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自信( 自我肯定 )課題有關
自信的威力:其實你懂的沒有想像的多
英國心理學家麗佩卡·勞森曾經進行一個心理學實驗,她首先讓參加者為自己對於單車構造設計認識程度評分, 7分最高分, 1分則最低,結果參加者平均對自己的評分是4.5分。
他讓參加者先以自己的認知繪畫一架單車,參加者繪畫得越細緻越好,單車上需要包括各種設備,例如扶手,車輪,鐵鏈等等。大家不妨也親自試試畫著。
正常參加者都能夠將單車的基本構造畫出來,但實驗人員發現大部分參加者會將鐵鏈將兩個車輪都緊扣在一起,單車的構造真的是這樣嗎?大家又有將單車畫成這樣嗎?大家試想一下,如果鐵鏈將兩個車輪都緊扣著,單車又怎麼轉彎呢?正常來說,鐵鏈只是將後輪連繫着,為後輪提供動力,而車前方的車輪則用作調校方向之用。大家可別忘記,剛才參加者認為自己對單車的了解有4.5分,但他們竟然連單車這個基本的原理也不曉得,不是很奇怪嗎?
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人們對知識的錯覺,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對於某東西十分了解,但其實只是一知半解。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做人必須謙虛一點,在自以為熟悉某東西時,不妨先想一想這事情的來龍去脈,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
自信的威力:證人真的可信嗎?
嘉里·韋爾斯和團隊曾經進行一個心理學實驗,目的是想了解一下證人的可信程度。在實驗中,工作人員招來108名參加者,並將他們分為數個小組,於不同的課室內填寫表格。在他們填寫表格的同時,有一位「小偷」會進入課室內偷走一部計算機,在不同的小組中,這位「小偷」的停留時間、是否有和其他人說話、是否有戴著帽子等細節都有所不同。
當參加者完成問卷後,工作人員走進課室內,並給參加者參看一些照片,讓他們挑選剛才犯案的小偷。工作人員將參加者識認小偷的過程拍成影片。接着,工作人員將這些影片交給另一班沒有參加剛才問卷實驗的參加者觀看,並詢問他們認為那些「證人」的口供較為可信。結果發現,77%參加者認為那些說話比較有自信,抉擇比較果斷的「證人」比較可信,而只有59%參加者認為那些沒有自信的「證人」比較可信。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即使在法庭有完善的審判制度,但證人的性格是否自信,說話的技巧是否果斷,也會影響陪審團的感官和作出的決定,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冤獄的出現。但大家不需要對法庭制度過分擔心,因為根據工作人員的跟進研究,70%有自信的參加者的選擇都是對的,至於餘下的30%,大家只能聽天由命了。
自信的威力:領袖是如何造成的
卡梅倫·安德森和加文·基爾達夫曾經就團隊領袖作出了一個心理學研究。實驗中,工作人員邀請三位互不相識的人一起參加一個數學解難實驗,這三位素未謀面的人需要一起合作,而工作人員則從旁觀察,為各位參加者評分,觀察各人對於解難過程中作出的貢獻。工作人員另一重點是觀察誰人會成為團隊中的領袖。
在解難實驗完成後,工作人員請參加者以投票方式選出團隊中的領導人。結果,工作人員發現他們從觀察所發現的領導人人選和參加者推舉的領導人完全吻合。而且,這位領導人不一定是數學能力最好的參加者,但他們有一個特點,他們都是小組中最早提出意見的人。觀察人員進一步發現, 94%的問題解決方法都是採取了第一位提供意見的人的意見。
工作人員從這實驗發現,通常願意成為第一位提出意見的人,通常都是充滿自信的。他們的自信讓人們對他們提出的意見感到有信心,樂於採取他們的意見,相輔相成的情況下,他們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團隊中的領袖。
自利性偏差
早前學車,有一個十分有趣的體驗和大家分享。話說我學的是「棍波客貨車」,對於一個初次學車,加上本來對學車沒有太大興趣的人來說,棍波車絕對不是容易應付的。事實上,在學車的大部分時間,我完全都是駕馭不到車子的,我經常想:「今次考車要合格真是難過登天。」我甚至想過:「其實香港也不一定要開車的,不如放棄不考算了。」但我終於堅持下去,到了考試當天,說實話我還是沒有任何信心,只是抱著不合格的心態應試。但我的表現出奇地好,竟然獲得了合格!
當我從考官手上接到成績單時,我的腦海上出現了奇妙的感覺:「原來我駕駛技術還是可以的,早知就不用那麼擔心了。」簡單來說,這時我覺得自己合格是理所當然,是實力的表現。當我將成績單交給考車師父時,大家猜猜他跟我說甚麼。「我教棍波車合格率達到90%的。」大家可要知道,在考試前一天,我的心態是完全相反的,「這次必定不合格了。我怎樣會那麼蠢,開車這麼簡單的事也做不好。」教車師父也對我說:「以你這樣的開車技術,怎能合格?」
一個人的想法在一日之內竟然會出現如此極端的變化。更有趣的是,無論我和老師,在接到成績單後,都把我合格的主要原因歸因於自己。我頓然覺得自己駕車技術十分好,合格是理所當然的。師父則覺得我合格是因為他教得好,我們兩人各自找到了心靈的慰籍。
從我的親身經歷,可以說明心理學上的一個觀點,「自利性偏差 ( Self- Serving Bias )」,簡單來說,這種心理會引導我們將成功歸因於自己,但當遇上失敗時,則會將責任推至其他人身上。
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理論是由菲斯廷格 ( Leon Festinger ) 提出的,這理論指出當人們做出一些決定,或採取一些行動後,感覺和預期有落差後的反應。例如,正當你考慮買某房子時,你希望先和朋友分享下這房子的資料,希望他們都認同你的決定。誰知這班不知趣的朋友偏偏說出一大堆關於這房子的負面意見。這樣的處境顯然不是你預期的,你的心裡十分矛盾,但是你又十分喜歡這房子,於是你腦子就開始想出更多關於這房子的優點,而這些優點可能是被自己跨大的,並對別人的意見產生一些抗拒,目的是減低失調的程度,讓自己好過一點。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人們對於事情的認知失調程度越大,就會花更多的動機和心力去減低失調的程度。斯坦福大學曾經作了這樣的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先假裝邀請參加者參加一個活動。在活動開始時,工作人員對參加者說,由於要等待另外一位工作人員才能正式開始實驗。在等待期間,工作人員先給參加者一個任務,要求他向房間裡面另一位參加者說一個謊話,內容就是:「這個活動很好玩。」
實驗是分開進行的,在參加者說了這個謊話後,工作人員會給參加者—些報酬,一半參加者獲得20美金報酬,餘下的只得到1美元報酬。對於獲得20美金的參加者,他們講了一個謊話能夠得20美金,這是一個不錯的數目,所以十分滿意。事後工作人員問他們覺得這個活動真的是那麼好玩嗎?他們都十分坦率地說,這活動不太好玩,他們只是為了20美元才說活動好玩。
相反,那些在說謊後只得到1美元的參加者則不同,為了1美金而說謊在心理上是接受不到的。他們想:如果我早知道說謊的回報只有1美元,我絕對不會說這個謊話的!我正直的人格絕對比1美金重要。這時,他們就出現了認知失調,他們畢竟是說了一個謊話,而工作人員因為這個謊話給了參加者1美元,大家想像到這班參加者心裡多麼的矛盾。為了減低這矛盾,這些參加者心態上漸漸出現了一些變化,他們開始真心覺得這個活動有點好玩,甚至有想再玩一次的感覺。參加者這行為正是他們自動作出心理調整,來應對認知失調的過程。
「我們」vs「他們」
在1954年,心理學家謝利夫邀請了一班男孩到郊外參加夏令營,從而進行一個心理實驗。在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將男孩隨機分為2組,分別為「老鷹隊」和「響尾蛇隊」。工作人員跟參加者說:「你們兩組是獨立的個體,在接下來的夏令營中將互相競爭。」
接著兩組男孩各自到達自己的營地,進行一系列的活動,例如:遠足、游水、一起煮飯……。一星期後,小組內的男孩已經建立起友誼,也習慣了群體的活動。接著,工作人員召集兩組小朋友在一起,並讓他們以小組形式參加一些競爭性的比賽,例如:拔河、足球、籃球……。結果發現,兩組男孩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經常會用「我們」和「他們」來界定自己和對方,而且對另一組的不滿不斷增加,甚至會產生一些具攻擊性的行為,例如撕爛對方組旗、營地,爭奪食物等。
大家可要知道,工作人員起初只是隨機將小朋友分成為兩組,兩組小朋友之間本來沒有甚麼恩怨,但經過一星期,兩組之間變得壁壘分明,互相敵對,這是十分有趣的現象。接著,工作人員想化解兩組之間的仇恨,他們嘗試要求兩組成員互相讚賞,安排一起看電影活動,但效果都不理想。
最後,工作人員想出了一個方法,他們故意將營地的車子弄壞,由於車子十分重,需要兩組小朋友合力,才能將車子推回山坡上。兩組小男孩果然透過合作建立起友誼,有的更加成為了好朋友。這實驗告訴我們,合作是促進友情的好方法。起初,參加者互不認識,但被工作人員分配在同一組中,大家接觸機會多了,互相認識的程度增加,大家就會團結起來。到了後來,本來充滿敵對關系的兩組成員,透過合力解決壞車的難題而合作,透過當中的過程也建立起互信和友誼。
鬥氣心理學:你會選擇$1000 ,還是$1200呢?
1999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奚愷元教授在《心理學通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上提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假如有人願意給你和同事分配一筆錢,你會選擇以下那個分配方案呢?
方案一:你得到$1200 ,你的同事則獲分配$1800
方案二:你得到$1000,你的同事則獲分配$1000
如果理性分析,你會選擇方案一,因為對比方案二你能夠得到多$200 ,而工作人員給你朋友分配多少錢,基本上和你無任何關係。但人的心理很奇怪,在方案一,你會認為同事比你分多$600 。而在方案二中,你和同事獲分配相同銀碼的金錢,所以你會覺得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公平。
在對照實驗中發現,如果工作人員不告訴參加者他們會分配其他人多少錢的話,參加者會選擇得到自己獲得較多錢的方案。如果工作人員告訴參加者其他參加者將會得到的金額,不少參加者就會以「公平」為選擇的優先考慮,結果很可能選擇出對自己不是最好的方案。
自戀的駕駛者
大家有沒有發覺,當我們坐在朋友車時,經常會聽到朋友在開車的時候說:「有沒有搞錯!他完全不懂怎麼揸車的!」然而,車內只有你和朋友兩人,朋友指責另一架車的駕駛者是絕對沒有效用的,因為那架車的駕駛者並沒有聽到朋友的咒罵。這時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駕駛者總以為自己是對的,錯的都是別人呢?」
原因十分簡單,駕駛者大多是自戀的!在外國不同地方的研究,當研究人員要求司機評價自己和其他駕駛者的開車技術時,大部份司機都會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在其他駕駛者之上。心理學稱這些駕駛者是「樂觀偏見」,意思是說,這些駕駛者有一種自信,而這種自信是沒有什麼事實依據的。你可能會問:「人本來就應該有自信的,駕駛者有點自信有什麼缺點呢?」答案是,當駕駛者認為自己的技術高超,能夠駕馭路面各種突發情況,他們架車時就會容易做出一些危險,甚至違法的行為。例如:在某些限速70公里路段,對於自戀的駕駛者來說,這路段限速實在是太慢了,於是我們經常看到在限速70公里的路段,往往有司機以時速80公里甚至以上的速度行駛。另一個例子是,政府規定司機在駕駛時必須利用藍牙耳機接收電話,但不少司機在駕駛途中依然會拿著手提電話。由於自信,駕駛者認為自己能夠應付路面的各種情況,進而開始無視各種交通規則,這就是駕駛者自戀的後遺症。
駕駛者自戀,總認為路面上發生的意外是別人的錯,和自己完全無關。例如,駕駛者違例泊車,被警察抄牌,自戀的駕駛者會認為:「這一定是警察抄牌數量未達標,所以才抄我的牌。」當遇到交通意外時,自戀的駕駛者又會認為:「今次遇到交通意外只是我的不幸。」大家細想一下,駕駛者抱著這態度架車,其實是十分危險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反省自己的問題,反而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問題,最後很可能會演變成為災難的後果。
網絡鬆綁效應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隨著互聯網發達,人們用於網上的時間越來越多。為什麼人們會越來越喜歡將時間花在互聯網上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在互聯網上,我們能夠暫且放下日常生活的自己,無拘無束地在互聯網世界內活動。平常,我們會要求自己顧及形象和體面,很多時候都會帶著「假面具」做人。例如,我們每天回到公司,和同事和老闆交談時,有時候都是言不由衷的,這是為了維持和同事有好的關係,只能照做。又例如和朋友交談時,我們故作有相同喜好,只是為了讓朋友覺得自己是合流的。
在網上,由於我們不需要表露身份,其他人也不會輕易知道我們的身份,我們就能夠無拘無束地釋放自我。例如,我們能夠在討論區暢所欲言,表達一些平時不敢表達的立場和意見,這就是心理學上的互聯網鬆綁效應。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研究,研究人員將一部車放在一個十字路口中,而工作人員車子後面是一架開蓬跑車。當交通信號燈轉為綠色時,研究人員的車子故意不開,阻擋後面的開蓬跑車前進。研究人員記錄開蓬跑車司機會隔多久才鳴笛提醒前車應該開車。在對照實驗中,工作人員將一架車停在十字路口,但後面等著開車的是普通的房車。結果發現,開蓬車司機一般會在交通信號燈轉變後較長時間才會鳴笛,而鳴笛的時間亦會較短。原因十分簡單,因為開蓬車司機知道前車能夠透過倒後鏡見到自己,所以他們為了自己的形象,願意對別人作出較寬容的對待。相反,如果後車是一架普通的房車,反正前車無法看到自己的樣貌,後車司機就會不留情面地在一轉交通燈後馬上鳴笛。
簡單來說,網絡鬆綁效應意思是,當我們知道別人無法知道自己身份時,做事就會比較為所欲為,比較大膽。現在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巴士公司會在巴士當眼位置放置巴士司機的照片及姓名,大部份需要面對客戶的零售業員工也要掛上名牌,管理者就是要告訴員工,他們在當值的時候,客戶是能夠清楚知道他們的身份,他們的服務是受到監管的,從而確保員工的服務質素。
當別人看見我們時
今天和大家談談行為心理學,在人與人的接觸時,眼神接觸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當我們和朋友交談時,我們會用眼睛望著對方的眼睛,因為眼睛作為心靈之窗,我們能夠透過對方的眼神,知道對方聽到我們說話時的態度和反應。
相反,當我們和陌生人相處時,我們就不希望大家有眼神的交流,因為這樣會讓自己覺得十分尷尬。不知道大家是否和筆者一樣,十分討厭電梯內裝著鏡子,因為在電梯的陌生環境中,大家已經站得十分接近,如果還在鏡子中看到對方的眼神,就會有一種十分不自然的感覺,所以如果電梯裝有鏡子,筆者通常都會將眼神望向地下或其他地方,反正就不會望向那討厭的鏡子。
心理學家曾經作出一個研究,車輛正在紅綠燈前等候轉燈,這時研究人員駕駛著一架電單車泊在「被迫」參加實驗的房車旁邊,然後研究人員轉身利用眼神不斷望向那坐在房車裡的司機。結果發現,被望的房車司機通常會在一轉燈後,就馬上啓動汽車飛馳而去。相反,如果沒有電單車在旁,房車起動的速度相對會較慢。為了證明人們都是不喜歡被人望的,實驗人員略改實驗的內容,今次研究人員不是騎著電單車,而是當著站在交通燈前的路人,他們也是緊緊地盯著那正在等待信號燈改變的房車司機。結果發現,被盯著的司機起步速度遠比沒有人跟著的私家車司機快得多。
我們不喜歡被陌生人看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尷尬,我們害怕別人會發現一些我們做得不好的地方,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管理的時候,就可以善用「眼睛」的威力。例如當我們發現男士小便時,經常射得不準,我們就可以考慮在尿兜面前的牆上加上一雙眼睛貼紙,讓正在小便的朋友感到壓力,自然射得更準。與其不斷提醒同事注意環保地利用影印機,不如在影印機上加上一對「眼睛」圖案,保證員工影印的數量將會減少。
筆者見過利用眼神的威力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一張征兵廣告,征兵廣告內容十分簡單,上面印有美國大叔,用凌厲的眼神望著我們,配以手指指向前方看著海報的人,這就清楚表達了這廣告的對象正是看著海報的朋友。這廣告成效十分好,吸引了不少美國年輕人參軍報國。
信心好重要!
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學生分為三組,並讓他們訓練老鼠走過迷宮。在實驗開始前,他分別跟各組同學說以下說話。
第一組:你們被分配的老鼠是最聰明的,而且已經經過專業訓練,你們很容易就能夠將牠們訓練到走出迷宮。
第二組:你們被分配的老鼠不是最聰明的,但能力也不差,只要你們用心訓練牠們,牠們也能走出迷宮。
第三組:你們被分配的老鼠十分笨,即使牠們能夠走出迷宮,也只是巧合,你們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結果,實驗完成,成功率最高的是第一組的老鼠,其次是第二組,最後是第三組。這時實驗人員告訴各組同學,他們和分配的老鼠其實是同批的,基本上沒有分別。這實驗告訴我們,當我們預先對某東西有既定的感覺時,不期然會影響我們對這東西的態度,甚至處理方法,最後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當我們認為這隻老鼠十分蠢時,我們也許會使用較消極的方法訓練老鼠,結果自然較差。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事要積極,積極的態度能夠導致積極的效果,反之亦然。
關於聰明與努力的心理實驗
上世紀末,著名心理學家Muller 和Dweck 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實驗。在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招來一批學生,將他們分為兩組。
在實驗的第一部分,工作人員分別給兩組學生同一條題目,並請他們回答。在學生回答後,工作人員告知第一組學生答案時稱讚他們十分聰明。在另一邊廂,他們同樣告訴第二組同學答案,並稱讚他們十分努力,實驗的第一部分就此完成。
在實驗的第二部分,工作人員分別請第一組及第二組學生再答一題問題,這次他們能夠讓學生選擇一題較簡單,或者較深的題目,並且能夠選擇是否想被告知其他同學的平均分。結果發現,第一組學生,也就是早前被工作人員稱讚聰明的同學都偏向選擇較簡單的題目,而且較有興趣知道其他同學的成績。第二組同學 ( 也就是早前被稱讚較努力的同學 ) 則偏向選擇較深的題目,而且不太對其他同學的分數感興趣。
這實驗是有關自我認知的研究,被稱讚較聰明的同學往往真的認為自己很聰明,由於聰明是天賦來的,不用太大的努力。為了維持自己聰明的感覺,他們自然不想答錯問題,於是偏向選擇較簡單的題目,只求答對便可,同時他們也希望透過知道其他同學的成績來強化自信心。
對於被稱讚努力的同學,他們認為自己的成績是靠努力得多的,努力是後天的奮鬥,所以他們願意挑戰更難的題目。同時努力是自己的成果,所以他們對於其他同學的成績不太感興趣。
我們看到的,總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康奈爾大學丹尼爾.西蒙斯及丹尼爾.萊文認為人們有個特點,就是我們日常看到的,總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他們更加為了証實這理點而作了一個實驗。在實驗期間,他們找來了一班工作人員充當「問路者」,他們在街上向途人問路,當然這個途人則順理成章地成為實驗的「參加者」。
談在問路的期間,研究人員特意安排了兩人抬著一道門在問路者和途人之間穿過,而過程大約為一秒時間。而巧妙的事情正在這時候出現了,第二位抬著門的途人將會和問路者的角色對調。在十五名的參加者中,大家猜猜有多少人能夠發現問路者變成為另一個人呢?
答案是只有七個,而餘下的參加者對於問路者不同了完全沒有察覺。大家可能會說,不可能的吧!
事實真的是這樣,人家向我們問路,我們自然集中於問路的問題,究竟是誰問路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因此我們自然不會留下很深的印象。不信,大家不妨想想昨晚回家時,樓下保安員是那位,我想不是很多讀者能夠答得出來,這種視而不見的情況,正是我們常遇到的思考盲點之一。
加重罰則能夠鼓勵人們準時交稅嗎?
美國在1986年通過了《稅收改革法案》,當中透過懲罰制度監管人們準時交稅。但在法案推行不久後,研究人員發現懲罰制度並不能真的約束人們準時交稅。反而,人們更重視的是,身邊人是否已經準時交稅,如果其他人都準時交稅,自己準時交稅的機會會增加不少。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稅務局進行了一個實驗,證明了上述的結果。當地的稅務局給向部分納稅人發信,告訴他們大部份市民都已經交稅。結果,他們發現收到這封信的納稅人準時交稅機會比沒有收到這封信的人增加了不少。
這實驗告訴我們,與其利用罰則來規管別人的行為,不如利用朋輩壓力,讓人們感受到自己非行動不可的壓力。
點解有人會願意開發免費軟件呢?
大家有沒有試過用一些免費的電腦軟件呢?大家可別看輕這些軟件的功能,有時候它們比需要付費的軟件功能還要好,為什麼那些開發者願意開發軟件後,不在市場上公開發售,反而願意免費和大家分享呢?
卡里·拉哈尼(Karin Lakhani) 和羅伯特.沃爾(Robert Wolf) 曾經作了一個調查,發現那些參與開發免費軟件的人有44%是為了在開發的過程中激發自己的智力,從而尋找樂趣。另外有三份一人認為軟件本來就應該是免費的。另外有28%人認為他們開發免費軟件是為了對社會付上責任感。也就是說,這些開拓免費軟件的朋友並不是事事講金,而是希望回饋社會。
薪酬和業績掛鉤好?還是統一薪金好?
大家先考慮一下上面的問題,作為員工,我們希望自己的工資和工作能力掛鉤,能者多勞,還是希望公司同級員工統一薪金好呢?相信不少朋友都會認為薪酬和業績掛鉤較好,因為只要自己更努力,就會獲得更高的報酬。但研究發現,無論薪酬和業績掛鉤和統一薪金制度,對於員工工作效率來說也有相同的效果,並沒有證據其中一種薪酬制度比較好。
但工作人員發現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如果企業採用的是薪酬和業績掛鉤制度,但最後同級員工薪酬基本相同,並沒有反映到他們工作能力不同,這樣員工對公司反感會增加。工作人員表示出現這原因是因為員工期盼着自己的業績能夠反映在工資上,如果事實並不如此,他們就會感到非常失望,工作的動力也會因此減低。
人類的逆反心理
我們經常說,小朋友會有逆反心理,大人叫他們不要做的事,他們都會更想做。但其實人類的逆反心理不單止適用於小朋友,即使大人也會陷入這個對抗心理當中。美國普渡大學曾經行了一個實驗,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並向參加者展示一本小說廣告,工作人員對其中一組參加者說:「這本書僅限年齡達21歲以上的成人閱讀。」工作人員對於第二組參加者則沒有提及相關的年齡限制。結果,工作人員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則被告知這本書有年齡限制的參加者)對於閱讀這本書更加有興趣。當某些東西設定了限制,讓部份人不能使用時,更加能夠挑起我們的興趣,這個實驗正正說明了這種情況。
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曾經就陪審團作出了一個研究,他們首先邀請30名陪審團一起審議一單交通意外,一名婦女被一名男司機開車撞到,司機向陪審團表示自己有購買保險,然後法官問陪審團認為司機需要向那名婦女賠償多少金額。結果發現,陪審團如果知道司機沒有購買保險,他們會要求司機賠償3.3萬美元,而如果他們得知司機購買了保險,他們就會要求司機多賠償4000美元,即3.7萬美元。
實驗最有趣的地方是,針對部份陪審團,縱然那男人告訴陪審團自己購買了保險,但法官卻要求陪審員不要考慮保險這問題,他們只需要告訴男人需要賠償的金額,結果在這情況,陪審團認為男人應該賠償4.6萬元!這就是人們逆反心理的效果,我們知道那男人購買保險,但法官卻不讓我們考慮保險能夠協助男人賠償的因素,結果我們逆反心理會迫使男人賠償更多的金額。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