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保護不等於管束:瑞士小孩上學法 

317

勵志文章

管束並不是教育的方法。在香港,即使小朋友到了小學階段乘坐校巴上學,政府規定校巴必須設有保母照顧小孩,防止他們在路程中發生意外。對於不少家長來說,這種規定理所當然,因為這是為了保障小孩安全而設立。但對於北歐不少國家來說,他們十分注重小孩子的生活教育,他們認為教育除了包括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懂小孩如何在世界中獲得求生能力,而且他們希望小孩子能夠盡快獨立,減少對於父母倚賴。 

以上學為例,對於幼稚園小朋友,他們起初上學同樣會由家長陪同,但當小孩子已經熟悉由家往返學校道路後,家長就會放心讓小孩子自行上學。大家可能會想:「幼稚園的小孩年紀還是那麼小,難道不怕他們在路途中發生事故嗎?」說實話,正常人也會擔心小孩子安全,但擔心並不代表要讓小朋友的進步停滯,也不代表要讓小朋友一輩子待在溫室中。瑞士人善於思考,他們知道小孩子需要學習獨立,同時也須兼顧他們安全,所以在往返學校路途上,經常會有一些家長義工隊執勤,他們會協助路途上有需要的學生,小孩子身上也會掛上反光記認,方便其他道路使用者容易察覺小孩子,防止交通意外發生。 

在香港,經常會聽到長輩說:「工字不出頭」,不少長輩認為打工是不出色的,尤其是靠體力換取金錢的工作,地位遠不及那些金融才俊。在瑞士,小孩子除了兼顧學業外,學校還鼓勵他們盡早參加各種生活技能訓練,這些訓練教授小孩子的不是高深書本理論,只是一些能夠應用於生活的實踐技能,例如木工、電工等等。瑞士人認為傳統學習和這些生活技能學習能夠相輔相成,並不是「有你無我」,而且兩者配合對於小孩子成長才是全面的。香港實在是太方便了,人口集中,基本上如果我們需要任何協助,也能夠馬上得。相反在瑞士這個地域廣闊,人口不多的國家,生活在這裏的人必須對於生活技能有一定基礎,盡量自己解決問題,例如建造房子、維修汽車等等。由於客觀環境因素,瑞士人知道小孩子沒有太多時間適應人生,他們從小就鼓勵小孩子自力更生,大人則在暗地裏默默地保護着他們,這十分值得香港人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