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綏靖政策如何導致深懷不軌的人得寸進尺

151

提起綏靖政策,大家必定會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法等國對德國採用的綏靖政策,讓希特拉輕易進攻萊茵河地區,公然違反《凡爾賽和約》擴充軍備。一次又一次的退讓,換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大半個地球陷入戰火當中。二戰的爆發,希特拉和他來自來意大利的跟班墨索里尼應佔一大「功」。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當時的領導人,但他的管理能力和軍事技巧遠不及希特拉,但他的野心卻不少。1935年,他看準非洲衣索比亞豐富的石油資源,能夠為意大利提供源源不絕的補給。

墨索里尼要進攻衣索比亞, 首先要解決的是複雜國際關係。老實說,意大利相對法國、英國、德國來說,軍備根本不值一提,如果這三個國家對於意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加以制止,他的計劃都不會成功。墨索里尼清楚明白這因果關係,於是他決定逐一擊破,他首先跟法國簽訂《開羅協議》,意大利墨索里尼表示如果德國對於法國發動戰爭,意大利將會義不容辭協助法國作出抵抗。法國作為答謝,他會對於意大利入侵衣索比亞視而不見,墨索里尼十分輕鬆就解決了一個強國的參與可能。對於英國來說,英國和非洲相距千里,他們正密鑼緊鼓應對德國納粹主義入侵,墨索里尼認為英國並不會將衣索比亞亂局放在眼裏。針對德國,雖然他們彼此有着一些核心差異,但希特拉和墨索里尼明白他們在利益當前必須合作,各取所需,所以墨索里尼知道希特拉對於他入侵衣索比亞也不會施加過大反應。接着,墨索里尼還需處理的就是國際聯盟的回應,國際聯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了長期和平而創立的國際組織。如果國家之間發生紛爭,國際聯盟就會出來協助主持公道,甚至幫助一些受欺凌國家。當時墨索里尼看到日本入侵中國,國際聯盟並無絲毫反應,中國是泱泱大國,國際聯盟也可以視而不見,衣索比亞只是非洲一個少少國家,墨索里尼肯定國際聯盟也不會作出任何積極回應。

墨索里尼抽絲剝繭地了解各國關係,而且十分了解各國利益所在,投其所好,讓他們對於自己入侵非洲衣索比亞的行動不加阻攔。結果,意大利用不足一年時間,就成功將衣索比亞吞併了。事實上,當時如果任何一個強國願意出一句聲,足以震懾墨索里尼的野心。這情況有點像德國入侵捷克時,當時希特拉曾經講過,如果軍隊進入捷克地區遇到任何還擊,士兵可以隨時撤退,希特拉就是要利用這件事測試一下英法等強國對於自己入侵行為的態度。難怪不少歷史學家都說:「只要當時捷克有一隊警察上前干涉希特拉的部隊,就足以扭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人生就是一場博弈遊戲,我們進一步,別人就會退一步,反之亦然。一些立心不良的人,往往會利用我們怕煩和怕事心態,不斷得寸進尺,一步步測試我們的底線。當我們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必須要清楚說明立場,讓對方明白我們不是省油的燈,這樣才是維持和平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