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不要再信專家,他們並沒有你想像般神 

229

每當社會有重大事件發生,都會有不少專家衝出來對於事情發展提供「專業」意見,這些所謂專家意見會透過大眾傳播媒介不斷散播,形成「三人成虎」效應,其實,這些專家提出的觀點是否真的是金石良言呢?如果大家冷靜參看不同專家意見,很多時候發現他們的意見相左,互相有衝突之處,有人正確就必有人錯誤。 

杜克大學丹.艾瑞利教授曾經分享他的親身經歷,由於他的名望,曾經被一間專業機構聘請為專業顧問。擔當專業顧問能夠為他帶來額外收入,他當時並不是抱着賺錢心態充當顧問,而是抱着「試試看」心態了解一下顧問工作。當他承接顧問工作後,發現有不少公司內團隊為他提供不少研究報告。當這些報告對公司有利的時候,公司團隊成員就會大力表揚這些研究,並表示這些研究對公司很有用。當某些研究對於公司有負面效果時,這些同事就會懷疑這些研究方法有錯誤或不夠精密,從而影響他的判斷。當艾瑞利在言談間提到一些對於公司有利的論點時,公司同事會拍案叫絕,表示教授所說的是金石良言。相反,如果他提出一些對公司構成不利的論點時,同事則會淡然以對,或者面露一些懷疑表情。 

艾瑞利表示當顧問的時候,同濟效應會讓他感到有什麼事情可以說,有什麼事情不可以說,立場也會因此受到影響,不管他是一個出色的學者,他也很難堅定自己立場,作出客觀判斷。大家需要知道,艾瑞利充當顧問不是為了金錢利益,而是抱着實驗心態,大家試想一下其他沒有那麼清高的學者專家,他們又能否把持得住呢?專業顧問行業,並沒有大眾想像般清高,很多時候企業為了維持良好形象需要聘用專家為自己洗白,不管專家本身立場和態度如何,當他們跳進這潭濁水後,會受到同濟效應影響。一些比較有傲骨的專家,他們或會及時離開,有些則會被同化而同流合污。 

所以專家的說話,還是當普通人的說話聆聽吧!當然,有些人可能會挑戰筆者,說:「如果你不相信專家,為什麼你會閱讀那麼多的書呢?這些作者不也是由出名的學者和專家嗎?當中自然有分別,海納百川,我們不能只是閱讀某個作者的作品,而是應該將自己的閱讀面盡量擴大,不同作者論點互相補足,讓自己能夠得到相對客觀的論點,這就是閱讀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