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蠱惑的數字 

249

心理文章

疫情期間,各國政府都會公布每天確診數字,大家會發現不同地方對於這些數據反應南轅北轍。某些國家每天確診數字達到數十萬 ,甚至上百萬,但當地人彷彿視作小菜一碟,毫無動靜。相反有些國家雖然面對極少確診數字,卻臨陣以待,彷彿如臨大敵的樣子。大家不禁思考,大家面對同一隻病毒的確診數字,民眾反應差異是如何造成的呢? 

數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分析和看待數字。我們的想法會受到向我們公布這些數字的人表達方式和態度影響。如果報告者驚惶萬狀,彷以彿局勢失控的態度向我們報告,不管數字多麼的小,也會將我們引導至驚慌方向。羊群心理由古到今皆運作,特別受到那些影響力在我們之上的人,例如專家、學者和組織等等。如果大家不希望自己輕易被別人利用數字引導,就需要凡事想多一步,思考每個數字背後的含義,拒絕照單全收。以新型冠狀病毒為例,每天看着確診數字超過1萬單,心中難免會有所擔憂,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數字背後代表什麼呢?例如:大家知道每天香港患上感冒的人有多少嗎?每天感到頭暈的人又有多少呢?如果筆者告訴大家,其實每天有超過萬人有感冒症狀其實是十分平常,大家還會覺得每天確診新型冠狀病毒人數上萬單是天大的事情嗎?當然,有些人會說,新型冠狀病毒和普通感冒症狀和後果難以比擬,不能如此直接比較。筆者同意這說法,所以接下來大家就要繼續查找背後資料,究竟兩者有什麼不同,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後果是否真的那麼可怕?這就是「想多一步」。 

筆者並不是希望透過本文告訴大家新型冠狀病毒並不可怕(雖然筆者的確認為這樣),筆者並沒有專業資格,也沒有能力作出如此結論,但希望透過這文章告訴大家不要輕易相信日常生活看到的數字,因為這是毫無意義的,我們需要懂得海納百川地利用各方資訊查證這些數字,從而作出解讀分析。最後,筆者給大家一個小貼士,向我們主動提供數字的人,他們的結論往往是最不可信的,因為他們就是要透過這些數字訴說他們自己想說的故事! 

#數據 

https://www.benarticle.com/winston-churc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