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香港行為心理學]為甚麼的士不怕加價 

科技一直推動着時的進步,無論人們願意接受與否,科技日新月異,對於傳統產業必定會構成衝擊。網約車平台能夠讓人們更方便快捷透過手提電話預訂汽車服務,對於傳統的士行業構成一定衝擊。紐約曾經有一位的士司機選擇自殺,在他的遺書中表示網約車平台讓他苦心經營大半生的的士行業變得絕望。 

在香港,自從疫情過後的士行業不斷申請加價,彷彿網約車行業對他們沒有太大影響。筆者曾經詢問不少的士司機,他們表示的士申請加價的原因是香港大部份的士牌壟斷在財團/車主手上,他們透過加價,從而能夠收取更昂貴的車租,這些商人考量出發點並不是乘客是否會因為加價而減少乘坐的士,而是主要考量他們能夠透過調整車費而獲得增加車租的理由。當然,市場是由供給和需求作出調節的,如果乘客因為的士費增加而減少的乘坐,的士司機收入下降,承租能力也自然會減低,所以對於車主來說申請加價是一個博弈。事實上,筆者跟不少的士司機交流發現,傳統網約車公司對他們生意影響不算大,他們表示兩者針對客戶群截然不同,也直接影響兩者願意支付車費的承受能力。 

針對的士行業,潛在顧客主要是一些商務人士或旅客,那些商務人士乘坐的士一般都是憑着車費的單據向公司報銷,所以車費多少對他們來說影響不大。對於商務人士來說,最重要是方便快捷,他們對的士加價承受能力較大。心理學的「心理賬戶」概念是指人們會將自己花費分為不同類別,例如娛樂消費、工作開支、家庭開支等等。對於商務人士來說,的士開支由於能夠報銷,屬於工作開支類別,不屬於個人享樂,最後這些費用終歸會回到自己口袋,所以消費時不痛不癢。相反對於普通人,交通開支屬於日常消費類別,由於往往有不同交通工具能前往目的地,的士是相對昂貴一種,人們心目中會產生比較,因此對交通工具車費價格調整相對較敏感,這就是為什麼普通人對於網約車平台,例如Uber印象較好,而這些平台也會善用不定期推廣優惠為消費者送上驚喜,例如儲積分、不同時段價格優惠等等,目的就是讓那些價格敏感消費者能夠感覺便宜一點。 

正所謂「百貨應百客」,的士和網約平台各有粉絲,他們漸漸由紅海競爭,變得有點能夠共存發展局面。的士針對的商務客,這些人對於價格不太敏感,這就是為什麼車主每年都會向政府申請加價的原因。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