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歷史趣聞】扮豬吃老虎的史太林

史太林在歷史上是一位可圈可點的人物,雖然他以同盟國身份參與二戰,並獲得勝利,但他和英、美政權其實有着無法填補的分歧,他們只是為了利益而合作,彼此價值觀南轅北轍。事實上,史太林既是蘇聯的民族英雄,他帶領着蘇聯抵抗希特拉入侵。對於國內知識分子及曾經威脅他地位的賢能,史太林則是他們的仇人,史太林用盡各種殘酷方法消除異己,數量和兇殘程度實在讓人髮指。

事實上,蘇聯前領導人列寧在去世前也曾經表明不希望史太林成為自己的繼任人,列寧希望蘇聯能夠步向民主之路,而史太林卻背道而馳,列寧早已看穿史太林心胸狹窄和冷酷無情的性格,他甚至在遺囑中表明建議除去史太林的職務,以免自己死後史太林變得無法控制。列寧的擔心並不是過慮的,史太林掌權之路足証列寧獨具慧眼,早已看穿世事。列寧時期,蘇聯是一個黨內民主制國家,也就是說黨員能夠自由選擇最高領導人,列寧死後黨內兩位候選人繼任領導人的呼聲最高,他們就是史太林和托洛斯基。托洛斯基出身較好,書香世代,是一個風度翩翩的讀書人,而且他在蘇聯早期革命運動中建立無數功勳,看起來履歷表比史太林好得多。但當時執政黨內各黨員各懷鬼胎,自己都希望在未來日子當上高位,甚至登上最高領導人寶座。他們心想,俄羅斯機雖然擁有優良背景和工作經驗,但如果他成功當上領導人,自己日後能夠取而代之的機會則十分低。相反,如果採用史太林這個平庸之輩,日後大可找機會取而代之,讓自己多一點晉升機會。因此,史太林就被選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他當選後馬上採取各種方法排除異己,讓自己的地位變得牢固,當中的手段十分殘忍和不近人情。而蘇聯也在史太林領導下重回舊路,枉廢了列寧民主革命的努力。

史太林當權之路提醒我們兩件事。第一,團隊中不同人有不同利益,每個人盤算着不同東西,因此我們做出的決定或許未必是對整個團體最有利的,因為我們會兼顧自己利益在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平常看見一些組織作出的決定,看似十分愚蠢,但依然會落實執行,當中有可能是某部份人能夠從這決定中取得一定利益。大家想像一下,香港近年飽受疫情摧殘,經濟下行,但的士竟然會在這時候加價,當中原因如何呢?大家不妨分析一下。第二,史大林成功上位在於他在掌權前懂得謙卑和「扮作沒有殺傷力」,從他其後表現大家知道史太林是一個心胸狹窄和冷酷的人,但他一直將這種性格深藏不露,他知道黨內有很多比他有地位和權勢的人,如果鋒芒太露,就會像托洛斯基般被排斥,他懷着謙卑的心態獲得別人放下戒心,待掌權後才展露出真性情,這是十分聰明的做法。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