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要增加別人參加我們活動的深度,關鍵就是要讓別人願意參與

181

迪肯大學透過兒童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進行一個心理研究,他們想了解要鼓勵別人主動捐款協助慈善工作,遊說過程中提供一些客觀性資料會比較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同而協助,還是提供一些感性資料會比較容易成功。以拯救兒童為例,客觀性資料可能是向參加者表述一些落後地區兒童因為缺乏金錢或食物而死亡的數據。至於感性資料則可能是為參加者提供一些當地小朋友親身經歷的案例,透過圖片和讓人容易感動的文字,將人們代入其中。進一步,工作人員想知道還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增加人們釋放善心的可能。

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四組。

第一組參加者獲得的資訊是客觀性資料;

第二組參加者獲得的資料是感性資料;

第三組參加者沒有得到任何資料,但他們卻被要求為慈善組織草擬一個可行的援助方案;

第四組參加者是控制組,他們在實驗第一部份並沒有特別活動需要進行

然後,工作人員詢問各組參加者願意為這個慈善組織捐多少錢,以幫助兒童脫離惡劣生活環境。結果發現,第三組參加者(亦即是被要求確實草擬一個可行援助方案的參加者),他們平均願意捐出4.03美金,第二組參加者(收到感性資訊)的參加者平均願意捐出3.69美金,至於第一組參加者(即收到客觀資訊)平均只願意付出2.39美金。

有趣的是,第一組參加者平均捐款甚至比第四組參加者(控制組)還要少,這說明我們和別人搬出一大堆數據或冷冰冰的理論,其實對於鼓勵他人投入活動並沒有實質幫助,反而可能有反效果。相反,如果我們在過程中主動要求參加者預先參與,例如第三組參加者在未捐錢前已經被要求草擬一個援助兒童計劃,由於他們在草擬計劃過程中已經代入了這個慈善組織角度思考,他們對這項目有歸屬感,自然會願意付出更多金錢以捐助有需要的小孩。事實上,這個現象和我們早前提到的認知失調心理很有關係,當我們要求參加者先草擬一個實際可行的援助小孩計劃,參加者思想上已經認同社會上有些小孩需要我們協助,故此在實驗第二部份中被要求實際捐款給有需要小孩時,他們為了表達言行一致,他們願意付出更多金錢協助他人。

總括來說,當我們希望別人提供協助時,我們千萬不要提供一些沉悶的客觀數據或資料,我們應該盡量鼓勵別人在一些小事情上先施以援手,讓他們對項目產生歸屬感,然後我們再逐步提高對他們的要求,這樣能夠大大增加他們願意協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