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歷史趣聞】假如希特拉被美術學院收錄 ?假如墨索里尼沒有被趕出校?

歷史上,不同巧合造就歷史大事的發生,歷史學家很喜歡問:「假如某些事情沒有發生,世界會否不一樣?」當然,歷史是已發生的事實,沒有可能回到過去,但偶然回想過去,鑑古知今,或許能夠防止未來災難發生。希特拉和墨索里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壞人,希特拉以領袖,墨索里尼以跟班角色,在歐洲狼狽為奸,發動起一場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世界大戰。一個反面人物成長往往有着不一樣背景,希特拉自少受到父親嚴厲管束,爸爸的管束甚至有點過火,例如有次希特拉做錯了一點事,爸爸就將希特拉軟禁在房間裡,希特拉心中有反叛性格,他竟然打算從房子窗口爬離家中。誰知在逃跑過程中,他的衣服被窗子的鐵架勾著,這時父親剛好發現,看到希特拉裸體的情景,他竟然召集親朋好友一起「欣賞」孩子的胴體,這為希特拉帶來了無可泯滅的黑暗童年。當父親對希特拉打罵的時候,希特拉告訴自己:「我要將自己訓練成讓別人打罵時不會流眼淚。」以往他十分懼怕被父親打,現在他將父親的打罵當作為自我考驗,默默承受着,最後連他父親也不敢打他,因為或許他也覺得自己的孩子精神出了一點問題。

希特拉十分喜歡畫畫,但他擅長畫的是建築物,不擅長繪畫人物,而人物正是當時歐洲藝術風氣相對受歡迎的,所以他作品並不符合主流,畫作買不到錢,連美術學院也不收他為學生。當希特拉14歲的時候,媽媽想希特拉當一位公務員,但無論怎樣說服希特拉,也不得要領。最後,母親問希特拉:「他也應該有份正當工作吧?」希特拉回答說:「我想當一位畫家。」如之前提到,希特拉當時的畫作根本不受人欣賞和重視,他從來沒有想過是自己繪畫風格和能力問題,反而將自己不成功歸咎社會不公問題,結果他思想日漸偏激,最後踏上不歸路。

至於希特拉的大跟班,來自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成長背景和希特拉差不多。他出身是一位窮小子,在他媽媽安排下進入了一間由慈善組織舉辦的學校中學習,當錯歐洲社會還有上下等人歧視的風氣,這間學校根據學生財政能力分為上、中、下等人,三等學生連吃的飯也不同。墨索里尼是窮學生,他每天都享用下等飯,讓他感到十分不快,他認為自己飽受別人歧視。更可怕的是,墨索里尼性格火爆,思想有點偏激,每當他在學校被其他人觸怒的時候,他都會作出強烈反抗,甚至報復,他曾經在兩間學校因為利用小刀刺傷同學已被勸退。這些被勸退學的經驗讓墨索里尼堅定信念,反對社會不公, 也讓他性格更偏激,認為必須透過武力裝備自己才能夠獲得別人尊重,終於踏上獨裁者之路。

回望歷史,不管多麼邪惡的歷史人物,成魔之路和他們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這足以提醒我們教育的重要。尤其是父母,我們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小孩子就像白紙一般從我們身上學習,我們怎樣對他們,他們也會銘記於心。過程中不斷塑造了他們的思維,足以影響他們一輩子的做事方法。我們不用要求孩子在學校獲得優良學業成績,但必須要學生學懂對人尊重和禮貌,因為這些個人素質遠比書本知識重要。有良好個人品行,即使孩子日後充當什麼職業也能夠發揮所長,謙卑心態讓他們願意學習和跟別人合作,反之如果擁有豐富知識基礎,但經常恃勢欺人,必定不會得到別人認同,最後感到自己有才華,但飽受壓迫,容易會走向偏激之路。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