生。當然,不少人參加這比賽也是為了歡樂,如果大家只是出於這個動機,輕鬆一下也不是壞事!做事最重要的是我們有預早做足準備,大約知道事情走向,作出對應策略,而非單憑一股盲力向前衝。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勵志文章】多此一舉 

0
勵志文章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四字成語:「多此一舉」,意思是指人們做事時做多了一些不單沒有用,而且會對事情構成負面影響的東西。起初,畫家以為在作品上的蛇加上腳,會讓蛇看起來活動得更快,但他不知道的是蛇根本不需用腳行路,而是利用蠕動方法在地上活動,而且比其他動物用腳行走更快。畫家為蛇加上腳,創造了四不像的怪物,弄巧反拙。  著名科學家伽利略也曾經著作《兩種新科學的對話錄》中為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提到他對於多此一舉的看法。故事中,他扮演智者薩爾維迪,另一個角色名叫辛普利修,這故事是以對話錄形式記錄下來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薩爾維迪:起初,建築師為了將一條巨大的大理石處打橫支撐在半空,建築師在石柱兩側豎立了兩條大木柱。有天,建築師忽發奇想:「我何不在兩條木柱中間再加一條木柱,這樣看起來能夠分散一下左右兩側木柱需要承擔的大理石重量。」建築師認為這方法妙極了,並付諸實行。有趣的地方是,過了數月,這條石柱依然折斷了,折斷地方正正是新加木柱的地方。  辛普利修:這真是一個嘆為觀止,而且始料不及的意外。看起來大理石折斷是由於建築師安裝了第三條木柱而造成的,真的意想不到!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薩爾維迪:無錯,那條中間後加的木柱就是大理石折斷的原因。經調查發現,原來其中一則木柱由於經風霜出現腐蝕,有些下陷。相反,位於中間的木柱卻由於在中間位置受到一定保護,所以並未出現任何腐蝕情況。日子有功,那枝木柱由於腐蝕而失去原本支撐功用。也就是說,有一段時間,大理石柱只有中間和另一張支木柱支撐著,導致半支大理石柱在並無支撐的情況下橫掛在天空,最後由於重力導致折斷。假如當初建築師沒有多此一舉,大理石柱由始至終只是由左右兩支木柱所支撐,這情況將會有點不一樣,因為左右木柱會一起自然腐蝕,速度相若,大理石柱的重量分散也會比較平均,能夠支撐更長日子。  伽利略透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多此一舉」的壞處。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多做功夫便能夠讓事情做得更好,其實事情做好關鍵在於準確和仔細,過多投入只會成為無用的雕飾,甚至會產生負作用,導致事情弄壞。大理石柱本身由兩條木柱支撐,兩支木柱足夠支撐大理石柱的重粟量。但建築師忽然在中間新增了一木柱,反而導致各木柱承擔的重量有所不同,最後導致這災難性的結果。 

【心理文章】廣告系列:飲酒會攝取多餘的熱量,可以導致體重增加 

0
心理文章 最近在路上看見一個有意思的巴士車身廣告,值得和大家分享。這是政府為了鼓勵人們減少飲酒的廣告,廣告提到飲酒有機會導致人們吸收過暔熱量,熱量正是導致人們肥胖主因之一。這廣告希望喚起人們關心自己體型,從而減少飲酒。在心理學上,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說服別人方法。很多時候,我們越禁止別人做某東西,基於人們有反叛心理,人們越喜歡去做。所以,靠嚇方式往往能未夠達到預期效果。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相反,這個廣告聰明之處在於它並沒有鼓勵讀者飲酒或不飲酒,反而提出一個客觀現實,喝酒有機會導致肥胖,讓讀者自行考慮。基於人們有厭惡損失心理,比起得到什麼東西,我們更加介意失去什麼東西。這個廣告就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喝酒,我們就會失去健美的體型,從而激發人們戒酒的動機。 

【心理文章】責任分散效應:社群人越多,人們越抽離 

20
心理文章 賓州州立大學安德魯·李奇團隊曾經進行一個浩大的研究,他們檢視了《亞特蘭大憲法報》中記載由1882年至1926年期間,喬治亞州內發生的集體暴力事件。這段時間內,工作人員找到411件值得研究的事件,當中涉及515名受害者。工作人員發現,那些暴力事件涉及越多的壞份子,他們做出的暴力程度則會越高。  這個研究結果很有意思,當人們在群體當中,如果在場人(包括自己)都進行一些不合乎道德的問題時,我們很容易會將自己責任分攤在周遭人的身上。我們會認為自己參與其中,但需要承擔責任卻會較少,因而做出更加荒誕行為。相反,如果只有我們一人,當我們進行不正當行為時,我們心態上會知道自己需要獨力承擔後果,心理壓力會較大,對自己行為管束也會較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掀起反猶太人熱,數以百萬計猶太人慘遭迫害,他們不單止財產被充公,甚至被送進集中營,九死一生。戰後,不少德國人都認為自己在戰時是為勢所迫,自己也是受害者,所以針對他們迫害猶太人的指控並不成立。這些德國人顯然受到責任分散效應影響。法國國家鐵路公司在二戰時,曾經協助德國將猶太人送到集中營,他們運送超過七萬名猶太人,當中只有三千人能夠幸存下來。其後,受害者將法國國家鐵路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鐵路公司代表表示當時他們也是受制於人,如果這說法屬實,當時公司主事人顯然也是犯上了責任分散效應。在和平日子中,相信沒有人會願意將活人送到死亡之地,但在戰火期間,由於看到其他人的作惡,鐵路公司主事人也許認為配合納粹主義能夠為自己帶來一線生機,同時他看到納粹主義這做出各樣瘋狂行為也沒有惡報,反而氣勢凌人,所以他們也願意參與其中,做出這些荒誕莫名的行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外國心理學家經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機觀察參加者在思考過程中,大腦的內側前額葉皮質的反應。根據生物學家多年研究,發現當人們想起自己的時候,內側前額葉皮質反應會較為活躍。實驗中,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思考一些關於一些是非黑白的問題,例如讓參加者想想自己有沒有試過偷別人放在雪櫃內的東西等等。結果發現,如果參加者獨自接受這些提問,他們內側前額葉皮質反應會較活躍,這代表他們在思考過程中比較着重自己。相反,如果參加者和其他人一起進行實驗,他們的內側前額葉皮質相對比較平靜,這說明他們認為這些問題內容和自己沒有太大關係。  社群內人數越多,大家便會互相將責任攤分,做壞事產生的後果將會以倍數計算,上面提到的案例都是責任分散效應的負面效果,但如果我們懂得將這心理使用在正面方面,得出正面的效果也能以倍數計算。舉個例子,有時候我們想出一些計劃能夠幫助公司踏上一個台階,如果孤身一人,我們未必夠膽向上司提出建議,因為害怕上司不接受的話,自己可能官位不保。相反,如果經過小組討論後得出新想法,彼此互相支持,大家就會更加願意跟上司分享看法,因為我們知道,上司即使有可能不同意我們,但他看見小組成員眾志成城,也不至於過分苛責,因而提出建議的風險成本將會降低得多。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責任分散效應 

震撼世界的照片(二) :桑切斯的故事 

20
心理文章 1985年11月,哥倫比亞發生了一單震撼世界的火山爆發。每當面對天然災難都會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至今人類仍沒有方法能夠完全控制火山爆發為我們帶來災害後果。對於一些本身貧困的國家來說,天然災害更加會為他們帶來末日性的損害。火山爆發時,受災地區人們首先需要受到第一波熔岩爆發的直接傷害及導致相關的火警威脅。即使人們幸運避過第一波攻擊,他們還需要應對火山爆發後續的第二波威脅,這是更危險的泥石流。當火山噴出的熔岩和河水、雨水融合在一起,成為破壞力巨大的泥漿,足以摧毁堅固的房屋。  1985年11月13日,哥倫比亞的內瓦多·德·魯伊斯火山發生爆發。由於這個火山是1845年以來並沒有大規模爆發紀錄,當地人認為這個火山已經變成是睡火山,漸漸失去警戒心。當地政府由於資源缺乏,因此沒有針對火山可能爆發而採取高昂的防禦措施。結果1985 年11月13日這場爆發導致當地23,000名無辜民眾喪失生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本身,這場火山爆發不足以引起全球關注,但當新聞報道提到一位只有13歲的小女孩正被困在一個充滿泥石流水漥時,大家看着這位無辜的小女孩由盼望變為絕望的神情,世界各地人們都為著她禱告。起初,這位小女孩雖然被困,在場工作人員用盡方法,希望將她解救出來。事實上,看着電視機的民眾起初看到小女孩精靈的表情,加上現場環境看起來不像十分危險,大家都以為小女孩會在短時間內被求出來,事件將會圓滿解決。這位小女孩有時會唱歌,也會和現場工作人員對話,有時候又會禱告。時間1分1秒地過去,現場的人開始焦急起來,因為他們花了一天、兩天,還未能將小女孩救出來,他們發現小女孩腿部正被東西壓着,動彈不得。工作人員甚至認為要拯救小女孩,就必須要將小女孩腿部切斷。小女孩心情也開始隨着時間過去已變得絕望,甚至出現神志不清情況,她有時要求在場工作人員不要再理會她,又時忽然說她不想上學,反正變得言無倫次。  最後,這位小女孩在全球民眾目擊下死去了,大家都感到十分悲憤,因為大家都看着一條寶貴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消失,卻無能為力。不少人抱怨哥倫比亞政府沒有用盡全力拯救小女孩,哥倫比亞政府卻作出了無力卻震撼的控訴,他們表示明白其他國家人們對於他們救援行動做得不好的批評,但他們表示哥倫比亞是貧窮國家,他們的確沒有足夠救援設備。哥倫比亞這段控訴引起人們的反思,生活在物質豐富的地區,我們基本上想不到自己會缺少什麼,但在這個世界很多貧窮的角落,人們就連一些維持生活的必需品也缺乏,例如清潔的食水、螺絲批等等。我們或許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簡單的必需品也會缺乏,但大家需要知道現在地球媷80億人,當中約有24人生活在貧窮的環境當中,佔全球總人口四分之一,這些人每天需要倚賴不足2美元(約港幣$16 )糊口,他們連基本溫飽也顧不上,更不用說在正常時間沒有用途的救災用品。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們經常會將自己想法強加在其他人身上。自己擁有的東西,就會認為別人必定擁有;自己擁有的信念和文化,也認為別人必定同樣信奉;這樣的思維導致矛盾出現。當我們不認同別人做法時,我們不應妄加判斷,反而應該多聆聽對方想法。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方法更好,而對方卻因為某些因素未能採取,我們應該主動提供協助。批評或建議很容易,但落實執行則十分困難,當我們批評別人的同時,我們必須要深思自己又是否能夠做得到。有人說:「評論他人時必須用同一把尺作為量度標準。」這說法其實未盡完善,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充滿不公平和資源不公的,我們擁有的不代表其他人擁有,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尺衡量他人,這並不是最公道的。 

震撼世界的照片(一):禿鷹與小女孩 

0
心理文章 1994年,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得獎者是凱文卡特,他的作品讓全世界震撼。照片中,一位瘦弱的蘇丹小女孩俯伏地上,看來動也不動。在她後面不遠處有一隻兇猛的禿鷹正在等待着,但牠等待著什麼呢?原來,禿鷹有個習性,牠通常發現獵物快將去世時,就會站在後面等待獵物死亡,然後將牠吃掉。那隻禿鷹站在小女孩後面,顯然牠也意識到小女孩很快就會支撐不住,那時候自己便能夠不費功夫得到美味食物。  卡特看到這情景,馬上將這震撼的一幕用相機捕捉起來。當時,他心裏面並沒有多想什麼,反正就是作新聞記錄用途。結果,這張照片讓他成名了,他得到了攝影界其中一個最高殊榮,但同時也讓他遭受來自四方八面的抨擊,不少人認為他當時有能力舉起攝影機拍攝,為什麼不拯救那位可憐的小女孩呢?最後,卡特由於抵受不了群眾攻擊,加上他的確也些自責,最後走上自殺的不歸路。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張照片中的小女孩和卡特的遭遇,的確是悲劇。筆者認為照片中的蘇丹小女孩和卡特都是受害者,小女孩在毫無選擇下生活在戰亂地區,每天都在生死邊緣掙扎,不用多說是悲劇人物。但大家憐憫這位小女孩的同時,又有沒有想過在世界上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人們數量多的是,大家不應該因為這幅照片才對這位小女孩心生憐憫,大家應該借這照片讓自己反省,大家平日為世上有需要的人又付出了什麼呢?憐憫的感覺是不值錢的(起碼對被憐憫的對象而言),將憐憫化成實際幫助,才是有貢獻的。  至於卡特,攝影往往是捕捉一瞬間的情景,或許當時卡特反應不及;也許他的確沒有想過自己能夠為這位小女孩做些什麼;又或許他是基於野外攝影師其中一個原則:「盡量不干涉大自然規律」,意思是我們即使在非洲大草原,看見一隻可憐的斑馬正被兇猛的獅子追捕,我們手上剛好有一支獵槍,我們也不應該為斑馬解圍而射殺獅子,因為弱肉強食本是大自然規律。如果卡特當時主動協助小女孩,這對那隻遵從大自然規律運作的禿鷹又是否公平呢?卡特在這事件中,作為攝影師他看見這樣震撼的畫面,希望記錄下來本是他的責任,但卻因此遭受無窮攻擊,最後更加因為忍受不了而踏上不歸路。最後,那些抨擊卡特的人應該深思,他們其實何嘗不是那隻禿鷹,卡特就是那位可憐的小女孩,他們的抨擊就是想摧毁卡特一切所擁有的,他們最後成功了,又是否應該感到自疚呢? 

【勵志文章】沒有選擇的幸福 

0
勵志文章 荷里活巨星珍妮花·安妮斯頓是筆者一位十分喜歡的女明星,由她主演劇集《老友記》開始,筆者便覺得這位女性十分美麗,而且帶有一點傻氣,充滿喜劇感。最近看到她接受外媒《Alure》訪問中提到,原來她多年來都受着不育困擾,她經過多番努力也未能懷孕。她已經採用所有可行方法嘗試懷孕,包括人工受孕和服用藥物調理等等,但都不成功。讓她更不快的是,她本身已經需要面對不育問題,但社會大眾更對她有一種誤解,以為她自己不想要小孩,甚至表示她丈夫離她而去是因為她不願意懷孕。大家能夠想像珍妮花當時心情是多麼痛苦嗎?明明自己是想要小孩,但因為身體情況多番嘗試也未成功,反而被人誤解,構成二次傷害。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這訪問中,讓筆者感受最深的是,珍妮花提到:「現在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我並沒有遺憾,我反而感到十分輕鬆,我終於不用反覆質疑自己是否能夠成功?我是否需要再試試一些新方法?因為這些問題都不會再出現。」已經50多歲的珍妮花,正常來說她已經過了懷孕年紀,所以她再沒有選擇懷孕的機會。亦因為如此,她不再需要因為自己是否能夠懷孕而擔心,答案已經變得肯定。珍妮花正正道出有選擇未必最好的。有選擇是好的,但過多的選擇卻會造成反效果。事實上,即使我們有選擇的權利,不少人也會選擇隨波逐流,跟隨大隊。以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當年美國投票率已經超越歷屆選舉,投票率也只有66%,這代表差不多34%合資格選民選擇「不作出選擇」,放棄他們的權利。選擇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有選擇不選擇的權利。對於一些人生中我們無法選擇的事,我們不用過分憂慮。因為其實導致我們憂慮的並不是選項本身,而是我們抱怨沒有選擇的權利而矣,也就是說即使沒有選擇,我們最後得到的結果也未必是壞的,甚至更好。 

【管理文章】李錦記系列:你會這樣對待合作夥伴嗎? 

0
管理文章 今天來到了《李錦記系列》最後文章,筆者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李錦記是如何看待合作夥伴的。商場上,合作夥伴能夠幫助我們產品走得更遠,大家有一種共生關係。然而,對於部份商家來說,總是抱着「商界並無真心友」態度看待合作夥伴,彼此總是以利益行先,每當對方提出一個方案時,先不是想著這方案是否對雙方有利,而是是嘗試猜度對方背後動機,以為別人想在自己身上取着數。這種經營模式徒然浪費不少原本能夠用在開拓業務的精力。相信合作夥伴的確需要很大勇氣,畢竟社會上總有些人是喜歡踩着別人取着數,即使對方是自己的合作夥伴。對於李錦記這樣大的公司,它自然遇過不少只懂在其身上取着數的夥伴,但是它卻沒有因此失去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信任。  開拓日本市場時,李錦記機緣巧合下遇上了大榮公司,大榮公司利用它在日本的影響力為李錦記推廣用盡努力,讓李錦記產品能夠登上日本超級市場貨架之上。由於同屬亞洲人地區,李錦記十分看重日本市場,投放大量資源進行推廣。由於理念一致,大榮公司在李錦記進軍日本之路擔當了重要角色,李錦記超過90%供給日本貨品也是經大榮公司銷售出去。有天,市場上傳來一個震撼消息,大榮公司由於過度擴張及管理不善導致陷入財務危機。不少品牌都擔心大榮公司會拖欠貨款,因此群起向大榮公司追數。李錦記負責人李文達當然也收到這個市場資訊,但他並沒有和其他供應商一樣向大榮公司追收貨款,反而和大榮公司負責人開了一個會議,內容就是如何協助大榮公司渡過難關。會後,李文達決定暫緩收取之前貨款,接下來李錦記更加以賒數方式繼續向大榮公司供貨。對於業務岌岌可危的大榮公司來說,李錦記當時的決定為他們打了一支強心針,大榮公司最終渡過了這次財政困難,而它也看清了李錦記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日後更加盡心為這品牌作出推廣。  又有一次,為李錦記供應蠔水的南信公司,由於1979年經濟衰退導致周轉不靈,股東之間出現營運分歧,李文達知道南信公司老闆周星琳急需周轉,他在周星琳還沒有提出請求前,便主動提出向他借出100萬應急,不計利息,南懷公司因這筆應急錢渡過難關。周星琳事後回憶:「這時,我們彼此之間並沒有簽訂合同,也沒有任何抵押,李文達因為一個「信」字便向自己提供援助。」由此可見李文達的管理方針不單希望自己企業發展好,也希望合作夥伴能夠相輔相成,一起壯大。  「一沉百踩」很容易,當我們看見別人倒下的時候,很多人心中暗喜,因為別人的失敗會激起我們吃花生心態。畢竟,人們都是競爭性動物,從別人失敗,可以影射我們成功,或者能為自己正面對的難關找到更可憐的對照,將自己心態過得好一點。李文達在上面兩個事例中,其實本身沒有需要對落難者提供援助,他的主動付出更加有可能為公司招致巨大損失,但他就是因為一份情和對他人的信任,願意首先付出。從李錦記日益壯大,大家可以看出這種利人利己管理方式其實對李錦記本身也是有所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