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

【管理文章】邱吉爾談一戰:「有頭威無尾陣」 

邱吉爾談一戰

自一戰爆發後,法國一直承受巨大軍事壓力。作為同屬協約國成員,法國和英國多次要求俄國在東面另起戰線,以分散德國兵力,減低德軍對法國構成的壓力。對於俄國來說,國內主要分為兩派,其中一派主張以堅守國土為作戰重點,另一派則以主動攻擊,協助協約國為方向。1916年,俄國勃魯西洛夫向國王尼古拉二世提出一個計劃,他主張利用進取的「奇襲」戰略,在東部戰線對於德國發動突襲,讓德國來不及反應。當時,俄國另一位著名將領埃弗特對於勃魯西洛夫的策略不認同,但由於國王尼古拉二世親自許可勃魯西洛夫的戰略,並予以執行,這場戰役終於在六月打響頭炮。 

起初,勃魯西洛夫的戰略十分成功,他在戰場上20個地方發動偷襲,讓德國士兵防不勝防,德國和奧地利軍隊節節敗退,俄國甚至俘虜了40萬奧地利士兵,重創奧地利軍事力量,結果餘下一戰期間,奧地利再也不敢和俄國作戰。對德國來說,他們正和法國進行凡爾登戰役,面對俄國攻勢,德國需要急調軍隊應付,這明顯達到了俄國發起這場戰役以減輕法國在西面戰線壓力的目標,從目標來看,俄國這戰役是勝利的,他已經達到了戰爭目標,但俄國也因為這場戰爭而踏上了不歸路,這場戰爭讓它損失慘重,死亡人數超過一百萬人,也直接導致了俄國在1917年瓦解。大家可能會問,為甚麼在這場戰役開初俄國氣勢如虹,之後形勢卻會逆轉呢?答案十分簡單,大家還記得當勃魯西洛夫提出這進攻計劃時,俄國另一位將領埃弗特對於這場戰役並不認同,他認為主動進攻只會犧牲兵力,不能達到預期效果。而勃魯西洛夫也清楚知道他計劃成功需要集合俄國兵力一起作戰,埃弗特卻遲遲不願出兵配合,甚至諸多推搪,最後雖然因為壓力而出兵,但由於準備不足而導致失敗下場。埃弗特的拖延導致德國有足夠時間調動援兵,讓俄國本身對德國兵力差距得以拉近,導致戰爭着膠着狀態。 

最後,俄國雖然達到了戰役目標,讓法國西部戰線壓力減少,這也成為俄國在一戰其中一場最輝煌的戰役。可惜的是,由於國內將領互不配合,讓俄國士兵付上沉重代價,這戰役也成為俄國一戰中損失最慘重的戰役之一。從這場戰役中,我們明白不管一個領袖擁有多麼厲害的能力,但如未能夠和其他團隊成員通力合作,他的才華和策略也必未能夠完成發揮出來,最後必定會舉步為艱。中國戰國時期,趙國有位老將軍名叫廉頗,他多年來在沙場用命,才獲得將軍職銜。當時有位年輕的文官名叫藺相如,他年紀輕輕便當上相國職位,和廉頗平起平坐。廉頗心中當然不服,他經常對藺相如百般留難,例如當他知道藺相如正要前往某地方時,他會故意在這地方出現,阻擋藺相如去路,以顯示自己權威。有趣的地方是,藺相如每次見到廉頗擋路,都會加以規避,命令下屬調頭離開。久而久之,藺相如待從心中不快,他們認為藺相如這樣規避廉頗是懦夫的表現,紛紛向藺相如請辭。這時候藺相如問這些待從,說:「秦始皇比較可怕,還是老廉頗比較可怕呢?」待從回答說:「當然是秦王,他可以掌握人們的生死。」藺相如笑着回答:「對的,你們也應記得我在秦國面對秦王,毫不懼怕,將和氏璧完璧歸趙。我連秦王也不怕,又怎會懼怕老將軍廉頗呢?至於為什麼我會對廉頗加以忍讓,這是為了國家着想。現在秦王不敢進犯趙國,是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相如,如果將相不和,秦國就會利用這個契機攻打趙國,趙國命運就會陷入危機當中。」 

藺相如這番說話傳回廉頗耳中,他為自己行為感到十分慚愧,馬上向藺相如負荊請罪,親自背着荊棘向藺相如道歉,彼此成為刎頸之交,一起保衛趙國安危。從這個小小故事可以發現,不管一個人多麼厲害,如果不懂跟別人合作,只會成為一隻蠻牛,幹不出什麼大事。老將軍廉頗最初妒忌相如年少得志,對藺相如加以排斥,甚至欺凌,但他不明白,如果趙國沒有藺相如,即使擁有多大軍事力量,也會受到秦國欺凌,因為兩者軍事實力相差太遠。但藺相如往往能夠不費一兵一卒邊讓秦國折服,這是他可貴的本領,也是他年輕拜相的原因。說回一戰,雖然勃魯西洛夫得到尼古拉二世的應許,對於德國發動奇襲,但由於他沒有獲得其他將軍認同,甚至被其他將軍排斥和不配合,結果導致「有頭威,無尾陣」局面。 

https://www.benarticle.com/winston-churchill/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