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管理文章】毁掉一個經濟強國,只需要數十年時間:阿根廷給我們的啟示

1914年,阿根廷是世界上其中一個經濟最強的國家,平均GDP增長達到6%,風頭一時無兩,經濟僅次於英國和美國。阿根廷位處南美洲,有優越地理環境,肥沃土地讓他有豐富的農業產出,加上毗鄰美國,能夠將大量農產品出口以獲取外匯。阿根廷成功的原因在於超過九成國民(即八百萬人),都是來自西班牙後裔,所以國內並沒有民族分歧引起的爭鬥,讓國家可以在平穩的政治環境下發展。

可惜的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由於戰爭導致經濟衰退,阿根廷外貿遭逢挑戰,其後更加有下滑跡象。接下來30年,由於經濟導致人們生活不穩,阿根廷開始陷入持續政治紛爭當中,軍政府和民主政府交替透過奪權搶得管治地位。當有政治紛爭時,執政者致力維持自己管治地位,把心力都放在政治上,因而將國家經濟發展策略放在比較次要位置。到了1946年,貝隆總統上台,更加為阿根廷的經濟判上了死刑。先說,貝隆是一位好人,他雖然是一位軍人,但他出身自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深知貧窮民眾疾苦。當他1946年當上總統的時候,眼見阿根廷由一個經濟強國變得如此腐敗,感到十分痛心,於是致力為窮人爭取更多福利,為他們改善生活。在貝隆的10年任期內,他一直都採取着高福利主義政策,這政策方向一直影響至今天。

以下是貝隆採取的一些政策:

一:他支持工人成立勞工聯盟,利用群眾力量爭取權益,例如調升工資及改善工作環境等;

二:對外資企業收取高昂稅率,取得的稅金月作支援國內貧窮工作;

三:政府將來自英國及美國的企業收歸國有,並容許拒絕支付外債;

四:對準貨品徵收高關稅;

五:針對國內成立的企業,也需要支付高昂的稅金,以打擊國內壟斷商家出現;

老實來說,上面各種政策中,第一種策略還算合理,透過政府有盈之手為員工爭取福利,這是無可口非的。但針對第二至第四項政策,則完全杜絕了阿根廷吸引外資的誘因。大家試想一下,作為外商,如果一個國家能夠隨時拒絕支付自己曾經借給他們的款項,你還會願意借錢給這個國家嗎?如果一個國家能夠隨時將自己苦心經營的企業收歸國有,你還會願意投放資源在這裏發展嗎?

事實上,貝隆政府採取這樣的政策也許是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他需要為國民提供高福利政策,以維持國民的支持度,這些政策需要高昂的成本投入,政府只能採用這種劫富濟貧的方式,財產大轉移。可惜的是, 商家是十分現實的,當貝隆政府推出這些策略後,阿根廷經濟陷入了懸崖式下跌,政府不單得不到更多收入,更加因為高福利政策負上更多債務。這時,貝隆政府動用了「絕招」,就是大量印製鈔票,但這種政策失敗機率高達99%,阿根廷亦不例外,阿根廷鈔票由於大量湧入市場而大幅貶值,讓阿根廷經濟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

貝隆政府由於堅持高福利政策,貝隆的國民支持度一直處於很高水平,但這種糖衣毒藥政策卻導致阿根廷經濟送了輝煌時光。時至今日,總統變更了,但阿根廷領袖依然改變不了高福利政策,讓國家財務負擔更加繁重,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Ben哥哥有話兒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