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改變歐洲歷史的戰爭:穆罕默德攻進君士坦丁堡 (上)】

448

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有一條著名的跨港大橋,名叫「穆罕默德大橋」 (Faith Sutan Mehmet Bridge ),這是用來紀念1453 年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進君士坦丁堡的事跡。穆罕默德推翻了拜占庭,這也代表了統治了長達1500年的羅馬帝國正式滅亡,可見這場戰爭具有多麼重要的歷史意義。

說實話,穆罕默德二世並不是甚麼善男信女,他為了達到個人目的用盡一切方法,而且並不在乎這些方法是否合乎道德。在他21歲那年,父王去世,當密探將蘇丹死訊通知他時,他沒有告訴任何身邊人,只是騎著馬兒,一路跑回去登基。

登上皇位後,他為了防止其他兄弟會威脅自己的地位,於是先下手為強,例如將未成年的弟弟活生生浸死在浴缸中。為免留後患,事後他更將那些早前被派去下毒手的殺手,委派一些必死的任務,從這可以看出穆罕默德的心機是多麼的奸險!

從正面方向來說,穆罕默德是一個有志向的政治家,他決心要將鄂圖曼帝國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為了成就這個目的,他第一步做的就是要攻佔曾經興盛一時的拜占庭帝國。事實上,當時拜占庭已經是强弩之末,國土只餘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幸好的是,君士坦丁堡有固若金湯的城牆,穆罕默德要攻進這城也不是容易事。難度一向也不是穆罕默德考慮的因素,由於君士坦丁堡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重要城市,攻佔君士坦丁堡能夠讓鄂圖曼帝國的影響力大增。

剛才提過,穆罕默德是一個心機算盡的人,他知道自己剛繼承皇位,需要一點時間準備,才能有足夠實力發動戰爭。於是他一方面向當時君士坦丁堡大使表明,自己以上帝、先知、天使和《可蘭經》的名義發誓,會遵守以往簽訂的和平協約。在另一邊廂,他又和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簽訂為期三年的中立協議,讓自己日後攻打君士坦丁堡時,會得到他們中立的反應。從這些舉動可見,穆罕默德心思細密,而且想得很長遠。

戰爭終歸也開始了,穆罕默德親自領著7萬名的步兵、2萬名的騎士兵,向著君士坦丁堡有名的「狄奧多西牆」進攻,這城牆以牢固聞名。在穆罕默德的長時間進攻下,城牆也發揮了它的防禦作用,這讓穆罕默德十分懊惱,究竟有甚麼方法可以攻陷這城牆呢?這時,穆罕默德想出利用海軍支援的方法,只要他的海軍能夠到達君士坦丁堡的金角灣,配合陸軍炮火的攻勢,多麼堅固的城牆也將抵擋不了。但這是一個看起來天馬行空,不能實際執行的方法。金角灣位於港口內不遠處的內陸港灣,也就是說穆罕默德的水軍正常必需經過港口才能深入金角灣,但港口部分是由另一國家控制的,它必定不會讓穆罕默德取道進入金角灣。

一個堅持的人必定會逼自己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穆罕默德知道水軍進入金角灣的重要性,同時知道他不能採用正常的水路進入金角灣。很快,他想出了一個十分創新的方法,他決定讓戰艦在陸地上移動。大家可能會覺得十分可笑,船本來就是在水上移動的,又怎能在陸地上移動呢?原來穆罕默德讓工人利用木材制作出不少滾軸,然後上面加上木板,制成一塊塊木滑板,再將船隻置於木滑板上,這樣船隻就能在陸地上移動了! 也許拜占庭人從來沒有想像過穆罕默德會用這樣創新的方法運輸戰艦,加上當時它正集中應付穆罕默德的陸地攻勢,故此對於70多艘的戰艦經陸地到達金角灣全不察覺。到了第二天早上,拜占庭才如夢初醒地發現這些戰艦,可惜一切已經大遲了…… ( 下回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