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章】邱吉爾談一戰:一隻手掌拍不響 

166

邱吉爾談一戰

一戰爆發前,歐洲各國之間已經醞釀了長期不和,尤其是對於那些有能力的大國,互相嫉妒,希望能夠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以謀取最大的利益。英國是當時擁有最多殖民地的國家,號稱「日不落帝國」,它從世界各地殖民地獲得巨大利益。但這時候德國悄然崛起,漸漸成為英國的競爭對手,德國人翻開地圖發現,無論跑到世界那一個角落,都會發現英國影蹤,他們幾妒忌,又羨慕。他們知道如果德國要在殖民地方面有所發展,就必須和英國競爭,當時德國人的確已經做好了這個準備。 

1896年,德國國王收到一封來自英國人的信件,他的名字叫羅德茲,他是一個奇怪的英國人,手指拗出唔拗入,他由衷地欣賞德國俾斯麥式擴張手段,而且對於德王威廉二世讚譽有加,他甚至為德皇送上了一封自己的親筆讚美信。德皇看罷這封信後不但不認為羅德茲正在讚美自己,反而認為這位英國小子有揶揄自己的意思。讓事情更糟糕的是,羅德茲在信件中同時分享了一些他對英國未來在南非擴張的看法,德皇一看就以為這是英國對於德國在南非利益的公然挑戰。大家不妨代入德皇的立場,他這時正想在南非大展拳腳,卻收到英國在當地的擴張計劃,難免會覺得有些被人威脅的意思,德國決心對英國展開對應行動。 

機會終於來了, 1896年英國對於南非國家外伐爾共和國展開擴張計劃,這正給予德國干預的理由。德皇曾經在議會中提出,他應該以德國身份向外伐爾共和國發出一份聲明,表示外伐爾共和國是德國的保護國,並直接派兵前往當地駐守。德皇這個想法馬上引起朝中大臣激烈討論,不少人認為德國如果這樣做,無疑就是對英國宣戰。德皇也認同這說法,他說:「不過這只是陸地的戰爭。」德皇意思是,即使和英國宣戰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英國向來強大的是海軍力量,並不是陸軍力量。相反,德國是一個善於陸戰的國家,即使和英國作戰也未必處於下風。最後,德皇作出少許妥協,他同意向外伐爾共和國發一封電報作為折衷方法。在電報中,德國故意無視英國是外伐爾共和國宗主國的角色,而且行文間故意多次侮辱英國。 

這時候,德國抱着的心態是:「英國夠膽就跟我宣戰,反正我也需要一個藉口挫一挫英國的銳氣,反正我不要主動發動戰爭,如果英國願意,就向我們宣戰吧!」 德國的公開電報尖酸刻薄,就是希望英國忍耐不住,主動向自己發動戰爭,自己站在道德高地迎戰。不過出乎意料的是,英國人看到這封電報不以為意,他們果然見慣風浪,英國在這件事中始終維持着冷靜和機智的態度,他們知道無論德國怎樣尖酸刻薄地批評自己,也改變不了自己是外伐爾共和國宗主國地位 ,自己並不會因為別人一句說話而受傷,但如果自己耐不住主動發動戰爭,會導致自己利益受損,這實在不值得。英國這種遠見和高情商應對方法,成功將世界大戰推遲了差不多20年才發生。英國高情商外交策略並不會因為別人三言兩語而被觸怒,這不是因為英國懼怕戰爭,大家翻看歷史書多年來英國征服多少殖民地便可知道。英國不願因為一封電報跟德國作戰,只是而是希望將實力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而不是義氣之爭,這就是英國能夠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