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扮狗叫 

349

今日逛街,在一間商店門口看見一隻小狗正坐在BB車內,不斷吠著,相信牠正在呼叫正在店內購物的主人。一位年過半百的男士站在狗仔後面,他顯然不是狗仔的主人,但有趣的事情出現了,每當狗仔吠一聲,這男子也會跟着吠一下,形成妙趣橫生的交響曲。看到這情景,筆者心中笑了出來,狗仔本身就是利用吠的方法和同類溝通,簡單來說,吠是他們的說話技巧。但人類是懂得說話的,我們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一位年過半百的男子竟然模仿著一隻小狗吠叫,他一來不懂狗正在表達的意思,他跟着發出的吠叫聲是毫無意義的。 

這男子的行為也讓筆者對於自己日常行為作出深思。平時,我們說的話,是否每一句都是自己明白意思,還是只是以訛傳訛,未經分析的呢?說實話,每天我們接收到不同的資訊,每個人的知識都是有限的,我們沒有可能對於任何事情都有深入的了解。每當別人問我們關於事件的意見時,我們或許為了不想表現出自己的才疏學淺,於是只好回想其他人有關這事件說過的話,然後便班門弄斧。如果我們真的是這樣,我們和那位跟着狗仔名叫的男士有什麼分別呢? 

當然,在平常朋友般的交流,我們說什麼也不重要,反正大家只是閑話家常。但如果我們這種以訛傳訛的表達方式,被一些真正懂得知識的朋友聽到,他們必定會覺得我們貽笑大方。多一些聆聽別人的說話,多一些在腦海中分析,讓我們能夠豐富好基礎,凡事不要爭着表達自己的看法,正如塊海綿遇到清水後會將水吸在體內,導致他越來越重,哦如果我們能夠與海綿一般,不斷將其他人的知識吸收,我們的份量必定也會越來越重。能夠做出的最後判斷必定會更加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