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30年開始,美國人開始對於銀行失去信心,而這事件緣起是因為合眾國銀行擠提事件。合眾國銀行是一間以散戶和新移民主要客戶的銀行,它本身有足夠的財力償還債務,但由於當時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嚴重,這銀行顧客定位讓大型銀行在擠提事件中沒有向這間銀行提供任何協助。結果,一石激起千重浪,人們對於銀行信心越來越低,紛紛向不同銀行提取現金,他們寧願將金錢直接放在家中。結果短短數年間,美國9000多間銀行宣布破產。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他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將美國從經濟危機中解救出來。他上任後不到36小時就宣布全國銀行將會由3月6日起關閉,而且他沒有公布銀行會在什麼時候重開。接下來一周,美國銀行監管機構對國內銀行進行各種詳細檢查,並陸續讓一些有足夠償還能力的銀行重新開放。事實上,沒有人知道聯邦政府是否真的十分認真檢查這些銀行的財政情況,但人們明顯接受羅斯福的做法,他們相信那些通過政府監管的銀行值得信任,政府關閉銀行並作財務檢查的行動就像為這些銀行蓋上「政府認可」印章。當這些銀行重開後,人們並沒有再提取現金,反而將金錢重新投入這些銀行中,羅斯福因此成功解除了一場經濟危機。
停頓是重生的開始,有時候當逆境出現,如果我們不予理會,問題只會越變越大。如果我們在未有完善解決方法前急於強勢干預,亦有可能將問題惡化。面對這情況,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先將涉及問題的項目暫停運作,讓各持份者有一些冷靜期,管理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法。更重要的是,整個項目暫時停止可以減低一些民眾非理性行為。以上面銀行例子,如果羅斯福沒有強行關閉美國全部銀行,人們不斷提取銀行存款的行為一定不會減少,很快更加大型的銀行也會支撐不住而倒閉。羅斯福暫停整個銀行業的運作,讓市民暫時不能夠提取現金,這樣整個銀行業有一點喘息空間,能夠專心致志解決問題,這也是成功渡過難關的關鍵。
事實上,短暫停止項目以阻止災難的方法至今也恆之有效。不少面臨破產的公司在申請破產的時候,政府都會頒布破產保護令,在這時候,所有債主都需要暫停追討債務,讓這間公司有時間尋求解決財務困難的方法,同時也是給公司一個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