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錯誤合理化

190

當我們犯盧錯誤的時候,我們第一下感覺往往是最震撼的,我們一來擔心錯誤會否引致不能解決的局面,二來我們會有一點愧疚感,後悔自己沒有阻止錯誤發生。大家需要享受這略帶不安的感受,因為隨着時間過去,這種感覺會漸漸消失,甚至回歸平靜。當然,我們心情恢複需要的時間會隨着這個錯誤引致的結果嚴重性有所不同。錯誤帶來的不安感其實是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讓自己有所警惕,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如果我們將一切看得理所當然,歷史將會不斷重複發生,這是最可怕的情況。

心理學上有個名叫「管他媽的效應」,意思是我們正常情況會嚴守戒條,例如在減肥的時候,我們會節約飲食,但只要有一天犯戒,我們就會將錯就錯,甚至放縱自己,釀成更大的錯誤。管他媽的效應就是說既然我們犯了錯誤,不妨繼續錯下去,這是一種消極解決方法。又例如,公司有一個規矩,如果同事一個月內不遲到超過三天,就能夠獲得額外$500獎金,如果我們當月因為交通擠塞已經遲了三天,我們就會認為無論接下來怎麼努力,我們依然會失去獎金,我們會索性放縱自己,結果這個月我們遲到的日子將會更多。

外國有間幼稚園發現家長經常會遲到接學生,導致學校需要花上額外成本照顧因為家長遲到而滯留於的學生,他們就要求家長需要為遲到接小孩付上罰款。學校期望罰款能夠讓家長準時接回小孩。但當罰款制度實行了,家長遲到情況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原來,在沒有罰款制度之前,家長對於自己遲到心裡還是會有一點內疚,畢竟遲到會導致學校和教師工作量增加,也會導致學生遲放學有心理壓力。但當學校採取了罰款制度,家長就會認為付罰款就是自己遲到的成本,學校收了罰款就應該好好照顧他們的子女,他們因遲到的愧疚感突然變得煙消雲散。有趣的是,當學校發現罰款制度未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他們取消罰款,但這時家長遲到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原來,家長在早前的罰款制度中已經認訂自己遲到行為並不是過失,而是一種他們向學校購買的服務之一。雖然學校取消罰款制度,但他們只會認為學校正為他們提供特別的優惠,不會再因為自己遲到而感到任何罪惡感。

從上面數個例子,我們明白有時候有些不當的行為看似影響輕微,但這只是從單一事件的看法。如果我們不馬上改正,這些小錯誤就會養成壞習慣,結果錯誤堆積起來,會讓我們養成放縱心態,結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