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權威性人格和從眾效應

3199

這篇文章關於心理學的權威性人格和從眾效應

權威效應

有天,一位心理學家借用了一間公司的產品發佈會,進行一個心理實驗。首先,台下站滿着觀眾,他們都期待着新產品的發佈。在這時候,站在後台的心理學家用着老成的語調開始說:「我是這間公司的產品總監!今天,我要和大家宣佈,我們發明了一種新的氣體,能夠有安眠的作用。現在,工作人員會每人派大家一瓶這氣體,大家可以打開瓶蓋,輕抽一下,看看有沒有想睡覺的感覺。」

心理學家一邊說,工作人員一邊分發瓶子,結果,不少人都表示嗅了瓶內氣體後,都有昏昏欲睡的感覺。這時,心理學家走到台前說:「對不起!我欺騙了大家,這根本不是什麼安眠氣體,裏面裝的只是普通的空氣。」眾人聽到心理學家這樣說,嘖嘖稱奇,因為他們剛才嗅著瓶子的氣體,的確有點欲睡的感覺,但原來這只是普通的空氣。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心理學家解釋說:「大家剛才的行為明顯就是受到權威效應的影響,大家一開始聽到我是一位發明家,大家都相信了我接下來說的東西,影響了自己的潛意識,所以覺得這氣體有特別的功能。」

在管理的角度來說,權威性效應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領袖能夠利用自己的權威性,更容易說服下屬跟從自己的方向行事,做事會更加有效率。但壞處是,當領袖心懷不正,利用權威效應影響下屬,就會將自己的破壞力無限增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拉就是一個例子,希

延伸閱讀:科技可以犯錯,人們則不能!

服從權威的實驗

今天和大家分享心理學上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實驗,這是關於「服從權威的實驗」。當我們面對地位比自己強的人,我們會否不期然對於那人的說話言聽計從,即使對方提出的是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呢?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人,尤其是對於是非黑白十分明顯的事情,請你先看以下這個由米爾格蘭姆進行的實驗。

在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招來一批參加者,並對他們說這是一個關於「記憶和學習的科學研究」,在實驗過程中會利用一些懲罰去刺激並改善記憶力。在實驗中,參加者會充當「老師」的角色,他們需要在「學生」 (這些學生由工作人員扮演的 ) 答錯問題時,對學生加以電擊懲罰。而參加者和「學生」分別位於兩間房間,當中靠著通訊設備聯系著。而電擊的伏特會隨著答錯問題的次數而增加,當然學生因此受到的痛苦也會增加。 這裡特別一提的是,這些學生是由工作人員假扮的,他們將會受到的電擊懲罰也是假的,但他們會在實驗中假扮被電擊而受到的痛苦。

實驗主持人要求參加者需要在「學生」每次答錯問題後,對「學生」施加電擊,而且每次電擊的伏特會增加,直至學生不再回答錯誤為止。而主持人特別要求參加者必需要嚴格執行這懲罰制度,即使他們發現「學生」因為電擊受到多麼的痛苦。實驗開始了,參加者迎來一位五十多歲的學生,在實驗開始時,他先表達自己心臟有點毛病,但依然願意參加這實驗。在實驗開始不久,「學生」就開始犯上了錯誤,參加者也如主持人要求般,向「學生」施加電擊。隨著「學生」答錯的次數增加,電擊伏特不斷上升。以下為「學生」面對不同電擊的反應:

75伏特:「學生」開始發出一點不舒服的聲音,但參加者還是覺得沒有甚麼問題

150伏特:「學生」要求離開實驗;

180伏特:「學生」大叫自己無法再忍受這痛苦;

300伏特:「學生」表示自己希望馬上離開這實驗;

在實驗的過程中,當主持人發現參加者有所猶豫時,就會跟他說:「實驗要求你繼續」或「你沒有選擇,請繼續。」這時「學生」甚至再強調自己心臟有毛病,希望馬上停止實驗。結果發現,超過65%的參加者對於「學生」施加了最高值的450伏特電擊,大部分人都沒有理會「學生」的哀求。這實驗的重要性在於,傳統的心理學家/普通人都會認為人們是有分析能力,當遇到不合理和不公義的事情時,人們就算未必能夠制止,也會懂得停止。但這實驗中,參加者面對一個心臟有毛病的「學生」,加上嚴格的實驗主持人,大部分人竟然會盲目聽從主持人的指令,對「學生」施加傷害,這實驗指出的正是這種盲目服從權威心理恐怖的地方。

羊群心理:毛毛蟲實驗

法國科學家約翰.法伯曾經利用毛毛蟲做了一個關於羊群心理的實驗,他首先將一群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上,首尾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圈。然後法伯在其中一條毛毛蟲前放了一些它最喜歡吃的松葉,那毛毛蟲十分自然地吃了那些松葉。

過了幾分鐘,法伯又在那隻毛毛蟲前不遠處再放一些松葉,那毛毛蟲便開始追逐著那些松葉。有趣的是,法伯在實驗中只是給那隻特定的毛毛蟲松葉,但其他毛毛蟲竟然跟著那隻毛毛蟲一起動起來。法伯這個餵飼的動作只做了三次,但之後花瓶上的毛毛蟲竟然自動地沿著花瓶不斷打轉,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兩天、三天過去了,最後除了那條曾經得到餵飼的毛毛蟲外,其他都因為飢餓和疲勞致死。在眾多毛毛蟲中,只有一條吃到松葉,其他竟然漫無目的地跟著一起蠕動,這就是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自己也被自己欺騙了

有位石油大亨死後上到天堂,參加天堂石油大亨們召開的大會。但由於這位石油大亨遲了一點到達會場,裡面的座位已經坐滿了人。這位石油大亨心想:「今次會議相信要開一段長時間,我總不能站著開會的。」於是他想出一計,他就對在場的其他石油大亨說:「聽說地獄裡面發現了石油。」

其中一位石油大亨聽到,馬上前往地獄,想看看是否真的有石油。其後,其他石油大亨也陸續起身向著地獄方向走去了。現在天堂上只餘下這位石油大亨,起初他還為著自己的詭計感到自豪,但等了良久,其他石油大亨都沒有回到天堂,這位石油大亨開始感到奇怪:「難道地獄中真的有石油?」他竟然站起來,向著地獄進發。大家可要知道,「地獄中有石油」完全是由這位石油大亨杜撰出來的,現在自己竟然也開始相信地獄裡有石油,這就是羊群效應恐怖之處。

阿施效應:關於人們從眾行為的研究

在秦朝二世在位時,丞相趙高把持著朝政,他甚至不將皇上放在眼內,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取而代之。一天,他想看看朝中其他大臣對於自己是否服從,於是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命人拉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並對其他大臣說:「皇上,這是我為你送上的一匹馬。」秦二世雖然不是明君,但總能分辦出馬和鹿,他就笑著對趙高說:「這明明是一頭鹿,你怎會說是一匹馬呢?」趙高於是就問在場其他大臣:「你們說這是鹿,還是馬呢?」大臣們都看得出趙高的居心,有些人為了討好趙高,紛紛說這是馬,而有些大臣則默不作聲,因為他們都害怕趙高會抽後算帳。這就是著名的「指鹿為馬」故事,這也反映出人們因為權勢而產生的從眾反應。

然而,人們的從眾反應 (又名羊群心理 ) 不單止在面對權力比自己高的人時會出現。很多時候,人們為了讓自己表現得「正常」和「合群」些,都會選擇盲目地跟從著大部分人的意見。所謂「盲目」,意思是指大部分提出的意見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當時人也能清楚和客觀看到是錯誤的,但是由於要讓自己變得合群,所以決定跟從著大眾的意見。

心理學家阿施 ( Solomon Asch ) 就曾經進行了一個從眾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他要求參加者在客觀事實絕對清晰的情況下作出判斷,但在場其他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則故意—致地提出其他的答案。實驗是這樣的,主持人告訴參加者,他們正在參加一個視覺測試,參加者和其他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需要看著卡片上三條長短不一的直線,再選出最長或最短的直線。這裡需特別說明的是,這些直線長短差異十分明顯,正常人必定能夠分辨出來。

實驗分幾個會合進行,在頭三個會合中,工作人員和參加者一起都選出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做法是讓參加者減低戒心,以便能更融入實驗的內容。到了第四回合時,工作人員如劇本中故意一致選出一個錯的選擇。大家猜想一下,有幾多參加者能夠堅持自己見到的事實,在大多數人持不同答案時,選出正確的答案。結果發現,有四分之一參加者堅持選出了正確的答案,沒有盲目跟著大部分人的意見,也就是說75%的人面對顯然易見的正確答案,還是會為了從眾而選出錯的答案。

阿施進行了一系列類似的實驗,結果發現50%-80% 的參加者最少一次被多數人影響而選錯答案,而多達1/3參加者更加在半數以上的測驗中跟從大眾選了錯的答案!為甚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群眾的壓力對於人們的選擇構成很大的影響,人們都不希望自己變成別人眼中的異類,所以只好盲目地跟進著大眾的想法。 最後一提的是,大家可不要以為這些從眾的份子只是「口服心不服」,研究發現有些參加者真的認為他們受從眾效應影響下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也是從眾效應恐怖的地方。

恐怖的服從性人格

最近看了一套由心理學家Derren Brown拍攝的記錄片《The Push》,內容十分精彩,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記錄片開頭,鏡頭影著一間咖啡店,而工作人員正在遠方觀察著店內的情況。

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致電咖啡店的電話,當店員接聽時,工作人員對他說:「我是警察來的,你店內正發現著一件拐帶事件。」

店員聽起來又點半信半疑,畢竟突然有個陌生人來電,聲稱自己是警察,還說店內正發生拐帶事件,這是十分稀奇的。

工作人員又說:「你看見前面那位身穿紅色衣服的女人嗎?還有她前面的嬰兒車,你能看見嗎?」

這時店員的確看到工作人員形容的女子和嬰兒車,他開始相信真的有人監示著店內的情況。

「請留意,那女子就是拐帶孩子的壞人,現在我需要你幫忙協助完成任務,請問可以嗎?」工作人員說道。

「可以的。」店員還是有點一頭霧水。

「現在請你給我手提電話號碼,我會馬上致電你,但不要掛斷這公司電話」

接著工作人員就打給店員的手提電話,繼續著餘下的對話:「現在請你走到那女子面前,跟她說有人打電話找她,讓她走去接聽公司電話。」店員也跟著照做。

當那女子離開了嬰兒車一段距離後,工作人員又告訴店員:「現在請你將嬰兒車推到店外。」

這時店員更加不解,工作人員再次重覆指示:「現在請你將嬰兒車推到店外。」

「這有點奇怪!」店員不禁說道,不過他竟然真的按著指示,將嬰兒車推到店外。

店員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竟然自己充當了拐子佬,幸好那女子也是工作人員假扮的,否則那店員很可能因此負上拐帶兒童的罪名。

經和店員事後了解,研究人員發現店員剛才的行為正正是受到服從性人格的影響,他聽到對方是「警察」的角色後,就以為對方必定是正義之師,加上對方用著堅定的語氣指令自己,結果讓店員失去了理性的分析力,一步步地跟著工作人員的指示而做,即使一些指示看起來就是無理和不合邏輯的,這就是服從性人格有趣的地方。

對於服從性人格,我認為每個人體內也會有這個基因,當我們遇到學識比我們多、經驗比我們多、能力比我們強的人時,我們也會對他們心生仰慕,這是很正常的。適量的服從性人格可以驅使我們向更厲害的人學習,讓我們進步。但是如果我們讓服從性人格控制了我們,我們便會漸漸失去自信,甚至會嚴重和盲目地受別人的影響,就像上面店員的例子一樣。我們必需經常提醒自己,自己有著自己的原則,對善與惡有一種態度,讓自己心靈建立起了一座小小的圍牆,並站在上面看世界,這樣我們就能夠不受他人過份影響,但又能接收到別人的意見,就能做到更客觀的決定。

權威性引導性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十分有趣的心理實驗。首先,他從一間小學,由小一至小六年級的學生中,每級抽出三班作為研究對象,然後對這十八班進行學生能力評估。在評估後,工作人員將優秀學生的名單交給各班老師。

經過幾個月後,有趣的情況出現了,工作人員發現那些被稱為較優秀的學生,無論在成績和品行發展,都比其他同學為佳。為甚麼會出現這情況呢?難道羅森塔爾早前為學生安排的能力評估真的那麼有效嗎?非也,工作人員交給老師的優秀名單完全不是根據評估中的成績而選出來的,而是工作人員隨機抽出來的,也就是說那些優秀學生的名單全無根據。

那麼為甚麼在真實情況下,這些學生的表現真的比較出色呢?羅森塔指出,這是因為他們將這名單交給老師時,對老師產生了權威性引導效果,讓老師真的認為那些學生比較出色,因而更加用心教授他們和偏愛他們。在老師著力栽培下,這些幸運被選中的「優秀學生」表現自然會更加出色。

服從權威實驗:只要你有一件警察制服,你就可以為所欲為?

信不信由你,任何人只要穿上一件紀律部隊人員的制服,都會給人無限權威的感覺。社會心理學家倫納德·比克曼(Leonard Bickman) 曾經做過這個實驗,他讓工作人員在街上要求路人做一些看起來十分古怪的行為,例如工作人員會截著路人,並指着10尺外的一位站在停車收費器旁的男人,說:「你看到那個站在收費器的男人嗎?他的車已經夠鐘,但他沒有零錢,你過去協助他吧!」

正當路人聽從工作人員指示,向着那男人走去時,那位工作人員已經逃去無蹤。這個實驗分為兩批進行,其中一批工作人員身穿警察制服,另一批工作人員則穿着普通服飾。結果發現,只要工作人員身穿警察服飾,基本上所有路人都會按照着他的指示而行。相反,若果工作人員只是穿着普通的衣服,只有一半路人會跟從工作人員的指示。這個實驗再一次告訴我們,人們會出現權威性人格的心理,我們不單止會崇拜偉人,有時候看見一件代表權威的物品,例如警察制服,也會感到肅然起敬。

服從權威實驗:當護士面對假醫生的時候

護士是一門專業,病人的生命就掌握在他們身上,如果他們一個疏忽,足以導致病人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會失去生命。有天,實驗人員想看看如果一位護士面對一位假醫生的要求,他們會乖乖順從假醫生的指示,還是斷然拒絕呢?

先說,醫院內有詳細指引,確保護士能夠明確得到醫生發放命令。有天,研究人員分別向外科、內科、兒科和精神科等22個部門的護士打電話,期間表明自己是「醫生」,這位「醫生」要求護士為某個病人注射20毫升的藥品。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要求,錯誤注射藥物足以導致病人死亡。事實上,實驗人員這個要求已經違反了不少醫院守則:

一:醫院規定不能夠透過電話下達落藥的命令

二:這種藥物規定沒有得到特別許可下,不能輕易使用

三:這種藥物有規定每日的使用量不能超過10毫升,這規定清楚列在藥物的膠樽上

四:這位假醫生從來沒有跟這些護士見過面,這些護士也肯定沒有聽過這位醫生的聲音

基於以上四大原因,護士理論上絕對有原因拒絕假醫生的要求,但實驗發現有95%的護士都聽從着這位「假醫生」的指示提取藥物。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醫生和護士都是專業人士,他們竟然也會受到服從權威性人格心理的影響,如果你是是病人,你會覺得怎樣呢?

地位和身高成正比?

大家看到一些偉人時,會否覺得他們長得特別高大呢?當面向他們時,我們都好像仰望他們的樣子。英國劍橋大學做了一個相關的實驗,證明人的身份地位和別人眼中他們的身高有很大的關係。

實驗人員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員來到了五個不同的班別,並對學生作出不同的介紹:

第一組:這是劍橋的學生

第二組:這是劍橋大學的助教

第三組:這是劍橋大學的講師

第四組:這是劍橋大學的高級講師

第五組:這是劍橋大學的教授

過了不久,這位工作人員離開房間,實驗人員就詢問學生,評估一下剛才那位工作人員的身高是多少,結果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在學生們眼中,當工作人員地位越高時,他的身高也會越高,在學生心目中,扮演教授的工作人員身高足足比扮演學生的工作人員高出6cm。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總會覺得偉人長得比較高大,需要仰望他們,其實這是我們心理的影響。

服從權威實驗:示威者被壓斷腳的真實例子

我們早前提過米爾格拉姆有關服從性人格的心理實驗,人們在面對權威時,往往會失去主見,服從權威,即是自己知道服從的行為有點不合理,甚至會對別人構成傷害,但自己好像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照着權威而行,在現實世界中,有一單這樣的真實例子。

在1987年9月1日,三名示威者為了向美國抗議向尼加拉瓜輸送軍事裝備,他們躺在加利福尼亞州康科德的海軍兵站前面的路軌上,他們希望用血肉之軀阻擋鐵路服務,迫使政府當局回應他們的訴求。但當時駕駛火車的人員卻收到命令,無論任何情況都不能停車。結果,車上的人員在600尺外已經看到抗議者,但他們竟然盲目接受了這個不停車的命令,示威者看見火車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在最後關頭打算離開軌道,其中兩人成功逃脫,一人反應較慢,雙腳被即場輾斷。

也許你會認為當局可能不知道示威者的行動,但其實示威者在活動前三天已經知會當局。而且火車上人員收到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不能停車的指示,所以當局絕對知情。事後,這位被輾斷雙腳的威爾遜先生躺在路邊,官方的醫護人員拒絕治療,也不利用官方救護車將他送到醫院。威爾遜需要在場的示威者幫助他止血,並於40分鐘後,才能乘坐私立醫院的救護車到達醫院。事後,威爾遜放下仇恨,因為他明白這班人員只是在執行一個無理的命令,他們本身也是犧牲品。

這班人員絕對認同威爾遜的說話,他們甚至反客為主,集體控告威爾遜,因為威爾遜躺在路軌上,導致他們需要接受一個無理的命令,造成他們一生的陰影和精神傷害,因為他們如果沒有輾斷他的腿就即是沒有執行任務。這個案例就是活生生的集體服從權威效應,也是一場現實中的悲劇,大家應該引以為戒。

領袖的魅力

      提到領袖的魅力, 大家一定會想到美國前總統奧巴馬. 他的演講可以說是震奮人心. 大家不信的話, 可以在youtube看一看奧巴馬勝出當晚的演講. 他在台上一路說, 台下的觀眾就一路哭, 你便知他的說話有多大的感染力。 有人說, 這只是因為奧巴馬的講稿寫得好而矣. 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你拿著一份和奧巴馬一樣的講稿, 你有信心可以演講得和奧巴馬一樣有魅力嗎? 事實上,往往傑出的領袖卻可以鼓動民眾, 並引領整個團隊走出困難. 不信的話,我們一起回到1775年, 看看領袖的威力.

      美國一位叫保羅.里維斯( Paul Revere)的小伙子. 他是在一間波士頓馬房工作. 在1775年4月18日, 里維斯聽到一些英軍兩個軍官之間的談話. 其中一人說: 「明天要好好教訓他們」. 里維斯和他的一個朋友約瑟.沃倫亦發現到英軍有一些異常的調動. 里維斯和約瑟.沃倫覺得英國軍隊可能對於美國作出軍事行動.

     結果在當晚的10時左右, 里維斯和約瑟.沃倫決定警告附近的居民, 集結民眾, 防止英國人的侵略. 里維斯當時情緒高漲, 他騎上一匹駿馬, 不斷向西北方向穿州過省, 告訴當地的民兵領袖關於英軍侵略的意圖. 這些民兵領袖即馬上把消息傳遞給自己的士兵. 各省都作好了應戰的準備.

     在1775年4月19日, 英國終於展開了對美國的進攻. 不過令英軍震驚的是, 他們遇到子一批又一批英勇, 而且有組織的美軍. 最後, 美國的民兵把英軍打到落花流水. 這都是里維斯單騎報訊的功勞. 這場戰爭就是「美國獨立戰爭」。

從這件歷史事件, 我們看到里維斯是一個傑出的領袖, 他成功鼓動民眾團結一致, 對抗敵人. 最終, 他的行為改變了美國的歷史.

做一個領袖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在 1775年4月18日當晚, 除了里維斯單騎報訊之外, 還有一個名叫威廉.戴維斯的小伙子進行相同的行動. 戴維斯也是騎著馬, 向西方的省份警告民眾. 不過, 他的行動並不成功, 沒有很多人理會他的警告. 由此可見, 他並沒有里維斯所有的魅力. 為什麼會這樣呢? 領袖的魅力是怎樣建立呢?對此, 我作了小小的總結:

領袖的魅力建基於:

1.     領袖平時的行為是否正直和誠實

2.     領袖的處事方法是否令人信服

3.     領袖有別人沒有的前瞻性和膽識

4.     領袖必具有良好的表達/溝通技巧

5.     領袖的需具有良好人際網

大家不妨想一想, 自己有沒有以上的領袖特質呢?

從眾效應:移動中光點

在漆黑的環境中,當我們望向一粒光點,我們由於視覺錯覺,會發現這粒光點正在移動。心理學家謝里夫則利用這個人類視覺錯覺進行了一個實驗。

在實驗過程中,謝里夫邀請參加者在黑暗環境中望向一個固定的光點。一回兒後,參加者紛紛出現錯覺,開始看到光點正在左右前後移動。有趣的是,起初參加者各自分開表述自己的答案,參加者之間互相不知道其他人的答案,這時不同參加者說出的答案相差很遠,有的認為光點只是移動了數吋,有的則以為光點移動了數尺。在對照組,參加者一起望著光點,並一起說出光點移動的距離。實驗人員發現,當第一位參加者首先說出了光點移的距離後,其他參加者說出的答案都會以第一位參加者的答案為錨點,答案十分類似。心理學家認為,當參加者沒有其他答案能夠參考時,他們就需要倚賴直覺說出答案。相反,當他們聽到其他人的答案後,就會利用其他人答案作為參考。當越來越多人回答後,他們的答案更加會趨向一致,這就是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我的團隊和你的團隊是不同的

壁壘分明在團隊生活中經常出現,當我們成為某團隊的成員,自然就會對團隊產生歸屬感,並在不經意間對其他團隊產生排斥的感覺,甚至故意製造分歧。

心理學家喬納·伯傑 (Jonah Berger) 團隊曾經在美國一間大學進行了一個研究,研究對象是學校的兩間宿舍學生。首先,工作人員對其中一間宿舍學生說:「你們只要向慈善組織捐一點錢,就能夠獲得一條美麗的手環,而捐錢數目沒有限制,隨心即可。」結果,不少人都願意捐錢以換取一個美麗手環,戴在手上。這個捐款活動在這宿舍反應不錯,不久大部份學生都戴上了手環。

接着,工作人員來到了大學中的另一間宿舍,而這間宿舍在學校裡其他學生心目中聲譽並不好,不少人用「騎呢」來形容居住在裏面的學生。工作人員同樣請求住在這宿舍的學生捐款,以換取一個手環。這間宿舍的學生也踴躍參加這個捐款活動,很快他們的手上也帶着手環。有趣的是,這兩間宿舍的學生經常都會到訪同一間餐廳,也就是說,兩間宿舍學生能夠互相看見對方帶着相同的手環。結果發現,當第一間宿舍的參加者看見第二間宿舍的參加者都戴上手環時,他們戴上手環的學生人數頓然減少了32%。其後,工作人員訪問參加者,他們表示自己不願意和那間「騎呢」宿舍的學生帶着一樣的手環。

從眾效應:你會樂於捐助街頭藝術家嗎?

現在越來越多企業重視社會責任,不少零售店內都會放置籌款箱,為着有需要的人士籌款。大家有沒有發覺,這些籌款箱內通常都放滿一半紙幣和硬幣,但我們總看不見有人會捐款,這是什麼原因呢?筆者曾經和負責這些籌款活動的朋友請教過,原來這些籌款箱的確能夠起着籌款的作用,但是放在箱子裏的錢卻有一部份並不是由人們捐助的,而是慈善團體預早放在箱子的,而這些預早放下的錢正正是協助鼓勵更多人捐款的重要工具。

心理學家曾經在紐約地鐵站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安排了一位街頭藝術家在地鐵站內表演音樂,然後在面前放了一個盒子,方便路人損助。工作人員站在一旁觀察着路人捐錢的情況,結果發現,如果盒子空空如也,路人主動捐錢的機會並不多。但當工作人員對於實驗情況進行一些調整,就是安排一位工作人員先捐助這位街頭藝術家,在多人的面前放下幾個硬幣,神奇的地方出現了,附近的路人陸續都會給予這位街頭藝術家一些資助,這位藝術家最後獲得的金額對比沒有這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善心人首先捐錢前足足多了八倍! 當我們看見別人釋出善意時,我們為了合群,也希望表現出自己的善意不差其他人,於是會主動捐款。平時在街頭看見小販推銷產品,經常會有一些「做妹」的人和議對產品有興趣,甚至掏荷包即場購買,他們主要的功用也就是起着「從眾效應」,從而鼓勵其他潛在消費者樂於購買。

從眾效應:我們行為跟隨大眾,但卻不願承認

相信從筆者的文章,大家都會發現人們經常會受到從眾效應的影響,我們希望表現得比較合群,但有趣的是,當我們問人們:「你們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否受到其他人行為的影響呢?」不少人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有主見的,沒有受其他人影響。

行為科學家傑西卡·諾蘭(Jessica Nolan) 團隊曾經做了一個研究,訪問了超過100名來自美國加州的居民關於家居節能問題,讓居民就四個能夠鼓勵他們節約家庭能源消耗的潛在原因作出排序,這四個原因分別是:

1:節約能源能夠保護環境

2:節約能源能夠惠及下一代

3:節約能源能夠減少開支

4:節約能源是因為其他鄰居已經開始採取節約能源的行動

結果發現,大部份參加者都認為他們節約能源是為了保護環境,而他們將第四個原因(節約能源是因為其他鄰居已經開始採取節約能源的行動)排到最後,這說明居民認為自己採取節約能源的行動並不是受到其他鄰居的影響,而是他們自發的行動。工作人員在一個月之後,再次訪問這些參加者,這時候工作人員從一系列的訪談中發現最能夠影響居民是否節約能源的原因,正正是上面提到的第四個原因,他們是受到鄰居開始節約能源行為的影響。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我們行為在不知不覺間受了其他人的影響而不自知。當影響發生後,我們的思想會作出變化,將一切變成理所當然,並認為自己擁有行為主導權,而事實並不如此。

從眾效應:英國稅務局如何令市民乖乖地交稅

對打工仔來說,一年最痛苦的時刻莫過於交稅的時刻,因為需要將自己辛苦賺回來的錢交給政府。但是,交稅是公民的義務,也是維繫社會制度重要的支柱。2009年,英國稅務機關發現國民遲交稅的問題十分嚴重,當年遲交稅款多達6.5億英鎊,當局多次催交也不得要領,也許市民認為反正政府也奈他們不何,於是遲遲不肯交稅。

這時,稅務機關和當地一間咨詢公司合作,制定了一個方法,結果成功收回了5.1億英鎊的稅款,即佔遲交稅款的86%。對比前一年,經多次催交後,清繳率只有57%。從此可見,稅務局推出這方案十分成功,但大家知道嗎,稅務局推出的方法十分簡單,只是在催交信上加了一句簡單的對白,上面寫著當時已經向政府交稅款的人數。為什麼當我們看見已經交稅的人數後,會導致自己交稅的動機增加呢?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從眾效應發揮的作用,當我們知道身邊人已經交稅時,我們為了表現得合群,縱然十萬個不願意,但也會乖乖交上稅款。

勵志文章、好人好事、心靈小品、心理學、創意、創新、管理、故事、郵輪、旅遊、書、名人格言、神秘故事、X-file

人生導師、文章分享、語錄、網上學習、網上書籍、文章、故事、笑話、佳句 、香港