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大家重溫一下什麼是鯰魚效應,鯰魚是指管理者故意在團隊中加入成員的天敵,這個天敵將會鼓動團隊成員努力,讓團隊整體產出增加。這個理論源自於北歐一個漁夫的故事,不少漁夫捕魚後回到碼頭,發現漁獲多半已經在途中死去,死去的漁獲並不能賣得高的價錢,但他們發現有一位漁夫的漁獲往往回到碼頭後也能夠維持生存,因此這漁夫總是能夠賺取較高的利潤。其他漁夫就詢問那位漁夫有什麼秘訣,但這位漁夫至死一刻也不願意透露。,漁夫去世後,其他漁夫登上他的漁船才恍然大悟。原來漁夫在船上魚缸放置了一些漁獲的天敵,天敵正在不斷追趕著漁獲,因此漁獲在回程途中一直保持着警惕,牠們都不想成為天敵的飯後果。由於鬥志,漁獲回到碼頭也能夠維持着生命。管理學上,如果我們在團隊中加入了一些具競爭力的團隊成員,適度引起內部競爭,便能夠將團隊生產力進一步提高,這就是鯰魚效應。
然而,如何選取一位合適的鯰魚也很重要,社會心理學家Chatman Nemeth 曾經進行了一個心理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組,要求他們在一個團隊中嘗試和其他成員建立合作關係。針對第一組參加者,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需要在團隊中找出缺點,並需要強勢表達自己的意見。針對第二組參加者,工作人員即要求參加者隨心而行,如果真的發現團隊內有問題才需要提出,否則不用特別挑錯處。
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在團隊中較難結識到真心朋友,做起事上來也顯得有點舉步為艱,處處碰壁,最終也較難為團隊提供建設性的建議。相反,第二組參加者,雖然工作人員並沒有硬性規定他們需要找出團隊內的缺點,但他們通過和其他成員的交流中,他們漸漸會發現一些能夠改善的地方,由於他們並沒有裝腔作勢,而是和團隊其他成員一起合作作出改善,他們在團隊中發揮的作用明顯比第一組參加者大得多。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管理者善用鯰魚效應,引入一些團隊成員以外的監察者進入團隊,是一個能夠增加團隊產出的方法,但是領導者需要在當中作出平衡,不要胡亂給監察者尚方寶劍,這一來會讓他們有錯覺自己高人一等,引起其他團隊成員不滿。更重要的是,如果監察者本身並不是團隊的成員,先天性就是和其他成員格格不入,團隊合作貴乎溝通,監察者應該先和團隊成員建立關係,再利用第三者角度了解團隊內是否有改善的空間,這樣對於團隊成員、監察者和領袖都是最好的處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